教宗:耶穌的平安是真實的,不是使人麻醉的世俗安逸

鹽與光

2017年5月16日
復活期第五周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宗徒大事錄 14:19-28
有些猶太人從安提約基雅和依科尼雍來,挑唆群眾;群眾用石頭砸了保祿,以為他死了,就把他拉到城外。但門徒們一圍到他跟前,他就起來進了城,第二天同巴爾納伯起程往德爾貝去了。他們向那城傳揚福音,使許多人成為門徒,以後回到呂斯特辣、依科尼雍和安提約基雅,到處堅固門徒的心,鼓勵他們堅持信仰,說我們必須經過許多困難,才能進入天主的國。二人在各教會給他們選立了長老,在祈禱禁食以後,把他們托付於他們所信仰的主。以後,他們又經過丕息狄雅來到旁非里雅,在培爾革宣講道理以後,下到阿塔肋雅,又從那裏乘船赴安提約基雅。他們原來是從那裏被托於天主的恩寵,作現在已完成的工作。他們一到,就聚集會眾,報告天主偕同他們所行的一切大事,和怎樣給外邦人打開了信德的門。二人就在那裏同門徒們住了不少時日。
福音:聖若望福音 14:27-31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上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你們聽見了我給你們說過;我去;但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裏來。如果你們愛我,就該喜歡我往父那裏去,因為父比我大。如今在事發生前,我就告訴了你們,為叫你們當事發生時能相信。我不再同你們多談了,因為世界的首領就要來到;他在我身上一無所能,但為叫世界知道我愛父,並且父怎樣命令我,我就照樣去行。」
2017年5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 我們無法製造真正的平安,因為它是聖神的恩典。
教宗強調:「沒有十字架的平安不是耶穌的平安,唯有上主能在苦難中賜予我們平安。」
耶穌說:「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教宗方濟各從耶穌在最後晚餐廳囑託門徒的這句話談起,解釋上主所賜的平安的意義。當天第一篇讀經取自《宗徒大事錄》,記述保祿和巴爾納伯在宣講福音途中遇到的許多困難。
教宗強調:「耶穌所賜的平安不是世界所給的平安。世界提供我們的平安是一種沒有苦難的平安;它給我們的是一個人造的平安,一種簡化為安逸的平安。這種平安只關注自己的事,自己的保障,希望自己一無所缺,有點像富翁奢華宴樂的安逸。這樣的安逸使人封閉,無法看得更遠。」
教宗說:「世界教導我們走上令人麻痹的平安之路,它麻痹我們,使我們看不見生命的另一個現實—十字架。為此,保祿說:我們必須經過許多苦難才能進入天主的國。然而,我們在苦難中可以有平安嗎?靠我們自己是不行的,我們無法製造安寧的平安、心理的平安、我們自製的平安,因為苦難始終存在,它或是痛苦、疾病,抑或死亡,苦難常有。耶穌所賜的平安是一份禮物,是聖神的恩典。這種平安可以穿越重重苦難,始終向前。這不是使人成為苦行僧的斯多葛主義。」
教宗繼續說:「天主的平安是使我們前行的恩典。耶穌賜予門徒平安後,在橄欖園痛苦萬分,把一切託付於天父的旨意,祂雖然受了苦,卻不乏天主的安慰。福音記述『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給祂,加強祂的力量』(路22:43)。天主的平安是進入現實生命、不否定生命的真平安。生命就是如此:有痛苦,有病人,有很多不好的事,有戰爭,但也有內在的平安。這平安是一份恩典,使我們不慌亂,積極應對十字架和苦難。沒有十字架的平安不是耶穌的平安,而是可以購買的平安,我們可以製造的平安,但它不會持久,必會消亡。」
教宗表明:「當一個人生氣時,他就失去了平安。我若心煩意亂,是因為我沒有向耶穌的平安開放,因為我沒有能力正視原本的生活,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十字架和痛苦。相反地,我們應該向上主懇求祂的平安之恩。」
最後,教宗說:「我們必須經過許多苦難才能進入天主的國。願我們享有平安之恩,不失去內在的平安。一位聖人曾說:『基督徒在世俗的難為及天主的安慰中度日』(聖奧斯定《天主之城》十八卷51章)。願上主使我們明白祂藉聖神賜予我們的平安。」
來源:  梵蒂岡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