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祈禱以生活本身為開端,讓我們免於絕望

鹽與光

2018年12月13日
路11:9-13
有一次,耶穌對門徒說:「我告訴你們: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因為凡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你們中間那有為父親的,兒子向他求餅,反而給他石頭呢﹖或是求魚,反將蛇當魚給他呢或者求雞蛋,反將蝎子給他呢﹖你們縱然不善,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你們的兒女,何況在天之父,有不更將聖神賜與求他的人嗎﹖」
2018年12月12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以《天主經》為題的要理講授中闡述了「祈禱是一種懷著信賴的請求」的含義。教宗表明,《天主經》雖然簡短,卻大膽而直接,因為耶穌沒有教導討好上主的祈禱,而是邀請我們向祂求恩,推翻敬畏和恐懼的障礙。
教宗表示:「在《天主經》中沒有開場白,只有親密關係和子女的信賴。《天主經》在人的具體生活中扎根。例如,它讓我們祈求日用的食糧:這單純卻必要的祈求説明信仰不是一個與生活脫節、用來‘裝飾’的問題,只有在所有其它需求都得到滿足時才存在。更確切地說,祈禱是以生活本身作為開端。在人的生活中,耶穌教給我們不是在酒足飯飽之後才開始祈禱,而是在任何有人的地方都存在祈禱,任何一個飢餓、哭泣和掙扎的人,以及詢問『為什麽會這樣』的人都能祈禱。在某些情況中,我們的第一次祈禱正是那伴隨出生後第一口呼吸的啼哭聲,這哭聲在宣告我們整個一生的命運:我們會不斷地飢餓,不斷地口渴,以及我們對幸福的追求。耶穌在祈禱中不想去除人性,也無意使人麻木。祂不希望我們減少求恩和需要而學習忍受一切。相反地,祂願意我們的各種痛苦、各種不安都上達高天,化為交談。」
教宗向在場信友們表明:「我們衆人都應學習那個“在耶里哥城門前乞討的瞎子。他不擔心會打擾師傅,會因他的叫喊而惹人討厭:他只想得到痊癒。祈禱不只是先於救恩,在某種意義上它已經涵蓋了救恩,因為祈禱使人免於絕望,那是不相信能夠走出許多無法忍受境遇者的狀況。過去有些人秉持這樣的理論,認為求恩的祈禱是一種信德薄弱的表現,而更真實的祈禱則是純粹的讚美,不帶著任何請求的負擔尋求天主。這並不符合真實情況。求恩的信德是真實的!是出自本能的祈禱!這是相信天主是聖善、全能的父親的行為。這行為也在於相信我自己是卑微的人、罪人和需要幫助的人。因此,求恩的祈禱是非常高尚的。天主是施予我們無限憐憫的父親,願意祂的子女沒有畏懼地與祂交談,直接對祂說:『父啊』或在困境中說:『主啊,祢對我做了什麽事?』要直接交談。我們可以向祂述説一切,包括在我們生活中所存留的曲折及不可理喻的事情。」
最後,教宗在問候信友團體時,也提到當天是瓜達盧佩聖母慶日。教宗說:「聖若望保祿二世懇求聖母保護兒童的生命和純真,尤其是那些處於不能出生危險中的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