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天主要求我們有一顆開放和充滿憐憫的心

鹽與光

2020年2月19日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常年期第六周 星期二 彌撒
集禱經
天主,你樂於住在正直誠樸的人心中。求你賞賜我們恩寵,助佑我們為人處世正直誠樸,使我們的心靈真能成為你所喜愛的居所。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天主不會誘惑人。)
恭讀雅各伯書 1:12-18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既經得起考驗,必能得到主向愛他的人,所預許的生命之冠。人受誘惑,不可說:「我為天主所誘惑」,因為天主不會為惡事所誘惑,他也不誘惑人。每個人受誘惑,都是為自己的私慾所勾引,所餌誘;然後,私欲懷孕,便產生罪惡;罪惡完成之後,遂生出死亡來。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切不要錯誤!一切美好的贈與,一切完善的恩賜,都是從上,從光明之父降下來的,在他內沒有變化或轉動的陰影。他自願用真理之言生了我們,為使我們成為他所造之物中的初果。
福音(你們應當提防法利塞人和黑落德的酵母。)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8:14-21
那時候,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外,隨身沒有帶別的食物。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應當謹慎,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他們彼此議論:他們沒有餅了。耶穌看出來了,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當我曾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他們回答說:「十二筐。」「還有,七個餅給四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籃碎塊?」他們回答說:「七籃。」於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不瞭解嗎?」
2020年2月18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他在彌撒講道中邀請信衆不忘救恩,這恩寵使我們的心保持真誠和仁慈。當天的《福音》講述門徒們沒有帶足夠的餅就同耶穌上了船,隨後便開始為這件事擔心,「他們彼此議論,因為沒有餅了」(谷八16)。
耶穌察覺到,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當我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谷八17-19)。
教宗從《福音》的這個場景為起點,解釋在門徒們「遲鈍的心」與上主「憐憫的心」之間的不同。
教宗表示:「上主憐憫的心表達了祂的意願。上主的意願乃是憐憫,祂說:『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瑪九13)。沒有憐憫的心是偶像崇拜的心、自滿自足的心,在利己主義的支撐下前行,唯獨依靠意識形態才顯得强壯。在耶穌的時代有四類意識形態主義者:法利塞人、撒杜塞人、厄色尼人和熱誠黨人。這四類人以冷酷的心去推行一種相反天主旨意的計劃,不給天主的計劃留空間,也沒有施予憐憫的餘地。」
教宗說:「有一劑良藥能醫治心硬,那就是記憶。在當天的《福音》和《聖經》的許多章節中都屢次提到記憶的救贖大能,這是我們該當懇求的一份恩寵,因為它使我們的心保持開放和忠誠。」
「當我們的心變得遲鈍,變得冷酷時,我們就會失去記憶……。我們會忘記救贖的恩寵,忘記白白賜予的恩典。冷酷的心帶來爭吵,帶來戰爭、自私和對弟兄的摧毀,因為它缺乏憐憫。最大的救恩訊息在於天主憐憫了我們。《福音》中屢次記載,當耶穌看到一個人、一種痛苦的境況“就動了憐憫的心”。耶穌正是天父憐憫的體現;耶穌對各種鐵石的心無疑是『一記耳光』。」
「因此,我們應祈求恩寵,讓我們有一顆非意識形態化的心,面對世界上發生的不幸切莫遲鈍,而應持有開放和憐憫之心,因為在審判的那一天,我們將憑著這些受到審判,而非我們的理念或我們的意識形態。《福音》中寫道:『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了我;我悲傷的時候,你們來安慰了我』(參:瑪廿五35-36)。這就是憐憫,這就是使我們不變得心硬。謙卑以及攸關我們的根基及救恩的記憶將幫助我們保持憐憫的心。」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讓心靈變得遲鈍的因素。我們要牢記,正如我們在《集禱經》中所祈求的那樣,讓上主賞賜我們一顆正直誠樸的心,使我們的心靈成為祂的居所。上主只居住在如同祂那樣的心靈中:那就是憐憫的心、同情的心和開放的心。願上主賜予我們這份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