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2017年四旬期文告

  

(羅馬時間) 2017年2月7日上午,聖座新聞室公布並介紹了教宗方濟各2017年四旬期文告,主題是:「聖言是一份恩典;他人是一份恩典」。教宗指出,我們遇到的每個人都是一份恩典,都應受到款待、尊重和愛護。教宗也期勉基督徒聽從天主聖言,祂是激勵人内心皈依的強大力量,將人重新引向天主。

今年四旬期將於3月1日聖灰瞻禮開始,教宗的文告以《路加福音》關於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為核心(路16:19-31)。

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

「有一個富家人,身穿紫紅袍及細麻衣,天天奢華地宴樂。另有一個乞丐,名叫拉匝祿,滿身瘡痍,躺臥在他的大門前。他指望藉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饑,但只有狗來舐他的瘡痍。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亞巴郎的懷抱裏。那個富家人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陰間,在痛苦中舉目一望,遠遠看見亞巴郎及他懷抱中的拉匝祿,便喊叫說:父親亞巴郎! 可憐我罷! 請打發拉匝祿用他的指頭尖,蘸點水來涼潤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燄中極甚慘苦。亞巴郎說:孩子,你應記得你活著的時候,已享盡了你的福,而拉匝祿同樣也受盡了苦。現在,他在這裏受安慰,而你應受苦了。除此之外,在我們與你們之間,隔著一個巨大的深淵,致使人即便願意,從這邊到你們那邊去也不能,從那邊到我們這邊來也不能。那人說: 父親! 那麼就請你打發拉匝祿到我父家去,因為我有五個兄弟,叫他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亞巴郎說:他們自有梅瑟及先知,聽從他們好了。他說:不,父親亞巴郎! 倘若有人從者中到了他們那裏,他們必會悔改。亞巴郎給他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及先知,縱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們也必不信服。」

1.「他人是一份恩典」

文告指出:「拉匝祿不是一個沒有名字的人,而是一名有個人經歷,我們所熟知且具有面容的人物。這樣的人是一份恩典,一份無價之寶,一個天主所喜愛和記得的人,儘管他遭到人的拒絕。我們與別人的正確關係在於以感恩之情承認他的價值。那個躺臥在富翁門前的窮人並非惹人討厭的人,他號召我們懺悔和改變生活,向他人敞開我們的心門,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份恩典,無論他是我們的近人還是陌生的窮人。有鋻於此,四旬期是一個有利時機,幫助我們向每個需要幫助的人敞開大門,在他身上認出基督的面容。」

教宗提醒道:「我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生命旅程中都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遇到的每個生命都是一份恩典,應受到款待、尊重和愛護。天主聖言幫助我們開啟心目,接納和愛護生命,在生命脆弱時更是如此。」

2.「罪使我們盲目」

關於比喻中的富翁,福音凸顯了矛盾的一面。這富翁雖然沒有名字,但我們從他的富有、奢華無度,卻能了解到罪惡使他變得多麽盲目啊!的確,從富翁身上我們隱約看到罪惡的腐敗恰恰體現在貪戀錢財、虛榮和驕傲上。

教宗引用保祿宗徒的話,指出「貪愛錢財乃萬惡的根源」(弟前6:10),腐敗的主因,以及嫉妒、爭吵及猜疑的禍首。

教宗解釋道:「錢財能宰制我們,因此成為暴虐的偶像。錢財本應成為我們行善和關懷他人的工具,但它卻驅使我們和整個世界臣服於自私的邏輯,不讓愛發揮作用,也阻礙和平。此外,這富翁除了貪婪外,也喜好外表的虛榮,以此遮掩内心的空虛。他的生活成了外在、膚淺及短暫生命的俘虜。這種道德敗壞導致的驕傲使這富翁忘記自己只是一個凡人,卻因貪愛財物而腐敗,只看到自己卻看不到周圍的人。可見,貪戀錢財是一種『盲症』:這富翁看不到那個飢餓、滿身瘡痍並躺在那裡受屈辱的窮人。」

3.「聖言是一份恩典」

教宗強調:「拉匝祿在死後才得到一種真實的公平,善彌補了他一生遭受的惡。對所有基督徒而言,這個比喻所傳達的訊息很明確:富翁的真正問題,他的惡的根源在於不聆聽天主聖言,這導致他不再愛上主和漠視近人。天主聖言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激勵人在内心皈依,重新將人引向天主。誰若向天主的恩典關閉心靈,便也向弟兄這個恩典關閉心靈。因此,四旬期也是我們藉著聖言、聖事和近人與生活的基督再次相遇的有利時期,同時走上一條真正皈依的道路,重新發現天主聖言的恩典,使我們從罪惡中得到淨化,在需要幫助的弟兄姐妹身上服事基督。」

最後,教宗勉勵眾基督徒:「依靠教會提供的成聖途徑,即守齋、祈禱和行哀矜,在心靈上得到更新;同時也要積極參加在全世界發起的四旬期運動,在人類大家庭中增進相遇文化。」

英文全文

更多四旬期資訊

來源:  梵蒂岡電台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