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教會不是堡壘而是接納衆人的帳幕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會不是一座堡壘,而是能夠拓展其空間的帳幕,讓衆人都能進入。」(依54:2)

2019年10月2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反省《宗徒大事錄》的章節和天主聖言在現世傳播的旅程。教宗指出,這段旅程以初期基督徒遭受迫害為起點,但迫害非但令福傳停頓,反而成了拓展園地和播撒聖言種子的機遇。

教宗解釋說:「基督徒沒有恐懼,他們必須逃避,但隨身帶著聖言,將聖言傳到各處。教會的本質在《宗徒大事錄》的敘述中呈現出來,教會要『走出去』,否則就不是教會;她要麽在行走、總是在拓展,讓別人進入,要麽就不會成為教會。在基督信仰生活中,關閉的門從來就不是好標記,因此最好避免由此引起的冷漠和拒絕。」

教宗提到,他在羅馬或他過去的教區看到有些聖堂緊閉大門,這是不好的標記,他說:「聖堂應當總是敞開大門,因為這是一個聖堂的象徵:常該對外開放。教會『蒙召成為門庭大開的天父之家……如果有人因聖神的感動,便可進堂尋找天主,而不會嚐到閉門羹』(《福音的喜樂》勸諭46號)。」

「保祿和巴爾納伯在聖神的激勵下從傳教動力的中心地安提約基雅出發,到不同的地區宣講基督,首次將聖言傳入外邦人的環境。然而,這個重大的創舉卻激起十分熱烈的爭論,以致有些猶太人堅稱必須行割損才能得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保祿和巴爾納伯前去耶路撒冷徵詢宗徒和長老的意見。這是教會歷史上的首次公議會,所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微妙的神學、靈修和教規問題,即信奉基督與遵守梅瑟法律之間的關係(參閲:宗14:27-15:6)。」

教宗指出:「在這次會議中,初期教會的『柱石』伯多祿和雅各伯的發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邀請衆人不要強迫外邦人接受割損,卻只要求他們戒避偶像及其所有的表達方式。衆人由這次討論達致共識,這項決定以寫給安提約基雅的信函獲得批准(同上,15:7-21)。」

講述了耶路撒冷宗徒會議後,教宗重申教會眾議精神的本質。他說:「耶路撒冷會議在面對分歧和尋求‘在愛德中持守真理’的方法上,給我們指明一條重要的途徑。它提醒我們,教會解決衝突的方法應以留意和耐心聆聽的對話為基礎,在聖神的光照下進行分辨。事實上,聖神幫助我們克勝封閉和張力,在我們心中施展作為,讓我們抵達真理和美善,達至合一。」

教宗最後表示:「這段章節有助於我們領會眾議精神的含義。宗徒們的信函很有趣味,他們這樣寫道:『聖神和我們決定』(宗15:28)。聖神的臨在正是眾議精神的所在,否則就不能稱為眾議精神,卻是會客室、議會的辯論或其它事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福傳乃是促進人與天主的相遇

CNS photo/Paul Haring

「超越本位主義、向救恩的普世性開放、克服阻力,以及依靠天主的計劃和祂的創意,以便走上新道路。」

2019年10月16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在以《宗徒大事錄》為主題的要理講授中闡明了上述思想。教宗談到伯多祿宗徒與羅馬百夫長科爾乃略的相遇,指出福傳者不可成為天主創造工程的阻礙,而應促進人心與上主的相遇。

教宗解釋說:「天主要求我們超越各種本位主義,好能圓滿地活出兄弟友愛精神。這個目的在於:超越本位主義,向救恩的普世性開放,因為天主『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弟前2:4)。有多少人由水和聖神獲得重生,領過聖洗的人蒙召走出自我、向他人開放、接近人群,這種共同生活的形態將各種人際關係轉化為兄弟友愛的經驗。」

「伯多祿祈禱時看到一個異像,從天上降下一塊桌布,裡面有各種四足獸,並有聲音邀請他食用這些動物。伯多祿是個守本分的猶太人,拒絕食用法律所禁止的食物,認為這些是不潔之物。天主卻讓他明白,不可將已潔淨的稱為污穢(參閲:宗10:9-15)。」

教宗指出:「這件事成了伯多祿生命中一個決定性的轉捩點,天主向他提出了挑釁,引發他轉變思想。上主藉著這個異像希望伯多祿不再根據潔淨與不潔的範疇來評斷人和事物,而應學會走得更遠,看到人心和他的意向。事實上,不潔並非從外面進入,凡從人裡面出來的,才使人污穢(參閲:谷7:21)。」

「伯多祿於是來到科爾乃略的府邸,這位百夫長是個外邦人,但慷慨好施,又常向天主祈禱(宗10:1-2)。伯多祿做了件引起公憤的事,即向科爾乃略全家人宣講被釘十字架且死而復活的基督,以及凡信祂的人都能得到罪的寬恕,他最後又以耶穌的名為他們付洗。在宗徒們中間這樣的事首次發生。」

「這個非凡事件傳到耶路撒冷,那裡的弟兄們因伯多祿的行為而感到憤慨,他們嚴厲斥責他!伯多祿做了一件打破習俗、超越法律的事!他們因此責怪他。與科爾乃略見面後,伯多祿感到自己更自由,與天主和他人更加共融,因為他看到天主的旨意藉著聖神的行動而顯示出來。」

教宗最後勉勵眾信友成為天主創意的沃土。他說:「今天我們要祈求這份恩寵:讓我們驚嘆於天主的驚喜,不阻礙祂的創意,而是認出並促進那些萬古常新的途徑,復活的主正是透過這些途徑將祂的神傾注在世界上,讓衆人認出祂是『萬民的主』(宗10:36)。」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轉變我們的心,讓我們視他人為兄弟姐妹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10月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對《宗徒大事錄》中有關掃祿歸化的記載進行了反省。教宗表示,掃祿先前是新生教會的迫害者,後來成了天主揀選的器皿,向外邦人宣講福音。掃祿在迫害基督徒時,認為自己是在為上主的法律效勞,心中只有死亡的氣息。

教宗向在場的朝聖信友說:「你們中有些是來自受過獨裁專制迫害的人民,因此你們很了解追捕人和俘獲他們意味著什麽。」

「年輕的掃祿被描寫成一個強硬的人物,不能容忍與自己想法不同的人,將自己的政治或宗教認同絕對化,把別人簡化為應加以對抗的潛在敵人。掃祿是個空想理論家,宗教在他内轉變成意識形態,即宗教意識形態、社會意識形態,以及政治意識形態。然而,與基督的相遇則令掃祿明白,真正需要對抗的敵人是控制世界的惡神,不應與人對抗,而應對抗那激起他們行為的邪惡。」

「掃祿是個憤怒的人,這種憤怒和自相矛盾的心境邀請我們每個人捫心自問:我是如何度信仰生活的?我去與別人相遇,還是與他人對立?我對普世教會有歸屬感,還是抱持一種選擇性的意識形態?我恭敬天主,還是朝拜教義公式?我的宗教生活如何?我對天主的信仰使我與人為善,還是仇視有別於我的人?」

「復活的主向掃祿顯示自己時,也觸動他的心。上主要求掃祿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解釋說:『掃祿,掃祿,你為什麼迫害我?』復活的主在此表明,祂與那些相信祂的人融為一體:打擊教會的一個成員,就是打擊基督自己!那些理論家們希望教會所謂的『純正』,他們的做法也是在打擊基督。」

「掃祿被基督的光所照射,因而什麽也看不見,從一個強壯、有權威和獨來獨往的人變成軟弱、需要幫助和依靠別人的人。與基督的相遇卻使他開啓從死亡到生命的過渡。從那一時刻起,他只仰賴基督,接受洗禮後成為天主手中的器皿,讓衆人認識天主。」

教宗最後表示:「聖洗聖事對掃祿,就如對我們每個人一樣,標誌著新生命的開始,讓他以新的眼目看待天主、看待自己和他人,將他人視為主内的兄弟姐妹……。我們要祈求天父,讓我們也像掃祿那樣體驗到與祂的愛碰觸的美好,因為天主的愛能使鐵石般的心轉化為血肉的心,能使我們『懷有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斐二5)。」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聖神是福傳的主角

CNS photo/Yara Nardi, Reuters

2019年10月2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反省了《宗徒大事錄》記載的斐理伯宗徒傳教的事跡。

教宗指出:「在斯德望殉道後,緊接著就爆發了嚴厲迫害耶路撒冷教會的行動,許多基督徒都逃散到猶太和撒瑪黎雅鄉間。在《宗徒大事錄》中,受迫害好似宗徒們生活中的家常便飯。」

教宗說:「然而,福傳的火焰並沒有熄滅。迫害非但熄滅福傳的火焰,反而使它燃燒得更旺。在這段歷史篇章中又添加了福音旅途上的一個新階段,即斐理伯在撒瑪黎雅城傳教(宗8:5-8)。斐理伯在那裡遇見一個向天主敞開心懷的外鄉人。這人是個有權勢的太監,厄提約丕雅女王的高官。他當時正在誦讀《依撒意亞先知書》,於是向斐理伯表示,為明白天主聖言需要得到指教(同上,30-31)。」

「斐理伯與這個厄提約丕雅人的對話也讓我們省悟到,只讀《聖經》還不夠,需要領會其意涵,找出『要點』並超越『表面』文字,從那賦予文字生命的聖神汲取靈感。正如本篤十六世教宗在天主聖言世界主教會議開幕時所言,『釋經學,即真正的《聖經》閲讀不只是文字現象…也是我生命的動態』(2008年10月6日的默想)。進入天主聖言乃是樂於走出自己的限度,好能迎接並順從基督,祂是天父生活的聖言。」

「遇見斐理伯後,厄提約丕雅人終於明白他正在閲讀的那段經文,認出那受苦的溫順僕人正是斐理伯和整個教會宣講的那位基督。他於是請求接受洗禮,宣認耶穌是上主。然而,是誰推動斐理伯前往曠野會晤這個人呢?是聖神,祂才是福傳的主角。若沒有聖神,就不會有福傳。」

教宗最後總結道:「福傳意味著我們要讓聖神引領自己,讓聖神推動我們以見證、甚至殉道,並以言語來宣講。願聖神讓男男女女的信徒在傳揚福音時將他人引向基督,而不是自己,懂得給天主的行動騰出空間,讓他人在上主面前成為自由和負責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殉道者是真正的得勝者,不是「聖像」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19年9月25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論述了斯德望執事的形像,他是首位基督徒殉道者,殉道前在百姓中顯大奇蹟,行大徵兆,卻引起會堂中幾位成員的反感和憎惡(宗6:8-10)。教宗在要理講授中反省了《宗徒大事錄》對斯德望的記載,強調了服務和殉道兩個幅度。

聖史路加告訴我們,正當「福音在世界上傳播開來」之際,基督徒團體内部「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個團體由希伯來人和希臘人組成,這些希臘化的猶太人雖有不同的敏銳性,卻得到了接納。然而,竊竊私語和背後議論促成了不和,希臘人說他們的寡婦在團體内被疏忽了(同上,宗6:1)。

宗徒們於是聚在一起尋找解決之道,他們決定將宣講福音和行愛德的工作分開進行。

教宗說:「宗徒們越來越意識到他們的主要召叫是祈禱和宣講天主聖言,即祈禱和宣講福音這兩件工作。為了解決所發生的問題,他們建立一個核心團體,由『七位有好聲望,且充滿聖神和智慧的人』組成(宗6:3)。這七個人接受了覆手後,就負責食堂的服務工作。」

教宗強調了執事該當做的工作,指出:「執事是為服務而立的。教會内的執事不是第二司鐸,不是的。執事是另一回事。執事的存在不是為了祭台,而是為了服務。執事在教會内是服務的守護人。倘若一個執事過於喜愛登上祭台,那就錯了。祭台不是他的道路。是宗徒們立了執事。」

斯德望是七位執事中的一員,他受到的阻力最頑強。

教宗說:「他的對手們選擇了最窮兇極惡的方法來除掉一個人,這方法就是誹謗和作假見證(宗6:10-15)。我們知道,誹謗總能害死人。這塊意欲毀壞一個人名譽的『惡性腫瘤』也攻擊教會的其餘部分,當我們出於狹隘的利益,或為掩蓋自己不盡職責的表現而與人結盟來玷污別人時,我們就會嚴重損害教會團體。」

「斯德望被帶到公議會,人們以假見證指控他。在這種情形下,他重溫了以基督為中心的神聖歷史,稱死而復活的耶穌的逾越奧跡是了解整個盟約史的秘訣。斯德望也勇敢地斥責那些對待先知和基督的虛偽行為。他的話引起激烈的反應,以致被石頭砸死(同上,宗7)。」

教宗說:「斯德望表現出基督的門徒的真正『本色』。他不尋求捷徑,不為保存性命而向有權勢的人求情,而將自己的性命交在上主的手中。斯德望在那個時刻的祈禱極美好:『主耶穌!接我的靈魂去罷!』(宗7:59),他寬恕了迫害他的人,大聲呼喊說:『主,不要向他們算這罪債!』(宗7:60),然後以天主的兒子的身份死去。」

教宗指出:「將自己的生命交在天父的手中,寬恕傷害我們的人是提升我們天主子女身份的法寶。如同斯德望那樣,今天的殉道者比教會初期更多,而且到處都有。殉道者並非『聖像』,而是有血有肉的男男女女,正如《默示錄》所言『他們曾在羔羊的血中洗淨了自己的衣裳,使衣裳雪白』(宗7:14)。」

教宗最後勉勵信友們:「在瞻仰昔日和今日殉道者的同時,讓我們學習活出圓滿的生命,接納每日忠於福音和效似基督的殉道生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唯有天主許可的事物才能持久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19年9月1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反省《宗徒大實錄》的章節,内容論述了一位名叫加瑪里耳的法利塞人,他有分辨能力,在公議會中起身維護向民衆宣講耶穌的伯多祿和其他宗徒。

教宗指出:「宗徒們沒有被猶太人禁止他們宣講的命令所嚇倒。五旬節過後,他們與聖神結成了牢固的聯盟。他們常說『我們與聖神』(宗5:32)或『聖神和我們』(宗15:28)。這些人的勇氣令我們欽佩。讓我們想想,他們可曾是膽怯的人:耶穌被逮捕時,他們全都逃離四散了。可是,他們為什麽能從膽怯變得這麽勇敢呢?因為聖神與他們同在。我們也如此:如果我們心中有聖神,我們就會奮勇向前,就有在許多的爭鬥中獲勝的勇氣。這勝利並非因著我們,而是因著與我們同在的聖神。」

教宗繼續表示:「今天的殉道者也有宗徒們同樣的勇氣,為信仰作了見證。4年前在利比亞海灘被割喉宰殺的科普特禮基督徒就是一例,他們臨終時的最後喊出的是『耶穌,耶穌』。他們沒有出賣信仰,因為聖神與他們同在。宗徒們的堅定意志令猶太教的『宗教體系』顫抖,引起他們激烈的反應,就如今天那些打擊基督信仰的人的所作所為。加瑪里耳在公議會上向他的弟兄們展示,如何在超出他們慣常公式的情況下運用分辨的藝術,提醒他們,人的各種計劃即便在起初獲得成功,都終將破滅,但從上而來並得到天主許可的一切事物都會持久。」

教宗說:「人的計劃總會失敗;它們受時間的限制,如同我們一樣。想想所有國家的許多政治計劃,以及它們如何從一方轉向另一方。想想衆多偉大的帝國,以及上個世紀的獨裁政權,它們認為自己強大無比,能統治世界。結果它們全都垮台了。想想今天的帝國,若天主不與它們同在,它們也將垮台,因為人自身的力量不能長久。唯有天主的大能永存。在教會的歷史上也是如此:儘管在教會内有許多罪惡,許多醜事,教會卻沒有崩潰,因為天主與她同在。我們是罪人,也經常立惡表樣,但天主與我們同在。天主先拯救我們,然後再拯救他們,但祂總是賜予救恩。加瑪里耳勸公議會的人要慎重行事,不要迫害這些門徒,免得『與天主作對』。事實上,若納匝肋人耶穌的門徒所相信的是一個謊言者,他們必要消散,歸於烏有。」

教宗稱加瑪里耳的話具有遠見,提供了「了解福音」的準則,因而能從樹的果實辨別好樹還是壞樹(參閲:瑪7:16)。

教宗最後邀請衆人向聖神祈求分辨的恩典。他說:「讓我們祈求聖神,使我們透過天主在當今時代經過,以及在近人面容上顯示的標記,常能曉得看到救恩史的整體性,好能懂得時間與人的面容都是永生天主的信使。」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的福音是帶給非洲人民兄弟情誼、正義與和平效力最大的酵母

CNS photo/Remo Casilli, Reuters

2019年9月1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重溫他剛剛結束的非洲三國牧靈訪問的行程。

教宗首先講到「耶穌的福音是人類兄弟情誼、自由、正義與和平效力最大的酵母,作為希望、和平與修和的播種者,我努力把這酵母,耶穌的酵母帶到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和毛里求斯人民中間。」

在談到他訪問的首站莫桑比克時,教宗回顧這片土地因長期的武裝沖突而遭受重創,政府與抵抗運動力量於1992年簽署了和平協議後,今年8月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各方達成了新的協議。教會繼續沿著陪伴莫桑比克的和平進程。教宗誠摯地感謝在這和平進程中作出巨大貢獻的艾愛智德團體 。

教宗說,他鼓勵了莫桑比克政府當局為了大衆利益攜手共同努力;他也鼓勵了那些屬於不同宗教信仰背景的青年克服認命的態度和焦慮,傳播社會友誼,珍惜前輩的寶貴傳統,來共同建設國家。

教宗特別提及了在馬普托津佩托醫院的訪問,他說:「在這家醫院,我看到最重要的是病人,所有的人都在為病人服務。他們都屬於不同的宗教信仰。如,醫院主任,一位女研究人員、優秀的艾滋病研究員,她是穆斯林信徒,而這所醫院是由天主教聖艾智德團體建立的。但這裡所有的人都共同為人民服務,團結如同弟兄。」

教宗表示他在莫桑比克訪問的高潮是在大體育場在雨中舉行的彌撒禮儀,他回憶說:「我們都非常快樂,唱歌和跳舞……充滿喜樂之情。體育場内回響的是耶穌的呼籲『愛你們的仇人』(路6:27),愛是真正的革命種子,它會熄滅暴力並產生兄弟情誼。」

接著,教宗談到了馬達加斯加的訪問。教宗說這個國家自然資源豐富,但極度貧困。有鋻于此,他敦促該國人民在建立發展未來的同時,要尊重自然環境和社會正義。教宗不能忘懷的是他探訪馬達加斯加的「友誼之城」,該城是由遣使會傳教士奧佩卡(Pedro Opeka)神父創建,目前有2萬5千人居住,其中60%以上是15歲以下的孩童。

教宗回憶說:「我參觀遣使會傳教士奧佩卡神父創建的友誼之城如同一個先知性的標記,在那裡人們努力將勞動、尊嚴、對最貧窮人的關懷和對兒童的教育結合起來,一切都來自福音的啓發。我在採石場為工人們祈禱。隨後,我在加爾默羅隱修院探望了來自不同隱修會的修女們,事實上,沒有信仰和祈禱,就不可能建成一個相稱於人的城市。」

教宗也憶及在馬達加斯加首都附近的教區營地與青年一起參加祈禱守夜禮和次日早晨大約有百萬人參與的彌撒的盛況。

教宗談到他三國訪問的最後一站毛里求斯時表示:「該國是不同種族和文化融合的地方。當我進入主教府時,獻給我的一束美麗鮮花是來自伊斯蘭的伊瑪目,這是兄弟情誼的象徵。」

最後,教宗解釋他每次牧靈出訪前和出訪後要去羅馬聖母大殿的意義,他說:「我總是去羅馬人民之母前,希望她如同母親一樣陪伴我的旅行,她會告訴我該做什麽,她會照料我的言語和行動,有聖母的陪伴,我有安全。」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教會是照顧病患的移動醫院

CNS photo/Vatican Media

「面對那些命令我們沉默、詆毀我們,甚至是攻擊我們生命的人,
讓我們祈求聖神賜予我們力量,好能免於恐懼。」

2019年8月28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如此勉勵信友們。當天,教宗繼續解釋《宗徒大事錄》(參閱:五12、15-16),省思了耶穌如何激勵初期基督徒團體服務有需要的人,特別講述伯多祿醫治病人的實例。

教宗指出,主耶穌對祂的門徒十分慷慨,賦予他們權柄來「行許多徵兆,顯許多奇跡」(五12)。初期教會被描述成一個「照料弱小病患的移動醫院」。關於這點,教宗說:「對教會、對司鐸的心腸和對所有信友來說,病患享有特殊地位。他們不該遭到丟棄,相反地卻要治療他們、照顧他們:他們是基督徒關切的對象。」

在宗徒們之間,伯多祿脫穎而出:他是宗徒之首(參閱:瑪十六18),從復活主手上領受使命(參閱:若廿一15-17),在五旬節率先宣講福音(參閱:宗二14-41),在耶路撒冷會議上扮演領導角色(參閱:宗十五;迦二1-10),並且像耶穌那樣照料病患(參閱:瑪八17;依五十三4)。

伯多祿效法耶穌基督,親近那些忍受病痛之苦的人,以言以行「彰顯基督,成為道成肉身的那位在歷史中的延續」。教宗表明:「伯多祿從事耶穌善師的事業(參閱:若十四12)。當我們懷著信德注視著伯多祿,我們便會看到耶穌基督。」

再者,天父在祂兒女的創傷中施展溫柔慈愛。教宗闡明,「疾病阻礙病人在生活中向前邁進。但是在病患的創傷中,始終有耶穌的臨在、耶穌的傷痕。耶穌召叫我們每個人照料病患、支持他們、醫治他們」。

然而,宗徒們治病的力量引起了撒杜塞人的嫉妒和仇恨,因此撒杜塞人囚禁並毒打宗徒。面對如此威脅,伯多祿的回應是:「我們必須服從天主,而非順從於人。」教宗強調:「這是基督徒的偉大回應。這意味著沒有保留、毫不遲疑、別無算計地聽從天主;跟隨天主,好能與祂締結盟約,在我們的旅途中與祂相遇。」

教宗最後邀請信友們祈求聖神恩賜內在的力量,從而明白天主永遠與我們同在。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真正的皈依是慷慨解囊,不做虛偽的基督徒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宗4:32,34-35

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宗徒們以大德能,作證主耶穌的復活,在眾人前大受愛戴。在他們中,沒有一個貧乏的人,因為凡有田地和房屋的,賣了以後, 都把賣得的價錢帶來,放在宗徒們腳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

「真正的皈依是在上主的觸動下慷慨對待他人和幫助最弱小者。」

2019年8月2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如此表示。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反省《宗徒大事錄》的主題,論述了「在基督徒團體内的完整共融」(參閲:宗4:32;34-35)。

教宗指出:「真正的皈依不能僅限於言詞,因為有一種團結互助的動力使教會成為天主的家庭,那裡以共融的經驗為核心。『共融』意味著放在一起,共享一切,成為一個團體,而不是自我封閉。這種初期基督徒團體的分享模式如今仍然切合時宜,幫助我們成為慷慨而非吝嗇的人。教會總是有這些基督徒的舉止,他們去除多餘和不必要的東西,將之給予真正有需要的人。他們不僅分享金錢,也分享時間。多少基督徒在做義工啊!這是極美好的事!這就是共融:與他人分享我的時間,幫助有需要的人。義工服務、愛德善工、探訪病患正是屬於這樣的共融;我們需要常與他人分享,切莫只尋求個人利益。」

教宗繼續表示:「身為基督奧體的肢體催促信友們彼此共同負責,強壯者幫助軟弱者(參閲:羅15:1),任何人都不應感到貧乏,因為它使人性尊嚴受到羞辱和損害”。在初期教會團體内,愛是生活的形態,但這不是言詞上的愛,不是虛情假意的愛,而是行動上和相互幫助的愛。具體的愛正是讓愛具體地實踐出來。上主溫柔的神”戰勝了“各種偽善,讓滋養基督徒團結互助的真理暢通無阻。這團結互助並非社會援助活動,而是教會因其本性必須做出的表達。教會是衆人,尤其是最貧窮者極溫柔的母親。」

教宗提到《宗徒大事錄》的兩個實例:「一個是巴爾納伯的正面例子,他變賣了田地,將一切所得都交給宗徒們(參閲:宗4:36-37);另一個是阿納尼雅和他的妻子撒斐辣令人悲哀的負面例子,他們賣了一塊田地,決定只把一部分錢交給宗徒們,其餘的留給自己(宗5:1-2)。這種欺騙破壞了無償、從容和無私分享的關係,後果悲慘。

教宗最後總結道:「有一種人總是做教會的過客,從來不進入教會。他們自以為是基督徒,實際上只是地下墓穴的遊客。這種生活只從損害他人的情況中獲得利益和好處,無可避免地導致内心死亡。有多少人說他們自己接近教會,是神父和主教的朋友,而他們只尋求自己的利益。他們是虛偽的人,能摧毀教會。」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憑藉什麽能使他人擁有豐富的生命?

CNS photo/Yara Nardi, Reuters

宗3:3-6

他看見伯多祿和若望要進聖殿,便要求給一點施捨。伯多祿和若望定睛看著他說: 「你看我們!」他就注目看他們,希望得點什麼。伯多祿卻說:「銀子和金子,我沒有;但把我所有的給你:因納匝肋人耶穌基督的名字,你【起來】行走罷!」

2019年8月7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暑期過後首次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6000名朝聖信友在保祿六世大廳參加了這項活動,其中有一個難民兒童團體。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以《宗徒大事錄》為主題,當天講解了伯多祿因耶穌的名行奇跡,指出在這位宗徒身上顯露出「一個無邊界教會的面容,這個教會感到自己是眾人的母親」(參閲:《福音的喜樂》勸諭210號)。

伯多祿和若望前去聖殿祈禱,他們在殿門前遇見一個乞丐,他在母胎中就癱瘓了。按照梅瑟法律,身殘的人不能進入聖殿獻祭,因為人們認為他們的殘疾是犯罪的後果。在耶穌的年代,人們看到一個生來瞎眼的人,就問祂,「師傅,誰犯了罪?是他,還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來瞎眼呢?」(若9:2)

教宗說:「兩位宗徒與這個跛子相遇後,出現了一種注視的互動。跛子注視他們,希望得到施捨,宗徒們定睛看著他,邀請他以一種不同的目光注視他們,好能接受另一個恩典。於是,伯多祿因耶穌基督之名行了治癒的奇跡(宗3:3-6)。宗徒們建立了一種關係,因為這是天主樂於顯示自己的方式,祂常在對話中、常藉著顯現,以及透過對人心的啓迪與我們建立關係:這是天主與我們的關係;天主也透過人們彼此之間的真實相遇與我們建立關係,因為唯有在愛内才會有這樣的相遇。」

接著,教宗提到:「聖殿有時也成了經濟和金融交易的場所,無論耶穌還是先知們都曾對此予以痛斥。許多次我也思索這個問題,因為我看到一些堂區更看重金錢而不是聖事!教會應是貧窮的:我們要向上主祈求這恩典。」

教宗繼續說道:「這個乞丐遇到宗徒們後,沒有得到金錢,卻得到了那使人得救者,即納匝肋人耶穌基督的名字。伯多祿呼求耶穌之名,命癱瘓者起來行走,他又握住他的右手,拉他起來。聖金口若望在這個舉動中看到一幅復活的圖像。這也是教會的肖像,教會看到處在困境中的人沒有閉上雙眼,而是懂得正面注視人類,與之建立重要的關係、友誼和互助的橋樑,而非屏障。教會懂得握住我們的手、陪伴我們並拉我們起來,而不是給我們定罪。耶穌總是握住我們的手,總是設法拉我們起來,使我們痊癒,成為幸福和與天主相遇的人。」

教宗表明:「這是陪伴的藝術,是在走近他人時出於慎重的特性。陪伴的藝術是一種尊重和充滿同情的注視,同時也是治癒和釋放的注視,鼓勵我們在基督信仰生活中成長(參閲:《福音的喜樂》勸諭169號)。這正是兩位宗徒對待跛子的態度:他們注視著他,說『你看我們!』遂握住他的手,讓他站起來,使他得到痊癒。耶穌就是這樣對待我們衆人的。當我們處在危險時刻、犯罪時刻,以及悲傷時刻時,我們應想到耶穌。耶穌對我們說:『你看看我:我在這裡!』我們應握住耶穌的手,讓祂拉我們起來。」

教宗最後總結道:「伯多祿和若望教導我們不要依靠錢財,即使它是有用的,我們應依靠真正的財富,那就是與復活的主建立關係。我們是貧窮的,但我們有一個巨大的寶藏,福音是我們的一切,它彰顯了因耶穌之名行奇跡的大能。」

教宗給在場的信友留下需要思索的問題:「我們的財富是什麽,我們的寶藏在哪裡?我們憑藉什麽能使他人擁有豐富的生命?」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