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重建正義,取消貧窮國家債務

全世界的基督徒9月1日舉行「照料受造界祈禱日」,並從當天起開始慶祝「受造界時期」,直到10月4日亞西西聖方濟各慶日為止。教宗方濟各於當天發表文告,表明全體基督徒在這段時期應更加信賴造物主,以祈禱和行動保護共同家園。

今年慶祝「受造界時期」的主題為「地球禧年」,紀念發起「地球日」50週年,教宗便從「禧年」的視角闡述保護地球的意義。他首先提到,禧年在《聖經》中是一段神聖的時期,叫人牢記、回歸、安息、恢復和喜樂。

教宗指出:「受造界的最終命運是在天主內的永遠安息。禧年讓我們牢記受造界的原始聖召是成為愛的團體,唯有與造物主、弟兄姐妹和所有居住在同一個家園中的受造物維繫關係,我們才能生存。世上一切皆互相聯繫,若要對他人實踐友愛、公義和忠信,我們一方面要真心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方面要維繫與大自然的關係,兩者密不可分」(《願祢受贊頌》70號)。

禧年也是讓我們「回歸和悔過」的時期。

教宗談到:「我們折斷了與造物主、其他人和受造界原有的關係,現在需要予以恢復。我們首先要返回到天主那裡,因為若不與造物主平安相處,就無法與受造界和諧地生活。我們也要重新思考他人,尤其是窮人和較為脆弱的人。」

「禧年要讓受壓迫者和所有被現代各種形式奴役的人獲得自由,尤其是人口販運的受害者和童工。此外,我們也需要傾聽大地,因為受造界的聲音勸勉我們回歸到自然秩序的正確位置,謹記我們是相互聯繫的生命網絡的一部分,而不是主人。接待我們的大地乃是祈禱和冥思的場所:『我們醒悟到天主賜予我們的美感和默觀』(《親愛的亞馬遜》宗座勸諭56號)。」

教宗接著表示:「天主以祂的智慧保留了安息日,讓土地及其居民得以休息和恢復生機。然而,如今,我們的生活型態推動地球超出了自己的限度。生産和消費不斷增長的需求和持續不斷的循環正在使環境耗盡。目前的疫情讓我們重新發現更簡單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疫情將我們引到一個岔口,我們必須善用這個决定性的時刻,結束不必要和具摧毀力的活動及目的,培養價值、關係和有延續性的項目。我們必須審視我們在使用能源、消費、運輸和飲食上的習慣。我們必須從經濟中消除不必要和有害的因素,創造富有成果的貿易、商品生産和運輸方式。」

「禧年是修復受造界原有的和諧、恢復受到損害的人際關係的時期。它邀請我們重建公正的社會關係、歸還每個人的自由和財産,以及赦免他人的債務。」

教宗在此呼籲:「取消那些最脆弱國家的債務,它們必須面對新冠疫情造成的衛生、社會和經濟危機的嚴重後果。同時,我們也需要修補地球。我們的孩子和年輕人提醒我們,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盡一切努力將全球平均溫度的增長限制在《巴黎氣候協定》所規定的1.5攝氏度以下。在物種空前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的背景下,恢復生物多樣性同樣至關重要。」

教宗特別提到:「需要保護原住民團體不受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的侵害,這些企業透過提取化石燃料、礦物、木材和農用工業産品,在較低度開發中的國家,以絕不會在其本國使用的生産模式運作(《願祢受贊頌》通諭51號)。」

談到喜樂,教宗說明禧年在聖經傳統上是喜樂的事件。

「在過去數年裡,大地和窮人的呼喊聲越來越大,而在聖神的啓迪下到處都可見到個人和團體共同為重建共同家園和維護弱小者的見證;許多青年和團體,尤其是原住民站在了應對生態危機的第一線。他們為地球禧年和新的開端發出呼籲,知道事情是會改變的(同上,13號)。」

教宗最後指出:「受造界時期正在成為大公運動的真正創舉。我們應繼續不斷地意識到,我們衆人居住在一個共同的家園,皆為同一個家庭的成員。我們要因著造物主的愛而喜樂,因為祂扶持我們為大地付出的卑微努力。大地也是天主的家,祂的聖言在那裡『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一14),大地也是聖神新而永久不斷傾注的場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為香港社會祈禱

圖片:hkjp.org

早前,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貌波樞機(Cardinal Charles Maung Bo)呼籲大家為香港社會祈禱。以下為亞洲天主教會內的正義和平工作者撰寫的禱文。

為香港社會祈禱

天主,一切權力皆源於你。在舊約時代,你揀選了民長和君王治理選民,你的聖子基督也為凱撒的權力劃定界限,好使他們能與你屬靈的牧者共同為你子女的福祉服務。對良善忠信的僕人,你會使他們昌盛,對不合你心意的權貴,你會作公義的安排,使你的子民擺脫奴役。

天主,我們為今天香港這個城巿祈禱。你提拔了她,使她從簡陋的開始,成為一顆閃耀的明珠,照亮優良制度的道路,備受普世的珍惜。

天主,你是歷史的主宰。今天,這個城巿陷於備受壓制和威脅,我們求你施恩,因為只有你的大能是這個地方繼續發光發熱的保證。

在逆境與危機中,只有你的聖言及恩寵,可以恢復人們的信心與希望。求你按你的旨意促使這個城巿走上公義、和平與尊重人性的未來,人人都得享信仰的自由,免受撒殫的侵噬,得以生活在你子女的自由中,過著感恩及彼此相愛的生活。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圖片:hkjp.org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教宗為黎巴嫩爆炸受害者祈禱

CNS photo/Mohamed Azakir, Reuters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在當地時間8月4日傍晚發生嚴重的爆炸事件,導致至少135人死亡,4千多人受傷,而且房屋倒塌。黎巴嫩總統宣布全國哀悼三天,國家進入兩週的緊急狀態。教宗方濟各在8月5日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特別為傷亡者和他們的家人祈禱。

教宗說:「昨天在貝魯特港口區發生巨大爆炸事件,導致多人死亡和數千人受傷,並造成嚴重的摧毀。讓我們為受害者及其家人祈禱,為黎巴嫩祈禱,願黎巴嫩在所有社會、政治和宗教成員的共同努力下,能夠面對這悲慘而痛苦的時刻,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克服正在經歷的嚴重危機。」

據黎巴嫩官方消息稱,這次爆炸可能是首都港口存放硝酸銨的倉庫失火而引起的。現在,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但目前也不能排除其它的可能性。黎巴嫩總理迪亞卜(Hassan Diab)在電視講話中稱,涉事者將為此付出代價。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2020年8月祈禱意向:為海事界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0年8月意向

總意向:為海事界

為所有在海上工作和靠海維生的人祈禱,包括海員、漁民和他們的家人。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教宗2020年7月祈禱意向:為我們的家庭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0年7月意向

總意向:為我們的家庭

願今日的家庭常有愛、尊重與忠告相伴隨。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樞機貌波呼籲各界為香港祈禱

CNS photo/Tyrone Siu, Reuters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

緬甸仰光總主教貌波樞機(Charles Maung Bo)呼籲為香港祈禱

本人謹代表亞洲主教團協會(Federation of the Asian Bishops’ Conferences “FABC”),向全亞洲,以及全球的基督徒和不同傳統與文化背景的人們作出強烈的呼籲:請為香港,亦為中國和中國人民祈禱。

昨晚中國政府,沒有與社會大眾作有系統的磋商,就在香港強制實施了國家安全法。此法嚴重損害了市民的自由及催毀了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享有的「高度自治」。此舉帶給香港的憲法重大的改變,並違反了中央政府於九七回歸時所作的承諾。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亞洲的珍寶,享有「東方之珠」的美譽,是東西文化相遇的地方、通往中國的大門、世界自由貿易的樞紐;迄今為止,一直享有融入了自由及創意的健康環境。

國安法本身無可厚非。每個國家都有權立法,以保障國家自身的安全。然而,立法的過程也應均衡地保護人權、人性尊嚴以及基本自由。全國人民大會在港強制施法,這嚴重削弱了香港立法會的功能及高度自治,同時也徹底地改變了香港的身分。

我因此法在香港危害到基本自由及人權而表示擔憂。此舉無疑將會減弱言論、集會、媒體以及學術自由。無庸置疑,宗教和信仰自由也將會岌岌可危。

依照許多的報告,宗教及信仰自由在中國內地正遭受自文革以來最嚴峻的箝制。儘管國安法未必會直接及即時妨礙在香港的禮儀活動,但此法對於「顛覆」、「分裂」及「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的空泛定義,結果可能將會是:教理講授被審查、燭光守夜祈禱被控罪,以及舉行禮儀的地方被視為提供抗議者庇護或援助的場所。我祈求此法不會予以政府許可,干預宗教組織內部事務,以及他們對社會大眾提供的服務。

我的主教和司鐸弟兄們要準備他們的彌撒證道,基督教的牧者要思考他們的講道,而其他的宗教領袖也必須指導他們的團體,故政府必須予以清楚的保證。宗教團體參與社會事務的自由不應受阻擾。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條款保證宗教自由。如今,宗教領袖是否會因宣講人性尊嚴、人權、正義、自由及真理而被判定是犯罪行為?我們從過去沉痛的經驗取得了教訓:每當自由全面性地被蠶食,宗教及信仰自由遲早也會遭殃。

香港的抗議運動於過去一年,大部分是和平的。可是,當有九千多個抗議者遭受逮捕,卻沒有一位警務人員被控告使用不合比例的武力。我們認為,依照法律,所有的人-抗議者和警務人員-一律都要承擔法律上的責任。目前最迫切的,是找出整個亂局的根本原因並對症下藥,為能作出有意義的改革及達成協議。此國安法只會使對立惡化,不會解決目前的問題。

基於上述原因,並依恃著我們信仰的眾先知、殉道者及聖人的精神,我敦促各位民眾為今天的香港祈禱。請為中國及香港的領導人祈禱,願他們尊重曾對香港市民所許下的承諾-保護人們基本的自由及權利。我懇請大家為和平而獻上禱告。

貌波樞機
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
2020年7月1日

葉泰浩神父  譯
2020年7月2日

(本文件以英文作成,中譯文僅供參考。如本中譯文與英文原文有任何歧異、疑義或缺漏,應以英文為準。)

CNS photo/Soe Zeya Tun, Reuters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Safeguarding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A Call for Prayer by Cardinal Bo

On behalf of the Federation of Asian Bishops Conferences, I call on Christians of all traditions and people of all faiths, throughout Asia and the world, to pray for Hong Kong, and indeed for China and all her people, with great insistence.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has last night imposed a new national security law for Hong Kong. This was done without systematic consultation with the general public. This law seriously diminishes Hong Kong’s freedoms and destroys the city’s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promised under th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principle. This action brings a most significant change to Hong Kong’s constitution and is offensive to the spirit and letter of the 1997 handover agreement.

Hong Kong is one of the jewels of Asia, a “Pearl of the Orient”, a crossroads between East and West, a gateway to China, a regional hub for free trade and until now has enjoyed a healthy mixture of freedom and creativity.

A national security law is not in itself wrong. Every country has a right to legislate to safeguard protect national security. However, such legislation should be balanced with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human dignity and basic freedoms. The imposition of the law by 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eriously weakens Hong Kong’s Legislative Council and Hong Kong’s autonomy. It radically changes Hong Kong’s identity.

I am concerned that the law poses a threat to basic freedoms and human rights in Hong Kong. This legislation potentially undermines freedom of expression, freedom of assembly, media freedom and academic freedom. Arguably, freedom of religion or belief is put at risk.

According to many reports, freedom of religion or belief in Mainland China is suffering the most severe restrictions experienced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Even if freedom of worship in Hong Kong is not directly or immediately affected, the new security law and its broad criminalization of “subversion”, “secession” and “colluding with foreign political forces” could result, for example, in the monitoring of religious preaching, the criminalization of candlelit prayer vigils, and the harassment of places of worship that offer sanctuary or sustenance to protesters. It is my prayer that this law will not give the government licence to interfer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and the services they provide to the general public.

Clear assurance should be given for my brother bishops and fellow priests as they prepare their homilies, Protestant clergy as they ponder their sermons, and for religious leaders of other faiths too who must instruct their communities. The participation of religious bodies in social affairs should not be disturbed. Provisions in Hong Kong’s Basic Law guarantee freedom of belief. Will religious leaders now be criminalized for preaching about human dignity, human rights, justice, liberty, truth? We have learned from heavy experience that that wherever freedom as a whole is undermined, freedom of religion or belief – sooner or later – is affected.

Over the past year there have been many protests in Hong Kong, most of them peaceful. However, while over 9,000 protesters have been arrested, while not a single police officer has been held accountable for their disproportionate brutality. We hold that all – protesters and police officers – are accountable according to the law. It is imperative that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unrest should be attended to, and that meaningful reforms and compromises are reached. This national security law threatens to exacerbate tensions, not to provide solutions.

For these reasons and in the spirit of the prophets, martyrs and saints of our faith, I urge people to pray for Hong Kong today. Pray for the leaders of China and Hong Kong, that they respect the promises made to Hong Kong, the promise to protect basic liberties and rights. May I urge all to pray for peace.

Cardinal Charles Maung Bo,
President, Federation of Asian Bishops’ Conferences
1 July 2020

 

教宗方濟各為本篤十六世的兄長祈禱

圖片: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得知本篤十六世的兄長格奧爾格(喬治)·拉青格(Georg Ratzinger)去世的消息後,給他的這位前任寫了一封信,表示為亡者的靈魂祈禱,也為榮休教宗祈禱,使他在這悲痛時刻受到安慰。若瑟·拉青格曾於上個月6月18日不顧旅途艱辛,前往德國與兄長見了最後一面。

教宗在信中寫道:「您如此周到,最先將您親愛的兄長格奧爾格蒙席去世的消息告訴了我。我願意再次向您表達我最真誠的哀悼和在此悲痛時刻精神上的臨近。我一定為這蒙受鍾愛的亡靈祈禱,求生命之主以祂的慈悲的美善將亡者引入天鄉,賜予他為福音的忠僕所預備的賞報。陛下,我也為您祈禱,因著榮福童貞瑪利亞的轉禱,呼求天父賜予基督徒望德的支持和祂神性的親切慰藉。因著對復活基督,希望與和平泉源的歸屬,我們永遠結合在一起。」

最後,教宗方濟各以「孝愛和兄弟」的詞語表達了他與這位前任的情感和對他的敬愛。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兄長格奧爾格·拉青格(Georg Ratzinger)7月1日在雷根斯堡(Regensberg)安息主懷,享年96歲。本篤十六世曾於上個月18日前去探望臨終的兄長,現在兄長的辭世使他失去了尚在人世的唯一家庭成員。兄弟二人在同一天晉鐸,後來一個成為知名合唱團的指揮,另一個成為神學家、主教、樞機及教宗。

格奧爾格·拉青格1924年1月15日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的普萊斯基興(Pleiskirchen),11歲時開始在家鄉的本堂彈管風琴。1935年進入特勞恩施泰因(Traunstein)的小修道院,二戰爆發後於1942年被迫入伍。戰爭結束後,他同弟弟若瑟於1947年進入慕尼黑的修道院。1951年6月29日,兄弟二人及其他40幾位同伴一起在弗賴辛的主教座堂由福爾哈貝爾(Michael von Faulhaber)樞機祝聖為司鐸。格奧爾格自1964年至1994年在特勞恩施泰因擔任唱經班的領班達30年之久,後來又成為雷根斯堡主教座堂合唱團的指揮,並巡遊世界,演奏了許多場音樂會。

2008年8月22日,格奧爾格被授予羅馬南郊岡道爾夫堡(Castel Gandolfo)榮譽市民,時任教宗本篤十六世在那次機會上感謝該市市長並談到他的兄長說:「從我生命的開始,我的哥哥對我來說不僅是一個夥伴,更是一個可信賴的嚮導。他在決策中所展示的清晰和果斷始終是我的方向和參照點。他總是給我指出所應走的道路,在艱困情況下也是如此。」

格奧爾格·拉青格11年前接受採訪時則表示:「我和我弟弟都擔任過輔祭員,二人都服事教會。」談到他們童年的往事,他說:「若瑟在蒂特莫寧(Tittmoning)由福爾哈貝爾樞機手中領了堅振聖事。這件事令他深受感動,說他日後也願意成為樞機。可是,幾天後當他看到為家裡的墻壁粉刷顔色的工人時,又說他長大後要做粉刷工。」

他回憶了戰爭的黑暗年代和做警察的父親對納粹的抵制,之後也談到全家人對音樂的共同愛好,「我們全家人都喜愛音樂,父親有一把齊特琴,他經常在晚上奏樂。我們則一起唱歌,這為我們常是一件盛事。在馬克特爾(Marktl)時有一個樂隊讓我很著迷,我總是在想音樂是天主創造的最美的一個事物。我的弟弟也喜愛音樂,大概是受了我的影響。」

格奧爾格·拉青格是個坦誠且不善於外交的人,例如他從不隱瞞自己對弟弟於2005年的當選並不欣喜。他說:「我必須承認我沒有料到這件事,我有點失望。由於他事務繁多,我明白我們的往來該當會減少許多。無論怎樣,在樞機們人性決定的背後必有天主的旨意,我們必須予以服從。」

2011年,格奧爾格·拉青格接受德國一家期刊採訪時表示:「如果身體狀況無法支撐,我的弟弟該當有勇氣引退。」他正是最先知道本篤十六世因年邁放棄伯多祿牧職消息的人之一。格奧爾格評論這件事說,「歲數不饒人,我弟弟希望更平靜地度過晚年」。這位榮休教宗的兄長雖然腿脚不便,眼睛又有困難,卻接連不斷地從雷根斯堡來到羅馬留在教會之母隱修院陪伴本篤十六世。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香港七一祈禱會:「主賜平安,不膽怯。」(若14:27)

圖片: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訊) 2020年7月1日,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香港基督徒學會、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普世合一運動社會牧職暑期實習計劃一起合辦「七一祈禱會」,主題是「主賜平安,不膽怯」(參若14:27)。

網上重溫

下載七.一祈禱會場刊

圖片: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祈禱會在香港灣仔聖母聖衣堂舉行,透過祈禱、讀經、見證分享、短誦及聖詠,再次提醒我們耶穌基督將平安留給我們,要我們不要膽怯,因祂與我們同行,讓我們一起向上主祈求,持守真理,實踐天國價值,穿越黑暗,等待光的來臨。

當晚的讀經選自若望/約翰福音第14章27節(和合本聖經):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是其中一位分享者,以下是夏主教分享全文,由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供稿。

讓我們一起為香港社會祈禱,為香港教會祈禱。

圖片: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夏主教分享中文全文】

港版國安法剛於昨天通過了。23年前,有人說回歸不過是換一支旗而已,什麼都不會變的,到了今時今日,我們才明白換一支旗是什麼意思,50年不變,一國兩制,是可以怎樣解釋的。遠的不說,過去幾年,特別是由雨傘運動開始、反國教、反修例等等,香港社會經歷了一浪接一浪的衝擊,走到今天,面對前路,我們還有多少信心?還有多少勇氣呢?搜索枯腸,好像內裡只剩下不安,極度的不安。

剛才我們聽到主耶穌說,他要把平安留給我們,把他的平安賜給我們,這為我們是極大的安慰。當時他在晚餐廳,他完全體會門徒因意識到師傅將要蒙難,而心煩意亂、膽怯徬徨,即將要被捕的耶穌,反而安慰門徒。由此可見,耶穌有著多麼大的平安啊!耶穌說,他所賜的平安,不是這世界的平安,而是「他」的平安。耶穌當時身處羅馬帝國的盛世,歷史上稱為「羅馬和平」。在那時代,羅馬以完善的法律制度聞名,可惜,最終他們是以法律之名,來保障帝國政權的安穩;這樣的平安建立在操縱掌管之上,是有權勢者的平安,是無權勢者沾不上邊的平安。要保障這樣的平安,政權需要以強力攝服異見,消滅雜音,剷除一切認為可能製造麻煩、騷擾秩序的人,耶穌就是其中的一位。因此,世界的平安是一部分人犧牲了其他人而獲得的平安,而這一部分掌權的人自己卻是惶徨終日,擔心失去權力,所以,世界的平安是虛假的平安。

耶穌所應許的平安,並不是這樣的。他所恩賜的平安,是真正的平安。這種平安不會威脅其他人,犧牲其他人,甚至能夠與苦難並存。耶穌的平安建基於十字架上,因此,他能夠面對世間一切的痛苦。耶穌的平安是一種關係,是與天父的關係。在這關係裏,耶穌深深體會到自己是父所愛的。天父的愛,永恆不變,從不挽回,總不撤銷;有如在一個雷電交加的晚上,小孩子在睡覺中驚醒,發抖惶恐,呼叫:媽媽、爸爸!父母來到床邊,給他安慰,給他說:「不用害怕!爸媽在這裏。」這是什麼意思?雷電繼續在外面肆虐,但是小孩子不再害怕了,因為父母與他同在。耶穌應許的就是這樣的平安,這是他的平安,是他經歷十字架的苦難,仍然不失去的平安。各位兄弟姊妹,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在暴風巨浪之中的平安。

這份平安給我們勇氣,給我們力量。耶穌說,擁有這份平安,我們不會煩亂,不會膽怯;耶穌不是說說而已,他以自己的行動,印證他所說的。在他安慰門徒以後,雖然明知有苦難在前面,他從容的走出晚餐廳,一無所懼,走到將要在哪裏被捕的山園裏,坦然面對要來的一切,沒有逃避,沒有畏縮。當士兵來到山園要捉拿他時,他竟然主動上前對他們說:「我就是」;當在審判時被一個差役無理掌摑時,他毫無懼色的說:「我如果說得不對,你指出哪裏不對,如果對,你為什麼打我?」在耶穌之內,有著一份極深的平安,以致即使處於這樣的困境,他仍然有勇氣,有力量,維護自己的尊嚴,拒絕接受不公不義的對待。那是天主子女的尊嚴,因而也是每一個人的尊嚴,是因為天主的愛而享有的尊嚴,世界上沒有一種權勢可以將它奪去,也沒有一種武力可以將它剷除。按照天主教的社會訓導,所有人權的最終基礎,就是源自這一份人性的尊嚴。這份尊嚴告訴我們,我們不是奴隸,而是天主自由的子女。

的確,耶穌的平安給我們很大的力量,但很奇怪,這是一份被動的平安。耶穌說,他要把這樣的平安「留給」我們,將他的平安「賜給」我們。他沒有說,要我們去爭取,而只要我們接受。耶穌的平安是一份禮物,不是靠人力可以獲得或者成就的,因為它是來自天父無條件的愛。我們唯一所需要做的是相信,相信我們是他可愛的子女,相信在任何環境之中,都是他可愛的子女,都擁有一份無比的尊嚴。這份平安的被動性十分重要,因為我們是人,充滿各種限制,靠我們自己,我們會容易走上極端,或者因為恐懼不安而到做出非理性的事,或者怕到什麼都不敢做。在這些時候,讓我們不要忘記,主耶穌的平安是禮物,只要相信,在任何環境中我們都享有,不會失去。

任何環境,包括順境、逆境,各位兄弟姊妹,我們信仰的標記是十字架,讓我們記得,是十字架!十字架自然有痛苦、有迫害,不過,因著耶穌,十字架是痛苦也是喜樂,是軟弱也是力量,是罪過也是恩寵,是迫害也是煉淨,是死亡也是復活。主耶穌曾說過,作他的門徒,必須背上這樣的十字架,亦步亦趨的跟隨著他;也就是說,在任何環境中,要始終相信,自己是天主所愛的子女,如同耶穌一樣。憑著這份愛情,堅定於不移的平安之中,將苦難化為喜樂,在軟弱中彰顯力量,在失望中永不絕望,能夠穿越苦難,甚至死亡,到達復活、新生。

當然,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各位兄弟姊妹,如果昔日我們曾為在苦難中的兄弟姊妹祈禱,如果今天我們發現自己落在同樣的苦難之中,如果我們有主耶穌的平安,又有什麼值得害怕呢?讓我們感謝天主,因為我們終於能夠偕同我們在苦難中的兄弟姊妹,共負一軛,成為一體。

讓我們祈禱,求主恩賜我們平安,恩賜我們世界所不認識的平安,使我們面對一切,不會煩亂,也不會膽怯,因為已經得著他的平安!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夏主教分享英文全文】

“Conquer Fear and Know God’s Peace” Pray for Hong Kong, 2020.7.1 at Our Lady of Mount Carmel Church (Hong Kong)

Scripture Reading:

Peace I leave with you; my peace I give to you; not as the world gives do I give to you. Let not your hearts be troubled, neither let them be afraid. (Gospel of John 14:27)

Homily (an excerpt) given by Bishop Joseph Ha, Auxiliary Bishop of the 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

Hong Kong’s national security law came into force overnight (June 30, 2020). Some may say the resumption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by the PRC simply means raising another national flag. Today, how would we understand the policy of “one country-two systems”, and the promised “fifty years unchanged”? Hong Kong has gone through a difficult path during these recent years: the Umbrella movement, protests against Moral and N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anti-extradition bill protests. How much trust, strength and serenity remain in our hearts after all these blasts and clashes?

“Peace I leave with you; my peace I give to you”, Jesus promised us. In the farewell discourse at the cenacle, Jesus comforted the disciples by assuring them that He would give peace, a peace different from what “the world gives”.

By the time of Jesus, the Roman Empire was enforcing the “Pax Romana”, “Roman Peace” literally. It was a time of stability and order through the enactment of legislation, a peace enjoyed by the rulers of the Roman Empire, a peace maintained by eliminating voices of dissent. Jesus was one of such voices.

Jesus gives true peace, a peace that never threatens, never robs, but gets along with suffering. The true peace of Jesus is sourced from his crucifixion, thereby He can endure suffering of all kinds. The true peace of Jesus reflect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God, and embraced by His love. God’s love never fails. He never withdraws His love. His love is eternal. His peace soothes during a thundering night and calms in the raging sea.

True peace gives us courage; true peace gives us strength. “Let not our hearts be troubled”, Jesus assures us. And Jesus demonstrates with examples: When Jesus knew that the Roman soldiers were preparing to arrest Him, he came forward with “I am” (John 18:5). When one of the officials slapped Jesus in the face, Jesus responded with, “If I have spoken wrongly, bear witness to the wrong; but if I have spoken rightly, why do you strike me?” (John 18:23) The real peace in Jesus exemplifies with inner strength and dignity, a dignity instilled with God’s love, a love that no one can rob of Him. The principles of the Church’s social teaching proclaim that human rights are rooted in the inherent dignity of each human person: We are not slaves but children of God. The real peace in Jesus is a gift: Never lose hope.

Jesus’ cross is a sign of the faith of Christians.
Jesus’ cross is a symbol of suffering, yet a symbol of joy;
a symbol of weakness, yet a symbol of strength;
a symbol of sins, yet a symbol of grace;
a symbol of persecution, yet a symbol of purification;
a symbol of death, yet a symbol of resurrection and eternal life.

Jesus said that to be His disciple, we have to take up our cross, to come after Him; with the unwavering faith that we will sustain in His real peace: our sorrows shall be turned into joys; in weaknesses then we are strong; amid all disappointments but never lose hope; and finally overcome death and have eternal life.

It would not be easy, for sure. But then, if we had prayed for our brothers and sisters who suffered intensely, and today, we find that we may have fallen into the same suffering. While the peace of Jesus dwells in our hearts, why should we fear? Let us give thanks to the Lord! Because finally we could share the same cross in communion with our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Christ.

May we unite ourselves in prayers, together we shall overcome fear and find peace in our hearts through Jesus Christ our Lord!

來源:沸點

教宗公開接見:若在祈禱中把生活託付於主,我們永不孤立無援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20年6月24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反省了聖經中達味王的形象。教宗指出:「達味自幼蒙天主所愛,獲選承擔獨特的使命,在天主子民的歷史中和我們的信仰內扮演重要角色。達味王完全合乎天主的心意,全然服從天父;因此,天主向他許下了多項承諾。而耶穌被稱為『達味之子』,並實現了這些年代久遠的承諾。」

達味本人的歷史源自於白冷城,他曾在那裡替他的父親葉瑟牧放羊群。

教宗說:「他在露天環境中工作:我們可以想像他是風的朋友、自然之聲的友人、陽光的友伴。達味首先是個牧羊人,保護羊群遠離危險,為牠們提供養料。依循這條路線,耶穌自稱為『善牧』,為羊群奉獻生命,引領羊群,並且知道每一頭羊的名字。」

「達味登基為王後,迷失了方向,殺人奪妻。隨後,納堂先知一責備他,他就立刻認識到自己的罪過。達味旋即明白自己成了壞牧人,不再是個謙卑的僕人,卻為權勢所瘋狂,變成殺人擄掠的盜獵者。」

教宗接著反省達味的「詩人靈魂」:「達味始終以琴為伴,在漫長的孤獨歲月裡,他喜歡彈琴頌揚他的天主。達味不是個粗野的人,他時常向天主獻上詩歌,表達他的喜悅、悲傷和懊悔。在他的眼中,世界絕非死寂的景色:隨著事物揭露其原貌,他覺察到更大的奧秘。」

「遂由此而生:祈禱源自於堅信生命絕非偶然,而是一個驚人的奧秘,能在我們內激發詩歌、音樂、感恩、讚頌,甚至是悲嘆和懇求。」

教宗指出:「按照聖經的傳統,達味是創作《聖詠》的偉大藝術家。達味夢想著成為一名善牧,而他既是聖人也是罪人,既受迫害也施加迫害,既是受害者也是殺人兇手。我們的生活也與他類似,人人都常犯下前後不一的罪。同時,我們也跟達味一樣,有一條金絲線貫穿我們的生活,即:祈禱。達味教導我們在一切事上與天主交談:喜樂與罪過、愛情與苦難、友誼與疾病。這一切都能成為轉向『祢』的話語,而『祢』總是聆聽我們。」

教宗最後總結道:「達味深知何謂孤獨,但他其實從未孤立無援。這是祈禱的力量,發揮在所有在生活中為祈禱騰出空間的人身上。祈禱使我們變得高尚:它能鞏固與天主的關係。在生活的重重難關中,天主是每個男女旅途上真正的友伴。」

此外,他在問候講意大利語的信友時,說:「今天是聖若翰洗者誕辰節。讓我們效法這位耶穌的先驅,好能勇敢地見證福音,超越各自的差異,維繫和諧與友誼。和諧與友誼奠定了各種信仰宣講的可靠性。」

在問候講西班牙語的信友時,教宗指出:「聖若翰與達味王都懂得吸引子民把目光轉向天主。教宗祈願他們兩位的典範能成為信友的勇氣泉源,協助我們在祈禱中尋求天主,進而使我們的榜樣有助於天主親近人類,以及人類轉向天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請為罪孽深重的人代禱而非譴責他們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20年6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談論了梅瑟為以色列子民的代禱。天主對犯了重罪的以色列子民發怒時,梅瑟並未聽由天主重罰百姓,卻站出來為子民懇求天主赦免罪過。梅瑟此舉預示了耶穌為我們的代禱。教宗說:「耶穌是我們與天父之間的橋樑。耶穌為我們代禱時,獻給天父看祂的傷痕,那是我們救恩的代價。梅瑟則是耶穌今天為我們祈禱、為我們代禱的預像。」

在要理講授中,教宗開門見山地指出:「梅瑟從回應天主召叫的第一天起,就不是個說話唯唯諾諾的人。天主召叫梅瑟時,從人的角度來看,梅瑟是個『失敗者』,逃到了米德楊的曠野。就在那裡,天主邀請梅瑟再次照顧以色列子民,梅瑟卻爭辯抗議,因為他認為自己承擔不起這項使命。他每次祈禱時,都會問天主:「為什麼?」梅瑟恐懼不安,經常內心忐忑,看起來是個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然而,他的軟弱和力量令我們深受觸動。」

「梅瑟受天主的囑託,把天主的法律傳給以色列子民,但他並未因此剪斷他與子民緊密團結的關係,特別是在試探和罪惡的時刻。梅瑟不曾忘記他的子民、忘記自己的根基。就算他能與天主面對面交談,他仍然是百姓的朋友,憐憫他們犯了罪、陷入試探,憐憫他們突然懷念起過去在埃及為奴的時光。儘管梅瑟身居高位,但他始終與窮人為伍,繼續信賴天主是旅程中的天路行糧。梅瑟是個『屬於子民的人』。」

「梅瑟的祈禱是一種「代禱」(參閱:《天主教教理》,2574號)。」

教宗解釋說:「梅瑟對天主的信仰,使他完全感到自己有如子民的父親。《聖經》常描述梅瑟「舉手望天,朝向天主,幾乎親自成了天地之間的橋樑。梅瑟此舉預示了耶穌為我們的代禱。耶穌是我們與天父之間的橋樑。耶穌為我們代禱時,獻給天父看祂的傷痕,那是我們救恩的代價。梅瑟則是耶穌今天為我們祈禱、為我們代禱的預像。」

「牧者們也是如此。」

教宗強調:「牧者們蒙召成為他的子民與天主之間的橋樑。正因如此,梅瑟在子民犯下重罪時,懇求天主說:『求祢赦免他們的罪,不然,就把我從祢所記錄的冊子上抹去吧!』(參閱:出卅二32)牧者絕不出賣自己的子民來謀取飛黃騰達,而是為自己的子民代禱、為自己的骨肉和歷史代禱。」

「此外,真正的信徒也要培養這種祈禱:即使體驗到人們的短處,以及人們遠離天主的情況,信友也不該在祈禱中譴責或拒絕這些人。諸位聖人擁有代禱的態度,效法耶穌,做個天主與祂子民之間的橋樑。」

教宗最後表示:「梅瑟敦促我們懷著耶穌的熱忱祈禱,為世界代禱,並且牢記雖然世界脆弱無比,但它依然屬於天主。因著義人的祝福和虔誠的祈禱」,世界得以興盛繁榮。」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