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Pope Francis
尋找靜默時間,不僅在食物上守齋,也克制過分的舒適,戰勝使人離開天主旨意的一切。 3月14日星期五,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神父,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救主之母小堂,開始為聖座部會人員進行四旬期講道。第一次講道,他談了逾越節前40天的意義。在隨後幾個星期五,他將汲取拉丁教會教父們的教導,詳述信仰的偉大真理。屆時教宗方濟各也將蒞臨。 ...閱讀更多
教宗方濟各要求教會「走出去」,其訓導的關鍵就是相遇。《公教文明》期刊主編斯帕達羅(Antonio Spadaro)神父談及貝爾格里奧教宗第一年的牧職說: 答:教宗方濟各具有教會的使命觀,他正要把教會變成傳教的教會。在教宗看來,教會應該走入世界,向世界開放,因為他希望所有人,無論他是誰,或其生活處境如何,都可聽到福音。所以,教宗方濟各使用自然、平易和普通的語言,目的是讓福音抵達所有人。 ...閱讀更多
一年前的3月13日,豪爾赫•馬裡奧•貝爾格里奧樞機當選伯多祿宗座。本篤十六世辭去伯多祿牧職一個月後,第265位伯多祿繼承人教宗方濟各牧職開始。讓我們一同回顧教宗方濟各,在這非凡的一年中所經歷的關鍵步驟。 ...閱讀更多
教宗方濟各與聖座各部會成員的四旬期避靜已進入第四天。他們3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默想的兩大主題: 基督的慈悲力量,拯救所有尋求祂的人,免於一切罪惡;以及傳達天主智慧的語言,和停留在「世間智慧」的語言之差異。 ...閱讀更多
2014年3月13日是教宗方濟各當選聖伯多祿繼承人一周年紀念。對教會生活來說,這是個特別的一年;一如教宗多次親口強調的,這是上主廣施「慈恩的時期」。密切陪伴教宗的私人秘書舒埃雷布(Alfred Xuereb)蒙席接受梵蒂岡電台的獨家採訪,回顧去年3月13日教宗方濟各當選後的一年。他說: ...閱讀更多
3月9日,教宗方濟各前往羅馬附近的阿里恰(Ariccia)小鎮,與羅馬教廷成員舉行四旬期避靜。羅馬卡比托利歐聖史馬爾谷大殿總鐸得多納蒂斯(Angelo De Donatis)神父帶領默想。 當天下午4點,教宗與教廷各部會成員80餘人乘巴士離開梵蒂岡。避靜活動在聖保祿修會的會院「神師之家」舉行,主題為「淨化心靈」。晚上6點,避靜以晚禱開始,之後是開場默想和朝拜聖體。避靜活動的日程安排為:早晨7:30舉行彌撒,9:30和下午4點聆聽默想講道,晚上6點誦念晚禱和朝拜聖體。避靜活動將於3月14日週五在上午的默想活動後結束。當天上午10:30,教宗和教廷成員將離開阿里恰,返回梵蒂岡。在避靜期間,教宗暫停一切接見活動,包括3月12日週三的公開接見活動。 ...閱讀更多
3月9日(四旬期第一主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念經前,他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和朝聖者表示: 四旬期是「皈依旅程」的有利時機,邀請眾信徒棄絕魔鬼,棄絕他的作為和誘惑,始終以天主聖言來自衛。 四旬期首主日的福音記載耶穌與魔鬼的搏鬥。耶穌在約旦河受洗後,聖神降臨在祂身上。祂在公開傳教之前,被聖神領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試探者試圖使祂遠離十字架的道路,讓祂通過「虛假的默西亞的希望」走「達到成功和權力的容易的路」。 ...閱讀更多
3月7日,教宗方濟各致函意大利在俗信友團體負責人大會表示:「因著聖洗聖事,在俗信友是福傳工作和提升人性的主角。」這些在俗信友團體是以基督信仰為宗旨的教會組織,在羅馬教區的推動下,日前於羅馬宗座拉特朗大學召開各團體負責人大會,主題是:《基督徒在俗信友在城市中的使命》。 ...閱讀更多
3月7日上午,教宗方濟各接見了由世界基督教協會(WCC)秘書長特韋特(Olav Fykse Tveit)牧師率領的協會代表團。教宗勉勵眾人:「不要無奈地接受基督徒的分裂,卻要滿懷信心地朝向合一邁進。」 教宗稱現存的基督徒分裂是在世上為福音作證的「沉重障礙」。教宗問候這個大公合一組織的代表們,感謝他們「為促成基督信徒合一」所做的服務。教宗談到基督徒的分裂說:「我們不能無奈地接受基督徒的分裂,把它當作教會歷史經驗中無法避免的成分。基督徒一旦忽視上主要他們合一的召叫,他們就可能忽視上主和祂透過自己的身體─教會所提供的救恩。」 ...閱讀更多
3月6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他的羅馬教區的本堂神父們,與他們促膝談心。教宗談話的中心思想是仁慈,他強調有許多人因物質和精神困境受到傷害,司鐸必須首先為他們醫治創傷。寬鬆、嚴厲、冷漠和在實驗室裡的神父對教會都沒有幫助。 教宗首先提起他的前任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的直覺,是這位真福教宗立定天主慈悲日並將傅天娜修女冊封為聖女。那麼,為神父而言,何為慈悲?教宗回答說:「神父應像耶穌那樣,一見到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慈心,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像沒有牧人的羊。耶穌有天主的心腸,祂對人,尤其是遭排斥的人、罪人、無人照顧的病人充滿溫情。」教宗說:「神父就是要效法耶穌善牧,做仁慈和有同情心的人,與人打成一片,做眾人的僕人。這就是我如此願意強調的牧人標準:接近關懷人!」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