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慈悲特殊禧年閉幕彌撒及三鐘經

blog_1479756717

2016年11月20日(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教宗方濟各主持慈悲特殊禧年閉幕彌撒。彌撒開始前,教宗關閉了自去年12月8日開啟的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全世界最後一個關閉的聖門。教宗勉勵信徒不要避開我們基督君王的真面容,而要建設一個好客、自由、福傳的教會,雖然物質貧窮卻富於仁愛。

在當天的關閉聖門禮儀中,教宗在遊行隊伍的陪同下來到聖伯多祿大殿的門廳,誦念了關聖門禱文後,慢慢走到聖門前靜默祈禱片刻,最後分別關上聖門的兩個門扇。當天,米蘭總主教安傑洛‧斯科拉(Angelo Scola)樞機、宗座推廣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Rino Fisichella)總主教與教宗共祭,超過7萬信友參禮,許多國家的政府代表出席。

教宗圍繞「耶穌基督普世君王」展開他的彌撒講道。

教宗說:「耶穌基督看起來既沒有勢力也沒有榮耀:祂在十字架上,更像是個失敗者,而不是勝利者。祂的王權似非而是:祂的寶座是十字架;祂的王冠是茨冠;祂沒有權杖,人們把一根蘆葦交在祂手裡;祂沒有穿華麗的衣服,連長袍也被人瓜分;祂手上沒有閃閃發光的戒指,卻有釘子的穿孔;祂沒有任何財富,反而被人以三十塊銀元出賣。」

「基督把自己下降到我們的高度,體嘗了我們人類的極苦,祂抵達世界的盡頭,擁抱和拯救每個人。祂不譴責我們,也不征服我們;他從不侵犯我們的自由,而是以謙卑的愛行事,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只有這種愛才能戰勝且不斷地戰勝我們的敵手:罪惡,死亡和恐懼。」

「我們喜悅地承認祂所施行的仁政。然而,如果我們不把上主作為我們生活的主,不接納祂的統治方式,我們很難相信耶穌就是普世的君王、歷史的中心。」

教宗然後逐一講解了當天福音中三類人:觀望的民眾,十字架旁的一小群人,以及被釘在耶穌旁邊的強盜。

觀望的民眾

「民眾站著觀望」(路23:35),沒有人說話,沒有人走近。

教宗解釋說:「面對我們生活的處境或沒有實現的願望,我們也會陷入遠離耶穌王權的誘惑,不接受祂的謙卑之愛,甚至因這愛而跌倒,因為它使我們感到不安,不舒服。」

十字架旁的一小群人

「十字架旁的一小群人包括民眾首領、士兵和其中一個強盜。他們都嘲笑耶穌,挑釁祂說:『救救祢自己吧!』

教宗指出:「這是最嚴重的誘惑,他們誘使耶穌從十字架上下來,彰顯天主至高無上的威能。然而,耶穌不說話,不反抗,依然是愛。權力和成就的吸引力似乎是一條傳播福音的坦途與捷徑,卻使我們在匆忙之中忘記了天國之道。這個慈悲聖年勉勵我們重新發現天國的中心,回歸其本質。這段慈悲的時期要求我們注視我們君王的真實面容,祂復活時的面容;重新發現教會年輕而美麗的面貌,她好客、自由、忠誠的面貌,物質貧窮卻富於仁愛,滿溢福傳精神。」

釘在耶穌旁邊的強盜

最後,教宗談到離耶穌最近的另一個強盜。他對耶穌說:「當祢來為王時,請祢紀念我!」(路23:42)。他相信耶穌,並得到了耶穌的許諾:「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路23:43)。

教宗說:「只要我們給天主機會,天主就會記得我們。祂時刻準備徹底和永遠地消除我們的罪,因為祂的記憶不記錄我們所做的惡,不會像我們那樣總是計較自己所受的委屈。天主不記得我們的罪,祂只記得我們,祂所寵愛的子女。祂相信我們永遠可以重頭再來,重新站起。既然天主如此相信我們,我們也應該傳播希望,給他人機會,做慈悲的工具。」

最後,教宗祈禱道:「讓我們祈求恩寵,永不封閉修和與寬恕之門,懂得超越罪惡與分歧,盡力開啟一切有可能的希望之路。」教宗也勉勵眾人繼續走我們的信仰旅程,攜手同行,祈求十字架腳下的聖母始終陪伴我們,她離十字架最近。

彌撒結束後,教宗簽署了《慈悲與憐憫》宗座牧函,勉勵眾人在慈悲聖年過後仍繼續活出慈悲的精神。 [Read more…]

教宗與新樞機拜會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

blog_1479737536

2016年11月19日,教宗方濟各慈悲禧年閉幕前夕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公開御前會議,擢升17位新樞機。御前會議結束後,教宗與新樞機們一同前往梵蒂岡教會之母隱修院探望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教宗方濟各與榮休教宗熱情擁抱,新樞機們也一一擁抱和問候了本篤教宗。這是一次喜樂和樸實的兄弟會晤。11月20日基督普世君王節,教宗方濟各將與新樞機們一同主持慈悲特殊禧年閉幕彌撒,關閉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 [Read more…]

教宗勉勵新樞機要走入天主子民中

blog_1479736351

2016年11月1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御前會議,擢升17位新樞機。教宗勉勵新樞機們要去愛、行善、祝福和祈禱,並走入天主子民當中,做寬恕與修和的見證人。

在當天禮儀的《福音》中,耶穌向祂的聽眾們提出了愛德的金科玉律:去愛、行善、祝福和祈禱(路6:27-36)。

教宗解釋說:「我們這樣對待自己的朋友和親人並不難,但如果在我們面前的不是朋友和親人,便會產生問題。耶穌態度明確,不拐彎抹角。祂說:『你們應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祝福詛咒你們的人,為毀謗你們的人祈禱』(路6:27-28)。我們不會本能地這樣對待眼前的一個對手,一個仇敵。面對他們,我們最先和本能的態度就是貶低他們、敗壞他們的名聲並詛咒他們;在許多情況下,我們設法『醜化他們』,藉此找出一個『神聖理由』甩掉他們。」

教宗表示:「對耶穌而言仇人就是我當愛的人,因為在天主的心中沒有仇人,只有子女。我們竪立圍牆,建起屏障,將人分門別類。天主則視人為子女,祂不會甩掉他們。天主愛人,誠信待人,因為祂的愛發自肺腑,是母親和父親般的愛;天主絕不抛棄我們,即使我們有過錯。」

教宗說:「我們的天父不是等著我們成為好人才愛這個世界,不是等我們做事公道或完美時才愛我們。天主愛我們,因為祂選擇愛我們;祂愛我們,因為祂給了我們做祂子女的地位。」

「然而,在當今社會中,有些人卻因其他人不同的膚色、語言、背景或宗教信仰而產生敵對心理,隨之而來的便是敵意和暴力。這種極化和敵意的病毒滲入我們的思維、感覺和行為方式。我們必須當心,不讓這種態度侵佔我們的心靈,因為它違反教會的富饒和普世性。」

「在教會内,我們來自遙遠地區,我們的思維方式不同,甚至以不同的禮儀來表達信仰。這一切不但不使我們成為仇人,反而構成教會的一大富饒。作為教會,我們應不斷地睜開眼睛關注許多弟兄姐妹受到的創傷,他們的尊嚴被剝奪。」

最後,教宗勉勵新樞機們說:「上天之路始於平地,始於奉獻和分享的日常生活,鞠躬盡瘁的生活;我們應藉著每日和默默無聞的奉獻走這條路。我們的首要之務就是要有愛心;我們的目標和抱負乃是在平地上與天主子民一起成為善於寬恕及修和的人。」 [Read more…]

教會透視:香港教區慈悲禧年閉幕感恩祭

blog_1479541226

最新內容:
-天主教香港教區舉行慈悲禧年閉幕感恩祭
-教宗委任楊鳴章輔理主教為香港教區助理主教

教宗:願天主賜予司鐸活出神貧的勇氣與恩寵

11181

路加福音 19:45-48

那時候,耶穌進了聖殿的庭院,開始把做買賣的人趕出去,對他們說:「經上記載:我的殿宇應是祈禱之所,而你們竟把它做了賊窩。」耶穌每天在聖殿裏施教。司祭長及經師並人民的首領,設法要除掉他。但是尋不出什麼辦法,因為眾百姓都傾心聽他。

2016年11月18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天主子民不會寬恕貪戀金錢的司鐸,願上主賜予我們基督徒神貧的恩寵。聖座大使的秘書們參加了彌撒,他們正在梵蒂岡慶祝聖座國務院組織的宗座代表合作者禧年。

在當天的福音中,耶穌把商販趕出聖殿。這些人把天主之家、祈禱之所變成了賊窩。

教宗解釋說:「上主讓我們明白什麼是反基督的種子,什麼是敵人的種子,毀滅天國的種子,它就是貪戀金錢。貪戀金錢的心是一顆拜偶像的心。耶穌說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人,既然事奉天主就不能事奉金錢。金錢與上主相悖,但我們可以作出選擇。」

教宗說:「天主上主的家是祈禱之所,是與上主相遇、與愛的上主相遇的地方。金錢偶像會進入天主的家,它總是想方設法進入。這些換銀錢和做買賣的人,從司祭那裡租來攤位。司祭們通過出租攤位來謀取金錢。這是毀滅我們生活的假上主,使我們沒有好下場,沒有幸福,沒有服事真上主的喜樂;唯有真上主能給予我們真喜樂。」

選擇上主或偶像是一種個人選擇。

教宗要求我們反省,我們如何對待金錢?是否貪戀金錢?

教宗說:「天主子民既有接納一個人並將其奉為聖人的直覺,也有譴責的敏銳,因為天主子民具有譴責的能力。他們可以原諒司鐸的諸多脆弱和他所犯的罪;但無法原諒兩種態度:一是貪戀金錢,天主子民看到神父貪戀金錢時,不會原諒他;二是虐待他人,如果神父虐待信友,這些天主子民不會容忍和寬恕他。其它問題,諸如軟弱、犯罪,都好說,因為神父過獨身生活不容易,信友們會為其辯解。」

教宗然後談到「忒辣芬」,雅各伯的妻子辣黑耳私藏的偶像(創31:19)。

教宗說:「令我難過的是,看到司鐸走到生命盡頭時焦慮不安。當他處於昏迷時,侄子們像禿鷹一樣守在那裡,看看有什麼可以拿走。你們應該討上主的歡心,認真反省一下:上主,祢是我的主人,或者你是藏在我心裡的忒辣芬-金錢偶像?勇敢些,作出抉擇吧!願意上主賜予我們眾人基督徒神貧的恩寵。」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L’Osservatore Romano

世界漁業日:天主教會呼籲世人關注眾多漁業人員遭受剝削的處境

2016年11月21日,全球將舉行世界漁業日,提醒世人關注漁業人員的不穩定處境和保護世界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聯合國糧農組織、宗座移民與無定居者牧靈委員會以及聖座常駐糧農組織觀察員,將於世界漁業日當天共同舉辦一場座談會,討論「漁業部門侵犯人權的行為,以及非法、未申報和未加管制的捕魚活動」。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和聖座移民與無定居者牧靈委員會主席維里奧(Antonio Maria Vegliò)樞機將在會上發言。

宗座移民與無定居者牧靈委員會11月15日發表了一份文告,呼籲世人在今年世界漁業日的機會上也要關注眾多漁業人員遭受剝削和侵犯的境遇。針對海上犯罪活動,聖座再次呼籲各國政府批准國際勞工組織於2007年制定的《漁業工作公約》。

文告提到,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闡明海洋資源受到威脅,「世界上有很多珊瑚礁已處於荒蕪或萎縮的狀態!『是誰將多姿多采的海洋世界變成死寂無氣和黯淡失色的海底墳場?』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乃是海洋遭汙染、森林遭砍伐,以及單一農耕物、工業廢料,特別是使用氰化物和炸藥等具破壞性的捕魚方法」(41號)。

海洋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為此教宗勉勵道:「為愛惜受造界,每個人都可各按其文化、經驗貢獻自己的積極性和才能,精誠合作,成為天主的工具」(14號)。文告迫切呼籲各國落實糧農組織2009年的《港口國措施協定》,確實“預防、制止並消除非法、未申報及未加管制的捕魚活動。」

文告接著表明:「在今年世界漁業日的機會上,我們願意呼籲世人也應關注眾多漁業人員遭受剝削和侵犯的處境。他們因家境貧困而不顧一切地尋找一份工作,希望藉此能夠脫離貧困處境。然而,他們為了還債卻成為犯罪組織和犯罪活動人口販賣和奴役的受害者,因而走投無路。再説,漁船經年累月在海上作業,這些受害者因而也很難告發有關的犯罪活動。」

教宗方濟各強調:「人口販賣是反人類的罪行,我們必須聯手解救受害者,阻止這種日益囂張的罪行。」(2013年12月12日接見駐聖座新任大使講話)為回應教宗的呼籲,「天主教會再次邀請各國政府批准國際勞工組織2007年的《漁業工作公約》,創造條件使漁船上具備安全環境及改善漁業人員的福利條件」。

最後,文告邀請海上司鐸和牧靈人員悉心守護,經常親臨漁船,好能識別及救助人口販賣的受害者。「海上牧靈人員也需要密切接觸漁業團體的負責人,教育並幫助漁業人員防止人口販賣活動,同時建議他們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工作和維持生計。」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天主愛我們愛得發狂,因我們的不忠而哀哭

11171

2016年11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表明天主愛祂的子民愛得發狂,而子民卻對祂不忠;耶穌哀哭耶路撒冷城,因為她沒有認出蒙受天主眷顧的時期。耶穌也為我們每一個人哀哭。

當天的《福音》記述耶穌哀哭耶路撒冷城的情景。教宗以這個圖像為核心,解釋耶穌哀哭這座京城的原因:「耶穌哀哭,因為祂記起子民的歷史。天主對子民的愛沒有限度,子民卻以自私、不信任、通奸、崇拜偶像來回應天主的愛。耶穌哀哭耶路撒冷,因為她沒有認出上主眷顧她的時期(路19:41-44)。」

「子民這不忠的歷史,這沒有認出天主撫摸、天主眷愛的歷史讓耶穌基督痛心,因為天主愛戀祂的子民。即使子民身在幸福中,祂也去探訪他們。耶穌此時看到將要發生在天主子身上的事。祂哭了,因為這子民沒有認出他們蒙受眷顧的時期。」

「這悲劇不僅在歷史中發生,也沒有隨著耶穌的事件而結束。這是每天都在發生的悲劇。這也是我的悲劇。我們每一個人是否都能說:『我懂得認出我蒙受眷顧的時機嗎?天主探訪過我嗎?』」

「我們在前天週二的禮儀中反省了天主來探訪我們的3個時刻:祂糾正我們的錯誤、與我們交談以及讓我們邀請祂來我們家裡做客。天主糾正我們的錯誤時,也邀請我們改變生命;天主與我們交談時,對我們說:『我敲你的門,召喚你。請你開門讓我進去!』耶穌看到匝凱時,為讓他邀請自己到他家做客,便叫匝凱從樹上下來。因此,我們應進行良心省察,詢問自己,當耶穌敲我的心門,勸我改過時,我是否懂得聆聽耶穌的話語。事實上,每個人都可能錯過天主眷顧他們的時機。」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陷於以色列子民的這個罪過,耶路撒冷的這個罪過,即沒有認出我們蒙受眷顧的時機。上主每天都來探訪我們,每天都敲我們的心門。我們應學會認出這個時機,以免落入那萬分的痛苦中:『我越是眷愛他們,越是呼喚他們,他們就越遠離我。』」

「有人會說:『不會的。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我有我自己的做事方式…,我總是去參加彌撒,我對自己有把握…。』可是,你每天都做省察嗎?上主今天來探訪過我嗎?我是否覺察到祂對我作出的某些邀請,某些啟示,讓我緊緊跟隨祂,施行善工,多一些祈禱呢?上主每天邀請我們做很多事,為與我們相遇。」

最後,教宗總結道:「認出耶穌何時探訪我們,讓我們向愛敞開心門是極其重要的。耶穌不僅為耶路撒冷,也為我們每一個人哀哭。祂奉獻自己的生命,為使我們認出祂對我們的眷顧。聖奧斯定說過一句非常強而有力的話:『我害怕主耶穌的到來!』他為何害怕呢?『我怕在主到來時,我認不出祂!』」

「倘若你心不在焉,就永遠不會曉得耶穌是否曾來探訪了你。願主耶穌賜予我們眾人恩寵,好能認出昨日、今日及明日我們蒙受眷顧的時機,向耶穌敞開心門,心胸更加寬廣,在主耶穌的愛内服務。」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學習要容忍令我們厭煩的人

11161

恭讀路加福音

耶穌說:怎麼,你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你眼中的大樑,倒不理會呢?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兄弟,讓我取出你眼中的木屑吧! 而你竟看不見自己眼中的大樑呢?假善人啊!先取出你眼中的大樑,然後纔看得清楚,以便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

2016年11月16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慈悲禧年最後一次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朝聖信友在場參加了這項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以慈悲善工為主題,邀請信友們耐心容忍那些令我們厭煩的人,時常反省自己並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在當天選讀的《路加福音》中,耶穌要求祂的門徒們不要只看兄弟眼中的木屑,卻要先取出自己眼中的大樑。

教宗對此解釋說:「我們很容易認出那些會給我們增添麻煩的人,不願聽他們抱怨、閒談、提出要求或自吹自擂。這些令我們討厭的人有時也是那些最接近我們的人:在親屬當中總有一些這樣的人;在工作崗位上也會有,甚至在休閒時間我們也避不開他們。我們該如何對待那些令我們厭煩的人呢?不過,我們不是也經常令別人厭煩嗎?」

在《聖經》的記載中,天主經常以慈悲耐心地對待子民的抱怨。子民先是懷念在埃及為奴的日子,後來又抱怨沒有食物吃。天主耐心地對待梅瑟和祂的子民,聆聽梅瑟一次又一次地為子民請願。天主教導梅瑟和子民,耐心也是信德的基本要素。這要求我們應首先承認自己是罪人,這樣我們才能耐心對待別人。

教宗說:「這馬上讓我想到一個首要問題:難道我們從來不省察自己,看看我們是否有時也會惹人討厭嗎?指責別人的缺點和不足確實容易,但我們應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耶穌在3年的公開傳教生活中經常持有耐心。有一次,雅各伯和若望的母親請求耶穌,讓這兩個兒子一個坐在祂的右邊,一個坐在祂的左邊。耶穌利用這個機會施教,教導門徒們抓住緊要的事並要看得更遠。因此,從負面事物中能得出一個積極的訊息。

教宗說:「讓我們想想那些為幫助別人在信仰和生命中成長的人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我想到要理教員,他們當中有許多母親和許多修女;他們奉獻時間向孩子們傳授信仰的基本要素。多大的辛勞啊!若孩子們寧願玩耍,不願聆聽要理講授,那他們的辛勞就更大了!」

「陪伴他人去尋求緊要的事實在美好和重要,因為這讓我們體味到生命的意義。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只停留在短暫的事物上,因為沒有人激勵他們去尋找真正的寶藏。」

「教導人關注緊要事物乃是為他提供重大的幫助,在迷失方向和滿足於短淺幸福的當今時代,尤其如此。教導人去發現上主希望我們做什麽,以及我們如何作出回應,意味著我們要踏上在個人聖召中成長的道路,真正喜樂的道路。」

最後,教宗總結道:「耶穌教導雅各伯和若望的母親以及全體門徒免陷於嫉妒和野心的誘惑,我們基督徒也常常陷入這些誘惑。我們要警惕自己不應覺得高人一等,而應重返自己的内心,檢驗我們是否做到了自己要求別人做的。」 [Read more…]

羅國輝神父-「慈悲特殊禧年」閉幕儀式反思

禧年與聖門

教會首次禧年是在1300年,而首次提及開啟朝聖地聖門是在 1433 年(第五次教會禧年),教宗瑪爾定五世(Martin V, 1417-1431 年)開啟拉特朗大殿的聖門。

1500年的禧年(1499 年平安夜開始),教宗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VI,1492-1503 年)不單在拉特朗大殿開啟聖門,也在聖伯多祿大殿、聖母大殿,及城外聖保祿大殿開啟聖門。當時,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是擴建自聖伯多祿大殿門廊右側的便門。

聖門的作用,是讓朝聖者經此特殊聖門進入大殿,尋得禧年大赦的恩寵。禧年過後,便以牆壁在大殿內外把這門封閉。

禧年閉幕與封閉聖門儀式沿革

按成文紀錄,自1500年,禧年的開幕和閉幕,便包括了開啟和封閉聖門。當時宗座禮節司 John Burchard 所編訂的聖門儀式遂成為範本。

禧年閉幕封閉聖門儀式基本如下:

1.教宗經聖門進入聖伯多祿大殿,舉行晚禱

2.教宗派遣樞機代表他去關閉拉特朗大殿、聖母大殿,以及城外聖保祿大殿的聖門

3.教宗與襄禮者遊行到聖門,途中向印有基督苦難面容的巾帕,及刺透耶穌肋傍的長矛致敬

4.教宗是最後一人經聖門離開聖伯多祿大殿

5.教宗在大殿門廊祝福及給封閉聖門的磚石灑聖水

6.教宗以泥鏟在聖門門檻三處抹上水泥,放上三塊封磚和幾個金幣和銀幣(1575 年後以盒盛載金幣銀幣,放入封牆)

7.主管告解者也放上封磚,再由泥水匠在大殿內外築起封牆。歌詠團唱出Caelestis Urbs Jerusalem。

8.教宗祈禱(Deus qui in omni loco)後,唱謝主辭(Te Deum),然後,登上陽台,以宗座祝福,祝福會眾。

以上16世紀的禧年閉幕封閉聖門儀式基本上一直用至 1975 年。

1975年禧年閉幕關閉聖門儀式,不再重砌封牆,而是關上銅門的兩頁門扇;這銅門(1949 年造)原本裝在大殿內的,現在裝於大殿外。

兩月後,才在大殿內再建封牆,並把盛載錢幣和文件的盒放入牆內。從此,習慣在開啟和封閉聖門儀式中所用的鎚、泥鏟,水泥、磚和聖水,不再在儀式中應用了。而且,整個儀式強調的是門,而不再是牆。「門」,在社會生活、歷史及聖經中的意義,更為豐富。

1975年禧年閉幕關閉聖門儀式在平安夜舉行,分作三個步驟:

1.在聖伯多祿大殿內:教宗由聖瑪爾大門進入大殿,在聖伯多祿墓前靜默祈禱片刻,然後遊行經聖門離開大殿;教宗應是最後一位跨過聖門。

2.在門廊:教宗致候,向基督呼求、垂憐頌和禱文。唱 O Clavis David;教宗到聖門前跪下默禱。教宗起立關上兩頁門扇,並說:「基督昨天,今日,是原始也是終末。他開了,無人能關;他關了,無人能開;光榮與王權歸於他,世世無窮。」唱「光榮頌」;教宗遊行到廣場。

3.在廣場: 舉行彌撒。

1984年的聖門閉幕禮在復活主日舉行。首先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彌撒,隨後按 1975 的儀式關閉聖門。

2001年的關閉聖門儀式在主顯節舉行。

在主顯節前夕,先由代表教宗的樞機,往拉特朗大殿、聖母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先關閉聖門,隨後舉行主顯節第一晚禱。

翌日,教宗在主顯節早上關閉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儀式如下:

-教宗、共祭樞機、執事、襄禮者,以及教友代表遊行到大殿門廊,就位。唱聖詠 95(94)。

-教宗致候及祈禱。唱 O Clavis David。

-教宗到聖門前,跪下默禱,然後起立關上聖門。全體詠唱「基督昨天,今日,是原始也是終末……」

-然後,全體遊行進入大殿。

-執事把福音書恭放祭台前寶座;教友代表獻花和蠟燭。

-唱光榮頌……

-在唱福音後,執事唱出「逾越節的日子」……

-「領聖體後經」後,教宗啟唱謝主辭(Te Deum)

-再後,在 2001 年 1 月底才在大殿內重砌封牆。

時任宗座禮節司 Piero Marini 這樣說:「雖然,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關了,但門上的 16 塊展示救恩史的銅雕聖像,仍吸引着我們的目光,要我們繼續默觀天父藉着基督,在聖神內,指引着我們回歸父家之途。就讓基督嚮導陪同我們,越過現世,到達天國大門;他要親自打開天國大門,領我們進去,參加婚宴……世上的聖門雖然關上,但天父慈悲和恩寵之門,仍常常開着,等待我們進去。」

地方教會「慈悲特殊禧年」閉幕謝恩:但願「慈悲之門」常開

2015-2016年的「慈悲特殊禧年」首次在羅馬以外的各地方教會也以開啟「慈悲之門」來開始聖年。這措施把禧年朝聖的神功,推展到各地方教會。羅馬提供給各地方教會的禧年儀式中,包括開啟「慈悲之門」的儀式,也有禧年閉幕式,但當中却沒有關閉聖門儀式,而只有隆重的閉幕感恩聖祭和詠唱聖母的「謝主頌」。事實上,各地方教會所開啟的「慈悲之門」,是主教座堂和其他指定聖堂的日常大門;這不同於羅馬四大聖殿的聖門是專用的側門,讓朝聖者在禧年進入。

因此,地方教會的「慈悲特殊禧年」閉幕式,非常簡單,就只於 11 月 13日在設有「慈悲之門」的聖堂舉行一台感恩彌撒,頌謝天父慈悲所賜下的各項恩典,在「領聖體後經」後,隆重唱出「聖母謝主頌」,尤其突顯「因為他的仁慈(慈悲)世世代代於無窮世之世」這句話。

「慈悲特殊禧年」既是人間的時間,總會過去和結束,但天父的慈悲之門卻永遠不會關閉; 同樣,我們心裡的「慈悲之門」也不能關閉。我們經歷了這世上的「慈悲特殊禧年」,應「滿懷慈悲如同天父」,繼續世上的朝聖旅途,直到跨越天上的慈悲之門,進入天父永遠的慈悲之國。

香港教區主教座堂的「慈悲特殊禧年」閉幕儀式,也是按此安排。在當日(11 月 13 日)下午,首先,朝聖領禱員以及神形哀矜各單位成員,聚會反思。然後,偕同主教、司鐸、教友代表,如同朝聖,遊行到主教座堂的大門:「慈悲之門」,再次隆重呼求天父慈悲,進入聖堂,舉行感恩彌撒。在「領聖體後經」後,隆重唱出「聖母謝主頌」。 [Read more…]

梵蒂岡連線:教宗為無家可歸人士舉辦禧年活動

vc1115

本集的《梵蒂岡連線》會跟您一起關注教宗為無家可歸及在囚人士舉辦禧年活動,還有聖座就中國未經教宗任命卻祝聖主教傳聞發表聲明。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