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憐憫意味著與苦難者同生死,共患難

blog_1461783797

恭讀《路加福音》

有一個法學士起來,試探耶穌說:「師傅,我應當做什麼,才能獲得永生﹖」

耶穌對他說:「法律上記載了什麼﹖ 你是怎樣讀的﹖」

他答說:「你應當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近人如你自己。」

耶穌向他說:「你答應的對,你這樣做,必得生活!」

2016年4月27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講解了慈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勉勵我們走近受苦者,與之同生死,共患難。教宗表示,並非經常出入天主聖殿的人就必然懂得愛近人。慈悲,那源自天主的慈悲,指的是心生憐憫,而非某種模糊的情感。

有一個人在旅途中遇到了強盜的襲擊和劫掠,奄奄一息躺在路邊,那些本該向他伸出援手的司祭和肋未人卻視而不見,暴露了他們虛偽的愛德面具。他們自認為也自稱對天主虔誠似火,卻以一顆冰冷的心對待求助之人。

教宗說:「並非經常出入天主聖殿的人就必然熟悉天主的慈悲,懂得愛近人。絕無必然關聯!你或許通讀整部聖經,知曉一切禮規,精通百家神學,卻不一定懂得愛;愛是另一門學問,它不僅需要理智,也需要其它諸多的品質……。」

教宗強調:「司祭和肋未人視而不見,見而不行。敬禮若不轉化為服務近人的行動,就不是真正的敬禮。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面對這麼多人因饑餓、暴力和不義而備受煎熬的苦難,我們不能以觀眾自居。忽視人類的苦難,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忽視天主!如果我拒絕走近那受苦的男人、女人、兒童或老人,我就是拒絕走近天主。相反地,那位慈善撒瑪黎雅人是真正關懷近人的人,他一見到那垂死之人就動了憐憫的心,中斷自己的行程與那受苦者患難與共,他的心與天主的心一樣。」

教宗繼續說:「『憐憫』是天主慈悲的基本特徵。天主憐憫我們,這是什麼意思?意思是祂與我們一同受苦,對我們的苦難深有體會。在慈善撒瑪黎雅人的舉止與行動中,我們認出了天主在整個救恩史中的慈悲作風。主耶穌也懷著同樣的憐憫來與我們每個人相會:祂不忽視我們,祂了解我們的痛苦,知道我們多麼需要幫助和安慰。祂來到我們身邊,絕不遺棄我們。因此,以真正的慈悲之心對待傷者的是那位撒瑪黎雅人,即大家誰也瞧不上的人。他不僅為傷者包紮傷口,還自己掏錢為其營造恢復健康所必需的條件。」

教宗闡明:「這一切教導我們,憐憫與愛不是某種模糊的情感,而要求我們呵護他人,甚至不惜代價;要求我們受到牽連,採取一切必要措施『走近』他人,甚至與他同生死、共患難。」

「在福音中,法學士們希望從耶穌那裡得到一個確定誰是自己近人的規則,以便區分誰是我們應該幫助的對象。耶穌則用慈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反問他們:『誰是那遭遇強盜者的近人?』耶穌反轉了法學士的角度,沒有停留在將他人歸類的層面去判斷哪個人是或不是近人。」

最後,教宗說:「你可以成為任何一個你所遇到的求助者的近人;如果你的內心擁有憐憫,即與之共患難的能力,你就是他的近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聖座就暫停PwC會計師事務所有關梵蒂岡財務的審計工作發出聲明

blog_1461702829

聖座新聞室4月26日發表一份公告,就暫停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wC)有關梵蒂岡財務的審計工作作出聲明。公告指出,「審計工作的暫停並非出於考量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誠信或品質,也絕非因為聖座內有單位意圖阻撓正在進行中的改革」。

公告表明,聖座與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合約「在某些條款的意義、範圍和實行方法上浮現了些許事宜,並將針對這些事宜進行必要的深入研究。在決定暫停審計工作以前,相關負責單位和該領域的專家已採取了相應的諮詢。但願這反省與研究的階段能在寧靜與合作的氣氛中推展。聖座和梵蒂岡城國始終把經濟-財政的適當審計工作列為優先任務」。

英語全文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回信給韋萊特里監獄在囚人士

blog_1461700622

4月25日,教宗方濟各回函給韋萊特里(Velletri)監獄中的在囚人士,勉勵他們不要封閉在自己的過去中,因為真正衡量時間的標準不是鐘錶,而是希望。羅馬近郊阿爾巴諾的主教塞梅拉羅(Marcello Semeraro)在3月5日探訪了韋萊特里監獄中的在囚人士,他們在那次機會上交給塞梅拉羅主教一封信,請他轉交給教宗方濟各。

教宗在回信中感謝他們在艱難的現實生活狀況中想到他。教宗表示,他也時常想到在獄中生活的人,「在牧靈訪問中,我經常會問,什麽時候能有機會去探訪在服刑中的弟兄姐妹,給他們帶去親情和關懷。」為此,教宗希望在慈悲禧年期間,也能有「在囚人士禧年」。

教宗安慰他們說:「親愛的在囚人士,你們在一個時間仿佛停頓的地方生活。可是,真正衡量時間的標準不是鐘錶,真正衡量時間的標準是希望!我期願你們每個人常點燃信德的希望之光,以照耀你們的生活!」

教宗也鼓勵他們祈求上主,讓祂填滿真實希望的時光歲月。

「你們要始終堅信天主愛你們,你們的年齡和文化背景對祂來說並不重要,祂甚至不在乎你們曾是怎樣的人,曾做過什麽事,曾犯了什麽過錯或傷害過什麽人。因此,你們不要封閉在自己的過去中,卻要把它轉變為成長的道路,轉變成信德和愛德的道路。請你們給天主機會,讓祂通過這個經驗使你們大放異彩!」

最後,教宗鼓勵他們說:「在教會歷史中,有很多聖人也是通過痛苦和艱難的經歷才成聖!因此,你們要向基督打開你們的心門,祂將全盤改變你們的狀況。與基督在一起,一切都是可能的!」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主持兒童禧年彌撒

blog_1461608393

4月24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與來自意大利和世界各地的7萬多名兒童以及他們的陪伴者舉行了兒童禧年彌撒。教宗勉勵他們不要滿足於平庸,舒舒服服坐著過日子,而要帶著基督徒的身份證,即事事以愛為先的態度,與他人並為他人建設未來,不與任何人敵對。

青年人擁有選擇的自由,但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因為這會使我們自我封閉、遠離他人,阻礙我們成為坦率、誠懇的朋友。再說,自己過得舒坦也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青年人不可做平庸之輩,而應勇敢、堅定地作出抉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更加宏偉的夢想,值得為之投身的夢想。

教宗告誡青年說:「若有人叫你們放棄真正的財富,即你們自己,而告訴你們過好日子是擁有很多物質財富,你們不要相信他們;若有人叫你們相信唯有像電影裡的超人那樣戴上強者的面具,或者當你們身著最時髦的衣服時你們才是有價值的人,你們不要相信他們。你們的幸福是無價之寶,不能買賣;它不是一款下載到手機裡的應用,況且再新的版本也無助於你們成為自由和博愛之人。」

教宗繼續說:「愛體現在信賴、尊重和寬恕上。愛不能靠我們的言談實現,而需要我們身體力行;愛不是背誦的甜蜜詩句,而是落在實處的生活抉擇。說到底,愛是“基督徒的身份證,是耶穌門徒唯一有效的證件。」

「當愛似乎沉重不堪,當你們難以向錯誤說‘不’時,你們要注視耶穌的十字架,擁抱它,不放開耶穌的手,祂將帶領你們往高處走,在你們跌倒時扶你們起來。耶穌是生命,即使你令祂失望,遠離祂,耶穌依然愛你,願意靠近你,相信你,祂對你的信任超過你對自己的信任。這何其重要!因為那阻礙你健康成長的最大威脅是沒人在乎你,你覺得自己被丟在一邊。相反地,上主始終與你同在,並且很高興與你同在。」

當我們犯錯時應該勇敢地繼續前進。教宗指出:「在生活中我們常會跌倒,因為我們是罪人,我們軟弱。但耶穌的手將扶起我們,讓我們站起來。耶穌願意我們站起來!耶穌對癱子說的話實在美好:“起來,拿你的床,回家去罷!(谷2:11)。」阿爾卑斯人在爬山時唱的歌實在美好:「在爬山藝術中,摔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倒地不起!」教宗以這兩個例子勉勵青年在跌倒的時候鼓起勇氣站起來,讓耶穌用手把我們扶起來。教宗說:「很多時候這手就是朋友之手、父母之手、生命旅伴之手。天主願意你們站起來,始終屹立!」

教宗最後表示他信任年輕人,稱他們是教會未來的指望。教宗說:「我知道你們有能力行偉大的友善之舉,你們蒙召與他人並為他人建設未來,不與任何人敵對!如果你們從現在起就認真準備自己,善度你們充滿恩寵的年華,不畏艱辛,日後你們必能成就大事。」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推文2016年4月25日

blog_1461591151

每個人都蒙召維護家庭生活;家庭並非一個難題,而是一個機會。

All are called to love and cherish family life, for families are not a problem; they are first and foremost an opportunity.

教會透視:中國河北省至少有五位神父被當局帶走

blog_1461358026

最新內容:
– 中國河北省至少有五位神父被當局帶走
– 教宗牧靈訪問希臘萊斯沃斯島

教宗發表視頻訊息慶祝兒童禧年:生活中缺少耶穌就如同失去了信號!

blog_1461507458

4月23日晚上,意大利各個教區的7萬名青少年以及來自西班牙、法國、韓國、阿爾巴尼亞、比利時、阿根廷、智利、德國、葡萄牙和美國的600名兒童聚集在羅馬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兒童禧年」慶祝活動,在音樂與見證中學習慈悲如同天父。教宗方濟各特此機會向他們發表視頻訊息,勉勵他們要懂得寬恕,忘記自己所受的委屈,跟隨基督,做慈悲的見證人。

教宗首先感謝他們踴躍前來羅馬參加「兒童禧年」慶祝活動,並對自己無法親自出席表示歉意。

當天上午,這些青少年在聖伯多祿廣場領受了修和聖事並跨越了聖門。教宗因此勉勵他們說:「你們不可忘記跨越聖門表示與基督相會,基督把我們引入天父的愛內,要求我們成為慈悲的人,慈悲如同天父。」

教宗然後談到青少年頭巾上的標語「身體慈悲善舉」。他解釋說:「慈悲善舉是一些簡單的舉動,每日生活的舉動,讓我們從許多人的面容上認出耶穌的面容。他們當中有些是和你們一樣的年輕人,他們遭受饑渴之苦,成了難民、外鄉人或病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和友情。」

「慈悲待人意味著懂得寬恕。有時候,在家裡,在學校、堂區、體育館或娛樂場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有人對我們無禮,我們覺得被冒犯;或者我們在急躁的時候也會冒犯別人。」教宗指出:「我們不能總是忌恨或想要報復!這種心態一無是處:它是侵蝕我們靈魂的蛀蟲,不會讓我們感到幸福。我們應該寬恕!寬恕並忘記自己所受的委屈,這樣我們才能明白耶穌的教導,做祂的門徒和慈悲見證人。」

最後,教宗把耶穌比作手機信號,勉勵青少年不要自我封閉,而要在世上講述真實與美好的事。教宗說:「很多次,當我必須給朋友打電話的時候,卻聯繫不上對方,因為沒有信號。我相信你們也遇到過相同的情況,手機在有些地方沒有信號。你們要記得,如果你們生活中缺少耶穌,就如同失去了信號!你們將無法通話,陷入自我封閉。我們要始終處在有信號的地方!例如:在家裡,在堂區和學校,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有好話和真話要說。」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方濟各探訪希臘萊斯沃斯島難民

教宗方濟各接受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Bartolomeo I)和希臘總統帕夫洛普洛斯(Paulopoulos)的邀請,於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前往萊斯沃斯(Lesbos)訪問。同時,教宗與巴爾多祿茂一世宗主教和雅典及全希臘正教總主教希羅尼穆斯二世(Hieronimus II)一起探訪難民,以這基督徒合一的行動表達基督信仰教會對難民、移民重大問題的關懷與接近。教宗此行旨在激勵每個人承擔起責任和義務。

相關資訊:

教宗:基督徒生活的三個幅度是宣講、轉求和望德

blog_1461351279

4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當天適逢他誓發末願的43週年紀念。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提出宣講、轉求和望德這三個關鍵詞,強調基督徒是有望德的人,「盼望上主再次到來」。教宗同時也期勉眾人鼓起勇氣宣講,效法宗徒們為耶穌的復活作見證,甚至不惜生命代價。

基督徒生活的三個幅度是「宣講、轉求和望德」。教宗以當天彌撒的讀經和福音為基礎,省思基督徒生活的這三項特色。他表示,基督徒宣講的核心在於基督為了我們的得救,死而復活。

「耶穌還活著!這是宗徒們對當時猶太人和外邦人的宣講。他們甚至以生命、以鮮血為這宣講作見證。一名瘸子痊癒後,若望和伯多祿被帶到公議會,司祭們禁止他們提及耶穌這個名字和祂的復活,但他們卻勇氣十足地坦白答道:『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事』(宗4:20)。這就是宣講。我們基督徒因著信德而有聖神住在我們內,叫我們看見並聽到關於耶穌的真理;祂為我們的罪而死,並且復活了。這是基督徒生活的宣講:基督還活著!基督復活了!基督就在團體內與我們同在,在旅程中陪伴我們。」

教宗坦言,很多時候,人們「難以接受這宣講」。但基督復活「是一個事實」,誠如若望所言,必須「為此作見證」。

關於轉求的幅度,教宗指出,在聖週四的最後晚餐上宗徒們感到憂傷。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去,原是為給你們預備地方。」(若14:1-3)

教宗解釋道:「耶穌此言意指何事?祂如何準備地方?祂藉由為我們每個人的祈求來作準備。耶穌為我們祈求,這就是轉求。耶穌此刻正在為我們祈求,就如祂在受難前曾對伯多祿說的:『我已為你祈求了。』(路22:32),現在耶穌也是天父和我們之間的轉求者。」

那麼,耶穌如何轉求呢?教宗說道:「我相信,耶穌會讓天父看祂身上的傷痕,因為祂復活後依然帶著這些傷痕:祂會讓天父看這些傷痕,然後逐一念出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這是耶穌的祈求。此刻,耶穌正在替我們求情:這便是轉求。」

基督徒生活的第三個幅度是望德。教宗表明,「基督徒是有望德的男女,盼望上主再次到來」。整個教會都在「等待耶穌的再次到來:耶穌必將再來。這是基督徒的望德」。

教宗最後邀請每個人捫心自問:「我在生活中的宣講作得如何?我與替我求情的耶穌關係如何?我的望德狀態如何?我是否真的相信上主復活了?我是否相信祂在為我祈求天父?我每次呼求耶穌時,祂都在為我祈求,替我轉求。我是否真的相信上主將再次到來?詢問自己的信德將對我們裨益良多:我是否相信關於耶穌的宣講?我是否相信祂的轉求?我是否是個有望德的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教宗方濟各感謝阿根廷青年將《願祢受讚頌》帶到北極

blog_1461339175

教宗方濟各4月21致函一群遠征北極的阿根廷和南美青年,稱他們是「保護受造界的希望訊息」。這些青年將把一份《願祢受讚頌》通諭、一支象徵和平的橄欖枝和「相遇學校」(scholas occurrentes)的旗幟帶到北極。這項活動的組織者相遇學校是在當年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貝爾格里奧樞機,即當今教宗方濟各的指示下成立的。

教宗寫道:「我相信環境問題十分嚴重,類似這樣行動可以幫助人們“意識到環境惡化、自然資源枯竭、環境汙染、以及財富分配嚴重不公的問題。」

教宗強調:「這次探險旅行表明我們可以憑藉愛、承諾和共同努力將舊牆化為橋樑。」

教宗對這些將把《願祢受讚頌》通諭帶到北極的遠征青年表示感謝,他說:「謝謝你們的勇氣,你們的行動證明一切皆有可能。」教宗最後請他們在北極為他祈禱。

來源梵蒂岡電台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