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巴爾禮加拿大代牧區成立

syro-malabar

2015年8月6日,教宗方濟各為身處加拿大的馬拉巴爾禮信友成立東方禮代牧區。教宗同時任命若瑟·卡路非利神父(Jose Kalluvelil)為首任代牧和塔巴塔領銜主教。

KALLUVELIL卡路非利神父目前是巴爾卡德教區的司鐸和密西沙加聖多默瑪拉巴禮準堂區的主任。候任主教於1955年11月15日在印度出生,1984年12月18日晉鐸,成為馬拉巴爾禮巴爾卡德教區司鐸,於羅馬宗座慈幼大學領受教理講授博士學位,曾任巴基斯坦巴爾卡德教區聖辣法厄主教座堂主任司鐸。2013年到加拿大多倫多密西沙加為馬拉巴爾禮信友服務。他能操馬拉雅拉姆語、英語、意大利語和德語。

新代牧區涵蓋整個加拿大國家。自1960年起,加拿大便已經有相當數量的馬拉巴爾禮教徒。2001年2月16日美國成立瑪拉巴禮教區,名為「芝加哥聖多默」教區,同時該教區主教為加拿大瑪拉巴禮宗座觀察員。現時,加拿大境內有18個堂區和準堂區、15,000名馬拉巴爾禮信友和十五名司鐸,其中三名是修會會士。主教公署將設於多倫多市郊密西沙加。代牧區內尚未有主教座堂。

瑪拉巴禮教會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加色丁或東敘利亞禮儀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方禮天主教會的23個成員之一。而該教會是東方禮天主教會中第二大的教會,共有約四百萬信友。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而它是直屬羅馬教廷,也擁有高度自治權利。瑪拉巴禮教會大總教區設於印度埃爾訥古勒姆,現任大總主教為喬治·阿倫謝雷樞機(Giwargis Aalancheri),大總主教享有如宗主教的權利。

現時,加拿大境內另有八個東方禮天主教會設有教區。烏克蘭拜占庭禮天主教會有五個加拿大教區,而默基特禮、加色丁禮、馬龍尼禮、斯洛伐克拜占庭禮在加拿大也設有教區,另外亞美尼亞禮、羅馬尼亞拜占庭禮、敘利亞禮天主教會則在美國設有教區,同時涵蓋加拿大。每一個東方禮教會也享有自己的禮儀、神學基礎與奉獻的傳統,同時也是天主教會的一部分。

相片:syromalabarbaltimore.org

真福教宗保祿六世逝世37週年

blog_1438886016

真福教宗保祿六世於37年前的8月6日安息主懷,這天也是耶穌顯聖容瞻禮日。在保祿六世的故鄉,前去朝聖的信友絡繹不絕,他於去年2014年10月19日被冊封真福後,朝聖者更是有增無減。

保祿六世教宗生前在他論及死亡的思想中,渴望在生命結束時進入光明之中。關於這個思想,保祿六世學會主席馬菲依斯(Angelo Maffeis)神父向梵蒂岡電台表示:「我認為,他的逝世與耶穌顯聖容奧跡巧遇的象徵意義,在他成為真福者後更加真實。藉著冊封真福,教會承認他進入了天主的光明之中,而天主則是照耀教會旅程的光源。」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祝賀東帝汶福傳五百週年

CATHOLIC WOMEN CARRY WOODEN CROSSES DURING PALM SUNDAY PROCESSION

東帝汶將於8月15日聖母升天節慶祝國家接受福音五百週年。為此,教宗方濟各7月25日任命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為特使出席這項慶祝活動,並於8月6日給他寫了一封信函。

教宗在信中提到,紀念這個盛大事件合乎時宜,也合情合理。五百年前,勇敢的道明會傳教士們長途跋涉,克服重重困難,於1515年來到當時為葡萄牙殖民地的蒂汶島東部,將福音帶給當地人民。

數個世紀後,東帝汶於1975年獲得獨立,但立即又被印度尼西亞侵占,從而引起 為爭取自由而戰的新的流血衝突。為阻止雅加達對以天主教徒居多的平民的殘酷鎮壓,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一再譴責也毫無效果。1999年,東帝汶人民通過公投決 定獨立,於是這塊土地交給聯合國托管。2002年,東帝汶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國。

東帝汶主教們去年2014年三月來梵蒂岡述職,覲見教宗方濟各。教宗在那次機會 上提到,東帝汶在獨立後由於在國家決策上意見相左,仍受到許多的痛苦。教會在當時提出,一個社會的必要基礎必須顧及人及其超性價值。教宗因此勉勵東帝汶的 主教們成為「國家批判意識的良知」,在與政治權力的合作中不偏不倚,保持獨立,把促進社會公益的責任留給政府當局。同時,教會必須能夠自由地宣講福音,即 使得逆流而上,也要維護及忠於福音價值,因為五百年前激勵東帝汶首批傳教士的,正是這些價值。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公開接見: 離婚並再婚者沒有受絕罰 , 他們仍屬於教會

blog_1438803247

八月五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這是繼七月份暫停之後的第一次。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踴躍參加了這項活動,其中包括澳門的一個信友團體,他們當場為教宗演唱了《聖母經》。教宗在問候操不同語言的信友們時,提到了這個團體。

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反省關於家庭的主題,這一次他談了受傷的家庭。教宗強調,對於離婚並再婚的信友,這情況是違反基督的聖事,但他們仍是教會的成員,為了他們的小孩子,教會團體必須真實地接納他們。

教宗說:「需要本著愛和真理,友善並殷勤地接納在婚姻聖事失敗後又建立新關係的信友。實際上,這些人完全沒有受絕罰,他們沒有被逐出教會!他們絕不可受到這樣的待遇:他們始終屬於教會。」

教宗重申,這不是絕罰的情況,好似一些人所以為的那樣。他邀請人以小孩子的眼光看待這些新關係。

教宗表示:「信仰團體的姿態、言語及行為應常常留意人,留意兒童,這很重要。兒童在這些情況中受苦最大。」

另一方面,教宗問道:「若我們把這些父母親擋在信仰團體生活之外,把他們當作受到絕罰的人,那我們如何勸勉他們教育子女善度基督信仰生活,做子女令人信服及實際踐行的信仰表率呢?」

談到離婚再婚者的子女,教宗說:「必須設法不要再增添這些子女的負擔,他們在這種情況中已經不得不承受沉重的包袱了!不幸的是,這些兒童和孩子的數目的確很多。必須讓他們感受到教會如同關懷眾人的母親,始終樂意聆聽並與人會晤,這很重要。」

關於教會的角色,教宗援引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訓導,指出教會必須仔細分辨情況,將離婚個案中遭遺棄者和引發離異者區分開來。本篤十六世教宗在訓導中也談及對離婚再婚者要明智地予以牧靈上的陪伴。

教宗方濟各強調:「教會數十年以來對這個問題既沒有麻木不仁,也未怠惰,她清楚知道這個現實有違基督信仰的聖事。然而,接納的意識在教會内大為增長,因為教會總是懷著一個母親的心腸注視人,為人謀求福祉和救恩。」

教宗指出:「我的前任牧人們總是公開一致表明教會團體樂意接納及鼓勵他們,好讓他們藉著祈禱、聆聽天主聖言、經常參加教會禮儀、向子女傳授基督信仰、行愛德及服事窮人、致力於正義與和平,更加活出並增進對基督和教會的歸屬感。」

教宗勉勵教會的牧人們效法聖經中的善牧圖像,遵循耶穌從天父那裡領受的使命,就是「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若10: 11)。

教宗說:「教會應效法這種態度,如同母親那樣接納自己的子女,為他們捨掉自己的性命。『教會蒙召成為天父的家園,門庭大開』。不可留下一扇關閉的門!一扇關閉的門都不可有!『每個人都可在某方面參與教會的生活,每個人都可成為團體的一分子。教會是天父的家,那裡總有容人之處,不管他們身上帶著甚麼包袱』(《福音的喜樂》47號)。」

最後,教宗指出,「信友家庭的使命就是照顧受傷的家庭,在團體的信仰生活中予以陪伴。每個人都要善盡其職,採取善牧的態度。善牧認識自己的每隻羊,不將任何一隻羊排除在祂無止境的愛之外。」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接見輔祭朝聖團: 服務祭台, 接近和熟悉耶穌, 走向他人

Altar server uses incense during French-language Mass at New York church for 17 victims of the recent terror attacks in France

歐洲二十幾個國家大約九千名青少年輔祭員這幾天在羅馬舉行朝聖活動, 他們於8月4日傍晚在聖伯多祿廣場覲見教宗方濟各, 與教宗一起誦念晚禱。教宗強調, 在服務祭台與聖體聖事中, 輔祭員有機會接近和熟悉耶穌, 向他人開放, 並選擇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且獲得力量達到這目標。

今年輔祭員朝聖活動的主題選自《依撒意亞先知書》: 「我在這裡, 請派遣我!」 (依六8)。教宗以這主題為核心指出, 依撒意亞先知驚訝地發現, 天主先行一步, 主動接近他, 沒有因他的缺陷而停頓, 因為天主仁愛的唯一意願是使他有能力接 受使命, 成為一個全新的人, 從而回應天主的召叫: 「我在這裡, 請派遣我!」

教宗說: 「在舉行聖體聖事和其它聖事時, 你們體驗到耶穌的親密接近, 祂臨在的溫和與功效。你們不是與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耶穌相遇, 而是與藉著餅和酒的形象臨在於聖體聖事中的耶穌相遇。如同依撒意亞那樣, 你們每個人也會發現, 天主永遠無限偉大, 我們無法領會祂的内在本質。如同依撒意亞那樣, 你們也要體驗到天主總是先行一步, 是天主創造並召叫了你們, 是祂藉著聖洗聖事使你們成為新的受造物。祂總是耐心地等待你們回應祂的行動, 祂總是寬恕每個謙虛向祂請求寬恕的人。」

若我們不抵拒天主的行動, 天主也會拿仁愛的火炭接觸我們的口唇, 如同祂對待依撒意亞先知那樣, 使我們有能力接納祂, 將祂帶給我們的弟兄姐妹。

教宗進而說: 「如同依撒意亞那樣, 我們也受邀不自我封閉, 不將我們的信仰收藏在地下室, 一遇困難就躲進那裡。相反地, 我們必須分享自己被揀選及獲享天主仁慈救恩的喜樂, 向人見證信德能為我們的行程指出新方向, 使我們變得自由和強壯, 能夠勝任這使命。」

信德使我們走出自我及孤立狀態, 因為成為吾主基督的朋友的喜樂催促著我們走向他人, 使我們自然而然地成為傳教士。

最後, 教宗語重心長地說: 「親愛的輔祭們, 你們越是接近祭台, 你們就越能記住在每日祈禱中與耶穌交談, 越能以基督的聖言和聖體為食糧, 更有力量走向近人, 將你們所領受的當成禮物帶給他, 滿腔熱情地獻出你們所獲得的喜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中國河南省安陽教區張銀林神父晉牧為助理主教

blog_1438699339

中國時間,二零一五年八月四日,司鐸主保聖若翰.維雅納瞻禮日,中國河南省安陽(衛輝)教區在安陽市耶穌聖心主教座堂隆重舉行了張銀林助理主教晉牧典禮。這次晉牧典禮是得到教廷和中國官方認可,而未被教廷認可的主教們沒有參與此晉牧禮。 [Read more…]

慈悲禧年每月多加一次公開接見活動

blog_1438695209

教宗方濟各從8月份起恢復公開會晤活動。

8月4日星期二,教宗將在聖伯多祿廣場會見操德語的輔祭員;8月5日星期三恢復週三公開接見活動 ; 8月7日星期五接見青年朝拜聖體運動成員。

根據教宗府提供的數據,8月26日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將是教宗方濟各主持的第100次。此外,自從教宗方濟各上任後,參加他在梵蒂岡主持的公開接見、誦念三鐘經和其它特別接見活動的人數達到300萬。教宗府總管甘斯魏(Georg Gaenswein)總主教向梵蒂岡電台講述教宗與天主子民會晤的重要性。他說:

答:教宗方濟各將於下週三在保祿六世大廳恢復公開接見活動,將有許多人參加。顯然,教宗方濟各非常渴望這項接見活動,他從中感到精力十足。信友們在這活動中也能看到教宗,聽他講話,與他直接接觸。對許多人來說,他們一輩子也許僅有這一次機會,卻終生難忘。在公開接見活動中,有話語,有氣氛,也有注視的目光;這也是一種感官上的會晤,為教宗方濟各十分重要。不僅教宗,我們的信友,我們的朝聖者也有同感。

問:慈悲禧年臨近了,您能告訴我們關於公開接見活動的新意嗎?

答:在慈悲禧年,我們將依照週三公開接見的範例,在每月的其中一個星期六多加一次這樣的活動,使其具有禧年特性。

問:您貼近地參加教宗方濟各的公開接見活動,讓您感覺最深刻的是什麼?

答:凡是參加教宗方濟各公開接見活動的人,都會看到、聽到、感覺到教宗的愜意。他經常談及相遇文化,在這項活動中他身體力行。看得出來,他在會晤信友時感到非常自在,任由群眾觸摸他,聽他們述説。我們尤其看到教宗在接見病人和處境困難者時,是如何對待他們的。他總是給予和接受。這是教宗方濟各的一大恩典,一大天份。

問:您曾是本篤十六世教宗的私人秘書,您對這位教宗主持的公開接見活動有何深刻印象?

答:作為秘書,我覺得聆聽本篤教宗的講話很重要。他的話語充實了人心,賜予人食糧並給人指出方向。教宗方濟各的話語觸及人心,更需要用眼睛去看。本篤教宗的話則更需要多用耳朵聆聽。

問:我們看到本篤十六世在岡道爾夫堡度過短期休息時間,在那裡受到當地人的熱情接待。榮休教宗今年暑期過得如何?

答:教宗方濟各一再盛情邀請本篤教宗前往岡道爾夫堡度假,榮休教宗終於接受邀請,在岡道爾夫堡度過兩週。他在那裡始終感覺非常、非常好。我們乘車來到那裡時,許多人已在等候他,他也非常高興。這兩個星期對他非常、非常有益處。返回梵蒂岡教會之母隱修院後,他同往常那樣,每天祈禱、默想、閱讀。不久後,榮休教宗的哥哥將來這裡,幾乎整個8月都住在這裡。因此,8月份榮休教宗會同他哥哥在一起。天氣當然很熱,但感謝天主,我們教會之母隱修院的空調很管用。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願美國接納教宗方濟各帶去的訊息

blog_1438694301

教宗方濟各將訪問古巴和美國。宗座拉丁美洲委員會秘書卡里基里教授(Guzmán Carriquiry)向梵蒂岡電台解釋教宗這兩次訪問美洲的重要性。

卡里基里教授表示:「教宗願意從拉丁美洲嶄露頭角的邊緣地帶展開他的牧靈訪問,即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現在又準備訪問古巴,而且是一個已經完全融入拉丁美洲大家庭的古巴。因此,這兩次訪問有連貫性。同時,教宗還要訪問美國,那是個堪當接獲教宗訊息的大國。在《美洲教會》(Ecclesia in America)文獻的光照下,美國和拉丁美洲彼此連結。這份關聯因著各基督教會的共融和整個美洲人民的團結而愈加強而有力,當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為美洲召開世界主教會議時,先教宗先知性的直覺已傳達出這一點。」

卡里基里教授指出:「這個顯而易見的關聯也與另一個願景密切相關,其關鍵在於美國必須接納教宗帶給他們的訊息,教宗的訊息將觸及該國錯綜複雜的社會和他們作為央央大國的國際責任。同時,關鍵也在於美國必須懂得自我反省國內邊緣地帶的問題」。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三鐘經: 現世生命必須受到永恆生命的光照

blog_1438693203

8月2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帶領信友們誦念三鐘經時作出勸勉: 我們要因「生命之糧」基督滿足兄弟姐妹的身心飢渴,到各處宣講福音。當天也是亞西西寬恕節,教宗邀請信友們通過勤領修和及聖體聖事來接近上主。

當天的《若望福音》敘述耶穌行了增餅奇跡後,群眾便往葛法翁去找他。教宗反省這段福音,邀請信友們在我們内與耶穌相遇,接納這生命之糧,祂使我們坎坷的人生旅途具有意義和希望。

教宗說:「耶穌賜予我們這生命食糧時,也交給我們一項任務,要我們也去滿足弟兄姐妹們的身心飢渴,到各處宣講福音;以我們對近人友愛互助的見證,使基督和祂的愛臨在人群中。」

教宗解釋::「聖體聖事是滿足身心飢渴的最大恩典,因為基督為許多人擘開的餅乃是祂愛的表達。耶穌邀請我們展望的前景不只是每日為吃、穿、成功及事業勞碌。祂談的是另一種食糧,一種永不腐壞的食糧,是需要尋找和接納的善。」

教宗因此邀請信友們尋求救恩,與天主相遇。天主希望我們懂得,除了身體上的飢渴外,人還有另一種更為重要的飢渴,那只有天主才能滿足的對生命和永恆的飢渴。

「耶穌沒有消除人為每日食糧的操勞和忙碌。沒有,祂沒有消除人為提高生活所需的勞碌。但耶穌提醒我們,我們塵世生命的真正意義最終在於永恒,在於與祂相遇,祂是恩典和賜予恩典者。耶穌也提醒我們,有苦有樂的人類歷史必須從永恒的視野來觀看,從與祂最終相遇的視野來了解。這相遇光照我們人生的日日夜夜。若我們思念這相遇,這大恩典,那麽生活上的小恩典,甚至痛苦和勞碌也會受到這相遇的光照。

誦念三鐘經之後,教宗提到當日慶祝的亞西西寬恕節,強調這節日號召我們藉著慈悲的聖事和領受聖體來接近上主。

教宗說:「有人害怕辦告解,忘記在辦告解時我們遇到的不是一位嚴厲的法官,而是無限仁慈的父親。不錯,幾時我們走向告解亭,我們會感到有些羞愧。我們眾人都會這樣,但我們必須切記,這羞愧也是一項恩寵,為幫助我們做好準備進入天父的懷抱。天父總是寬恕我們,祂始終寬恕。」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寶尊地天神之后聖母堂全大赦

blog_1438484172

8月2日,亞西西寬恕節,信友可以在世界各地的聖堂領受寶尊堂(Porziuncula)的全大赦,前提是先辦告解、參與彌撒聖祭、誦念信經和天主經,並爲教宗的意向祈禱。「寶尊地」意思是「小小零碎地」是天神之后聖母堂的別號。

方濟各小兄弟會總會長佩里(Michael Perry)神父介紹,亞西西的寬恕節「是無限慈愛、天主慈悲的慶典。天主不斷召喚我們與祂共融、彼此共融,並與整個受造界共融。重要的是牢記聖保祿在《格林多人後書》中說的:我們在基督內受洗,這意味著成爲新受造物;身爲新受造物,我們基督徒蒙召成爲門徒和『受委托者』。我們同基督一樣,蒙召爲全世界成爲修和、慈悲的使臣,以及基督平安的使臣。我相信,聖方濟各在生活中也曾經歷許多不和睦的經驗,那些小兄弟會士間、教會內,或世界上的紛爭。爲此,聖方濟各願意慶祝並提醒我們生活的精隨,那在基督內、教會中、世界上,在他的時代中和我們當代的生活精隨。」

亞西西寬恕節源於公元1220年,當時亞西西山丘下的一間小聖堂成了聖方濟各和最初幾位同伴聚會的地方,這間小聖堂就是寶尊堂, 意大利的主保聖人方濟各是在這裏過著貧困的生活,創立方濟各會,派遣方濟各會士像和平的傳教士一樣到世界各地去傳教。方濟各與教宗奧諾裏奧三世的相遇是寶尊地全大赦的起源。方濟各請求教宗頒賜大赦給來到寶尊堂的人。教宗奧諾裏奧三世於公元1216年毫不遲疑地頒賜大赦給那些在8月2日到過寶尊堂祈禱的人。方濟各非常興奮的走向門口,教宗把他給叫住了,因爲他沒有文件來證明給予的大赦。方濟各回答說,有教宗的話就够了。接著補充說,如果這大赦是天主的工程,上主會想辦法展示他的工程的。方濟各又强調,不需要任何文件,「這證件該是聖母瑪利亞,基督是公證員,天使是見證人」。幾天後,聖方濟各含著眼泪對彙集在寶尊堂前的信友們說:「我的弟兄們,我願把你們都送上天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有關寶尊地全大赦詳細資料,請按入方濟會中文網頁

圖片: Rodney Leung

Photo taken by Rodney Leung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