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心扉說「亮」話:醒寤

馬爾谷福音 13:33-37

那時候,耶穌說:「你們要當心,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來到。正如一個遠行的人,離開自己的家時,把權柄交給了自己的僕人,每人有每人的工作;又囑咐看門的,須要醒寤。所以,你們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家主什麼時候回來:或許傍晚,或許夜半,或許雞叫,或許清晨;免得他忽然來到,遇見你們正在睡覺。我對你們說的,我也對眾人說:你們要醒寤!」──上主的話。

醒寤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主內的兄弟姊妹們,相信大家最近逛街或是逛商場的時候,會發現商場已經有了很多聖誕節的裝飾,聖誕燈飾、聖誕樹、聖誕馬槽等等。聖誕節的氣氛越來越濃了,人們也越來越高興、興奮。今天是將臨期第一主日,是準備迎接耶穌來臨的第一天,也是新的禮儀年的開始,但在今天的三篇讀經中,卻恰恰相反,好像完全沒有聖誕節的氣氛,聖誕節的喜慶。

在這三篇讀經中,我們沒有聽到瑪利亞懷孕、若瑟、耶穌誕生的故事,而是聽到了讀經一中依撒依亞先知對天主的呼求,天主啊,望你衝破諸天降下來拯救我們;聽到了聖保祿宗徒說,你們要等待耶穌基督的再來,在他面前無瑕可指;聽到了耶穌說:「你們要當心,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來到。」所以,主內的弟兄姊妹們,顯然我們還沒有這麼快進入聖誕節的歡樂中 。

今天是將臨期的第一個主日。天主教會為了幫助教友們的靈修生活,能夠聖化自己,所以安排了禮儀年。在禮儀年中有兩個基準點,一個是復活節,另一個就是聖誕節。 聖誕節是十二月二十五號。為了要準備我們慶祝耶穌的來臨,所以從十二月二十五日,往前推四個主日,這段時間稱為將臨期。

將臨期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由今天到十二月十六號,這段時期強調末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耶穌基督在世界末日時會光榮再來,完成天主拯救人類的工程。第二個階段,是由十二月十七號到二十四號,這段時期是預備慶祝「救主的降生」,為了紀念和重新體驗基督降生救贖我們的事實。所以,我們看到將臨期的兩個意義,不單單是為了準備紀念耶穌曾經的誕生,也是為了準備迎接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

我們會看到神父穿的祭衣是紫色的,因為紫色代表醒寤,代表悔改。我們也看到將臨圈的四根蠟燭,三根都是紫色的,一個粉紅色的。 粉紅色的代表喜樂,但是有三根紫色的蠟燭也在提醒我們,將臨期是個醒寤,悔改的時期。

在今天福音中,耶穌說的:「你們要當心,要醒寤,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日期什麼時候來到。」醒寤不是說不要去睡覺,而是要預備好自己的靈魂,準備隨時去見天主。

我們怎麼樣形容現在的社會呢? 六個字,「人棄常,則妖興」。你看當下的社會,毒品合法化、墮胎合法化、推動同性運動、色情網站鋪天蓋地、胡亂的男女關係、人工受孕、崇拜金錢等等。這些都讓天主聖神的聲音在這個社會窒息了,讓天主無法工作,無法帶領社會前進,那麼最終就是走向滅亡。

2018年,當我還在修院的時候,”33 Days to Morning Glory” 一書的作者 Michael Gaitley 神父來到聖奧思定大修院帶領我們避靜。他說一戰、二戰,是因為人們的罪惡達到了頂點,所以天主要淨化社會,而現在是天主的慈悲時刻,我們要抓緊悔改,不要讓天主的義怒再次降臨。沒多久,我們就看到了席捲全球的疫情。緊接著就是俄烏戰爭、以巴戰爭。這些訊號都已經很明顯了,所以我們要悔改,否則這個世界將會再一次被天主淨化。我記得有一位耶穌會的老神父曾說「現在還不太晚,要趕快悔改!」。 因為每時每刻都是天主給我們的機會,都是天主的仁慈。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在這個將臨期,讓我們和過去的舊我告別,痛改前非。如果你有看黃色視頻、酗酒、濫用毒品、有賭博的惡習等等,你要求天主給你恩寵去改掉,至少你要不斷的來辦告解,求天主的寬恕。如果你有去非法經營的按摩店,搭上不當的男女關係,我勸你要善用天主的仁慈。如果你生活上有哪些壞的習慣,例如說閒話、手機成癮、貪吃呀、喜歡聽別人的讚美、講話喜歡談論自己、平時沒有祈禱、亂花金錢買東西等等,讓我們在這個將臨期努力把這些惡習改掉,做一個新的我。因為,這才是耶穌基督所喜歡的,我們為祂的來臨所做的預備。

按此閱讀更多
《敞開心扉說「亮」話》反省文章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現擔任多倫多天主教聖曹桂英堂助理司鐸。

周守仁樞機2023年將臨期牧函:成為共議同行的天主子民

圖片:天主教香港教區

2023年將臨期牧函
成為共議同行的天主子民

「吾主上主的神臨到我身上,因為上主給我傅了油……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依撒意亞先知書61:1a, 2a)

主內親愛的姊妹弟兄:

今年的將臨期來得稍晚一點,但由這個充滿期待和希望的節期經已來臨。感謝天主,我們總是有具體的理由抱持希望。我們作為教會和子民結伴同行時,可以心懷希望期待著厄馬奴耳的應許逐漸展現在我們面前。

我們要明白,教會不只是關乎聖統制。根據梵蒂岡第二次屆大公會議的教導,「天主子民」的概念包括了平信徒、修會會士和神職人員,它是教會非常基本的特質。我們天主子民是受傅者,洗禮時便領受了基督徒的尊嚴(《教會憲章》,第 2 章)。對,受傅和尊嚴——作為天主子民的尊嚴,以基督為首成為一個身體。

我們尊嚴的另一個幅度關乎使命。因著我們的洗禮,我們分擔了天主在世的使命。這使命並不複雜、不用研究多年才會明白。它關乎天主所愛和恩待的眾生,回看禧年免除債務的教導便可得知(肋未紀 25:10-11;依撒意亞書49:8)。這是免受被罪奴役的自由,讓我們恢復蒙召時的身份——天主子民。

以上這一點特別有意思,因為現今世界無疑是沉浸在仇恨、暴力和破壞當中。眾多心靈都變得躁動不定、迷茫,甚至想報復。我們需要平安和希望。我們需要好消息。簡言之,我們需要天主!

平安和希望從哪裡開始?從我們自己開始,使我們的內心和意念皈依,成為福音的真正信徒。天主的恩惠臨於我們、上主的受傅者身上。把這些應用到本地處境當中,我們作為在香港的天主子民,不但可以把好消息帶給本地人,還可以透過數碼媒體把好消息傳遍整個世界。

作為天主子民,我們被召喚成為共議同行的教會。 「共議同行」(Synodality)是我們的使命,要向人們見證作為夥伴的意思,並蒙召在天主永恒的愛內一起朝著我們的共同終向走去。在天主的愛內,我們可以得到真正的平安。有意思的是,共議同行既是一項使命,也是一個向社會和世界傳遞天主眷顧的方法。

因此,為要去履行共議同行的使命,我們就必須先被培育成為共議同行的天主子民。在去年的將臨期牧函中,我提到有需要為聖職人員、修會會士和平信徒——特別是我們的年輕人——提供知識和靈性上的培育。我們仍然有賴信仰小團體和禮儀,支持我們學習和實踐如何成為共議同行的子民。

要廣泛培育大家認識最近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所採納「在聖神內交談」的方式,它會幫助建立一個聆聽和分享的群體。我們要學會成為懂得尊重和具備同理心的聆聽者,以及真誠的分享者,好能在群體內建立信任。 「愛情不可是虛偽的……應與喜樂的一同喜樂,與哭泣的一同哭泣。」(羅馬人書 12:9, 15)

然而,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大家的意見不會時常相匯。可以預期分歧衝突會帶來張力。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張力呢?

比較好的方法是,不要趕急地或輕率地去除張力,因為弱勢者會有著被迫妥協的危險。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托由分歧而來的張力,同時著眼於相通處或共同點,以幫助我們共同前進,這會更為可取。

我們蒙召成為共議同行的子民,好見證與我們同行的天主的大愛。我們透過以同理心傾聽那些遭受傷害和痛苦、幻滅、絕望和教會內的邊緣人士的聲音,與他們同行,為他們提供某些援助,就是給他們提供了見證和希望。我們知道無法解決他們的問題。但可以透過與他們同行,成為夥伴,與他們分享天主的恩惠。

最後,教宗方濟各早前公布2024年為「祈禱年」,聚焦於《我們的天父》(《天主經》),為2025年「希望的朝聖者」禧年做好準備。願天主父的和平、公義與仁愛的國度,在我們致力成為共議同行的天主子民時,逐漸臨現於世。願天主的恩惠在「祈禱年」與你們同在!

+周守仁樞機
香港教區主教
2023年將臨期

Advent Pastoral Letter 2023
Becoming A Synodal People of God

“The spirit of the Lord God is upon me, because the Lord has anointed me…. To announce a year of favour from the Lord” (Isaiah 61:1a, 2a)

My dear sisters and brothers in Christ,

Advent comes a little later this year, but the season of anticipation and hope is here. Thanks be to God that we always have a solid reason for our hope. We anticipate with hope the promise of Emmanuel to continue unfolding before us as we journey together as a Church and a people.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at our Church is not just about the hierarchy. The concept of “the People of God,” including laity, religious and clergy, is very much an essential character of the Church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 We are the anointed People of God with the dignity received at our baptism (Lumen Gentium, Ch. 2). Yes, anointing and dignity — the dignity of being the people of God, forming as one body with Christ as its head.

Another dimension of our dignity is its connection to mission. By virtue of our baptism, we share the mission of God in the world. The mission is not so complex that it requires years of studies to comprehend. It is about God’s favour for all God’s loved ones, recalling the jubilee year of release from debts (Leviticus 25:1011; Isaiah 49:8). That is freedom from the slavery of sin that enables us to be who we are called to be — the people of God.

This is particularly meaningful as our world today is unmistakably immersed in hate, violence, and destruction. The hearts of many have become unsteady, confused, and some have even become vengeful. We need peace and hope. We need good news. In short, we need God!

Where to start for peace and hope? With ourselves so that our hearts and minds are converted and become true believers of the Good News. The favour of God is on us, the anointed ones of God. Applying this to the local context, we as people of God in Hong Kong can bring the Good News not only to the locals, but to the entire world through the digital media.

As a people of God, we are called to become a synodal Church. “Synodality” is our mission, witnessing to others what it means to be companions, called to journey together to our common destiny in God’s eternal love. In God’s love, we can have true peace. Synodality is, interestingly, both a mission and a means to communicate God’s favour to our society and the world.

Hence, in order to carry out our synodal mission, we must first be formed into a synodal people of God. In my last Advent Pastoral Letter, I announced the need for intellectual and spiritual formation for clergy and religious, and lay people — especially for our young people. And we will still rely on small faith communities and liturgy to support our learning and realisation as a synodal people.

Large-scale formation for the “Conversation in the Spirit” adopted by the recent assembly of the Synod of Bishops will be necessary to build a listening and sharing community. We must learn to be respectful and empathic listeners, as well as sincere sharers, to build trust within the community. “Let love be sincere…. Rejoice with those who rejoice, weep with those who weep.” (Romans 12:9, 15)

However, we can almost be certain that our opinions will not always be converging. Tensions arising from conflicting divergences should be expected.  So, how do we treat these tensions?

The better way is not to handle tensions quickly or haphazardly, for the danger of compromising the weaker parties is real. More importantly, learning how to hold tensions generated by divergences, while focusing on the convergences or commonalities for helping us to move forward together is more desirable.

We are called to be synodal people and witnesses of the love of God who journeys with us. By intentionally listening with empathy as companions to those suffering from hurts and pains, disillusionment, hopelessness, and marginalisation within the Church, and by providing some form of relief, we give witness and hope to them. We know that we cannot solve their problems. But we can share with them God’s favour through our companionship and journey with them.

Finally, Pope Francis recently announced 2024 as the Year of Prayer with a focus on the “Our Father.” Its objective is to prepare for the Jubilee Year for the Pilgrims of Hope in 2025. May the kingdom of God the Father with peace, justice, and charity be a growing reality in our efforts to become a synodal people of God. And may God’s favour of the Year of Prayer be with you all!

+ Cardinal Stephen Chow, S.J.
Bishop of the Diocese of Hong Kong
Advent 2023

教宗主持主顯節彌撒:我們要朝拜天主,而不是我們的自我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1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主顯節隆重彌撒,紀念從東方來到白冷城的賢士們的旅途。教宗在彌撒講道的開端就把目光投向「一顆升起的星」,這顆星指向「前來照亮各民族、照亮人類黑暗」的耶穌。最重要的問題是:在哪裡可以找到耶穌?教宗解釋說:「按照賢士們的教導,我們可以看到“信仰不是來自我們的功績或理論推理,而是來自天主的恩賜。我們也明白了,與主耶穌相遇的第一個地方是:『不安的詢問』。」

教宗說:「一開始賢士就有提問者的不安。在對無限的渴望中,他們掃視天空,被明星的光芒所驚艷,這代表了對超性的張力,這種張力激勵著文明的旅程和我們心靈的不斷探索。事實上,那顆星恰恰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了一個詢問:那誕生者在哪裡?(參閱:瑪二2)」

圓滿的生命在哪裡,那不會消逝的愛在哪裡?

教宗說:「當我們因天主的恩寵、為保持清醒而心中感到不安時,信仰的旅程就開始了;當我們允許自己被質疑,不滿足於慣常的平靜,而投入每一天的挑戰時,信仰的旅程就開始了;當我們不再留守於中性的空間,而決定踏入生活的不舒適時,信仰的旅程就開始了。這些不舒適包括人際關係、驚喜、意想不到的事、我們要推進的項目、要實現的夢想、需面對的恐懼、以及鑽心的苦楚。在這些時刻,那些無法抑制的詢問從我們的心中升起,促使我們尋找天主:我的幸福在哪裡?我嚮往的圓滿生活在哪裡?那永不消逝、不會減弱、甚至面對脆弱、失敗和背叛也不會崩潰的愛在哪裡?在我的危機和苦難中隱藏著哪些機遇?」

天主居住在我們不安的詢問中

教宗強調:「為了消除這些詢問,我們不乏心靈的鎮靜劑, 以及平息我們不安的替代品:從消費主義的產品到享樂的誘惑、從精彩的辯論到求福的偶像崇拜。這一切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不要想太多,順其自然,享受生活!我們總是設法把我們的心放在舒適的保險箱裡,但如果賢士們如此做了,就永遠不會遇到主耶穌。」

「因此,我們決不能害怕進入這種不安的詢問。」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正是這些不安引導我們走向耶穌。那麼,還有一個地方能讓我們遇到主耶穌。教宗解釋說,這種可能性就是旅途的風險。 事實上,賢士們並沒有停在那裡看天空,默觀明星的光芒,而是冒險踏上了一個無法事先提供安全道路和確定地圖的危險旅途。他們想知道誰是猶太人的君王,祂在哪裡出生,在哪裡可以找到。為此,他們詢問黑落德,而黑落德又召集了眾司祭長和民間的經師。賢士行走在旅途中:大多數描述他們動作的詞都是動詞。」

信仰在不斷走向天主的過程中成長

「信仰若缺乏持續的旅途和與主耶穌不斷的交談,也將無法成長。」教宗強調:「有一些關於天主的想法和一些使良心平安的祈禱是不夠的,還要成為跟隨耶穌及其福音的門徒:我們要牢記:如果信仰停止不前,它就不會成長;我們不能把信仰封閉於個人的虔敬,或把它關閉在教堂的圍牆內,而要把信仰帶出來,體現在生活中,不斷地走向天主、走向我們的兄弟姐妹。今天讓我們捫心自問:我是否走向生命的主,讓祂成為我生命的主人?耶穌,對我而言祢是誰?祢叫我去哪裡,祢對我的生活有什麼要求?祢邀請我為他人做出什麼選擇?」

一切的終點是讓自己被天主所擁抱

在詢問的不安和旅途的風險之後,教宗指出了與主相遇的第三個地方:朝拜的驚奇。教宗說:「在漫長的旅途和辛苦的尋找之後,賢士們進入屋內,『看見嬰兒和祂的母親瑪利亞,遂俯伏朝拜了祂』(同上:11節)。這是決定性的一點:我們的不安、我們的詢問、靈性的旅途和信仰的實踐,必須匯聚於對主耶穌的朝拜中。賢士們在那裡找到源頭的中心,因為一切都源自那裡,因為主耶穌在我們內激發了感受、反饋和行動。一切都源自那裡並在那裡臻至圓滿,因為一切的目的不是為了達到個人的目標和享有個人榮耀,而是為了與天主相遇,接受祂的愛,這為我們的希望提供了基礎,使我們擺脫罪惡,敞開心門去愛他人,使我們成為一個有能力建設更公平和更友愛世界的人。」

耶穌是光芒四射的晨星

「信仰是一個旅途,一個朝聖的過程,是一個出發和再出發的經歷。」教宗提到:「如果我們不把耶穌放在中心位置,不朝拜祂,推動牧靈工作就沒有意義。今天,主耶穌邀請我們向賢士們學習:像賢士那樣俯伏在地,在朝拜的驚奇中臣服於天主。我們要朝拜天主,而不是我們的自我;我們要朝拜天主,而不是那些用聲望和權力的魔力、用虛假新聞的魅力來誘惑我們的虛假偶像;我們要朝拜天主,好能不屈服於終將過去的事物和誘人卻空洞的邪惡邏輯。」

最後,教宗勉勵眾人:「敞開心扉迎接不安,祈求踏上旅途的勇氣,在朝拜中結束。我們不要害怕!這是賢士的道路,也是歷史上所有聖人的道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天主之母節第一晚禱:感謝天主把本篤十六世賜給教會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12月31日傍晚5點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帶領信眾誦念天主之母節第一晚禱,詠唱《謝主曲》。當天上午9點多,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蒙主恩召,教宗方濟各在講道中懷著感傷和感激之情,感謝天主「為教會和世界」賜下了本篤十六世,並為他所完成的一切善,「特別是為他的信德與祈禱見證,尤其是在近幾年引退生活中的種種」而向天主獻上感恩。教宗方濟各在講道中以「謙恭」為主題,強調它不僅是基督徒的美德,也是公民的品德,能讓世界變得更友愛。

當天禮儀的讀經選自《聖保祿宗徒致迦拉達人書》:「時期一滿,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兒子來,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下,為把在法律之下的人贖出來,使我們獲得義子的地位。」(四4-5)

教宗首先指出,天主子「生於女人」:天主選擇以這種方式進入世界,而且這方式「與祂來到世界的事實同等重要」。天主降生成人,祂不是俯衝降下,而是「生於女人」,並且事先取得了她的同意。這一切展現出天主尊重我們的自由和無償付出。

「祂來救我們的這個方式,也是祂邀請我們跟隨祂的道路,好能繼續與祂一起培養新的、自由的、修和的人性。關鍵詞在於:和解的人類。這是一種建立關係的風格、方式,由此衍生出良好且有尊嚴的和睦共處的人性品格,其中之一是謙恭。它是增進兄弟情誼和人際友愛的生活風格。」

正是在謙恭的主題上,教宗方濟各念及當天早上「離開我們」的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我們深情地緬懷他這個如此高尚、如此謙恭的人。我們心存萬分感激之情:感謝天主為教會和世界賜下了他;感謝他所完成的一切善,特別是他的信德與祈禱見證,尤其是在近幾年引退生活中的種種。唯有天主知道他轉禱的價值和力量,以及他為教會的益處所做的犧牲。」

謙恭也是公民的品德。教宗方濟各稱之為「對話文化的重要因素」。對話是「為了和睦共處,為了以兄弟相待」的必要態度。

「持之以恆的勇敢對話不像矛盾和衝突那樣製造新聞,卻有助於世人謹慎地活得更好。雖然說謙恭是對話的一部分,可這不僅是『禮貌』的問題,換言之,這不是『有教養』的標籤。不是的,我們在這裡談論的謙恭不是這件事。相反地,謙恭是個該當恢復、應當每天修鍊的美德,好能逆流而行,增進我們社會的人情味。」

教宗以聖保祿在書信中說的「聖神的效果」來闡述「謙恭」(參閱:迦五22):那是一種仁愛的態度,扶持並安慰他人,在與人交往時小心「不要傷害」他人,卻要幫助他人「減輕負擔」,給予寬慰。

「謙恭是醫治我們社會某些症狀的解藥:它是治療殘忍的解藥,不幸地殘忍會跟毒藥一樣滲透進人心,毒害各種關係;謙恭是治療焦慮和心煩意亂的解藥,焦慮和心煩意亂導致我們只顧自己,對他人關起心門。我們日常生活的這些『疾病』使我們變得暴躁,無法說出『請』或者『對不起』,甚至光是連個『謝謝』都難以啟齒。」

儘管如此,這世界上還有許多謙恭的人。他們懂得放下自己的擔憂,關心他人。為此,教宗呼籲說:「親愛的弟兄姊妹,我認為,恢復謙恭這個人品美德和公民品德,能為改善家庭、團體和城市的生活帶來不小的幫助。因此,展望羅馬城新的一年,我願意祝福我們所有居民陶冶謙恭這項美德。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謙恭變成一種生活風格,它就能營造出健康的和睦共處,就能使得社會關係充滿人情味,化解暴躁和冷漠。」

在講道的結尾,教宗回到聖母瑪利亞「神聖的母性」上,說:「讓我們停下來默觀並默想,因為救恩奧秘的精華即在於此。」在聖母神聖的母性中,「有一條增進世界人情味的道路」。

在當天的晚禱中,參禮者同聲懇求上主「將祂的平安賜給所有的人」,並且祈求天主接納本篤十六世進入天國。晚禱結束後,教宗方濟各坐著輪椅離開聖伯多祿大殿,來到聖伯多祿廣場上的聖誕馬槽前靜默片刻,默觀微笑的耶穌聖嬰。眾多信友早已在廣場上等候教宗。夜幕低沉、廣場昏暗,但聖誕馬槽和聖誕樹的光熠熠閃亮。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
榮休教宗的生平介紹及相關資訊

進教之佑驛站:聖家節 福音反省

瑪2:13-15、19-23

賢士們離去後,上主的天使在夢中向若瑟顯現,說:「起來!帶著孩子和祂的母親逃往埃及,留在那裡,直到我再指示給你;因為黑落德要搜尋這孩子,把祂殺死。」若瑟連忙起來,連夜帶著孩子和祂的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直到黑落德死去。這就應驗了上主借先知所說的話:「我從埃及召回我的兒子。」黑落德死後,在埃及,看,上主的天使在夢中顯現給若瑟說:「起來!帶著孩子和祂的母親回到以色列地去,因為那些想殺害這孩子的人都死了。」於是,若瑟起來,帶著孩子和祂的母親返回以色列地。但聽說阿爾赫勞繼承了父親黑落德,做了猶太王,就不敢到猶太去;又在夢中得到指示,便退避到加里肋亞境內,在一座名叫納匝肋的城住下來。這樣便應驗了先知所說的話:「祂要被稱為納匝肋人。」

反省

《聖善家·家春秋》

瑪竇福音所記載的,可以概括地有以下的描述:

聖家逃難往埃及,
免除黑落德災劫;
妻兒遷徙苦堪言,
象徵移民携細軟;
落地生根重適應,
譜寫當下家春秋。

聖家被迫遷離白冷,逃往遠處埃及,三人皆為承行天主的旨意,完成各人的使命。聖若瑟要擔當父職,四處尋找客棧投宿,並照顧一家三口起居飲食,適應新環境和文化絶不是易事。聖母瑪利亞身為一位未有經驗的媽媽,要會合丈夫,看顧和餵養新生兒,竟然是天父的愛子,所以責任既然重大,又要彼此愛護和信賴。耶穌乃天地根源的「自有者」,如今甘願成為一位呱呱落地、牙牙學語的小孩子。這真是令人驚奇不已的事!

模範聖家以言以行寫下家春秋,家價值和家觀念,挑戰世人的家是非、家黑白和家恩怨。這真值得我們現代人效法,體齊和共建一個和諧美好的家,並且是一個充滿內在「五星星」平安和喜樂的家。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公開接見:當心切莫成為聖誕節的世俗誇張漫畫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正值禮儀上的聖誕期,以及當天紀念聖方濟各・撒肋爵(沙雷氏)(San Francesco di Sales)主教和教會聖師去世400週年,這兩個主題是教宗方濟各在12月28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省思的內容。教宗也宣布,當天要公布他為聖方濟各・撒肋爵去世400週年頒布的宗座牧函。

教宗說:「牧函的標題為《一切都歸屬於愛》,取自這位日內瓦的聖主教的一個獨特的表達。的確,他在《論天主的愛》一書中寫道:『在聖教會內,一切都歸屬於愛、活在愛內,行事為了愛並源於愛。』但願我們眾人都能走上這條這麼美好的道路。」

教宗提到:「聖方濟各・撒肋爵在一封信中論述了關於耶穌的誕生,他想象撒羅滿王『坐在用純金包鑲並有雕刻的象牙大寶座上,超過了世上所有的君王,如經上記載的那樣』(參閱:列上十18-20,23)。但這位聖主教百倍地更喜歡看到馬槽裡親愛的小聖嬰,而不是坐在寶座上的眾國王。」教宗評論說:「耶穌,這位普世君王從未坐在寶座上,從來沒有。」

「耶穌誕生在一個馬廄裡,這就是我們看到對祂的描述。祂被襁褓包裹著,躺在馬槽裡;最後祂死在十字架上,用殮布包裹著,被放在墳墓裡。事實上,聖史路加在敘述耶穌的誕生時,非常執著於馬槽的細節。這表明馬槽極其重要,它不僅是後勤上的細節,也是象徵性的要素,讓人了解在白冷誕生的那位默西亞是怎樣的人,怎樣的君王,以及耶穌是誰。」

教宗強調:「耶穌空虛自己的奧蹟在聖誕馬槽的中心體現出來,在那裡躺著的是耶穌聖嬰。這是天主願意在聖誕節給予我們的記號(參閱:路二12):向我們顯示了天主的‘風格’,即親近、憐憫和溫柔。天主不向我們大力宣傳自己,不以武力,而是以愛吸引我們歸向祂。」接著,教宗又引用聖方濟各·撒肋爵的另一封信的內容。「聖人寫道,無論我們的心境如何,堅硬還是軟弱,我們都必須讓自己被吸引到這位從天而降的小聖嬰跟前。」

教宗指出:「天主已經找到了吸引我們的方法,無論我們是怎樣的境況:祂以愛吸引我們。這不是一種占有欲和自私的愛,好似人性的愛不幸常呈現的那樣。祂的愛是純粹的恩賜、純粹的恩寵,全部且只為了我們,為我們的益處。如此一來,祂以這種解除防禦、甚至無意防禦的愛來吸引我們。因為當我們看到耶穌的這種簡樸,我們也會扔掉驕傲的武器,謙卑地去祂那裡,請求救恩、請求寬恕、為我們的生活請求光明,好能向前邁進。」

教宗繼續與教會當天紀念的聖主教一起探討另一個要素,即耶穌選擇的貧窮。「這位聖人在耶穌聖嬰身上看到了對這個世界上所有財產、所有榮華的完全放棄。」教宗談到我們所處的這段特別時期的經驗,說:「我們當留意,切莫成為聖誕節的世俗誇張漫畫(caricature)。今天我們看到,也有另一種聖誕節,成了聖誕節的世俗誇張漫畫,將耶穌的聖誕“簡化為一個消費和虛情假意的節日。」

教宗表明:「節日是需要慶祝的,但這種不是在慶祝聖誕節。耶穌的聖誕是另一回事。天主的愛不是甜言蜜語,耶穌的馬槽向我們展示了這一點。天主的愛不是一種虛偽的善意,其中隱藏著對喜好和舒適的追求。我們那些經歷過戰爭、也經歷過飢餓的長者很清楚這一點:聖誕節當然是個歡樂和慶祝的日子,但在簡單和節儉中度過。」

「瞻仰在馬槽中的耶穌聖嬰,聖方濟各・撒肋爵離世的兩天前說,他在耶穌身上看到,祂接納在自己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完全依靠自己的母親,沒有任何要求。他這樣寫道:因此,我們不該渴望什麼,也不該拒絕什麼,要承受天主將給我們的一切,無論是寒冷還是歲月的摧殘。」

教宗最後總結道:「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此處有一個重要的教導,是耶穌聖嬰透過聖方濟各・撒肋爵的智慧告訴我們的,即無欲無求,無所拒絕,接受天主送給我們的一切。但要當心!這始終且唯有出於愛,因為天主愛我們,始終而且只是願意我們獲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地監護神父2022年聖誕節賀詞

2022年聖誕節賀詞
「漫漫長夜,天主聖子在此降世」
聖地監護神父方濟各・帕頓

親愛的朋友們,今年我們再次相聚在白冷這座山洞中。這個成為嬰孩的天主聖子—小耶穌的誕生之地。

依聖使路加所記載的福音,小耶穌由瑪利亞降生,用襁褓包裹著,放在馬槽裡。

在這聖誕佳節,我們慶祝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的偉大奧跡:天主成為一個嬰孩,來到我們當中,成為我們的兄弟,為人類開啟了充滿手足情誼的新篇章。

在這裡,天主聖子在這漫漫長夜,在我們人類的黑暗痛苦中降生,為再次賜予我們生而為人的尊嚴。

在這白冷的山洞裡,我們可以想像耶穌誕生的場景,我們可以想像是聖母瑪利亞將耶穌生下。他和我們每個人都一樣,赤裸著,無助地出生,嗷嗷待哺。在聖若瑟驚詫的注視下,聖母媽媽把聖嬰洗淨,裹在襁褓中以抵禦這冬天的寒冷,然後將他抱在懷裡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他,最後把他放在馬槽裡。

此情此景使我心潮澎湃,難以掩飾渴望屈膝俯身前來朝拜這嬰孩的心情。

但我知道,慶祝聖誕節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因為這個嬰孩提醒我,真正地慶祝他降臨到這個世界是件多麼重要的事!那就是在窮人、在弱小的人身上發現耶穌的奧秘,去迎接去叩拜隱藏在那些活生生的、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沒有親情溫暖的人身上的耶穌。

我最親愛的朋友,設想在這個神聖的夜晚,您也在這山洞裡,在馬槽和小耶穌面前。您也像牧羊人和賢士一樣,踏上了前來朝拜聖嬰耶穌的朝聖之旅。

親愛的朋友,在這個聖誕節,願在白冷降生的嬰孩耶穌,帶領我們回歸人性的本真。

聖誕快樂!

來自白冷聖誕山洞的問候。

來源:基督徒傳媒 Christian Media Center

進教之佑驛站:諸聖嬰孩慶日 福音反省

瑪2:13-18

那時,賢士們離去後,上主的天使在若瑟的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孩子和祂的母親逃到埃及去,留在那裡,直到我再指示你;因為黑落德將要搜尋這孩子,把祂殺死。」若瑟連忙起來,當夜帶著孩子和祂的母親逃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黑落德死去。這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我把我的兒子從埃及叫出來。」黑落德發現自己被那些賢士愚弄了,非常震怒,便根據他從賢士們問來的時期推算,派人把白冷城內及城周圍兩歲以內的男孩一律殺死。這就應驗了耶肋米亞先知所說的話:「在辣瑪聽到了哭聲,悲泣和極大的哀號!是辣黑耳為她的子女痛哭;她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已不在了。」

反省

《諸聖嬰孩》

今天瑪竇福音的記載,可以預視古往今來的事情,原來聖家為了逃避黑落德的追殺,乃在星光夜趕往埃及,及至黑落德死後才折返猶太。

黑落德因經不起賢士們的反應,沒有給他報告新生王嬰兒的出生地,於是老羞成怒,便下令把白冷及一帶和兩歲或以下的嬰兒趕盡殺絕。

當然,聖家之旅真的令人有樂極生悲之感,但是諸聖嬰孩之死又可折射到今天,在戰爭、飛彈武器競逐中、環境污染及氣候變化中所禍及不少無辜的嬰兒及孩子;很多嬰孩因父母酗酒、吸毒、濫交、淫亂中誕下成了畸胎。很多在墮胎中死去的孩子、在饑荒中得不到溫飽、缺乏愛及照顧的孩子;更有在不良教育、或被拐帶、權利被剝削中成長的孩子們。他們的死,仍然應驗耶肋米亞先知的話:「在辣瑪聽到了聲音,悲泣和極大的哀號!是辣黑耳為她的子女痛哭;她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已不在了。」(瑪2:18)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進教之佑驛站:聖若望宗徒慶日 福音反省

若20:1,2-8

一週的第一天,於是她跑去見西滿伯多祿和耶穌所愛的那另一個門徒,對他們說:「有人從墳墓中把主搬走了,我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裡了。」伯多祿便和那另一個門徒出來,往墳墓那裏去了。兩人一起跑,但那另一個門徒比伯多祿跑得快,先來到了墳墓那裏。他俯身看見放著的殮布,卻沒有進去。隨著他的西滿伯多祿也來到了,進了墳墓,看見了放著的殮布,也看見耶穌頭上的那塊汗巾,不同殮布放在一起;而另在一處捲著。那時,先來到墳墓的那個門徒,也進去了,一看見就相信了。

反省

《要彼此相愛》

今天,慈母聖教會慶祝聖若望宗徒慶日。他寫了一部偉大的若望福音,三篇書信及一本《默示錄》。他的福音是一本非常個人化的記載,但卻在耶穌還在世上的事蹟中,即已看出光榮與神性的耶穌了;在若望的記載裡,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所講的話,就好似祂已是身在天國一樣。因此,我們可以說:《若望福音》是一部描述耶穌光榮的福音。在耶穌受難的時刻,唯獨這位「耶穌所愛的門徒」沒有捨棄主,且還與聖母忠信地陪伴在耶穌的苦架之旁。若望晚年大多是在耶路撒冷與厄弗所中度過的,並在小亞細亞建立了許多教會。傳統說,羅馬皇多米仙在位時,聖人曾被丟入滾燙的油鍋之中,但出來時卻毛髮無傷,因此被流放到巴特摩島上一年。當時,他是唯一僅存在世的宗徒,最後約於主後一百年時逝世於厄弗所。聖若望素來有「仁愛的宗徒」見稱,按照聖傳的記載,當若望準備離世之時,他被帶到厄弗所教會的會眾中,逝世前對眾人留下的唯一勸勉是:「孩子們,要彼此相愛!」

上主,求祢助我們效法聖若望的芳表,以仁愛,謙虛和忍耐去傳報祢的福音。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2022年聖誕節文告

2022年李斌生主教聖誕節文告
實踐「愛近人」的真理

各位親愛的兄弟姊妹:

這場新冠肺炎疫症自開始以來已有三年的時間,教區與澳門社會都共同跨越了許多困難的時刻。最近,許多的封控和隔離措施到現在已經逐漸完結,市面瀰漫着因着通關和經濟復甦而帶來的希望和喜樂。然而,社會開始廣泛感染新冠病毒,同時亦增添了一份不安和緊張的憂慮。

藉着聖誕的來臨,讓我們細想一下馬槽中降生的,那位靜靜躺着的小耶穌,由祂在聖母瑪利亞胎中成孕,到祂出生的期間,亦同時伴隨着喜樂和憂傷的:聖言降生成人,取了肉軀的喜樂,但是瑪利亞未與若瑟成婚就懷孕了,帶來了世俗眼光上的擔憂;懷胎帶來生命的喜樂,卻要面對長途跋涉到白冷城登記和無住宿的憂傷;嬰孩誕生的喜樂隨即遇到逃亡埃及的苦難等等。

現階段我們可到外地旅行和探親,但若當我們的鄰人生病時,又或者當我們自己都染病時,此時我們將要面對社會和人際關係的新挑戰。關於這一點,答案可在教宗方濟各在 《眾位弟兄》的通諭中描述了路加福音所載的「慈善的撒瑪黎雅人」(路10:25-37)中找到靈感。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福音故事,它不僅教導我們關於愛德的意義,也教導我們該如何善待別人。

一般來說,我們反思這個故事時,其中一個會想到的問題,就是「誰是我的近人?」這樣想的話免不了會陷入相對主義的陷阱,彷彿在區分你我,在區別「誰不是我的近人」。教宗卻邀請我們這樣深思:「你認為自己是故事中的哪一位人物?」。我們時常受到誘惑想無視他人,我們已習慣除非事情直接影響我們,否則便視而不見,冷漠地從旁邊走過去,甚至別人受苦的景象則會使我們感到困擾和不安,因為我們不想為人家的問題浪費時間。這樣的社會是建立在無視人民的痛苦之上。(《眾位弟兄》通諭,64-65)

以前,我們在澳門常常以第三者的角度觀看着世界各地或鄰近地區疫情的擴展。現在我們要親身體會到「開放」和「感染」的矛盾感受,要開始面對「愛近人」這真理的實踐。「我熱切期盼在這個時代,我們能夠認清每一個人的尊嚴,從而在普世重新喚起對兄弟情誼的渴望。」(同上,8)

聖多瑪斯.亞奎那嘗試闡明天主以其聖寵成就的愛是怎樣的經驗。他說愛是一種專注於別人的活動,「愛者視被愛者好像是與自己一體的。」這一切源於尊重和欣賞,此為「仁愛」一詞的最終意義:被愛者對我來說是「珍貴的」,也就是認為對方「極有價值」。(同上,93)

故此,未來數月內,我們對漸漸廣泛感染的情景要積極推行互愛互助精神,一同互守秩序、潔淨的生活習慣,支持政府對防疫等各方面的指引,遇到染病的親友也需要多加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援。

讓我們每天都勇敢地面對這一個抉擇:要成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同上,69)。誠如教宗的總結:「『不論他人遠在天邊,還是近在眼前,也同樣愛他們』的人,是有福的。這種兄弟情誼使我們得以肯定、欣賞和愛每一個人,超越物理的距離和地域的局限,也不論對方的出身或背景。」(同上,1)

最後,讓我們在馬槽前默想福音中小耶穌和旁邊的瑪利亞、若瑟、天使、牧羊人們的愛,那就是聖誕節的喜訊。在這聖誕節和新的一年裡,藉着我們主耶穌基督誕生的愛和希望,期望澳門教區與澳門社會一起,以及鄰近地區和世界各地都能回復經濟繁榮,民生生活得到穩定和幸福。

祝各位聖誕快樂,新年進步。

+李斌生主教
天主教澳門教區

2022 Christmas Message
of H.E. Most Reverend Stephen Lee

Practice the Truth of “Loving Your Neighbor”

Dear brothers and sisters in Christ,

It has been three year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COVID-19, and the Diocese and Macau’s society have worked together through many difficult moments. Recently, many of the quarantine measures have been coming to an end, and there is a sense of hope and joy in the city as a result of reopening and economic recovery. However, the beginning of a widespread infection with the new coronavirus has added a sense of anxiety and nervousness to society.

In this Advent season, let us meditate on the baby Jesus who was born in the manger, that baby Jesus who is lying still and quiet. From the moment he was conceived in the womb of the Virgin Mary, until the moment he was born, it was a time of both joy and uncertainty: the Word of God becoming man and taking on flesh was a joy, but Mary conceiving without Joseph caused so much anxiety; Mary’s pregnancy brought the joy of life, but faced at once the challenge of traveling a long way to Bethlehem to register, eventually having nowhere to stay; the joy of the birth of a baby followed by the suffering of fleeing to Egypt, etc.

Right now we can travel and visit our relatives, but when our neighbors get sick, or when we all get sick, we will face new challenges in socie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answer to this can be found in Pope Francis’ encyclical Fratelli Tutti as he describes Luke’s “Good Samaritan” (Lk 10:25-37). This is a well-known parable from the Gospel, which not only teaches us about the meaning of charity, but also how we can be kind to our neighbor.

Generally speaking, when we reflect on this parable, one of the questions that comes to mind is, “Who is my neighbor?” If we think like this, we inevitably fall into the trap of relativism, as if we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others and I, and “who is not my neighbor.” The Pope invites us to reflect, “Which character in the parable do I identify with?” We are often tempted to ignore others. We are used to closing our eyes to things and passing by with indifference, unless they affect us directly, sometimes to the extent that the images of other people’s suffering disturb us since we don’t want to waste time on their problems. Such a society is built on disregard for people’s suffering. (cf. Fratelli Tutti, 64-65)

In the past, we, in Macau, have “watched” the epidemic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and into neighboring regions from a third-party perspective. Now, we personally experience the contradictory feelings of “opening up” and “contamination,” and begin to experience the need for the practice of “love of neighbor.” “It is my sincere wish that in this age, we recognize the dignity of every human being, and can universally awaken the desire for brotherhood” (ibid., 8).

St. Thomas Aquinas explains how we can experience the love that God accomplishes by His grace. For him love is an action directed toward the other, “the lover sees the beloved as one with himself,” considering him “precious,” esteemed, and “extremely valuable.” (ibid., 93)

Therefore, in the coming months,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spirit of love, assistance and mutual respect in the gradually spreading situation of infection; maintain orderly and hygienic habits; and together support the government’s guidelines on epidemic prevention, while calling on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who are faced with the diseas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oral and material support their relatives need.

Let us courageously face this one choice every day: to be good Samaritans (ibid., 69). As the Pope concluded: Blessed is the man who loves, “his brother, both when he is far away and when he is near you.” (ibid., 1)

“Blessed are those who love others equally whether they are far away or in front of them. This brotherhood allows us to affirm, appreciate and love each other, regardless of physical distance and geographical boundaries, regardless of each other’s origin or background.”

Finally, let us meditate upon the Gospel, on the manger, on the love of Jesus, and of Mary, Joseph, the angels and the shepherds beside him, that is the joy of Christmas. In this Christmas and New Year, through the love and hope that the birth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brings, we hope that the Diocese of Macau, together with Macau society, as well as our neighbors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will recover economic prosperity, stability and happiness in people’s lives.

I wish you all 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 Most Rev Stephen Lee Bun Sang
Bishop – The Catholic Diocese of Macau

來源:天主教澳門教區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