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重新尋回自己的根源,不要在心理上的自我流放

常年期第二十六週 星期四 彌撒

讀經一:恭讀厄斯德拉卷下 8:1-4,5-6,7-12

所有的人民,都一致聚集到水門前的廣場上,要求厄斯德拉經師,拿出上主命以色列當遵守的梅瑟法律書來。厄斯德拉司祭便在七月一日,將法律書拿到會眾前,即男女和所有能聽懂的人前,在水門前的廣場上,從早晨到中午,在男女和能聽懂的人面前,宣讀了法律,所有的人民都側耳靜聽法律書。厄斯德拉經師站在為此特備的木台上。厄斯德拉在眾目注視之下展開了書 ─因他高立在眾人以上 ─ 他展開書時,眾人都立起來。厄斯德拉先讚頌了上主,偉大的天主,全民眾舉手回答說:「亞孟,亞孟!」然後跪下,伏首至地,欽崇上主。民眾立在原處不動。厄斯德拉讀一段天主的法律書,即作翻譯和解釋,如此民眾可以懂清所誦讀的。乃赫米雅省長和厄斯德拉司祭兼經師,以及教導民眾的肋未人,向民眾說:「今天是上主你們天主的聖日,你們不可憂愁哭泣!」因為全民眾聽了法律的話,都在哭泣。為此,乃赫米雅又向他們說:「你們應去吃肥美的肉,喝甘甜的酒,且贈送一部分,給那些沒有預備的人,因為今天是我主的聖日;你們不可憂愁,因為喜樂於上主,就是你們的力量。」肋未人也安慰民眾說:「你們要安靜,因為今天是聖日,不應憂愁!」民眾遂去吃喝,且贈送一部分給他人,大家異常歡樂,因為都明白了向他們所講的話。

福音:恭讀聖路加福音 10:1-12

那時候,耶穌選定了七十二人,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他前面,到他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耶穌對他們說:「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你們去吧!看,我派遣你們猶如羔羊往狼群中。你們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鞋;路上也不要向人請安。不論進了那一家,先說:願這一家平安!那裏如有和平之子,你們的和平就要停留在他身上;否則,仍歸於你們。你們要住在那一家,吃喝他們所供給的,因為工人自當有他的工資;你們不可從這一家遷移到另一家。不論進了那座城,人若接納你們,給你們擺上什麼,你們就吃什麼。要醫治城中的病人,並向他們說: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你們了。不論進了那座城,人如不接納你們,你們就出來,到街市上說:連你們城中粘在我們腳上的塵土,我們也要給你們拂下來;但是你們當知道: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了。我告訴你們:在那一日,索多瑪所受懲罰,要比這座城容易忍受。」

2017年10月5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表示,重新找到自己的根源的人是個快樂的人,而在心理上自我放逐的人,則害人不淺。

當天第一篇讀經取自《厄斯德拉書下》(厄8:1-12),記述以色列子民從巴比倫充軍回到猶大後,在耶路撒冷水門前的廣場上聆聽厄斯德拉經師宣讀上主命以色列遵守的梅瑟法律。

教宗解釋說:「厄斯德拉準備帶領子民回到耶路撒冷,可謂一段艱難旅程,因為他得說服很多人,帶很多東西,以重建耶路撒冷城。這段旅程更是子民重新找到自己的根源的一段旅程。充軍多年後,他們的根源雖已變弱,但並沒有失掉。重新尋得根源因此意味著重新歸屬於一個民族。」

「沒有根源,人就無法生活:一個沒有根源或者遺失根源的民族,是一個生病的民族;同樣的,一個沒有根源,忘卻自己的根源的人,是一個生病的人。我們要重新尋得自己的根源,發現自己的根源,提起勇氣前行,努力結出碩果。」

教宗指出:「這旅程中有很多阻力。阻力來自那些更喜歡流放的人,即使身體上沒有被流放,卻有心理上的流放:從團體和社會上自我流放。這樣的人更喜歡成為連根拔起,沒有根源的民族。我們應該注意這種心理上自我流放的疾病:它害人不淺。它除去我們的根,消滅我們的歸屬。」

「無論如何,以色列子民前行了,他們修建了聖殿和城牆。他們聚集起來重新恢復自己的根源,也就是聆聽了天主法律。民眾哭泣,但是這次不是在巴比倫的哭泣,而是歡樂的哭泣,與自己的根源相遇、與自己的歸屬相遇的哭泣。厄斯德拉讀完法律書後,請民眾歡欣慶祝。這是找到了自己的根源的歡樂。」

「找到了自己的根源的人,忠於自己的歸屬的人,是快樂的人。這快樂是他們的力量。從憂愁的哭泣到歡樂的哭泣,從遠離根源、遠離自己民族的哭泣到擁有歸屬的哭泣:『我回到家了!』」

教宗於是邀請信眾閱讀《厄斯德拉書下》第八章:「問問自己:我忘記了對天主的記憶嗎?我記得我的歸屬嗎?我有能力透過我的根源和我的歸屬重新啟程找到自己嗎?或者,我更喜歡自我流放,心理上的流放,封閉自己呢?我們也要自問:我害怕哭泣嗎?」

最後,教宗表明:「如果一個人害怕哭泣,他也將害怕歡笑。因為在憂苦哭泣後,就會有喜樂的哭泣。為此,我們需要懇求悔改哭泣的恩寵,為我們的罪過傷心,但也為喜樂哭泣,因為上主寬恕了我們,祂在我們的生命做了祂為自己的子民所做的一切。願上主賜予我們前去與自己的根源相遇的恩典。」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香港教區新增兩位副主教

2017年10月2日,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發表通告,奉楊鳴章主教諭,公布新增兩位副主教(Vicar general),並於本年10月15日起生效。

除夏志誠輔理主教(Bishop Joseph HA Chi-shing, OFM),陳志明神父(Rev. Dominic CHAN Chi-ming)副主教以外,蔡惠民神父(Rev. Peter CHOY Wai-man)及林祖明神父(Rev. Benedict LAM Cho-ming)亦將出任副主教。他們四位均為教區諮議會、教區人事委員會、司鐸議會及教區牧民議會的當然成員。

按教會法,每個教區主教都應設立副主教的職務,以協助教區主教管理教區,副主教通常由一位司鐸擔任,本身只是一個行政職位, 並沒有主教聖秩所享有的神權。副主教因其職務,基本上享有法律所給予教區主教的行政權力,但其權力會因其任期完結,或教區主教出缺而解除, 除非該副主教本身擁有主教聖秩。

輔理主教的職務

天主教法典 第二卷 天主子民

第二編 教會聖統制

第二組 地區教會及其組織

第二章 主教

第三節 助理主教及輔理主教

403條 – 1項 – 因教區牧靈之需要,由於教區主教之要求,得設置一位或多位輔理主教;輔理主教無繼承權。

2項 – 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或是因為個人的原因,可給予教區主教具有特殊代行權的輔理主教。

3項 – 如聖座認為適合,可自動任命具有特殊代行權的助理主教;助理主教有繼承權。

404條 – 1項 – 助理主人本人或代理人,將宗座任命詔書出示給教區主教及參議會,經秘書長在場記錄在案後,即告就職。

2項 – 輔理主教將宗座任命詔書出示教區主教,經在場秘書長記錄在案後,即為就職。

3項 – 教區主教完全被阻時,助理或輔理主教,只須將宗座任命詔書當秘書長面出示參議會,即為就職。

405條 – 1項 – 助理主教以及輔理所有義務和權利,由下列法律條文及任命詔書規定之。

2項 – 助理主教及403條2項所言之輔理主教,在治理整個教區上協助教區主教,且當其不在或被阻時代替之。

406條 – 1項 – 助理主教,以及403條2項所言之輔理主教,應被教區主教任命為副主教;此外,教區主教對依法需要特別授權的事務,應優先委托之。

2項 – 除宗座詔書另有安排,並遵1項的規定外,教區主教應任命其輔理主教或數字輔理主教為副主教或至少主教代表,使其只屬於自己權下或只屬於助理主教,或403條2項所言之輔理主教權下。

407條 – 1項為增進教區現在和將來之最大利益,教區主教,助理主教以及403條2項所言之輔理主教,應在較重大的事上彼此商議。

2項 – 教區主教在審量較重大之事務時,特別是牧靈性質之事,請優先詢問輔理主教。

3項 – 助理主教及輔主,既被召分擔教教主的辛勞,應在盡職職務時,與之同心合力進行之。

408條 – 1項 – 助理主教及輔理主教,如無正當阻礙,幾時教區主教要求,就該舉行教區主教應作的一切主教大禮和其他典禮。

2項 – 助理主教或輔理主教,能執行之主教權利及主教任務,教區主教勿經常委託他人。

409條 – 1項 – 主席席位出缺時,助理主教如已依法就職,立即成為所任職教區主教。

2項 – 主教席位出缺時,除主管當局另有規定外,在新主教尚未就職前,輔理主教只保留主教在位時,副主教或主教代表所享有的一切職權及代行權;如他未被指定為教區署理,則應在管理教區的教區署理權下,執行由法律所給予的權力。

410條 – 助理主教及輔理主教一如教區主教有責任住在教區內,除非在教區外盡某項職務,或為度假,但假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只可短暫地離開教區。

411條 – 助理主教及輔理主教的辭職,應依401條及402條2項規定辦理之。 [Read more…]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徒是希望的使徒

恭讀路加福音

他們正談論這些事的時候,耶穌立在他們中間,向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眾人害怕起來,想是見了鬼神。耶穌向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恐懼﹖為什麼心裏起了疑惑﹖你們看看我的手, 我的腳,分明是我自己。你們摸摸我,應該知道:鬼神是沒有肉軀和骨頭的,如同你們看我,卻是有的。」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腳伸給他們看。他們由於歡喜,還是不敢信,只是驚訝;耶穌向他們說:「你們這裏有什麼吃的沒有﹖」

2017年10月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時勉勵信友們:「我們不是預言災難的人,耶穌願意我們透過自己的愛來傳播希望。」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反省基督徒的希望,特別論及今日希望的使者。當天是聖方濟各·亞西西瞻禮,教宗稱這位聖人和中東受迫害的基督徒同是希望的偉大見證者。

教宗解釋説:「基督徒宣講的實質不是災難,而是為了愛而死的耶穌,也就是天主在復活主日清晨使之復活的那一位。這正是基督信仰的核心。倘若《福音》停留在耶穌的墳墓前,它就只是一部激勵人和安慰人的書籍,但它不會是一個希望的宣講。相反地,耶穌死而復活了。耶穌不僅自己復活,也願意與每個人分享祂的復活。耶穌的復活因此改變了我們。」

「做耶穌復活的宣講者不僅要透過言語,也要透過事實,憑藉生活見證!耶穌不希望門徒們只知道重復那些死記硬背的公式,而應作見證,以他們接納、微笑和愛的方式傳播希望。他們尤其要懂得愛,因為耶穌復活的力量使得基督徒在失去愛的理由時,仍然能夠愛。」

教宗指出:「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有一種更多的東西,我們無法簡單地將它解釋為精神力量或一種樂觀主義。我們的希望不單是一種樂觀主義!我們是頭頂上多出一片藍天的人。因此,基督徒在這個世界上的任務就是要敞開救恩的空間,有如再生的細胞,能夠使看似永遠喪失的生命恢復活力。即使在天空陰雲密布的時候,他們仍懂得談論太陽。可見,真正的基督徒不會滿腹牢騷或怒目橫眉,卻因著復活的力量相信沒有惡是無限的,沒有黑夜是無止境的,沒有人始終是錯的,沒有仇恨是愛所不能克勝的。」

有時,耶穌的門徒也會因著這希望而付出寶貴的代價。

教宗提到許多受到迫害的基督徒:「那些見證希望,甚至因這見證獻出生命的中東的弟兄姐妹們。他們是真正的基督徒!他們把藍天帶入心中,注視遠方,更遠的地方。」

最後,教宗總結道:「各個時代的殉道者都告訴我們,不義並不是生命的定局。誰若知道為什麽活著,他在災難時期就比別人更有耐力。基督徒不是輕易順從及總是附和的人,他們的溫良不可與一種沒有主見及附和別人的意識相混淆。他們跌倒後總是站起來,因為基督徒是希望的使徒。」

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之際宣布,世界主教會議總秘書處將於2018年3月19日至24日召開會前會議,邀請世界各地的青年,包括天主教會、其他基督教會、其他宗教和無宗教信仰的青年前來與會發言。

教宗說:「這次會前會議落在2018年10月舉行的下屆世界主教會議全體大會的準備階段,其主題是『青年、信德和聖召分辨』。教會願意在此階段傾聽青年的聲音、感受、信仰、困惑和批評。我們必須傾聽青年!為此,3月會議的結論將會轉達給世界主教會議的神長們。」

世界主教會議總秘書處10月4日發表公告,為這次會前會議向教宗致謝。青年從而得以「表達他們在當今錯綜複雜的世界中的期望、心願、不確定感和擔憂」。這次會前會議「將邀請各地主教團、善會、教會運動、其他基督教會、基督徒團體、其他宗教、學校、大學、文化界、勞工界、體育界、藝術界和志工界的青年代表、生活在極度邊緣地帶的青年,以及協助青年分辨他們人生抉擇的專家、教育者和輔導員」。

這次會前會議「將有助於充實世界主教會議現已展開的咨詢階段」。這階段的重點時刻有:公布大會準備文件及相關問卷;開通網站(youth.synod2018.va)並鼓勵青年填寫線上問卷;今年9月召開有關青年現況的國際研討會。

這次會前會議的日期安排讓與會者也能參加2018年世界青年節的活動,即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的聖枝主日彌撒。下屆世青節主題是「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路1:30)。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10月4日-聖方濟各‧亞西西瞻禮

《梵蒂岡連線》- 亞西西的聖方濟

10月4日-聖方濟各亞西西瞻禮

一一八一年,聖五傷方濟各生於亞西西,父親經商,為人正直,家道小康。方濟各自幼樂善好施,窮人向他求助,他從不拒絕。

方濟各二十歲那年,亞西西城與華魯日城發生戰爭,方濟各加入軍隊,被敵人俘虜,監禁了一年。他恢復自由後,生了一場重病,死裡逃生。可是他身體越衰弱,精神卻越堅強,忍受一切痛苦,絲毫不出怨言。

方濟各病癒,決定再度從軍,以重價買了一套高貴的武裝配備。他騎了馬在路上走的時候,遇見一個武士,衣冠不整,精神頹喪,不禁起了憐憫的心,就把自己的盔甲武器送給那武士。當夜方濟各在睡夢中看見自己在一個華麗的宮殿裡,牆壁上掛滿各種武器,武器上刻有十字聖號。同時他聽到一個人對他說:「這些武器屬於你和你的兵士。」

到了天明,方濟各繼續前行,半路上患病,在史門德小住幾天。有一個神秘的聲音對他說:「快些回去,侍候『主人』比侍候普通人來得好。」於是,方濟各不再遲疑,取道回家。此後,他的生活更加嚴肅,一天到晚祈禱念經。人們見方濟各的生活完全改變了,就問他是否在談戀愛。方濟各道:「是的,我快要娶一個世界上最美麗、最有德行的女子。」(這裡暗指他將娶「神貧」為妻)

方濟各決定變賣全部家產,購買福音的「財寶」。他一時還不知道用甚麼方法著手,可是他堅信基督化的生活,應以克苦、克制自己為出發點。

有一天,方濟各在亞西西騎馬趕路,半路上遇見一個痳瘋病人,皮肉潰爛,非常可憐。方濟各立刻從馬上跳下來,痳瘋病人伸手向他求施捨,方濟各一面拿出錢來,一面俯身用口親吻那個病人。

從那時候起,方濟各常去各醫院探訪病人,親手侍候他們。遇到了窮人,解囊相助,甚至把身上穿的衣服脫下來送人。

有一天,方濟各在亞西西城外的聖達彌盎堂祈禱,聽見一個神秘的聲音從苦像上發出,那聲音說:「方濟各,你看見嗎?我的房子快要倒塌了,你趕快去修理吧!」方濟各聽了,以為耶穌命令他修理聖堂,就回到家中,拿了幾套衣服,裝在馬背上,到市場變賣。他將賣來的錢交給達彌盎堂神父,請神父准他住在堂裡。神父准他在堂中寄宿,但不肯收他的錢,方濟各就把錢放在門檻上。他父親知道了,大發脾氣,趕到達彌盎堂找兒子。方濟各躲了起來,守齋祈禱。過了幾天,穿了破舊的衣服出門,人們譏笑他是瘋子。父親知道了,更加怒氣衝天,把方濟各拖回去,關在家中。

幾天後,父親有事外出,母親把他放走。方濟各又回到達彌盎堂。父親趕到堂中,強迫方濟各回去,否則就剝奪他的繼承權,並要求他把變賣衣服所得的錢交出來。方濟各表示:剝奪繼承權,那不成問題,可是賣衣服的錢已經捐給教堂,怎麼能要回來?亞西西主教勸方濟各向教堂索回捐款,還給父親。方濟各奉命,接著他把身上穿的衣服也脫下來,一並交還給父親。主教的傭人,送了一件外衣給方濟各。方濟各連聲道謝,用粉筆在衣服上寫了一個十字,穿在身上。

方濟各一路向前走,一路唱歌讚美天主,中途遇見一夥強盜。強盜問他以甚麼為業,方濟各道:「我是偉大君王的前驅。」強盜把他痛打一頓,推在泥溝中。方濟各從泥溝中爬上來,把身上的雪拍掉,繼續向前走。他到了一座修院,人們不認識他是誰,以為是一個乞丐,收容他暫住。城中有一個人,過去在亞西西認識方濟各,送給他一件外衣、一根腰帶、一雙鞋子。衣服雖然破舊,還算整潔,方濟各穿了兩年。

方濟各回到亞西西聖達彌盎堂,挨戶求乞,乞來的錢,用來修理聖堂。亞西西城中的人都認識方濟各。知道他是富家出身,大家譏笑他自討苦吃。方濟各任憑別人怎樣冷嘲熱諷,一句話也不說。他親手搬運石塊,參加修理聖堂的工程。聖達彌盎堂修建工程完畢,聖方濟各又給另一座破舊的聖堂募捐修理。之後,他到城外「天神之后」小堂去,這座小堂地點很幽靜,方濟各就在那裡住下。

一二零九年聖瑪弟亞宗徒瞻禮,方濟各明白了他今後的工作方針。那時候,瑪弟亞宗徒瞻禮彌撒中念的福音經是瑪竇福音第十章七節至十九節:「你們去講道,告訴眾人:天國近了……你們白白地獲得的,你們白白地送給別人。不要有金子……也不要有兩件外衣、鞋子、手杖。看呀!我派你們去如同送羊群到豺狼中間一樣。」這幾句話直打入方濟各的心坎。他立刻脫下鞋子,把手杖、腰帶丟掉,身上只穿一件破舊的外衣,用一根繩作腰帶。方濟各開始向眾人講道,勸罪人悔改。他路上遇見人就用這幾句話招呼他們道:「願主賞賜你平安!」

天主賞賜方濟各說預言和顯神蹟的神能。當他募捐修建聖達彌盎堂的時候,常對眾人說:「請你們幫助我完成這工程。將來有一天,這座聖堂將改成女修院。吾主將藉著這座女修院在普世獲得光榮。」這幾句話,五年後果然實現了、聖達彌盎堂成了聖女嘉勒的修院。

史巴德有一個人面部生了腫瘤,潰爛不堪。他遇見方濟各,想跪下來求聖人治癒。方濟各連忙阻止他,用口親他的面。那人當場就好了。聖文都辣評述這段神蹟道:「我不知道哪一件事更值得我們欽佩?是聖人親吻病人的面更值得我們欽佩呢?還是神蹟治癒瘤病更值得我們欽佩?」

方濟各的神貧克苦精神受到眾人的注意。許多人想拜他為師,隨侍左右,參加榮主救靈的偉業。這批門徒中,第一位是伯爾納鐸。伯爾納鐸是亞西西的商人,他對方濟各的生活很感興趣。有一天,招待方濟各到他家裡住宿。伯爾納鐸和方濟各的床平列在同一臥室裡,伯爾納鐸假裝熟睡,窺視方濟各做些甚麼。方濟各從床上起來作長禱,反覆誦念這兩句話:「我的天主和我的一切。」伯爾納鐸看了,不勝欽佩,心裡想道:「這人真是天主的僕人。」過了一個時期,他要方濟各收錄他為門徒。兩人一同望彌撒,一同閱讀聖經。伯爾納鐸把全部家產變賣,施捨給窮人。亞西西大堂的參議伯多祿,也想加入方濟各的隊伍。一二零九年四月十六日,方濟各頒賜會衣給伯爾納鐸和伯多祿二人。第三個弟子是有名的基利修士。弟子的人數到了十二個,方濟各就訂立了一分簡單的會規,其中大部分採自福音的寶訓。

一二一零年,方濟各帶了這分會規到羅馬去,求教宗依諾增爵三世批准。大部分樞機都不贊成,他們認為修會的數目已經不少,只要將已存在的修會會規稍加改革,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成績,何必另起爐灶創立新修會。只有高隆諾樞機力排眾議,贊成批准方濟各的會規。教宗在睡夢中看見一棵棕樹,茂盛地在他足下長起來;他又看見拉特朗大殿搖搖欲墜,一個人大踏步走去,把大堂扶住,不讓它倒下來,那人不是別人,就是方濟各。

教宗召方濟各來,口頭批准了會規,委派方濟各和他的門徒出外講道勸化罪人。

方濟各和他的弟子們最初住在亞西西城外一個茅屋裡,每天出外講道。過了一個時期,業主要將茅屋收回,催方濟各搬家。方濟各就去同蘇伯雪山修院的院長商量,院長把巴丁古拉小堂送給方濟各。方濟各不願取得這座小堂的產權,只肯以使用人的身份住在堂裡。為了表示產權屬於蘇伯雪山修院,他每年送一籃魚給他們,蘇伯雪山修院則送一簍油給方濟各會,至今方濟各會會士和本篤會會士每年保持這習慣,互送魚油。

方濟各為了徹底實踐神貧的精神,不願他的修會享有任何產權,他以神貧為方濟各會的基本精神。他自己也以身作則,在衣服方面,在一切用具方面,在一切行為方面,處處表現神貧的精神。

方濟各稱自己的身體為「驢子」,因為驢子的命運是背著重擔走路,被人鞭打,吃最粗糙、最少量食物。他認為一個人偷懶好閒,就像一隻蒼蠅一樣,因為蒼蠅從來不做有益的事,總是給人們麻煩。

方濟各不贊成門徒操務過分的苦行。某一位修士克身太嚴,夜間不能入睡,方濟各親手拿了食物,端給他吃。而且,為了不使他難堪,自己也和他一同吃。

方濟各最初經受了很強烈的誘惑。他時常把身體浸在雪溝裡,或用苦鞭子笞打自己,來克服誘惑。

方濟各認為一個人在天主台前有甚麼地位,那才是他真正的地位,世俗的讚譽絕對不能增加一個人的真正價值。他非常謙遜,認為自己不配祝聖為司鐸,願終身作一個普通的修士。

方濟各不贊成古怪的舉動。有一次,人們告訴他某修士終日保持靜默不說話,他承認自己的過失時,也只作手勢,從來不開口。方濟各認為這種舉動太矯枉過正:「這不是天主的精神,這是魔鬼的精神。這是一種誘惑,而不是一種德行。」

天主用神光照耀方濟各的智慧。他的觀察和判斷力非常準確,他的知識大都不是從書上得來的。他對一位修士說:「一個人假如虔誠地誦念『聖三光榮經』,在天主台前已是一個有學問的人了。」

方濟各愛護動物、控制動物的神能,頗為人津津樂道。有一天,在亞維諾講道,燕子於旁邊亂鳴。聖人譴責牠們道:「你們說話說了好久,現在應當讓我來說話了。」他命群鳥鳴唱,讚頌造物主。在大西米湖畔,有一隻白兔常常跟著他走,不肯離開。

方濟各在「天神之后」堂的那一段時期,可以說是培養神貧和友愛精神的時期。修士們按照各人擅長的技能,操手工為業,或在鄰近農莊工作。沒有工作的時候,挨戶求乞,可是絕對不能接受金錢的施捨。修士們踴躍為眾人服務,他們主要的服務對象是痳瘋病人,以及其他性質類似的可憐病人。方濟各稱痳瘋病人為「我的兄弟——基督徒」。

方濟各的門徒一天比一天增加。其中有一位是著名的「天主的小丑」吉尼本(有一次,吉尼本到羅馬去。眾人集合歡迎。不料他在城外和孩童們玩起蹺板的遊戲),聖女嘉勒稱吉尼本為「天主的玩具」。

聖女嘉勒聽了方濟各的講道,於一二一二年春季棄俗修道,後來創立了著名的嘉勒會。

一二一二年秋季,方濟各決定渡海往遠地向回教徒傳揚福音。他和一位修士在安可那搭船向敘利亞進發,不料中途船隻失事,在譚馬西亞海岸沉沒。兩位傳教士身無分文,只好打消遠行的計劃,取道回家。

方濟各在意大利中部傳教一年,準備再度到回教國家傳教。這一次的計劃是取道西班牙,往摩洛哥。不料事與願違,到了西班牙,就生了一場重病,旅行的計劃,又不能實現。等他病好了,就回到意大利繼續執行榮主救靈的神聖事業。

為了表示謙遜,方濟各會會士取名「小修士」。方濟各希望本會會士都謙卑自下,處處選擇最低微的位置。聖人敦囑會士從事手工,實踐基督的神貧精神,不以求乞為恥事。會士講道,事前必須獲得當地主教的批准。

方濟各會會士的工作,受到眾人普遍的讚揚,分院遍設翁伯利亞、托斯加尼、隆巴弟、安可那各地。一二一六年,方濟各到羅馬,和聖多明我作歷史性的第一次會晤。多明我過去在法國南部傳教(參閱本書八月四日聖多明我瞻禮)。方濟各一度有意親往法國,烏古利諾樞機(未來的額我略九世教宗)勸他不要去。他就改派伯西非古和安尼洛兩位會士到法國,後來安尼洛又派方濟各會會士到英國設立分院。

方濟各會的迅速發展,烏古利諾樞機是一位很重要的功臣。他常向方濟各提供寶貴的意見。要使會士人數激增,必須有堅強的系統組織。修會分成若干省區,省區各置省會長一人,負責照顧本省區會士的靈魂利益。假如由於省會長的疏忽,有一個會士「喪亡」,省會長應當在主基督耶穌台前負責。

方濟各會很迅速地越過意大利的邊界,向西班牙、德國、匈牙利等地推進。

一二一七年,方濟各會召開第一次全體大會。兩年後,舉行「草蓆」會議(這一次會議由於出席的會士人數太多,搭建臨時屋舍,鋪以草蓆。所以一般人就稱這會議為「草蓆」會議)。相傳出席的人達五千名之多。方濟各對會士說:「天主召我走誠樸謙遜的道路,這是我和跟隨我的人應走的道路。天主要我在世界上作一個貧窮愚笨的人,所以你們切勿自持聰明……」若干會士提議申請教宗頒賜特權,讓會士們自由往各地講道,不必取得當地主教的許可。方濟各對他們說:「假如主教認為你們有聖德的話,他們一定樂於請你們講道勸人。你們應有的「特權」是:在甚麼事上,你們一些特權也沒有。」會議結束,方濟各派一批會士到突尼斯、摩洛哥傳教,他自己則準備到埃及、敘利亞宣揚福音。

一二一九年六月,方濟各帶了十二位會士揚帆向埃及進發,在尼羅河三角洲登陸。那時候,十字軍正駐紮在那裡。方濟各拯救人靈的熱情如火如荼,一定要隻身投入撒拉遜軍營。人們警告他說:「基督徒被撒拉遜人捕獲,當場處以死刑。」聖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獲得教宗欽使的特許,帶了依路米諾大修士來到敵營,高呼道:「蘇丹!蘇丹!」守軍將他擒住,解往蘇丹處。蘇丹問他到此有甚麼目的。方濟各勇敢地回答道:「我不是人派來的,我是至高的天主派來的。我到這裡來,向你們傳播福音的真理,救恩的道路。」蘇丹一連召見了方濟各幾次,對他的勇氣非常欽佩,挽留他住下,不要回去。方濟各道:「假如你和你的人民接受天主的真理,我很願意在這裡住下,假如你的主意還拿不定,一時不能判別哪一條是真理路,你可以點起火來,我和你們的司祭一同踏進火裡去。你就會知道哪一個宗教是真理了。」蘇丹表示這件事沒有辦法接受。過了幾天,就送方濟各回到十字軍的軍營。方濟各很失望,取道往巴勒斯坦朝聖。

一二二三年,方濟各在格里印(呂弟山谷)度聖誕節。他對若望德維里大說:「我要紀念誕生在白冷的聖嬰。我要用我的雙目瞻仰聖嬰怎樣誕生在貧苦之中,躺在馬槽裡,上面鋪些乾草,與牛驢為伴。」方濟各就在修院小堂裡搭了一個馬槽,聖誕子夜時做彌撒時,他擔任六品輔祭。聖誕節搭馬槽,可能在一二二三年前已有這種習慣,可是自從方濟各提倡後,這習慣普遍流行,至今成為聖誕節的主要點綴品。

方濟各在格里印住了幾個月,獨居祈禱。天主厚賜他各種神恩,可是聖人太謙遜,不肯向人透露。他的秘書兼聽告解司鐸利昂說:「我親眼看見他祈禱的時候,好幾次身懸空中,我只能碰到他的腳。」

一二二四年聖母升天瞻禮,方濟各退隱亞爾未納山,居住在一間小屋裡。他只帶了利昂一個人去。就在那一年的聖十字架瞻禮,方濟各獲賜耶穌五傷的印痕(參閱九月十七日「聖方濟各受五傷聖痕瞻禮」)。為了不讓別人知道這個特恩,從那一天起,聖人就用衣袖蓋住雙手,腳上穿鞋襪。可是他徵詢了依魯米諾和其他會士的意見後,很惶恐地向他們透露了這段奇事。他說:「那時候天主賞賜他知道了許多事,可是他不願向別人透露。」

有一次,方濟各患病,人們向他提議,叫一位會士來讀書給他聽,藉以稍減痛苦。方濟各道:「思念吾主的生活和祂的苦難聖死,使我們獲得了最大的安慰。即使我長生不老,活到世界末日,我也不需要用書籍來解悶。」方濟各常常瞻視耶穌赤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所以特別喜愛貧窮,視貧窮為「愛妻」。

方濟各重視學問,絕不輕視知識,可他認為學問是成聖的「方法」,不是「目的」。假如會士不因學問而荒廢祈禱,那才是好的;相反,一個人自炫才學,驕傲自大,那絕對是有害的。

方濟各獲賜了五傷的印記,在離開亞爾米納山前,編了一段聖詩(一般稱為「至高天主讚美詞」),過了聖彌額爾瞻禮,下山回到修院。

聖人在世的歲月無多,再過兩年,就要脫離塵世,享受永生的賞報。在這最後兩年的生活,有時在痛苦中度過,有時在神樂中度過。只是方濟各的健康一天比一天惡化,視力大損。一二二五年夏季,烏古利諾樞機和厄利亞斯副會長,強迫他到呂弟請教宗御醫診治。他接受勸告,赴呂弟途中,順道到達彌盎堂,和聖女嘉勒作最後一次會晤。那時候,他的病痛非常劇烈,可是還抱病編了一首聖歌,教會士們唱。醫生的治療方法,不能減輕聖人的疾病。他寫了一封信給會士,敦囑大家相親相愛,愛好神貧,實踐神貧的精神,敬愛教會神職人員。去世前不久,聖人寫了一張遺囑,勸會士嚴守會規,親手作工,作工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避免閒暇,給眾人樹立善表。

亞西西的醫生們很坦白地告訴方濟各,他的壽命只有幾星期。他歡呼道:「死亡『妹妹』!我歡迎你。」他就叫人把他抬到巴丁古拉去,到了一座山上,可以遙遙眺望亞西西城。他叫抬病架的人暫停,舉目望著亞西西城,求天主降福亞西西城和方濟各會會士。

方濟各寫了一封遺書給聖女嘉勒和嘉勒會的修女。他叫修士拿麵餅來,擘開,分給眾人,作為友愛和平安的標誌。他對眾會士說:「我份內應作的事,都已經做好了。願基督教導你們盡好你們的本分。」人們把他抬到地上,身上蓋了一件舊衣,那還是別人借給他的。他最後一次囑咐會士愛天主、愛貧窮、愛福音,舉手祝福全體會士,包括在場的會士和不在場的會士。人們高聲念若望福音耶穌受難一章。方濟各瞑目安逝,時在一二二六年十月三日。

方濟各於兩年後就被列入聖品,幾乎可以說,他是全世界最著名、最受敬愛的聖人。

方濟各臨死前囑人們把他的屍體葬在罪犯的公墓,可是他去世後第二天,大家以隆重的禮節,將遺屍迎往亞西西城聖喬治堂。方濟各立聖品後第二年,秘密移往大殿。六百年後(一八一八年),經過了五十二天的搜索,人們在大殿大祭台下面發掘到聖人的遺屍。

方濟各去世時,只有四十四歲(一說四十五歲)。他手創的修會,數百年來,繁榮發展,分院遍設世界各地,造福人類,發揚基督的精神。人們常說:「方濟各生前,已一致公認為聖人;去世後,歷代的人也一致公認他是聖人。就是現代不信天主教的人,也一致公認他是聖人。」

聖方濟各說:「神貧是通天的大路,是謙遜的保姆,是成聖的基礎。」

來源:我靈讚頌主

教宗為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受害者祈禱

教宗方濟各對10月2日發生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槍擊事件感到極度哀痛,並給該城主教若瑟·安東尼·貝貝(Mons. Joseph Anthony Pepe)發電報表達關切。在這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的電報中,教宗表示,他在心靈上與所有在此荒谬悲劇中受到打擊的受害者親近。

教宗也讚許在事件發生時給予協助的警察和急救人員,並為所有傷者和亡者祈禱,將他們託付於全能天主的慈愛。

同時,拉斯維加斯主教若瑟·安東尼·貝貝也在一份聲明中向全世界提出為療癒創傷及終止暴力的祈禱請求;該祈禱將在護守天使主教座堂的禮儀中進行,時間為當地時間下午五時。

拉斯維加斯主教寫道:「我們向所有人表達哀痛之情。我們為所有傷者、亡者、醫護人員以及在第一時間内以勇氣和犧牲的精神給予救援的人員祈禱。我們也為此緊急事件中所有受助者的動容故事感到鼓舞欣慰。誠如今天彌撒福音所言,我們蒙召成爲當今慈善的撒瑪利亞人。讓我們繼續為拉斯維加斯以及世界上因日常的暴力事件而喪生的人們祈禱。」

此槍擊案的兇嫌是64歲的斯蒂文·帕多克(Stephen Paddock),其犯案動機不明。消息指出,他在下榻的曼德蕾海濱度假酒店(Mandalay Bay)的32樓向參與鄉村音樂節的觀眾開槍掃射,造成59人死亡,超過500人受傷。這是美國現代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槍擊案。兇嫌犯案後自盡,警方在他的酒店房間內檢獲共42支槍械,包括多支半自動步槍。此外,在其泊在酒店停車場的座駕,更存有數公斤可以用來製造炸彈的硝酸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2017年10月祈禱意向

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17年10月意向

總意向:為工人與失業者

願所有工人受到尊重,權利獲得保障,願失業者能有為眾人利益貢獻一己之力的機會。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教宗:我們要祈求耶穌賜予勇氣,好能緊緊跟隨祂

常年期第二十六周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恭讀匝加利亞先知書 8:20-23

萬軍的上主這樣說:「還有許多民族和各大城的居民要前來;一城的居民到另一城去,向該城的居民說:我們快去懇求上主開恩,去尋求萬軍的上主!我也同去。」將有許多民族和強盛的國民,來到耶路撒冷尋求萬軍的上主,懇求上主開恩。萬軍的上主這樣說:「在那些日子裏,十個說異國方言的人將抓住一個猶太人的衣邊說:我們要同你們一起去,因為我們聽說天主同你們在一起。」

福音:恭讀聖路加福音 9:51-56

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來到,他遂決意向耶路撒冷走去,便打發使者在他面前走;他們去了,進了撒瑪黎雅人的一個村莊,好為他準備住宿。人們卻不收留他,因為他是面朝耶路撒冷去的。雅各伯及若望兩個門徒見了,便說:「主,你願意我們叫火自天降下,焚毀他們嗎?」耶穌轉過身來斥責了他們。他們遂又到別的村莊去了。

2017年10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當天的福音取自《路加福音》,講述耶穌與門徒們走向耶路撒冷,因為「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來到」(路9:51-56)。教宗指出:「耶穌在準備接受苦難和十字架時做了兩件事:一是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承行天父的旨意,勇往直前;二是向祂的門徒們宣布此事。」

教宗表示:「耶穌只有一次懇求天父稍微挪開這十字苦架,祂在橄欖園裡這樣祈禱說:『父啊!祢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不要隨我的意願,唯照祢的意願成就吧!(路22:42)』耶穌服從天父的旨意,堅決且順從,直到最後。主耶穌充滿耐心,祂是旅途中的表率,不僅在十字架上受難和死亡,而且懷著耐心前行。」

「然而,面對耶穌的決意,面對朝向耶路撒冷的道路,面對十字苦架,門徒們沒有跟隨他們的耶穌善師。教宗引用福音書中的不同章節,闡明門徒們時常不明白或者不願意明白耶穌在說什麼,因為他們恐懼害怕;他們有時也隱瞞真相,或是顧左右而言他;抑或是如同當天福音所敘述的,他們找藉口不去思索主耶穌在等待的是什麼。」

「耶穌獨自一人。在這份決意上沒有人陪伴祂,因為沒有人理解耶穌的奧跡。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的旅途中是孤獨的,並帶著這份孤獨直到最後。讓我們接著反省門徒們的離棄、伯多祿的背叛,便可看到耶穌的孤獨。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在橄欖園裡只有天上的天使顯現在祂面前安慰祂,祂只有那位友伴。」

教宗鼓勵我們:「想想那深愛我們的耶穌。祂獨自走向十字架,不被祂的門徒們理解。讓我們想想、默觀及感謝那服從又勇敢的耶穌,並與祂交談。」

最後,教宗建議我們對耶穌說:「我多少次試圖做許多事,卻不仰望祢,不顧祢為我做的這一切。祢充滿耐心,是位有耐心的人、有耐心的天主,祢竟以莫大的耐心忍受我的罪過、我的過失。讓我們今天花點時間注視十字架上的耶穌,以及耶穌決意走向耶路撒冷的景象,並祈求恩寵,好能擁有緊緊跟隨祂的勇氣。」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在博洛尼亞主持彌撒

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讀經一:恭讀厄則克耳先知書 18:25-28

上主這樣說:「你們說:『上主的做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請聽我說:是我的做法不公平嗎?豈不是你們的做法不公平?如果義人離棄正義而作惡,因而喪亡,是因為他所做的惡事而喪亡。如果惡人遠離他所做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因為他考慮之後,離棄了所做的一切惡事,他必生存,不至喪亡。」

讀經二: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斐理伯人書 2:1-11

弟兄姊妹們:如果你們在基督內獲得了鼓勵、愛的勸勉、聖神的交往、哀憐和同情,你們就應彼此意見一致、同氣相愛、同心合意、思念同樣的事,以滿全我的喜樂。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名字,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以光榮天主聖父。

福音:恭讀聖瑪竇福音 21:28-32

那時候,耶穌對司祭長和民間長老說:「你們以為怎樣?從前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對第一個兒子說: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園去工作吧!這兒子答應說:主,我去。但他卻沒有去。父親又對第二個兒子,說了同樣的話,第二個兒子卻回答說:我不願意。但後來他悔悟過來,就去了。兩個兒子中,那一個履行了父親的意願?」 司祭長和民間長老說:「後一個。」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之先,進入天國,因為若翰來到你們這裡,履行了正義,你們仍不相信他;稅吏和娼妓倒相信了。至於你們,見了後,仍不悔悟去相信他。」

2017年10月1日主日,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意大利切塞納(Cesena)和博洛尼亞(Bologna)兩座城市。此行結束前,教宗在博洛尼亞達拉拉(Dall’Ara)運動場主持彌撒聖祭表明:「沒有一種基督徒的生活是用科學方法建立起來的,以為只履行某些準則就能良心平安」。

這個主日的福音記述耶穌講的一個比喻。一個父親叫自己的兩個兒子去葡萄園裡工作,大兒子起先說不去,但後來後悔,就去了;小兒子答應去,後來卻沒有去(瑪21:28-32)。

教宗評論道:「這個小兒子是個虛偽的人,不但埋沒了父親的聲音,也不聽從天主聖言。天主聖言點燃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感受到愛和安慰。我們可以選擇做行走的罪人,聆聽主耶穌,知道自己會跌到,但若悔過,就能重新站起來。我們也能成為坐著的罪人,總是隨時準備為自己辯護,只說對自己有利的話。」

教宗強調:「基督徒的生活是一段心地謙卑的旅程,不生硬且總是與天主建立關係,曉得懺悔,把自己的貧窮交託給天主,絕不自滿自足。如此,我們便能克勝耶穌在比喻中所譴責的惡,即虛偽、兩面派、教權主義伴隨著嚴守法規,以及脫離人群。在這種情況下,懺悔就是我們的秘訣,因著上主的愛,懺悔能使我們不僵硬,把對天主的拒絕轉變為服從,對罪過的順從轉變為抵拒。」

教宗繼續説道:「在我們每個人的旅程中都存在兩條道路:做懺悔的罪人或做虛偽的罪人。重要的不是為自己尋找辯解的理由,試圖保全面子,而是一顆與上主同行的心,每日奮鬥、悔罪,然後回到天主跟前,因為上主尋找的是心地純淨的人,而不是外表潔淨的人。」

教宗指出:「當天福音的比喻也具有現實意義,讓我們想到父親與子女時常不易的關係。各代人之間可能存在隔閡,但我們應恢復相遇,謀求新的平衡。家庭、教會和社會絕不可放棄相遇、對話,而要尋求共同行走的新途徑。」

教宗最後提出3個參照點,3個生存的基本食糧,即聖言、麵餅和窮人:

「聖言」有如引導我們謙卑行走的指南針,使我們不失去天主的道路,不陷入世俗。

「麵餅」指的是聖體,因為一切都從聖體聖事開始。

「窮人」則是那些缺乏必需品,缺乏愛和孤獨的人,他們需要天主。我們在這些人身上看到耶穌和我們旅程的支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十月-玫瑰聖母月

16世紀時,土耳其在地中海擁有龐大的海軍艦隊,企圖橫掃歐洲,消滅基督文化。而當時教宗庇護五世,為了保全文化、維護聖教,就號召聯軍禦敵。但是聯軍艦隊力量薄弱,與敵人軍隊勢力懸殊。

因此教宗只有呼求天上的母親助佑,希望能因此改變情勢,所以下令教會恭唸玫瑰經,以求取勝利。10月7日,清晨兩方艦隊抵達勒邦太海峽,聯軍將士都在熱心念玫瑰經,達三小時之久。戰爭開始了,原來有利於土耳其艦隊的風,忽然轉向,變為有利於聯軍。土耳其戰敗,因此這次戰爭的勝利,教宗深信是由於誦讀玫瑰經的關係。

威尼斯議院事後文告各路聯軍說:「給我們勝利的,不是將士,也不是武器,而是玫瑰聖母。」因此教宗庇護五世於1571年制定了「勝利之母節」。及後,教會於1960年修訂為「聖母玫瑰瞻禮」,特以玫瑰經恭敬聖母。以後聖教會把這敬禮推廣,於是十月成了玫瑰聖母月。

因為玫瑰有「花后」之稱,馨香無比,艷麗絕倫。教會有玫瑰經,就取意它在上主臺台前的芬芳和美麗。天主教相信諸聖相通功,也就是透過向聖母禱告的方式,傳達意思讓天主明白。聖母經包含教會內主要的教理和動人的默想,教會珍重它,天上的聖母瑪利亞更喜歡它,聖母確實利用玫瑰經賜給了教會很大的和平,戰勝了教會內外的敵人。似乎在今世紀上,天主更願意用這個向聖母瑪利亞的敬禮來賜給人類真正的和平。

聖母是救主的母親,擁有高崇的德行,透過讚揚他的方式,不僅瞭解如何跟隨基督,同樣的也向救主傳達我們的祈禱。而聖母多次顯現都帶給人們玫瑰經,希望人們透過念玫瑰經的方式來讚揚他,因此漸漸的玫瑰就成為一個對聖母的尊稱了。

在這個月中,讓我們多念玫瑰經及默想玫瑰經的意義。

教會透視:教宗任命韓大輝總主教為駐希臘宗座大使

最新內容:
-教宗任命韓大輝總主教為駐希臘宗座大使
-教宗為明愛會「分享旅程運動」揭幕
-首位美國殉道真福羅瑟神父:危地馬拉印第安人的使徒
-斯洛伐克教會將新添一位殉道真福
-寧波教區胡賢德主教安息主懷
-河北南小徵堂區家庭年入戶祈禱
-河北方建平主教到唐山灤南縣視察教務並為新教友施行堅振聖事
-福建洪災颱風致福州教區玫瑰山莊損失慘重
-台灣921「國際和平日」祈禱會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