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公布教宗方濟各訪問墨西哥行程

blog_1453733477

2015年12月12日(瓜達盧佩聖母慶日)當天,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親自宣布說:「明年2月13日我將在瓜達盧佩聖母朝聖地,將墨西哥和美洲大陸全體人民的痛苦與喜樂託付給童貞聖母。」

聖座新聞室隨後公布了教宗牧靈訪問墨西哥的行程,指出教宗此行將於明年2016年2月12日開始,18日結束,前後總共7天,行程相當緊湊。

2月12日: 教宗從羅馬出發,於當天晚上當地時間7時30分抵達墨西哥城貝尼托華雷斯(Benito Juárez)國際機場。

2月13日: 教宗接受官方歡迎儀式,禮貌拜會墨西哥總統,會見該國政治當局、公民社會及外交使團。此外,教宗於當天上午還要會晤墨西哥主教們,下午在瓜達盧佩聖母大殿主持彌撒聖祭。

2月14日(主日): 教宗乘直升機前往埃卡特佩克(Ecatepec),在當地的研究中心主持彌撒。之後,教宗乘直升機前往墨西哥城,探訪費德里科‧戈麥斯(Federico Gómez)兒童醫院並會晤文化界人士。

2月15日: 教宗將前往聖克里斯托瓦爾代拉斯卡薩斯(San Cristóbal de Las Casas),在市政體育館為恰帕斯州(Chiapas)的原住民團體舉行彌撒。之後,教宗將與原住民代表和他的隨行人員共進午餐,然後參訪聖克里斯托瓦爾(San Cristóbal)主教座堂。教宗還要在圖斯特拉-古鐵雷斯(Tuxtla Gutiérrez)的維克托·曼努埃爾·雷納(Víctor Manuel Reyna)體育場與家庭會晤,並於當天傍晚返回墨西哥城。

2月16日: 教宗將乘飛機前往莫雷里亞(Morelia),會晤墨西哥的司鐸、男女會士、度奉獻生活者及修生,主持彌撒聖祭。此外,教宗將參訪主教座堂,在何塞‧瑪麗亞‧莫雷洛斯帕文(José María Morelos y Pavón)體育館會晤青年,然後返回墨西哥城。

2月17日: 教宗將前往華雷斯城(Ciudad Juárez),到當地的監獄探訪服刑人。中午,教宗將在奇瓦瓦(Chihuahua)州大學會晤勞工界人士,下午在華雷斯展覽會場地主持彌撒。當天晚上7時,教宗將告別墨西哥,從華雷斯國際機場啟程返回羅馬。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接見蘋果行政總裁

2016年1月22日早上十一時半,教宗方濟各於梵蒂岡宗座大樓接見蘋果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聖座新聞室未有公佈談論內容,但兩者均一向倡導保護環境。教宗送了《願你受讚頌》通諭及玫瑰念珠給庫克,而後者送給教宗一張支票。

雖然庫克未有就他自己的信仰作言論,但在2014年他寫公開信去說明自己是同性戀時,有提及「天主」。他寫道:「我認為,同性戀是天主給予我其中之一的最偉大的恩賜。」

教宗曾經讚賞互聯網是「天主的恩賜」,又鼓勵用電腦科技作為殘疾人士的教育工具。但是,他曾說不懂用電腦或任何有超過兩個按鈕的東西。

一星期前,教宗接見了蘋果的競爭對手「字母」(Alphabet,即谷歌Google之母公司)之行政總裁史密斯(Eric Schmidt)。

撰文:鹽與光電視
圖片:CNS

教宗方濟各非洲使徒之旅-烏干達

blog_1453497616

首位到訪烏干達的教宗是真福保祿六世。他於1964年冊封烏干達殉道者為聖人,並於1969年來到這些殉道者出生的國家。隨後,1993年,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也為了同樣的理由而到訪烏干達;2015年,教宗方濟各是第三位去到當地的教宗,與烏干達的人民一同慶祝烏干達殉道者封聖50週年紀念。

第二集,我們與教宗一起踏上烏干達的旅程。

教宗2016年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傳播與慈悲:富有成果的會晤」

blog_1453497064

1月22日,聖座公布了教宗方濟各撰寫的2016年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主題為:「傳播與慈悲: 富有成果的會晤」。教宗在文告中指出,傳播應建設橋樑,治癒創傷,觸動人心。傳播的真正力量在於它的「親切感」,因此基督徒要懷著愛傳播真理,把社交網絡變為促進連繫與分享的慈悲場所。

「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和我們說話時所使用的每一種方式,都應該體現出天主對眾人的憐憫、溫柔和寬恕。」在慈悲聖年的社會傳播日文告中,教宗首先指出「愛因它的性質決定了它本身就是傳播。因此,我們蒙召以天主子民的身份與眾人溝通,不排除任何人。」

教宗強調,傳播「能夠創建橋樑,促進相遇與包容」。他很高興「看到有人以謹慎的態度選擇語言和態度,以超越不理解、治癒受傷的記憶、建設和平與和諧」。教宗說:「語言可以建設橋樑,無論在現實世界,還是在虛擬世界。因此,我們應該藉著語言走出譴責與報復的惡性循環。」

教宗希望「政治和外交的語言也能受到慈悲的啟發」。他呼籲:「負有政治責任的人士始終警惕自己的表達方式,因為我們很容易陷入誘惑,去助長不信任、恐懼和仇恨的火焰。然而,正因為如此,我們要勇敢地引導人們邁向修和進程。」

文告繼續寫道:「我們的傳播方式應該超越武斷區分罪人與義人的邏輯。」

教宗認為:「我們可以且應該判斷罪惡的情況,但不能判斷人,因為只有天主才能深刻地閱讀人心。我們所要做的是告誡犯錯的人,譴責某些行為的惡意與不義,但應始終牢記真理在於基督,祂的溫和慈悲是我們宣講真理和譴責不義時所應秉持的態度。」

文告接著指出,「傳播意味著分享,分享需要聆聽與接納;聆聽遠比聽見意義深刻」。實際上,聽見指的是接受信息,聆聽則指相互交流。此外,「聆聽也指有能力分享問題與疑惑、肩並肩地同行,擺脫一切萬能的假設而謙卑地將自己的能力與才華用於為公益效勞」。

教宗繼續說:「虛擬環境是一個廣場、一個相遇的場所;在這裡人們可以撫慰或者傷害,進行有益的討論或者發起道德批判。因此,網絡應當被善用,向分享開放。」

教宗強調:「傳播以及它的發展乃是天主的賞賜,但它也代表了一項重大責任。」

教宗再次提到傳播所具有的「親近」能力。他說:「傳播與慈悲的會晤將結出豐碩的果實,因為它會產生一種關心、安慰、治癒、陪伴和慶祝的親切感。」

教宗最後寫道:「在一個分裂、破碎和極端化的世界以慈悲與人溝通,意味著在天主子女和人類同胞之間促進善良、自由與團結的親切感。」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主教若不祈禱,天主子民就會受苦

blog_1453496344

1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明:主教的任務是祈禱和宣揚耶穌的復活。主教若不祈禱,不傳揚福音,只忙於其它事務,天主子民將為此受苦。

當天福音記載耶穌揀選十二宗徒的事跡(谷3:13-19)。耶穌揀選他們是為了讓他們與祂同在,派遣他們帶著驅逐魔鬼的權柄出去宣講。教宗說:「十二宗徒是首批主教。猶達斯死後瑪弟亞被選取代他的職位,這是教會的首次祝聖主教。主教是教會的支柱,蒙召成為耶穌復活的見證人。」

教宗接著說:「我們主教的責任是作為見證人,見證主耶穌還活著,主耶穌復活了,祂與我們同行;主耶穌救贖我們,把祂的生命賜給了我們,祂是我們的希望,祂始終接納和寬恕我們。我們的生命應該是一項見證,作耶穌復活的真正見證人。」

教宗指明主教有兩項任務。他說:「主教的首項任務是在祈禱中與耶穌同在。主教的首項任務不是制定牧靈計劃,不是的!主教的首項任務是祈禱。主教的第二項任務是作為見證人,即宣講,宣講主耶穌帶給我們的救恩。這兩項任務並非易事,但這兩項任務正是教會的強大支柱。主教若不祈禱,祈禱不夠,或者忘記祈禱,這些支柱便會變弱;主教若不宣揚福音,而是操心其它的事,教會就會變弱,會受苦。天主子民也會受苦,因為支柱變得脆弱。」

最後,教宗方濟各表示:「教會沒有主教無法前行。因此,我們眾人有義務為主教祈禱,這是一項愛的義務,子女對父親的義務,兄弟姐妹之間的義務,好使家庭能團結合一,宣認耶穌基督是生活和復活的主。今天我要請你們為我們主教們祈禱;因為我們也是罪人,也有缺點,也有猶達斯的危險,因為他也曾被揀選成為支柱。我們也會面臨不祈禱的危險,為其它事務忙碌,卻不去宣講福音,驅逐魔鬼。請大家祈禱,願主教們不辜負耶穌對他們的期待,願我們眾人都為耶穌的復活作見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教宗修改《羅馬彌撒經書》禮規,女性也可成為濯足禮人選

blog_1453489731

教宗方濟各決定修改《羅馬彌撒經書》中有關主的晚餐彌撒濯足禮的禮規: 從今以後,牧者施行濯足禮的對象也可是女性。教宗2014年12月20日寫給聖禮儀及聖事部長薩拉(Robert Sarah)樞機的信函中說明了這項決定;該部門今年1月6日特別為此頒布一道法令,並於1月21日公布。

教宗方濟各在寫給薩拉樞機的信函中闡明,他之所以決定修改《羅馬彌撒經書》關於聖週四主的晚餐彌撒中濯足禮人選的禮規,是為了「充分表達耶穌在最後晚餐中這一舉動的意義,祂為了拯救世界的自我奉獻『到底』,祂的慈愛永無止境」。

教宗表明,他在「深思熟慮後」作出這項決定,好使「教會的牧者們今後能從天主子民的全體成員中選擇濯足禮的對象」。他還叮囑牧者們「務必向這些人選充分解釋濯足禮的意義」。

禮儀及聖事部的法令解釋道,此前濯足禮的人選必須是男性,如今男女皆可,「最好有青年也有年長者,有健康也有患病的人,有度奉獻生活者也有平信徒」,不拘已婚或未婚。領受濯足禮的「信友人數不限,但應呈現出天主子民各類型成員的多元及合一」。

值得注意的是,教宗方濟各早已為女性施行濯足禮。他去年聖週四在羅馬雷比比亞監獄主持最後晚餐彌撒時,施行濯足禮的對象中就有女性。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 嫉妒和忌恨是醜陋的罪,誘使人用流言蜚語殺人

blog_1453404423

1月2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談論了嫉妒和忌恨,指出這些醜陋的罪也存在我們基督徒的團體中。為此,教宗祈求上主保護我們免於這些罪,不用言語殺害他人。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選自《撒慕爾紀上》,講述以色列王撒烏耳對達味的嫉妒。達味戰勝培肋舍特人後,婦女們歡喜高唱:「撒烏耳殺了一千,達味殺了一萬!」因此,撒烏耳從那天起便對達味心存疑慮,猜忌達味會背叛他,而決定予以殺害。撒烏耳雖然聽從兒子約納堂的建議,改變想法,但不久後又萌生邪惡的念頭。教宗指出,嫉妒是種疾病,它會復發並導向忌恨。

「嫉妒是件醜陋的事!這是一種態度,是個醜陋的罪。嫉妒或忌恨在心中滋長,有如雜草叢生,四處蔓延,不讓好草生長。一切可能使他嫉妒的事都令他難受,心浮氣躁!這是一顆飽受折磨的心,一顆醜陋的心,同時也是一顆嫉妒的心。我們從這段經文得知嫉妒的心導致殺人和死亡。聖經清楚表明:由於魔鬼的嫉妒,死亡進入了世界。」

教宗強調,忌恨「會殺人,而且無法容忍別人所擁有的,我竟然沒有的情況。這種人總是痛苦不堪,因為嫉妒或忌恨的心受盡煎熬,那是一顆悲痛難耐的心!」這種痛苦巴不得「別人死亡,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在團體中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看到有人因嫉妒而用言語殺人。一個人心懷妒意,便開始說三道四:流言蜚語能殺人」。

教宗說道:「我要求我自己和所有人都省思聖經的這段經文,探索我的心中是否有嫉妒或忌恨之情。這種情緒總是導向死亡,令我不快樂,因為這是一種疾病,老是把他人的好事當成在跟你作對。這是個醜陋的罪,是許多罪行的濫觴。讓我們祈求上主賜給我們恩寵,幫助我們不向嫉妒和忌恨敞開心門,因為這些情緒必將導向死亡。」

教宗稱比拉多是個聰明人。馬爾谷福音記載,比拉多察覺到經師長是由於嫉妒才把耶穌解送到他那裡。「根據比拉多的詮釋,是他們的嫉妒把耶穌推向死亡。讓我們也祈求上主賜下恩寵,使我們絕不因嫉妒而把堂區的弟兄姊妹或社區的鄰居推向死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罪過和德行。讓我們多注意他人的長處,切莫因為忌恨或嫉妒而用流言蜚語殺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公開接見: 同一的聖洗聖事應促成基督徒合一

教宗方濟各1月20日上午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這週適逢促進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教宗以基督徒合一為題,表示藉著聖洗聖事,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新教徒以「弟兄姐妹」的身份組成「聖潔的國民」,祝願基督徒合一旅程能幫助基督徒重新發現這種超越分裂的合一關係。

我們是真正的弟兄姐妹。在聖洗之水中,任何古老和根深蒂固的分裂都無法存活、無力反抗,因為洗禮是天主慈悲的聖事,這慈悲「不排除任何人」。

教宗引用梵二文獻《大公主義》法令中的話,談到促進基督徒合一祈禱週說:「對於那些藉聖洗聖事而得重生的人而言,聖洗聖事在他們中間形成聖事性的合一聯繫」(22號)。教宗還舉例談到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主教座堂中央的聖洗池。他說,該聖洗池可追溯至十二世紀拉脫維亞人接受福音的時代,「是一個信德根源的有力標記,得到拉托維亞所有基督徒的認可」,無論他屬於哪個基督宗派。

「當我們基督徒自稱彼此分享同一聖洗聖事時,我們也證實我們天主教徒、新教徒和東正教徒都分享著相同的經驗:蒙召走出無情和冷漠的黑暗,去會晤活著和充滿慈悲的天主。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其實都體驗過製造分裂、封閉和鄙視的自私。從聖洗聖事重新出發,意味著重新找到慈悲之泉、眾望之泉,因為沒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天主的慈悲之外。沒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天主的慈悲之外!」

POPE-AUDIENCE-UNITY

教宗繼續說,「分享這慈悲恩寵,使我們基督徒建立彼此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聖洗聖事恩寵下,我們因此可以真正地把對方視為弟兄姐妹」。教宗呼籲道:「我們基督徒可以竭盡所能宣講福音的大能,共同致力於身體和精神上的慈悲善工。這是我們新教徒、東正教徒和天主教徒為基督徒合一所作的具體見證」。

今年促進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的主題是:「蒙召去向萬民宣掦上主的德能」,選自《伯多祿前書》(參:二9)。教宗對此表示,聖伯多祿寫信給初期基督徒團體,「為叫他們明白聖洗聖事所賦予的恩典和所帶來的要求」。在這促進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我們也受邀重新發現這些恩典與要求,但我們要超越彼此的分裂,一同共事。」

教宗說:「我們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新教徒,一同組成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這表示我們肩負著共同的使命,那就是把我們所領受的慈悲傳遞給他人,從最貧困和被遺棄的人開始。在這祈禱週,讓我們祈禱,祈願我們眾基督門徒能找到一同合作的方式,把天父的慈悲帶到世界各個角落」。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 每位聖人都有他的過去 , 罪人也都有未來

blog_1453232070

1月19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天主不看外表,卻看人心。在聖人的生活中也存在誘惑和犯罪,例如達味,但他永遠不為自己尋求好處而利用天主。

當天第一篇讀經選讀的《撒慕爾紀上》記述,上主廢棄撒烏耳王,「因為他心靈封閉」,不聽從上主的命令;於是上主重新選立少年達味為以色列王。教宗評論道,這一決定與人的標準相去甚遠,因為達味是葉瑟之子中最小的一個,還是個孩子;但上主讓撒慕爾先知明白,祂不注重外表,「卻看人心」。

教宗說:「我們總是被外表束縛,受到表面事物的制約,任其擺佈。可是上主知道真相。故事是這樣的:葉瑟的七個兒子一一走上前來,但上主沒有揀選其中任何一個,只讓他們站在一邊。」

「撒慕爾有點為難,問上主說:『主啊,難道祢一個都沒有看中嗎?』

他又問葉瑟:『七個孩子全都在這裡嗎?』

葉瑟答道:『是的,但還有一個無關緊要的小兒子,他正在放羊。』在人的眼中,這個少年實在微不足道。」

教宗指出:「少年達味不被人看重,卻蒙上主揀選;上主派遣撒慕爾為他傅油,上主的神便降臨於達味。從那天起,達味成了蒙上主揀選、由上主傅油的人。」

教宗自問自答說:「上主就這樣使他成了聖人嗎?不!」

教宗解釋:「達味王是聖達味王,這沒錯,但他在成聖之前還有一段很長的生活閱歷,也曾有過犯罪經歷。既是聖人又是罪人。這是個一統王國、帶領以色列子民前進的人,也是個殺人犯,面對誘惑而犯了罪。為了掩蓋自己的縱欲和通姦罪,他曾派人去行兇作惡。起初他沒有意識到自己下令作了惡,但當天主派遣納堂先知讓他認清事實時,他承認道:『我犯了罪』,並請求了寬恕。」

教宗繼續說:「達味的生活就這樣繼續向前推進。他在肉體上遭受了兒子背叛的痛苦,但他從不為自己尋求好處而利用天主。經上記載,當達味不得不從耶路撒冷逃走時,他將約櫃送回城裡,並聲稱不會利用上主為自己辯護。當達味遭受辱罵時,他心裡想:“我活該如此。」

達味也是個「大量」的人。他本來能殺死撒烏耳,但他沒有這樣做。這就是聖達味王,犯下大罪,但痛悔了。教宗坦言道:「這個人的一生使我感觸很深,也促使我們對自己的生命作出反省。我們大家都蒙上主揀選,去領受聖洗聖事,成為祂的子民,成為聖人;在這條成聖之路上被上主聖化。縱觀達味的一生,從少年到老年,他做了很多善事,也做了些不太好的事。我想到基督徒的旅途,想到上主邀請我們所走的旅途;我也想到沒有哪位聖人沒有他的過去,也沒有哪位罪人是沒有未來的。」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教宗訪問猶太大會堂:猶太人和基督徒是一家人


「猶太人和基督徒是唯一天主大家庭中的弟兄姐妹,天主視他們為祂的子民並保護他們」。教宗方濟各1月17日主日訪問了羅馬猶太大會堂,留下了友誼、對話和深切共享的訊息。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延續了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於1986年的首次訪問和本篤十六世教宗於2010年的再度訪問。全球猶太教代表和擁有2100年歷史的羅馬猶太教團體迎接了教宗方濟各。

教宗方濟各是歷史上第三位進入羅馬猶太大會堂的教宗,他以其行動和言談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這位阿根廷教宗過去與猶太人建立的深刻友誼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讚許。

當天下午4點鐘左右,教宗抵達羅馬猶太大會堂門口。青年、婦女和年長者紛紛向他致以問候,與他握手,並陪同他瞻仰了羅馬猶太團體的兩塊紀念碑。碑文分別記載了羅馬猶太人1943年10月遭受驅逐和1982年經歷恐怖襲擊的悲劇。之後,教宗來到擠滿人群的猶太大會堂,在群眾的熱烈歡迎下與經師長迪塞尼(Riccardo di Segni)和諸多與會者相互問候、擁抱。令人特別感動的是教宗與猶太人大屠殺倖存者的會面。

POPE-SYNAGOGUE-VISIT

羅馬猶太教會長盧德·杜雷蓋洛(Ruth Dureghello)與多位代表致詞。杜雷蓋洛會長說:「今天我們再次譜寫歷史。今天我們證明不同信仰之間進行對話是有可能的」;不僅如此,面對我們無法冷漠以對的恐怖主義和新迫害,我們還發出一條包括伊斯蘭也認可的「新訊息」:「信仰不製造仇恨,信仰不拋灑鮮血,信仰號召和平」。經師長迪塞尼則強調,「肩靠著肩,我們應該一同譴責恐怖行徑;手拉著手,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攜手合作」。

教宗方濟各在講話中首先表示:「在宗教交談中,最重要的是我們以弟兄姐妹的身份聚在我們的造物主、我們所讚頌的天主面前,相互尊重,彼此賞識,尋求合作。在猶太教徒和基督徒的對話中存在獨一無二的聯繫,因為基督宗教擁有猶太根源:猶太教徒和基督徒應該意識到彼此是弟兄姐妹,由同一天主和偉大精神遺產所結合(參閱:《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4號),並以此為基礎而繼續建設未來」。

由梵二大公會議所確立的神學對話應當不斷深入,但我們不能忽略今日世界所面臨的巨大挑戰。教宗說,「在信德內的長兄長姐們」,我們蒙召擔當起「我們對羅馬城的責任」,卻也不要忽視「世上的巨大挑戰」。教宗說,「整體生態學」的意義包含在《聖經》中,它已經成為「首要」原則;「作為基督徒和猶太教徒,我們可以且應該向全人類提供《聖經》關於照料受造界的訊息」。

教宗然後談到「和平與正義的使命」。他說:「人對人的暴力有悖任何一個名副其實的宗教,對於三大一神論宗教而言更是如此。生命是神聖的,是天主的恩賜。暴力和死亡在天主面前絕沒有定奪權,因為天主是愛和生命的天主。我們應堅持不懈地懇求天主,求祂幫助我們在歐洲、聖地、中東、非洲及世界各地踐行和平、修和、寬恕和生命的邏輯」。

注視著猶太人大屠殺倖存者的面容,教宗說了一番令人感動的話。他說:「這是非人的暴行,它所打出的幌子是一種企圖以人取代天主的意識形態」。教宗呼籲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這場大屠殺!「為了現在和未來,我們應該從過去汲取教訓。猶太人大屠殺教導我們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好能及時採取行動,以捍衛人性尊嚴與和平」。

教宗最後對50年來彼此不斷更新的信任、友誼和理解表示感謝,祈願那為我們預備救恩的上主「帶領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並以猶太人傳統的問候語「祝你們平安!」(Shalom alechem!)結束他的講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