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靈修:將臨期第二主日【荒野呼聲】福音經文反省

將臨期第二主日

【在荒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
你們當預備上主的道路,
修直他的途徑!】
(路3:4)

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在荒野中有天主的話,傳給若翰。而他亦從荒野開始宣講,為讓人意識到自己的過失,然後以水給人施洗,視為悔改的洗禮,好讓人們能準備好自己去接受耶穌的洗禮,迎接祂的救贖。

荒野,其實也是大自然,也是耶穌喜歡祈禱、或接受試探的地方。若翰居住在荒野,過著極其簡樸的生活。在那裡他聽到天主的話,又從那裡開始行動。

這或許能帶出一點大自然靈修的意義。我們可以在大自然中的那種平安、寧靜、舒適的氣氛中祈禱、默想、或只是閉目靜靜地坐著,用身體或感官去感受天地。又或者當我們看到大自然幽美的景色時,不禁讓我們想起人類是如何破壞她。

這樣的環境和靈修有助我們獲得力量去反省、悔改,繼而作出行動。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我們願意悔改以準備迎接耶穌的來臨,
求設我們智慧從許多的人和事,
甚至從祢的創造中洞悉出祢的話語。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
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將臨期第二主日

主日福音分享
將臨期第二主日
「現在!」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有一個很熱心的人,非常喜歡靈修,凡有關的書籍,總會買來閱讀,也會參加靈修講座,但仍感到自己的靈性修養有所欠缺,他常想着應如何能夠做得更好一點,直至他聽聞深山裡有位靈修大師,於是不辭勞苦地去走訪這位大師,終於給他找到了。當見到大師,便立即向他請教加深與天主關係的方法,希望做一個好的基督徒,他又向大師展示已閱讀過的靈修書籍名冊。這時,大師忽然瞪著眼睛望他,然後大聲的喊叫:「現在!現在!」嚇得這人慌忙地跑,大師從後的緊追着他,繼續的喊叫:「現在!現在!」追至今天、追至這裏。

在福音裡,我覺得洗者若翰的一句話,是非常值得我們在將臨期內時常謹記:「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祂的途徑。」

而「現在」這個詞語在將臨期為我們是非常重要。我們如何準備上主的道路、修直衪的途徑?就如今天福音所說的就是「現在」!

我們要由「現在」開始,這份準備是要由心靈開始,就是說我們人心,有什麼阻礙我們與天主的關係?我們需要清除它。有什麼方法?就是透過修和聖事與天主修好。同時,也希望我們有一份修和的心和寬恕的心與別人相處。

就讓我們在將臨期中領受一個妥善的修和聖事,從我們自己開始走上悔改皈依的道路,多些去聆聽耶穌基督的說話,因為耶穌基督的說話是溫柔並能安慰我們。

天主成為人,來到我們當中,祂與我們一起走痛苦的路,讓我們不再感到孤獨。縱然人生有多黑暗,卻能讓我們看見光明;有多絶望時,總有希望。即使我們看不清,不曉得怎樣走過這難關時,祂卻在我們當中。於是我們相信一定有希望!更何況天主也希望成為人,來教導我們如何做人。

讓我們慢慢靜下來,聆聽祂的話。那麼,我們就像在馬槽中看到那位嬰兒,充滿希望和活力!

在這將臨期,我們祈求耶穌當我們面對困難、失望和挑戰,我們在耶穌身上都仍然找到新的生命,繼續走基督徒的路。我們每一個人,不要再等了!「現在」就讓我們修直上主的道路,迎接祂的愛。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工作。

大自然靈修:將臨期第一主日【醒悟鐘聲】福音經文反省

將臨期第一主日

 【這些事開始發生時,你們應當挺起身來,
抬起你們的頭,因為你們的救援近了。】
(路
21:28

今天的耶穌除了以大自然可怕的現象,啟示人子將會到來的徵兆,也正面地提醒我們要隨時準備迎接基督的來臨。

耶穌希望我們能夠挺起身,抬起頭,迎接祂,這與創世紀中阿當厄娃躲避天主相映成趣。他們因為吃了禁果,又推卸責任,破壞了人與天主與大自然的關係。他們害怕受罰,對天主失去信心,忘記了天主的慈悲。(創3)

相反來說,如果我們與天地人保持良好關係,就能夠挺起身,抬起頭,迎接祂了。天主因愛創造世界,也因愛派遣祂的聖子耶穌來到世界,目的不是懲罰,而是帶來救援。比起定罪,祂更願意「假裝看不見人的罪,為叫罪人悔改」(智11:24)。

天主在起初從混沌中創造了大自然的秩序,又由人手中破壞了這個秩序。今天的生態危機仿佛敲響了末世的警鐘,為使我們醒悟,給我們機會改過,去迎接那不可見的未來。

耶穌以祂的生活、教導和十字架,使我們能在現世領略到天主的真理,只要我們選擇接受,天國的門就會為我們打開。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求祢使我們醒悟,
激發我們的心志,
使我們切實履行正義,
並以堅定的信德,
時刻準備迎接基督的來臨。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
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普世基督君王節【天地君王】福音經文反省

普世基督君王節

【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
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
(若
18:37

今天的福音是耶穌被補後,在總督府比拉多和耶穌的一段對話。耶穌直接承認了祂是君王,祂為此而生,也為此而來。不過祂的國並非這個世界,他來是為了給真理作證,把世界帶進天主的國。

如果翻開若望福音第一章,我們就能大概了解到耶穌基督君王性的身份:因為萬有是藉著衪而造成的(若1:3),所以祂理應對世界擁有絕對的權力,不過祂並無意奪取世界稱王,而是執著於把天主的光,天主的真理帶給世界。

不論若望或耶穌都強調,耶穌降生成人,是為了世界,而並非只為了人類。那是因為天主固然因為愛創造了世界,祂更希望透過耶穌使萬有與自己重歸於好,整個的圓滿居住在祂內(1:20)。

耶穌以祂的生活、教導和十字架,使我們能在現世領略到天主的真理,只要我們選擇接受,天國的門就會為我們打開。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祢既是世界的君王,
也是世界的慈父。
求讓我們追隨祢的聖子耶穌,
把真理傳遍地極。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
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可見徵兆】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
【你們幾時看見這些事發生了,
就該知道:他已近在門口了。】
(谷13:29)

還有一個主日,就會結束本年的禮儀年度。教會為了配合象徵生命走向終結,福音選取了耶穌的「末世言論」,鼓勵我們隨時準備好自己。

耶穌以大自然及圖像描述了末世的預象:當無花果樹開始生出葉子,人們就知道夏天快要來了。這道理很簡單,就好像如果我們看到天灰灰的,就能預想到可能快要下雨了。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看到,感覺到的「徵兆」。

近年異常的天氣、嚴重的天災越見頻繁,這也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訊息。事實上,聯合國亦指出人為性的影響,讓地球持續升溫,一旦超過2度,就會造成不可扭轉的全球性災難,而我們距離這個臨界點已經不遠了。

對於未來,我們有好多不確定的因數或不安,不過耶穌也向我們承諾「天地要過去,但是我的話決不會過去」,重點在於我們要積極面對,效法耶穌,實踐愛主愛人關愛自然。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求祢堅固我們的信德,
在不可見的未來仍然依靠祢。
也求聖神讓我們察覺時代的徵兆,
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祢的旨意。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
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觀察入微】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  

【耶穌面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向銀庫裏投錢。】
(谷12:41)

耶穌從遠看著聖殿的捐獻箱,觀察人們捐獻的情況。這舉動可能讓門徒感到十分費解,因為信徒捐獻是一件非常普遍又普通的事。不過耶穌留意到有一位寡婦,雖然捐款最少,不過她所捐出的,是她所擁有的全部,而非剩餘的。耶穌更藉此帶出我們要為天主,為進入天國而奉獻自己的道理。

聖經中,耶穌很喜歡以大自然作比喻教導門徒,從中加深我們對信仰及天主的了解,例如:飛鳥的比喻(瑪6:26)、無花果樹的比喻(谷13:28-32)等等,因為耶穌善於觀察,祂能夠從微小的事、人們習以為常或容易忽略的事之中,帶出天主的大道理。大自然就是其中之一。

生於物質和資訊都豐富的年代,我們可能較少慢慢觀察身邊的人或事物。 透過觀察,不論對象是人還是大自然,或許都能夠幫助我們在其中找到天主的奧妙和祂的臨在。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祢常常以我們的生活或身邊的事物教導我們,
求祢也以智慧引導我們,
耐心地去觀察祢所創造的一事一物。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
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愛天地人】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再沒有別的誡命比這兩條更大的了。】
(谷12:31)

耶穌被一位經師問到眾多誡命之中,哪一條是第一條。耶穌指出第一條是要我們用身心靈去「愛天主」,然後祂更補充說第二條是「愛近人如愛自己」,而且沒有比這兩條更大的誡命。

「愛天主」是當然的,不過我們又如何定義近人呢?在撒瑪黎雅人的故事中(瑪10:29-37),耶穌舉出的例子超越親人或朋友,而是不同種族的人,也都納入為近人之內。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擁有一顆憐憫的心。

所以那些在他國因天災、污染、氣候變化、家園環境被破壞的窮人,或是生態難民也是我們應該關注的近人。對於這些住在遙遠彼岸的人,他們提醒了我們要在生活上實踐環保,減少環境破壞,才能夠真正幫助到他們。

「愛主愛人」這兩條誡命雖然有前後之分,但關係卻密不可分:我們愛天主,就不能忽略愛祂的創造,這包括大自然和人,而事實也都證明如果要愛人,也不能忽視愛護環境。可見愛主愛人關愛自然,同是重要的,也是自然的。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祢把祢那無限大的愛,
透過耶穌啟示了給我們。
讓我們能以寬大的愛心,
向祢學習,攜手去愛祢的創造。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
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傳教節【福傳動力】福音經文反省

2021年傳教節

【耶穌便上前對他們說:「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
瑪28:18)

耶穌要門徒上一個祂所指定的山。山,高於地面,被視為接近「天」的地方。耶穌亦多次在山上講授教導,如山中聖訓(瑪5-7章);亦曾在山上發生重要的事情,如耶穌顯聖容(路9:28-36)。

門徒中有人仍然心存懷疑,耶穌就在此時說:「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這可算是一課不折不扣的大自然靈修:在山上我們看見萬里的長空及廣闊的大地,人不禁讚嘆大自然的偉大,還有她背後的創造者天主。

這種經驗與感受非常重要,它正好能回應今年教宗方濟各的世界傳教節文告的主題:《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事》。其實任何與天主有關的經驗或感受,都「能夠成為一個參照點和可信的來源,使我們能夠恢復分享的渴望」,亦即福傳動力的來源。

最後,耶穌承諾「與我們天天在一起」,讓我們能夠同樣經驗宗徒們,在福傳路上遇到的喜怒哀樂,建立教會的未來。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願祢同情慈悲的愛, 感動我們的心,
使我們成為真正的傳教門徒;
願首位傳教使徒瑪利亞,
使所有受洗的人,
增強在這個世界上成為鹽和光的渴望。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以上禱文節錄自2021年世界傳教節文告)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夏志誠主教《為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於教區層面啟動共議階段-求恩彌撒》講道

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
為世界主教代表會議
於教區層面啟動共議階段
求恩彌撒講道
筆錄:《鹽與光傳媒》

按此下載彌撒經文

收看彌撒

各位兄弟姊妹,

不知會否覺得奇怪,在常年期中,今天主禮的祭披是穿上紅色的。因為今天這台彌撒是非常特別,是《第16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揭幕禮在地區教區這個層面舉行。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60年代之後,教會每隔兩三年會召開一次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有不同的主題去商討。這一屆由今年2021年到2023年,主題是非常特別,也是教宗方濟各他自己那份牧民的精神,就是「共議同行」。

他創造了一個字這個字,就是從會議這個字來的,”Synod”是指教會的會議,將它變成一個特別的字”Synodality”,可以解說為一起同行,一起坐下來商討,可以「共議同行」的意思。

但是整個教會的由來是因為聖神來到信者的當中,所以今天幾篇讀經全都與聖神有關的。第一篇讀經宗徒大事錄 2:1-11,是說聖神降臨在宗徒身上,於是宗徒出外宣講。這帶出今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

教宗方濟各說首先要是一個共融合一的教會,所以在宗徒大事錄中我們聽到很多的名字,讀出了我們是什麼什麼人,是這裏哪裏的,那篇讀經說什麼?就是說我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或者現在就像我們一樣,雖然大部份都是住在主教座堂附近,但是有些人也可能從不同的地方而來,我們當中有小孩,有年長的,有不同職業的,學識的水平也不一樣,不過我們是一個教會,我們都是被衪所吸引,在祭台上我們一起領受衪的聖體聖血。所以,在宗徒大事錄所說的共融,最後一句說:「我們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話,講論天主的奇事」。

講論天主的奇事,才可以共融合一。是天主叫我們共融合一,意思就是說,有時候我們也可以爭拗的,有很多時候我們也可以有不同想法,有些時候甚至我們也不能溝通。不過,這樣不會阻止我們成為一個共融合一的教會,只要我們圍繞着天主。今天在香港社會非常需要這一份共融合一,只要我們深入與主的關係,我們才能夠彼此交談、合一。

怎樣才能展現這一份共融合一?

在第二篇讀經(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12:27-30)又帶出今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第二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除了是共融的教會,大家就像朋友一般,很開心地,一起參與!每個人也有他那一份的貢獻,有他的角色,有他的崗位。就像這台彌撒一樣,有送聖體員,有輔祭,有歌詠團,有主禮等等。很多不同的角色,大家都是不一樣,但是因為我們共融合一在主內,所以各司己職當中,大家是配合的,不同成為互補。其實不單只是教會,家庭也是一樣,社會也都一樣,教會就是為這件事作見證。

第二篇讀經就告訴了我們「眾人豈能都做宗徒?豈能都做先知?」大家也是不同的,不過我們參與,因此今屆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教宗方濟各特別向大家發出一份問卷,有很多題目的,這些不是選擇題,而是會問及「怎樣共融合一?」,「你的教會如何給弟兄姊妹參與?」。他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每一位教友,即是那些現在很少回來的,甚至不回來的,如果找到他們,都邀請他們給予意見,可以參與。

今天,原來在主教座堂還有一個很好的例子,真是一個具體參與的。剛才彌撒開始之前,陳志明神父告訴我今天是堂區議會策劃日,很多善會幹事都作了一些商討、一些計劃,今天就聚集一起來集合大家的想法,包括:為主教座堂未來三年可以怎樣發展,在那方面要留意,在那方面需要改善。我相信這就是最好去落實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記這個「共議同行」的精神。

我們反省了第一篇讀經及第二篇讀經,有共融,第二篇論及參與。不過,不要忘記教會不是為自己而存在,我們這份參與不只是來建設這個團體,只是覺得「我們在這裏很好、很開心」,「兄弟姊妹互相幫忙,不要理會外面的人,外面的人不好」。不是這樣!我們有使命,這個就是第三個重要的元素,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是要向世界作見證。

在路加福音4:16-22,很重要,耶穌的第一篇公開講道。他去到自己的家鄉納匝肋公開講道,引用依撒意亞先知書:「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非常厲害,要做很多事情。不過,不要讓我們忘記第一句最重要,就是「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就好像第一篇讀經,我們知道教會的開始的原因是因為上主的神臨於宗徒身上。第二篇讀經,為什麼我們大家會一起參與,雖然不同都彼此合作呢?因為「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

各位兄弟姊妹,很高興知道其實很多堂區在疫情緩和時,都出去在街上派口罩,關心街上的露宿者。我知道主教座堂也有做。是的,這一份就是跟整個社會一起同行。教會和基督徒不是為自己而存在,耶穌派遣我們,因為衪也是被派遣的。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

各位兄弟姊妹,我希望這一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不是只是去答問卷,也不只是主教們與教宗他們自己工作就可以,「我們有時候看看公教報就可以」,不是這樣!大家都要參與,因為我們是真正的一個共融合一的團體,一個「共議同行」的教會。

怎樣體會這一份精神呢?

不是只是我說給你聽就可以,最緊要的是每一個人都體會到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如果你體會到天主的愛就是上主的神,這樣的話,你自自然然會去做,自然會去承擔使命。「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是教會的開始,是承擔使命的力量,是參與的動力。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來自今天的福音,路加福音第4章18節,所以背熟這一節「實發」。這一節非常重要,真的將整個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以致我們教會的精神由這裏開始,因為「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

讓我們靜默片刻,去體會上主愛情之神,在這個時刻怎樣臨於我們身上去推動我們去承擔使命,建設教會。

路加福音第4章18節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

按此閱覽
第16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資訊

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官方網站

大自然靈修: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生為服務】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

【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
而是來服事人,
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
(谷10:45)

宗徒雅各伯和若望向耶穌提出一個大膽的要求,他們希望在耶穌的光榮中坐在祂的左右,其實說穿了,就是為了希望得到權勢和地位。因此耶穌馬上回答說他們不知道求的是什麼,並且明言只有天主才有權力決定。然後耶穌再次帶出做大的,就要為眾人服務的道理。

正如門徒不明白耶穌降生成人的使命一樣,我們也可能沒有完全明白天主給予人和耶穌的使命。天主確實給予人類有別於其他受造物的身份和權力,不過這種身份和權力是用作服務:看守樂園(創2:15)。在這個樂園裡面有人,有動物也有植物。

耶穌的服務,是甚至為眾生獻出祂自己的生命。聖保祿在他的書信中提到,天主藉耶穌透過十字架救贖人類,同時也願萬物重歸天主(哥1:20;弗1:10)。就好像依撒意亞先知書中提到的默西亞的理想國一樣,萬物都能和諧共存(依11:6-9)。

如果有機會我們登山的時候,可以嘗試坐下來靜靜地用眼去看,用耳去聽,用身體去感受眼前的風景,我們或許能夠意識到,我們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視大地,而是自己其實也在大自然之中。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感謝祢讓我們從祢的聖子耶穌中,
了解到祢多一點。
但願我們所求的都合乎祢的聖意,
並懷著為他者服務的精神,倣效耶穌。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