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再次念到烏克蘭,也表示隨時願意去莫斯科會見普京

CNS photo/Alexander Ermochenko, Reuters

教宗方濟各於5月1日誦念《天皇后喜樂經》之後,談到從當天開始的聖母月,邀請「衆信友和基督徒團體在5月份每天都為和平誦念《玫瑰經》」。接著,教宗的思慮轉向烏克蘭的馬里烏波爾城,即「瑪利亞城」,她遭到了殘酷的轟炸和摧毀。教宗說:「此時此刻我再次要求,為困在那個城市鋼鐵廠的民衆開啓的人道走廊暢通無阻。」

「我痛苦悲傷,牽掛著烏克蘭人民的痛苦,尤其是最弱小、老年人和兒童。從那裡甚至傳來兒童被逐出和流放的可怕消息。在看到人性可怕倒退的同時,我與許多感到悲痛的人一起質問,人類是否真的在尋求和平;是否願意避免軍事和舌戰的不斷升級;是否在盡一切可能讓武器消聲。」

最後,教宗沉痛呼籲:「我們不要屈服於暴力和武器惡性循環的邏輯。應走上對話與和平的道路。」

CNS photo/Paul Haring

此外,意大利《晚郵報》5月3日發表了教宗方濟各與該報社長馮塔納(Luciano Fontana)和副社長薩爾扎尼尼(Fiorenza Sarzanini)進行的訪談,内容主要涉及烏克蘭戰爭。教宗簡述了聖座從2月24日至今為停止戰爭所盡的努力,並表示他向普京總統提出了願意立即前往莫斯科的意願。

教宗說:「開戰20天後,我請帕羅林樞機轉告普京,我願意前往莫斯科。當然,這需要克里姆林宮領導人允許敞開幾個門窗。我們還未得到答覆,我們仍繼續提出這要求,即使擔心普京無法也無意在此時進行這會晤。但這種暴行怎能不去制止呢?25年前,我們在盧旺達經歷了同樣的事。」

關於這場戰爭的原因和武器「貿易」,教宗指出,只有少數國家反對提供武器的醜聞。

至於引起戰爭的原因,教宗表示:「也許是北約在俄羅斯的門前叫囂,因而激起一種憤怒,導致克里姆林宮反應惡劣,引發衝突。」

關於向烏克蘭人供應武器是否正確,教宗說:「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離得太遠了。但明顯的是,那裡正在試驗武器。俄羅斯人現在知道裝甲車沒什麽用處,正在考慮其它的東西。戰爭的原因正在於此:測試人們所生産的武器。」

教宗現在不會去基輔,他認為必須先去莫斯科。在重申為停止暴力升級已作和能作的努力後,教宗表明:「現在我不去基輔。我感到不能去。我必須先去莫斯科,先與普京會晤。但我也是一個司鐸,我能做什麽?我盡我所能,如果普京敞開大門的話。」

關於去莫斯科的話題,教宗也著眼於與正教宗主教基利爾聯手行動的可能性。他談到3月15日與宗主教的40分鐘視頻通話、基利爾對這場戰爭的「辯解」,以及取消6月在耶路撒冷的會晤。

教宗表示:「我聽了他的述説,然後對他說:我對此一無所知。兄弟,我們不是國家的輔祭員,我們不能使用政治言辭,而應說耶穌的話語。我們是天主同一個聖潔子民的牧人,因此我們必須尋求和平的道路,讓武器停火。宗主教不能變成普京的輔祭員。我與他定於6月14日在耶路撒冷見面,這將是我們第二次面對面地相見,與戰爭毫無關係。但現在他也同意我們先停下來,免得成為曖昧的信號。」

教宗的視野進一步擴大,談到在一個有戰爭的世界中人民的權利,那是常被提起和令人擔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教宗表明:「這不是一個 警報,而是對事物的觀察:叙利亞、也門、伊拉克,以及在非洲一場又一場的戰爭。這裡面都有國際利益。一個自由國家能對另一個自由國家開戰,這不可思議。在烏克蘭似乎是其他人在製造衝突。唯一關乎烏克蘭人的,是他們在頓巴斯作出的反應,但這是十年前的事,是陳舊話題了。當然,他們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民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更多烏克蘭資訊

教宗與聯合國共同呼籲烏克蘭戰爭在復活節停戰

2022年4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與烏克蘭難民會面時親吻來自遭俄軍屠殺平民的基輔西北方的小鎮布查(Bucha)的烏克蘭國旗。(CNS photo/Paul Haring)

聖座新聞室在4月21日發表公告,公告表示,羅馬聖座和教宗方濟各加入到聯合國的停戰呼籲中,根據儒略曆,復活節將在4月24日慶祝。該停戰呼籲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Manuel de Oliveira Guterres)與烏克蘭東方天主教會大總主教舍夫丘克(Sviatoslav Shevchuk)於4月19日共同發出的。

聖座公告指出,「要祈求上主的護佑,讓那些被困在戰區的民衆能夠撤離,祈願和平很快恢復;並要求各個國家的領導人要傾聽人民和平的呼聲。」

烏克蘭資訊

烏克蘭的求救聲:教宗,求你救救掉入馬里烏波爾陷阱的人民

2022年4月20日,烏俄衝突期間,烏克蘭南部港口馬里烏波爾的撤離市民在等待登上公共汽車離開該市。(CNS photo/Alexander Ermochenko, Reuters)

烏克蘭馬里烏波爾的局勢是個死亡陷阱。人民試圖讓求救聲盡量傳得又高又遠,甚至傳到教宗耳裡,因為對他們來說,教宗是「最後一個希望堡壘」。

切爾尼樞機在復活節八日慶期內向梵蒂岡新聞網表示,他接獲了一封由「馬里烏波爾捍衛者的母親和妻兒」聯合署名的求救信,信函的最終收件人是聖父教宗。樞機表示,這封信函凸顯出教宗「從一開始就表明的事」,即:「戰爭毫無理性可言」;教宗在今年度的復活節文告中再次強調了這點。

這封信函輾轉來到梵蒂岡,經由烏克蘭國家電視台一名記者的手、送到了宗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臨時部長切爾尼樞機那裡。信中寫道:馬里烏波爾這座城市在一天廿四小時的襲擊下「化為灰燼」,成了「歐洲第廿一世紀未曾有過的人道主義災難」的中心。「圍城的不可接受性的問題勢必會再興起」,整座城市遭受「無差別攻擊」、毫無道理的毀滅和苦不堪言的磨難,而城裡的百姓理當得到國際人道法的保護。

雖然每天撐不下去的人數「與日俱增」,但是「聖父教宗仍然能幫助受苦者」。在馬里烏波爾奮勇抵抗的人們的妻小向教宗發出如此呼聲。這些婦女約有一百人,主要分成醫療組和膳食組。她們指出,現在有上百個受傷的平民和戰士得不到任何治療,因為藥品和消毒器材用完了。為此,「他們應該撤離戰場」。

信函中也描述了亞速鋼鐵廠的情況:那裡成了衝突前線,而在鋼鐵廠內除了烏克蘭軍隊以外,還有大約一千名平民。信函寫道:「從戰鬥之初,這些人就認為跟戰士生活在一起不僅能保障安全,而且有機會得到糧食、飲用水和醫藥治療。然而,對許多婦女和孩童來說,那裡現在似乎變成了一個『陷阱』,就連糧食和飲用水都無法送達。」

切爾尼樞機表明,「這個在絕望中發出的哀求也面向所有能通過人道走廊和停火來提供援助的人;此時此刻,如此局勢需要的正是停火」。值此復活節八日慶期,我們懷著堅信上主已經復活的信德和喜樂,同時也要「承擔起我們在烏克蘭和在世界其它地方忍受這個恐怖又不理性的戰爭的弟兄姊妹的磨難和痛苦」。

這封寫給教宗方濟各的求救信最後表示,婦女、孩童和傷員不該在世人眼中這麼死去。他們是「今天的殉道者」。「您幫助他們撤離馬里烏波爾的援助,將成為真正的父愛舉動、善牧的協助和真正的慈悲善舉」。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烏克蘭資訊

在烏克蘭的教宗特使:面對戰爭的摧殘,沒有言語,只有信仰

2022年4月15日(聖週五),在烏克蘭擔任教宗特使的克拉耶夫斯基樞機(Konrad Krajewski)在博羅江卡(Borodyanka)附近的一個亂葬崗上祈禱。(CNS photo/Vatican Media)

宗座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樞機(Cardinal Konrad Krajewski)繼續在烏克蘭探訪基輔和其它地方,將教宗方濟各和教會的臨在帶給因目前戰爭而受苦的人,並按照教宗的願望,與烏克蘭人分享逾越節三日慶典的重要時刻,直到復活主日。

克拉耶夫斯基樞機在4月14日聖週四主持了主的晚餐彌撒,並舉行了濯足禮。4月15日(聖週五),他與聖座大使庫爾伯卡斯(Visvaldas Kulbokas)總主教一起,在遭戰爭破壞最嚴重的一個地區博羅江卡,帶領了感人的公拜苦路。

樞機在回基輔時向梵蒂岡新聞網講述說:「現在,我與聖座大使,從這些對世界上每個人來說都很艱難的地方返回基輔。我們在那裡再次看到了許多死者和一個埋葬了至少有80人的墳墓,被埋葬的人連姓名都沒有。」克拉耶夫斯基樞機接著表示:「面對這情景,沒有眼淚,沒有言語,幸好有信仰。我們現在是在聖週,今天是聖週五,在這一天,我們可以與耶穌一起、與祂一起在十字架上,因為聖週五之後是復活主日。或許祂將用祂的愛向我們解釋一切,並將改變一切,也改變我們的心,改變這些天來我們承受的痛苦,尤其是在今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烏克蘭資訊

烏克蘭基輔天主教修院被俄羅斯軍人洗劫一空

圖片:Bishop Vitalii Kryvytskyi, the bishop of the Latin Catholic diocese of Kyiv.

烏克蘭基輔地區沃爾澤利天主教修院近日遭到劫掠。該修院院長魯斯蘭(Ruslan Mykhalkiv)神父說:「我們分發糧食時,領糧食的百姓告訴我們,洗劫者是俄羅斯軍人。但當地居民也來拿了東西。他們絕望至極、飢腸轆轆,而這裡沒有店家開門,所以他們想到來拿我們的食物。至少他們得以果腹充飢。」魯斯蘭神父說這番話時,語氣不帶一絲的怨恨。事實上,「洗劫一空」這個詞毫不誇大,因為連若望保祿二世的聖爵和修院院長的舊鞋子都不翼而飛。

劫掠的消息在社交網絡上迅速傳開,因為天主教拉丁禮基輔教區維大理·克里維茨基(Vitalii Kryvytskyi)主教也在臉書上發布了若干照片。其中一張是聖母像頭部被打碎的景象。這是烏克蘭自2月24日陷入戰亂的後果之一。

俄羅斯襲擊的隔天,該修院院長就帶著修生和隔壁孤兒院的兩名修女和五名孩童踏上逃難之路。院長說:「我們意識到可能會發生的事,提早幾天做好準備。而這些事也的確發生。」軍隊占領修院一帶,院長一行人躲在數公里外的地方避難。該修院只有靈修指導神師伊戈爾(Igor)神父留守,因為他同時也是該堂區的本堂司鐸。即使遭到襲擊、窗戶破裂、隔壁用於接待訪客的房舍毀損,伊戈爾神父依然堅守修院。院長表示,「當時襲擊用的是輕型炮彈。我知道這件事,因為靈修指導神師發給我們照片」。

後來連伊戈爾神父也不得不離開,因為另一次襲擊修院用的是「重型武器」,造成建築物內外一塌糊塗。魯斯蘭神父說:「俄羅斯軍隊封鎖了地區的出入口。我們直到上週四(4月7日)才回得來,然後立刻發現修院大門敞開。」雖然修院缺水、斷電、沒瓦斯,院長和其他司鐸仍然堅持回去整理環境。院長說:「我們回家時發現門窗全開,一進門才知道,這裡不只遭到炸彈襲擊。」

修院的的確確被洗劫一空:鍋碗瓢盆、路由器、洗衣機、電腦、空調機和小型器材都沒了。院長表示:「就連不起眼的東西都變得值錢。他們偷走了很多禮儀器具,以及若望保祿二世2001年牧靈訪問烏克蘭時在彌撒中使用的銀製聖爵。我們把它看作聖髑,在重要慶典上使用。主教說,連我跑步用的舊球鞋也被拿走,這當然是不足掛齒的事。修生的鞋子和衣服也通通不見。」

糧食儲藏室也被一掃而空。院長說:「我們以前存了些生活必需品、馬鈴薯、麵條和其它保質期長的糧食。現在全空了。」不過,院長再三強調,這是不幸中的大幸。「我們知道劫掠修院的是俄羅斯人,因為我們分發糧食時,領糧食的百姓告訴了我們。他們說,俄羅斯人用了某個特殊技巧打開鐵柵欄,然後破門而入。但我認為,本地百姓也拿了我們的東西。少數生活困頓的人之前就會來我們這裡順走一些小型廚房用具,現在他們拿走了所有食物。我們這裡有糧食,而百姓餓著肚子。沒有店家開門,他們能去哪裡找吃的呢?他們興起這個念頭,或許良心有虧,但我們要理解戰爭的背景、占領的處境。他們知道這樣能果腹充飢。這舉動合情合理⋯⋯。」

然而,院長澄清,果腹充飢是合理的,但其餘的事絕非如此!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facebook.com/vitalii.kryvytskyi

facebook.com/vitalii.kryvytskyi

facebook.com/vitalii.kryvytskyi

facebook.com/vitalii.kryvytskyi

facebook.com/vitalii.kryvytskyi

facebook.com/vitalii.kryvytskyi

烏克蘭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回顧在馬耳他的牧靈訪問及再次呼籲停止烏克蘭戰爭

圖片:vatican.va

2022年4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回顧了他在馬耳他的牧靈訪問。教宗再次引用聖史路加在《宗徒大事錄》裡的記述,指出保祿遭遇船難後,在馬耳他島受到「非常友善」的款待(參閱:宗廿八2)。教宗此行正是選擇了這句話作為格言,因為這番話「不僅為移民現象指示當走的道路」,更是普遍有助於「世界變得更友愛、更宜居」,從而拯救同在一艘船上的我們大家免於「船難」。

接著,教宗稱馬耳他是個關鍵地點,因為該國位於地中海中央,是不同民族與文化的交會處。「今天人們常談論『地緣政治』,但不幸的是,主流邏輯是各大強國為聲明自身利益而運用的策略邏輯,並拓展至經濟影響力、意識形態影響力或軍事影響力的領域。我們正在戰爭中看到這點」。

在此背景下,馬耳他代表了「弱小」、小國的權利和力量。這些國家雖然勢單力薄,但他們的歷史和文化底蘊深厚,應當推廣另一種邏輯:即「尊重和自由的邏輯、在差異中和睦共處的邏輯,並抵制強權的殖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試圖為新的和平歷史奠定基礎,而不幸推進了強權你爭我奪的歷史舊事。在當前的烏克蘭戰事中,我們目睹了聯合國無所助益」。

教宗由此談到移民潮現象,以及他在馬耳他的最後一項活動:與眾多安置在若望廿三世接待中心的移民相聚。該機構由一名高齡九十幾歲的方濟各會會士帶領,他在使徒熱忱和關愛移民方面樹立了榜樣。教宗表示,當天做見證的移民分享了他們的經歷、夢想和盼望。教宗強調,每個移民都是獨一無二的,如同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有自己的「人性尊嚴、根基和文化」,攜帶著無盡的財富。這財富大過於接納移民所會帶來的各種問題。

關於接納移民的事,教宗闡明,「當然,接納工作要妥善安排和管理,而且首要之務是在國際層面一起規劃。因為移民潮現象不能縮減成緊急危難,卻是我們時代的記號。移民現象該當如此解讀和詮釋。它會變成衝突的記號或是和平的記號,取決於我們如何應對」。

為此,教宗讚許馬耳他是個「和平的工作坊」。該國「倘若從其根基汲取手足情誼、憐憫和團結的活力,便能實踐這項使命」。馬耳他人民在領受福音時也建立了這些價值觀,並能因著福音把這些價值觀發揚光大。

談到這次訪問的牧靈層面,教宗解釋說,他前往馬耳他是為了堅定當地居民的「信德與共融」。就福傳的角度,馬耳他也是個關鍵地點。為數眾多的司鐸、修會會士和平信徒從該國的兩個教區出發,把他們的基督信仰見證傳到世界各地。因此,教宗稱其訪問也帶有感恩和讚賞的意涵。然而,教宗坦言,「世俗化的風,以及立基於消費主義、新資本主義和相對主義的偽文化之風」也在馬耳他吹起。因此,這是個「新福傳的時節」。教宗在聖保祿岩洞的朝聖「有如在泉源汲水,好讓福音能在馬耳他帶著泉源的清新一湧而出,重振其民眾虔誠情操的偉大瑰寶」。教宗尤其在戈佐島的塔皮努聖母朝聖地舉行祈禱聚會時,感受到當地人的虔誠情操。

教宗說:「我在那裡感受到馬耳他人民跳躍的心,他們對其母親、聖母瑪利亞深信不疑。聖母始終引領我們回歸本質,回到為我們被釘十字架、死而復活的基督那裡,回到祂的慈愛內。聖母幫助我們從聖神那裡引火來重燃信德之火。聖神世世代代啟發人們喜樂地宣講福音,因為教會的喜樂在於福傳!」

教宗最後再次感謝馬耳他共和國總統、第一家庭,以及該國總理和民政當局的款待,並向各位主教、整個教會團體、志願者和所有以祈禱陪伴他此行的人表達感激之情。

此外,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再次以嚴厲的語氣談到在烏克蘭的「大屠殺」:「要讓這場戰爭結束,要讓武器消聲,要停止製造大量的死亡和毀滅!這是向上天發出的呼喊。」

教宗說:「最近關於烏克蘭戰爭的消息非但沒有帶來安慰和希望,反而證實新的暴行,如布恰大屠殺。殘暴越來越令人毛骨悚然,甚至對手無寸鐵的平民、婦女和兒童下手。這些無辜受害者的血向上天呼喊哀求:請讓這場戰爭結束,請讓武器消聲,請讓這大量的死亡和毀滅停下吧!」

接著,教宗邀請在場的衆人為停止戰爭祈禱。靜默片刻之後,教宗起身展示一面烏克蘭國旗,上面印有一個十字架,圍繞著十字架寫的烏克蘭文字是紀念2014年烏克蘭廣場革命。教宗拿著這面旗幟說:「昨天,正是從布恰人們給我帶來這面旗幟。這是來自戰爭、來自那飽受折磨的城市的旗幟。」

隨後,一些烏克蘭兒童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教宗的面前。其中最小的一個還在媽媽的懷中,最大的一位男孩拿著一幅圖畫,圖畫中有揮動的白手附在烏克蘭國旗上,一顆心靠近接納他們的意大利的國旗上方。最後,教宗提醒在場的衆人說:「讓我們向他們致意,並與他們一起祈禱。這些孩子不得不逃離家園,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這就是戰爭的後果,我們不要忘記他們,不要忘記烏克蘭人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詳情

烏克蘭資訊

教宗聆聽並關懷加拿大原住民第一民族全國議會的代表

圖片:Vatican Media

羅馬時間,2022年3月31日上午10時30分,教宗方濟各「在聆聽和關懷的氣氛中」接見了遠從加拿大而來的原住民第一民族全國議會14名原住民,加拿大若干名主教也陪同前來。聖座新聞室當天稍晚在一份公告中宣布這項消息。隔天4月1日上午,教宗同時接見三個加拿大原住民代表團成員,即原住民第一民族全國議會、梅蒂斯人全國議會和因紐特人團結組織的代表。

3月31日,加拿大原住民第一民族全國議會成員(the Assembly of First Nations)身穿傳統服飾晉見教宗,然後在聖伯多祿廣場外講述了當天早上會晤的細節。該團體的地區領導人杰拉爾德·安托萬(Gerald Antonie)說:「這是個特別的日子。」他證實教宗聆聽了他們,並指出:「所發生的一切不該發生。我們渴望向你們講述我們的真相。」這一字一句也涉及過去的傷痛、受害者遭受的虐待,以及許多早逝的生命。為此,教宗受邀前往加拿大,推動和解的進程。此前,在加拿大坎盧普斯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發現兩百多具原住民遺骸後,該國主教們立即承認當年的罪過,啟動和解的進程。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下半葉,加拿大政府建立寄宿學校來同化原住民孩童,並把這些學校託付於當地基督信仰教會管理,其中包括天主教會。這些學校普遍經費不足,學童往往遭受虐待。

杰拉爾德·安托萬在講話中表示,原住民與大地母親有著特殊的關係。他解釋道,「大地是非常獨特的母親,是我們的家園」。誠如教宗方濟各所言,大地是個有待保護的家園,因此眾人必須「攜手努力,因為我們不再有很多的時間」。

3月28日週一,教宗先後接見了加拿大兩個原住民代表團,他們分別是梅蒂人和因紐特人。當時,他們同樣在與記者的會晤中強調了「真相、正義、治癒及和解」的必要性。年輕的梅蒂人領袖卡隆(Cassidy Caron)女士指出,「認錯、道歉和補償來得很晚,但做正確的事永遠不嫌遲」。因紐特人代表團的格雷格(Martha Greig)女士表明,她告訴教宗,「人民需要治癒。她邀請教宗前去加拿大,這對前寄宿生和他們的家庭而言將會意義深遠」。教宗訪問的意願已經宣布,但是行程尚未確定。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點擊收看《鹽與光》在羅馬現場報導

教宗捐贈烏克蘭一輛救護車並已抵達利沃夫

宗座賑濟所所長克拉耶夫斯基樞機剛於3月25日在葡萄牙花地瑪聖母朝聖地主持了奉獻烏克蘭和俄羅斯於聖母無玷聖心的禮儀之後,就於第二天(26日)早晨風塵僕僕返回羅馬。他又馬不停蹄地再次前往烏克蘭利沃夫,將一輛由教宗方濟各捐贈並親自降福的救護車送往該地。

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表示,克拉耶夫斯基樞機到達利沃夫後,將把救護車交於市政府當局,市政府隨後把教宗捐贈的救護車分配到最急需的地方。

圖片:fatima.pt

在啟程前,克拉耶夫斯基樞機向梵蒂岡新聞網表示,他作為教宗的特使,於3月25日下午在葡萄牙花地瑪聖母朝聖地,主持了把烏克蘭與俄羅斯奉獻於聖母無玷聖心的隆重禮儀。參禮的信友達15,000人,25位主教和葡萄牙總統德索薩(Marcelo Nuno Duarte Rebelo de Sousa)出席奉獻禮儀並與在場的全體信友誦念奉獻禱文,同聲發出和平的呼求。

最後,這位宗座賑濟所的所長堅定地表示:「靠著信德,能夠終止戰爭;我懷著完全信賴天主的信念前往烏克蘭,去目睹奉獻於聖母瑪利亞結出的具體果實。」

圖片:vatican.va

2022年3月27日,在最近幾週接納了25萬逃離戰區的人的利沃夫當局,已接收了此禮物。克拉耶夫斯基樞機說:「我有幸以教宗的名義送交這個特殊的禮物救護車,它具有象徵意義,因為救護車是用來拯救生命的。教宗始終是搭建橋樑、帶來和平的人,救護車正是為受苦的人而設的,但它也代表了教宗的關懷。這是在說『我與你們相近,與你們一起受苦,我為這個處於困境中的國家呼籲和祈求和平』。」

樞機接著表示:「我已把這輛救護車交給了利沃夫州長,他向我和教宗表示感謝,並說把救護車分配給兒科醫院,正是為了挽救那些來自戰區的孩童。」

教宗禮物的受益者將是地區婦幼保健中心。烏克蘭當局的一位代表表示:「這是一份重要的禮物,因為該地區的難民人數大幅增長。感謝克拉耶夫斯基樞機!我們感謝教宗方濟各為烏克蘭祈禱和惦記烏克蘭:他給予我們力量!我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不要看到戰爭。」

當天上午晚些時候,宗座賑濟所所長在利沃夫主教座堂祈禱,他是第二次來到烏克蘭,帶來教宗的支持。3月6日至12日,克拉耶夫斯基樞機也去了里夫內和若夫克瓦,以及其它地方,以教宗的名義帶去了幫助、支持和希望。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資訊

教宗方濟各懺悔禮儀和奉獻禮講道

圖片:vatican.va

「這不是一種魔法,而是一種靈性舉動,是兒女們完全信賴的舉動。」

教宗方濟各於2022年3月25日下午在懺悔禮儀和將俄羅斯及烏克蘭人民奉獻於聖母無玷聖心的舉動中强調這個思想。教宗在禮儀中發表了一篇充滿靈性和意義深刻的講道。以下是這篇講道的全文:

在今天慶典的福音書中,天使加俾額爾三次對聖母瑪利亞說話。第一次,在問候她時,說:「萬福! 充滿恩寵者,上主與你同在」(路一28)。歡喜的理由,喜樂的原因,在這幾個字中透露出來:主與妳同在。弟兄姐妹們,今天你可以聽到這句話是向你、向我們每個人説的;你每次接近天主的寬恕時都可以把它當做是對自己說的,因為在那裡主對你說:「我與你同在。」我們常常認為辦告解是指我們低著頭去見天主。但首先不是我們回到主身邊;是祂來拜訪我們,讓我們充滿祂的恩寵,因祂的喜樂而歡喜。辦告解就是把自己重新站起來的喜悅告訴天父。辦告解就是把自己重新站起來的喜悅告訴天父。在這當中,我們所經驗的核心不是我們的罪:在這當中有罪的存在,但不是核心;而是祂的寬恕:這才是核心。讓我們想像一下,如果這聖事的中心是我們的罪,認為幾乎一切都取决於我們,取決於我們的悔改,取决於我們的努力,取决於我們的承諾。但並非如此,位於中心的是祂,祂釋放了我們,使我們重新站起來。

我們應讓恩寵重回首位,並懇求恩典,明白修和首先不是我們向天主邁出一步,而是祂張開雙臂擁抱我們,使我們驚嘆,讓我們感動。是主耶穌,一如來到納匝肋瑪利亞那裡,祂進入我們的家,帶給我們從未體驗過的驚奇和喜悅:得寬恕的喜悅。我們要把天主的願景放在首位:我們要對告解再次産生依戀之情。我們需要它,因為每一次內在的重生,每一次靈性的轉折都是從這裡開始的,從天主的寬恕開始的。我們不要忽視修和,而要重新認識到它是喜悅的聖事。是的,是喜悅的聖事,在那裡,我們倍感羞愧的惡變成了一個機會,讓我們體驗到天父溫暖的懷抱、耶穌甜蜜的治癒力、以及聖神的 「母性溫柔」。這就是辦告解的核心。

那麽,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我們要前去接受寬恕。你們,實施天主寬恕的弟兄們,你們要對那些前來聆聽這一喜悅宣報的人說:喜樂吧,主與你們同在。拜託,不要心硬,不要阻礙,沒有不適之處;要向慈悲敞開心門!特別是在聽告解時,我們蒙召進入善牧的角色,祂把羊抱在懷裡給予愛撫;我們蒙召成為恩寵的管道,把天父的慈悲活水澆灌到乾枯的心田。如果一個司鐸沒有這種態度,心中沒有這些情懷,最好不要去聽告解。

天使第二次對瑪利亞說話。她因收到的問候而感到不安,於是天使對她說:「不要害怕」(第30節)。第一句話是「上主與你同在」,第二句話是「不要害怕」。在聖經中,當天主向那些接納祂的人顯現時,喜歡說這句話:不要害怕。祂對亞巴郎說過這話(參見:創十五1),對依撒格(參見:創二六24)、雅各伯(參見:創四六3)等等都說過這話,乃至對若瑟(參見:創瑪一20)和瑪利亞也重複過:不要害怕。不要害怕。透過這種方式,祂向我們傳遞了一個清晰而令人欣慰的訊息:只要我們把自己的生命向天主敞開,恐懼就不能再挾持我們。因為恐懼使我們被綁架。弟兄姐妹們,如果你的罪讓你害怕,如果你的過去讓你不安,如果你的傷口沒有癒合,如果你不斷的跌倒讓你意志消沉,你似乎失去了希望,請不要害怕。天主知道你的弱點,祂比你的錯誤更強大。天主比我們的罪更强大,强大得很!祂只要求你做一件事:不要把你的弱點、你的苦難留在你心裡;而把它們帶到祂那裡,放在祂那裡,它們就會從失望的理由變成復活的機遇。不要害怕!上主詢問我們的罪……。我腦海中出現那個在沙漠中的隱修士的故事,他把一切給了天主,全部給了,度一種守齋、懺悔和祈禱的生活……。上主要求他的更多。隱修士說:「上主,我給了祢一切!」「還缺少什麽?」「把你的罪給我。」上主如此要求我們。不要害怕!

聖母瑪利亞陪伴著我們:她把自己的不安交給天主。天使的宣報給了她嚴重的恐懼理由。天使提出了一件令她不可想像的事,這超出了她的能力範圍,單憑自己無法處理:會有太多的困難,與梅瑟法律、與若瑟、與她家鄉的人和本國人民會有問題。

但瑪利亞沒有提出反對意見。那一句不要害怕已足夠了,天主的保證已足够了。她緊緊抓住祂,就像我們今天晚上要做的那樣。因為我們經常做相反的事情:從我們的確定性出發,只有當我們失去這些確定性時,我們才去尋求天主。然而,聖母教導我們要從天主出發,相信其它一切自會加給我們(參見:瑪六33)。她邀請我們去找源頭,去尋求上主,祂是對抗恐懼和生活之惡的根本療法。梵蒂岡這裡有一個告解亭上寫著一句格言讓人想到這一點,它這樣對天主說:「離開祢就是墮落,回到祢身邊就是重生,留在祢內就能生存。」(參見聖奧古斯丁,Soliloquium I,3)離開祢就是墮落,回到祢身邊就是重生,留在祢內就能生存。

在這些日子裡,死亡的新聞和圖像不斷傳到我們的家庭,炮彈摧毀了我們這麽多無助的烏克蘭兄弟姐妹的家園。殘酷的戰爭打擊了許多人,使每個人都遭受痛苦,使每個人都感到恐懼和沮喪。我們感到無能和無力。我們需要聽到有人說「不要害怕」。但僅靠人的保證是不够的,需要天主的臨在,需要天主給予寬恕的確定性,唯有祂能消除惡、化解怨、恢復人心的安寧。讓我們回到天主身邊,回到祂的寬恕中。

天使第三次說話。現在他對聖母說:「聖神要臨於妳」(路一35)。「上主與你同在」,「不要害怕」 ,第三句話是「聖神要臨於妳」。這就是天主介入歷史的方式:賦予祂的神。因為在重要的事情上,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我們靠自己不能解决歷史的矛盾,也不能解决我們心中的矛盾。我們需要天主智慧和溫柔的力量,也就是聖神。我們需要愛的聖神,祂能化解仇恨,消除怨恨,熄滅貪婪,將我們從冷漠中喚醒。那是賜予我們和諧的聖神,因為祂就是和諧。我們需要天主的愛,因為我們的愛是不穩定的及不足的。我們向上主祈求許多東西,但我們常常忘記向祂祈求最重要和祂希望給予我們的,那就是聖神,即愛的力量。如果沒有愛,我們將為世界提供什麽?有人說,一個沒有愛的基督徒就像一根不會縫合的針:它扎人,傷人,但如果它不縫合,不編織,不聚合,它就沒有用。我冒昧地說:那就不是基督徒。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需要從天主的寬恕中汲取愛的力量,汲取降臨在瑪利亞身上的聖神。

因為,如果我們想讓世界改變,我們的心首先必須作出改變。為了做到這一點,今天我們要讓聖母媽媽牽著我們的手。讓我們看看她的無玷聖心,天主在她心中休憩,這是唯一一顆沒有污點的人類之心。她是 「滿被聖寵者」(第28節),沒有罪汙:在她身上沒有惡的痕迹,因此天主能夠通過她開始救恩與和平的嶄新歷史。在那裡,歷史已經轉向。天主通過叩響瑪利亞的心而改變了歷史。

今天,我們也因寬恕而重獲新生,叩響那顆心。我願與全世界的主教和信衆一起,莊嚴地將我們所經歷的一切帶到聖母無玷聖心面前:再次將教會和全人類奉獻給她,並以特別的方式將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民奉獻給她,他們以孝愛之情尊她為母親。這不是一種魔法,不,不是這個;這是一種靈性舉動。這是兒女們完全信賴的舉動,在這場威脅全世界的殘酷的戰爭和無意義的戰爭的磨難中,他們求助於母親,如同兒童那樣,每當驚恐時,他們就去媽媽那裡哭泣、尋求保護。我們也求助於母親,把恐懼和痛苦交託於她的聖心,並把我們自己託付於她。將友愛與和平的珍寶,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和我們自己,交託於那清澈的、未受汙染的心中,映射著天主光輝的心中,因為她是天主賜給我們的母親,保護和守護我們。

天使可以把瑪利亞口中所發出的最美好的言語轉達給天主:「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罷!」(第38節)聖母瑪利亞的接受不是被動的或無奈,而是熱切渴望屬於天主,因為天主有 「和平而不是灾禍的計劃」(耶二九11)。這是以最密切的方式參與天主為世界制定的和平計劃。我們把自己獻給聖母瑪利亞,以便進入這個計劃,把自己完全置於天主的計劃之下。天主之母在答應之後,走了漫長的上坡路,前往山區看望她懷孕的表姐(參見:路一39)。她急速去了:我喜歡思索急速的聖母。總是如此:她是急速來幫助我們、守護我們的聖母。願她今天牽著我們的手,引領我們沿著崎嶇難行的友愛與對話之路前行,在和平的大道上前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資訊

宗座國際聖母學院院長解釋奉獻禮的意義

圖片:Vatican Media

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火爆發滿一個月之際,如同在困難中求助於母親的兒女那樣,世人也依靠和平之后聖母瑪利亞。為此,教宗方濟各將於3月25日下午五點在聖伯多祿大殿把俄羅斯與烏克蘭奉獻於聖母無玷聖心。宗座國際聖母學院院長切金(Stefano Cecchin)神父在這機會上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闡述這次奉獻禮的意義。他表明,每當家裡起爭執時,我們總是依靠母親。

切金神父首先回顧了聖母瑪利亞於1917年在花地瑪顯現的背景。他說:

「當時俄羅斯發生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天主持續通過聖母瑪利亞來眷顧我們。聖母在花地瑪顯現時要求奉獻俄羅斯。我想說的是,要是我們仔細探究『聖母瑪利亞時機的記號』,正如教宗方濟各邀請我們去做的那樣,我們也會重返那富有現實意義的歷史性時刻。因此,我衷心認為教宗要再次舉行奉獻禮的選擇極其美妙,也就是把處於戰事的兩個國家、俄羅斯和烏克蘭託付於『母親』。眾所周知,家庭裡如果手足失和、兄弟鬩牆,母親總是會促進重歸於好。這奉獻禮恰恰出自於教宗的這個直覺。」

就神學的層面來說,切金神父解釋道:

「聖母的心就是天主的心。我們必須想到,聖母瑪利亞與天父共有唯一的聖子。天父和聖母瑪利亞都深深愛著聖子,如同若望保祿二世、保祿六世和一切聖傳教導我們的那樣。聖母為我們開啟一條去愛的道路,一條通往天主無限聖愛的道路。因此,我們大家蒙召效法這顆心,好能在他人身上愛耶穌。我們堅信,真正的和平不來自於聯合國、武器或各國的策略,和平只出自於天主。所以,我們如果想要締造和平,就必須使我們的心相符於那愛天主、愛教會、愛弟兄姊妹的聖母心腸。這就是聖母無玷聖心。」

關於教宗邀請世界各地主教和天主子民一同參與這個奉獻禮的事,切金神父表示:

「我認為,這個選擇與教宗方濟各一再重申的同道偕行的概念有關。教宗代表教會,體現共融的意識,這是與教會並在教會內的共融,是教宗所說的『我們共同的家園』。因此,我們無法獨自得救,如同教宗方濟各在《眾位弟兄》通諭中所言,而且我們必須不停向天主祈求世界的救恩。福音告訴我們,『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十八20)教宗方濟各強調,世界的救恩之路必須攜手共進,而非獨自前行。因此,在這時刻,全體教會必須同心合一,懇求上主能來干預。」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獻俄羅斯和烏克蘭於聖母無玷聖心《奉獻頌》

歡迎您按此收看直播

相關資訊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