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新書《天主的名字是慈悲》發布會

  

羅馬奧思定出版社1月12日上午舉行新書發布會,介紹熱衷梵蒂岡事務的記者安德烈·托爾涅利(Andrea Tornielli)的新作《天主的名字是慈悲》(Il nome di Dio è Misericordia)。除了作者以外,聖座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意大利演員兼導演羅伯特·貝尼尼(Roberto Benigni)和華裔青年張奧思定(Zhang Agostino Jianqing)應邀出席了會議。梵蒂岡新聞室主任隆巴爾迪神父是發布會主持人。

隆巴爾迪神父首先表示,《天主的名字是慈悲》一書是托爾涅利與教宗訪談的果實,而且在聖年出版,意義便更為深刻。「這本訪談之書的珍貴之處正在於它在這禧年出版。透過這部作品我們分享了教宗在他的司鐸、牧職及靈修生活中的慈悲經驗」。

帕羅林樞機則強調《天主的名字是慈悲》一書「幾乎在引領讀者進入慈悲的奧跡」。慈悲是「基督徒的身份證」。「這部便於閲讀、具有主要作者,即教宗獨特風格的作品」並不給出最終答案,也不是為了排難解疑,而是「放寬視野,與超越人性邏輯的天主的無限大愛相遇」。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我們所生活的世界雖然失去了罪的意識,卻越來越需要慈悲。

帕羅林樞機指出慈悲不僅應在於個人的皈依,也應在於國與國及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上。「教宗的訊息、慈悲與寬恕的基督信仰訊息、我們跨越的許多聖門以及號召我們接納天主的愛,這些不僅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皈依和個人的靈魂得救,也與民族、社會、國家有關,幫助我們建立更為友愛的新關係。誰若親身體驗到慈悲的豐富恩寵,誰若得到了寬恕,他便能把那白白得到的至少分給別人一點」。

華裔青年張奧思定談到,他曾因施暴行而在意大利帕多瓦的監獄服刑。正是在監獄中,透過一名義工他認識了基督信仰,與慈悲的主耶穌相遇。張奧思定講述自己的經歷說:

「領洗後我明白自己蒙受了天主的全部慈悲,即使我還沒有意識到這慈悲。教宗方濟各的書幫助我更清楚了解在我身上發生的轉變。這就是我取名叫張奧思定的理由:奧思定是因為我想到聖奧思定,想到他的經歷;他的母親聖婦莫尼加尤其令我感動,她為自己的兒子流了多少眼淚,盼望能重新找到迷失的兒子。我的情況有點相似,我想到我的母親和她為我流下了成河的淚水,盼望我能重新找到生命意義。」

意大利知名演員兼導演貝尼尼的發言引起在座人士的陣陣鼓掌聲。他首先打趣地說,只有藉著教宗方濟各的書,一位威尼托的樞機、一個華裔服刑人和一個托斯卡納的喜劇演員才能在梵蒂岡的新書發布會上坐到一起。然後,他談到他對新書内容的感想說:

「這本書是對我們的愛撫,是擁抱我們,對我們的慈悲。注意,慈悲可不是坐在沙發上的一個美德!慈悲是一項行動起來的活躍美德:請看看教宗,人家可從不停步!他不僅心在動,雙臂、雙腿、雙腳、雙膝也在動,軀體和心靈都在動,從不停下!他去會晤不幸者,會晤窮人,一秒鐘都不肯停下來。」

「教宗的力量來自何處?正是來自慈悲的良藥!你們看看他,他去尋找失敗者,弱者中的最弱小者。他開始牧職後都去了哪裡?去了蘭佩杜薩,正是弱者中的最弱小者來到的地方。他在哪裡開啟了禧年的聖門?在中非班吉,世界上窮人中的窮人的最貧窮的地方:他正是在那個最貧窮的地方,去尋找、接近世界的苦難及痛苦,因為慈悲在那裡,在痛苦中誕生。」

「可話又說回來,要是一切都寬恕了,還要正義做什麽?可是,教宗方濟各說了,慈悲是最大的正義。正義是慈悲的最小部分。慈悲並不取消正義:慈悲不廢除正義,不腐蝕正義。慈悲看得更遠。一個只是實施正義的世界將是一個冷冰冰的世界,不是嗎?我們覺得人不僅需要正義,也需要某些其它的東西。在教宗方濟各的書中,我們感到的正是這些其它的東西,因為慈悲正是他牧職的泉源。」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