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圖片:鹽與光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彌撒

讀經一(在一切事上,越當謙下,你才能在上主面前,獲得恩寵。)
恭讀德訓篇 3:19-21, 30-31

我兒, 執行你的工作時,應當謙和;這樣,你會比施惠的人,更受人愛戴。你越偉大,在一切事上,越當謙下;這樣,你才能在上主面前,獲得恩寵;因為,只有上主的權能,是偉大的,被謙遜的人所尊崇。驕傲人的創傷,無法醫治,因為罪惡在他們身上,已根深蒂固,而他們卻不自覺。明智者的心,領會寓言;智慧者的心願,是希求熱心的聽眾    。

讀經二(你們走近了熙雍山,和永生天主的城。)
恭讀致希伯來人書 12:18-19, 22-24

弟兄姊妹們:你們並不是走近了那可觸摸的山,那裡有烈火、濃雲、黑暗、暴風、號筒的響聲,以及說話的聲音。當時,那些聽見的人,都懇求天主,不要再給他們說話。然而,你們卻走近了熙雍山,和永生天主的城、天上的耶路撒冷,走近了千萬天使的盛會,及已登記在天上的首生者的集會,又走近了審判眾人的天主,走近了被成全的義人的靈魂,走近了新約的中保耶穌。

福音(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恭讀聖路加福音 14:1, 7-14

在安息日,耶穌進入一個法利塞人首領的家吃飯;他們就留心觀察他。耶穌注意到被邀請的人,如何爭坐首席,便對他們講了一個比喻,說:「幾時你被請去赴婚宴,不要坐在首席,怕有比你更尊貴的客人,也被請來,那請你而又請他的主人,要來向你說:請讓座給這位客人!那時,你就要羞愧地退到末座。「你幾時被請,應去坐末座,等那請你的主人,走來給你說:朋友,請上坐吧!那時,你在同席的眾人面前,才有光彩。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耶穌也向請他的人說:「幾時你設午宴或晚宴,不要請你的朋友、兄弟、親戚,及富有的鄰人,怕他們也要回請你,報答你。你幾時設宴,要請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人。「這樣,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但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

主日福音分享-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撰文:張心銳神父

話說有一個農場, 有兩隻動物:豬和牛, 牠們開始討論彼此的身世,豬對牛說:「看! 人家平常對你都十分稱讚,把你看成勤勞的代表,每天為農夫努力工作,使產物收穫豐富。而你的外表也特別受人仰慕,乳牛的膚色十分美麗,加上有一個鼻環,令人欣羨。相反,每次當人形容我(豬)的時候卻是十分可憐,例如:『豬咁蠢』、『懶瞓豬』, 總是把遲鈍或懶惰與豬拉上關係。」牛便對豬說:「你知道我和你之間最大的分別是甚麼?當我在生時,已經把我擁有的和人類分享; 例如: 乳酪、牛奶;而你總是在死的時候,才把你自己擁有的與人分享,例如豬肉、豬紅。」人生在世應主動與別人分享,這就是謙卑。

謙卑是眾德之王

本主日的讀經環繞著,基督徒最大的德行—謙卑,這德行被聖多瑪斯‧阿奎納稱為「眾德行之王」。中國人對謙卑的德行也有深入的體會,正如蘇軾的名句:「大智若愚,大勇若怯。」人家覺得你謙虛,便認為你是可造之才, 把板斧絕技傳授給你。然而,謙虛不但只在人面前,也應在天主面前。讀經一德訓篇:「我兒,執行你的工作時,應當謙和」……「這樣,你才能在上主面前,獲得恩寵」(德三19 ︱ 20 )。我們不單在人面前貶抑自己, 連在天主面前也應具有謙虛的態度。不過,我們成為謙卑的人,不是出於功利,希望將來比人更為出眾和卓越,而是出自愛。

真謙卑與假謙卑

福音中, 「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路十四11 ) 耶穌成為我們的模範,就是被人貶抑和輕視,被釘在十字架上。主耶穌紆尊降貴,降生成人,他降生的目的就是希望轉化我們,從人的驕傲和虛妄當中,拯救出來。因此,真正貶抑自己的,就是懂得如何去愛。我們經常對謙卑有一種誤解,認為是逃避負起一些責任,「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在家庭、堂區或團體,懂得卸膊,認為自己不能勝任,就是謙遜的表現。當然我們願意負上一些職務時,需要反省自己的時間和能力。但是,若我們是逃避,就是一種虛假的謙卑。

三項建議

真正的謙卑,就是懂得主動去愛。我們要效法耶穌,成為謙卑的人,讓天主的愛,再次臨現人間。甚至,當我們問候、祝福別人時不被欣賞、理解時, 更是體現主謙卑的良機。以下本人提出三種方法,幫助我們成為謙卑的人:

(一)願意聆聽:凡事不會立刻表達自己的主張,壟斷發言權。他們通常避免說這些話:「你應該這樣做!」、「為何這些你都不懂?」一位願意貶抑自己的人,就是喜歡先聆聽,不顧全自己面子,重視權威,在家庭為人父母, 團體的負責人,甚至是政府官員,尤其重要。

(二)經常微笑:謙卑的人總是虛懷若谷,隨時接受別人的說話,甚至是批評。他們與人相處也不會有太大的壓迫感,經常感到輕鬆,而且面帶笑容。

(三)不斷祈禱:我們願意聆聽, 就懂得聆聽耶穌的聲音;所以經常開放自己,承行天主在日常生活中的旨意, 好像聖母瑪利亞一樣。

本人記得, 剛去世的前輩方廷忠神父(慈幼會士),他為信仰在國內受三十七年的監禁,最後返回香港與會士兄弟團聚,並擔任少懷之家(慈幼會士安老中心) 的主任,也是本人的告解神師。十年前當他九十歲時,為了照顧一位患有腦退化症的神長,避免這位神長誤闖其他會士的房間, 便決定每晚在他房間門口前睡覺,以防他騷擾其他會士休息;有時更要凌晨起床照料他,並維持了一個月。這種聆聽別人,隨時主動服務的犧牲和謙卑精神,值得我們每位效法呢!

讓我們在香港這個非常時期,經常擁有開放的心去聆聽,特別在生命中, 上主容許發生而且是困難的事情,雖然真的令人覺得沮喪。但是,謙卑的人, 總不會抱怨,而且我們更要依賴上主, 繼續人生的奮鬥。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