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呼籲各國遵守日内瓦公約

CNS photo/Vatican Media

「親愛的弟兄姐們,明天適逢日内瓦公約簽署70週年,這些公約旨在對使用武力施加限制,保護戰爭時期的平民和俘虜。」

2019年8月11日,教宗方濟各在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誦念三鐘經之後,再次提到交戰國家人民的生活困境。

教宗表示:「但願這個紀念日促使各有關國家越來越能意識到極有必要保護武裝衝突受害者的生命和尊嚴。」

教宗也強調這些國際法規的重要性,該當予以遵守:「各國都應遵守國際人道法施加的限制,保護手無寸鐵的人民和公民設施,尤其是醫院、學校、敬禮場所和難民營。對整個人類而言,戰爭和恐怖行徑總是一種嚴重的損失,是人類慘重的失敗。」

日内瓦四項公約於1949年8月12日通過,旨在為戰爭行為制定規則,同時修訂了之前的有關國際協約。四項協議敦促簽署國家確保對被捲入衝突的平民提供適當的保護,並為戰俘和武裝部隊傷員保留所規定的起碼對待。當時有61個國家簽署了日内瓦公約,這為隨後其它國家的簽署奠定了基礎。隨著衝突的蔓延和非殖民化進程的推進,四項公約以在隨後年代採行的附加協議而得到了整合。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三鐘經:真正的寶藏在天上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19年8月4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時强調:「物質財物是生活所需,但若成為我們生命的終極目標,它們將會束縛心靈,使之遠離天上的真正寶藏,時常成為焦慮、不幸、背信和戰爭的源頭。」

當天福音記載有人要求耶穌為他分家,耶穌卻透過糊塗的富人的比喻來回答這個問題(路12:13-21)。

教宗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它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教導。基督敦促我們要遠離貪婪,即對擁有的貪戀。比喻中的富人以為自己很幸福,因為田地出產豐富,並且積累了很多資産,這讓他感到安全。但是,這些足夠讓他多年度上安穩和幸福生活的計劃很快與天主的計劃相違背。」

關於足够多年之用,教宗解釋道:「天主向富人直接表明,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上主還向富人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你所備置的,將歸誰呢?』。」

教宗繼續說:「天主稱這富人是糊塗之人,在這個情况下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在實踐中背離了上主,沒有順從祂。」

聖史路加在當天福音最後指出,「那為自己厚積財産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也是如此」。

教宗清楚指出:「這是個警告,揭示了我們所有蒙召的人應該注視的方向。物質財物是生活中所需要的,但它們是正當生活的一種工具,要與有需要幫助的人分享。今天,耶穌邀請我們反思,財富能束縛心靈,使之遠離天上的真正財寶。」

教宗表示:「這並不意味著遠離現實,而是尋找有真正價值的事物:諸如正義、團結互助、接納、弟兄友愛、和平,以及所有構成人類尊嚴的事物。」

教宗最後解釋道:「這是一種不是根據世俗風格,而是按照福音風格而實現的生活:用我們全部的生命愛天主,像耶穌那樣,在服務和自我奉獻中去愛他人。」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7月15日 巴基斯坦一名19歲基督徒被指控褻瀆穆罕默德先知而入獄

是日教會焦點:

-教宗方濟各三鐘經講解慈善撒瑪黎雅人比喻

教宗方濟各於7月14日在誦念三鐘經前,講解了慈善撒瑪黎雅人的比喻。他說,耶穌提出撒瑪黎雅人作為榜樣,他愛自己的弟兄有如自己,這展示出他全心全意地愛天主,同時也表達出真正的虔誠信仰和人性。詳盡內容

-道明會首次有亞洲人當選總會長

現年51歲的菲律賓籍蒂莫內爾神父當選道明會新任總會長。他是該修會首位出身於亞洲的總會長,當選後他立即說:「教會的本質在於共融,這在弟兄們舉行感恩祭時以特殊方式具體呈現出來。」詳盡內容

-巴基斯坦一名19歲基督徒被指控褻瀆穆罕默德先知而入獄

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一名19歲的基督徒因被指控褻瀆穆罕默德先知而入獄。他在被捕前曾與穆斯林夥伴發生爭執,穆斯林鄰居對他提出了控告。詳盡內容

教宗三鐘經:聖母瑪利亞提醒我們蒙召服事天主

2018年8月15日聖母升天節,教宗方濟各在頌念三鐘經的機會上表明,聖母瑪利亞的一生看似與她同時代的許多婦女相同,但她的每項行動都與耶穌完全契合,這契合在加爾瓦略山上達到極致。天主因此也恩賜聖母完全參與了耶穌的復活。聖母瑪利亞的遺體免於腐朽,就如同聖子的那樣。

節日當天選讀的《路加福音》記述瑪利亞答覆表姐依撒伯爾的那句話:「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因為上主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路1:48)。教宗解釋道:「靈魂和肉身升天是天主之母因著她與耶穌的獨特契合而得享的一項特權。從天使報喜開始,聖母在參與她聖子的一切奧跡中總是與祂靈肉合一。聖母始終跟隨聖子,因此被稱為首位門徒。」

教宗接著指出:「教會今天邀請我們瞻仰這奧跡:它向我們表明天主願意救贖完整的人,即救贖人的靈魂和肉身。肉身復活正是基督信仰啟示的一個要素,我們信德的一個核心。聖母升天的絕妙事實表明及肯定人的位格的合一,提醒我們蒙召以自己的全部存在,即靈魂和肉身來服事和光榮天主。」

「偉大的教父聖依勒内說過,『天主的光榮就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生命就是享見天主』(《駁斥異端》4,20,7)。如果我們能如此生活,喜悅地服事天主,而且也慷慨地服事弟兄,在復活的日子我們的命運就會與我們天上的母親一樣。那時,保祿宗徒這句『務要用你們的身體光榮天主』(格前6:20)的勸勉將會在我們身上圓滿地實現,我們將在天上永遠光榮天主。」

最後,教宗邀請聚集在聖伯多禄廣場上的朝聖信友懇求聖母,以她母親般的轉禱幫助我們活出自己每日的行程,熱切期望總有一日能來到她跟前,與諸聖和我們的親人,同在天堂相聚。

在三鐘經祈禱活動結束時,教宗特別念及前一天熱那亞大橋倒塌悲劇的受害者。這一事故導致多人死亡和失蹤。

教宗說:「親愛的兄弟姐妹,今天我們默觀聖母在天堂的光榮,我願意將世界各地在身體和精神上受苦的人的焦慮和苦惱託付於憂苦之慰童貞瑪利亞。願我們的在天之母為眾人求得安慰、勇氣和安寧。我特別念及昨天在熱那亞發生的悲劇的受害者,這一悲劇造成人員喪亡和失蹤。我將失去生命的人託付於天主的慈悲,與此同時我向亡者的家屬、受傷的人、無家可歸者、以及每一位事故受害者,表達我精神上的關切與臨在。我邀請大家與我一同為受害者和他們的親人祈禱;讓我們一起誦念萬福瑪利亞。」

隨後,熱那亞總主教巴尼亞斯科(Angelo Bagnasco)樞機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向教宗表達了感激之情。他說:「我非常感謝教宗,整個城市和教區都為教宗的惦念而感謝他。這份惦念充滿了他對熱那亞的關愛與祈禱,特別是對那些遭受這場慘痛悲劇所影響的人。我相信熱那亞將一如既往地在天主的幫助下重新站立起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面對世界各種饑餓的呐喊,我們不可隔牆觀望

2018年7月29日中午,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的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勉勵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信友做勇敢的人,效法當天福音中那個有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的孩子,願意把自己僅有的與別人分享,同時不要浪費食物。

當天的福音記述增餅奇跡,耶穌用五餅二魚讓沿著提庇黎雅海岸跟隨祂的大批群眾吃飽(若6:1-15)。

教宗評述說:「耶穌和門徒們沒有多少錢能為這大批群眾買到食物。一個被安德肋帶來的孩子願意拿出自己僅有的五個餅和兩條魚來與眾人分享。這個孩子懷有耶穌那樣的憐憫之心。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孩子!一個勇敢的孩子!他也看到了群眾,望著那五個大麥餅,心裡說:『我有這個,如果用得上我就拿出來。』這個孩子多少讓我們想到我們自己。我們想到那份勇氣:青年正是如此,他們有勇氣。我們必須幫助他們繼續持有這份勇氣。」

教宗表示:「福音繼續敘述,看到這麼多群眾,儘管處境艱難耶穌還是吩咐門徒們叫眾人坐下,然後拿起那幾個餅和魚,向天父感恩後就分給他們。眾人都吃飽了(若6:11-12)。耶穌注意到人的基本需求。這個事件由一個具體事實引起,那就是眾人餓了,耶穌叫祂的門徒們想辦法,好能讓這些人吃飽。這是具體的事實。耶穌不僅提供祂的聖言、祂的慰藉、祂的救恩,甚至祂的生命,祂也恩賜食物,照顧人的肉身。作為基督的門徒,在祂的作為面前我們不能裝作什麼也沒看到。」

教宗解釋道:「事實上,只有傾聽眾人最簡單的要求,置身於他們的具體生活處境中,我們所談論的那些更高的價值才能得到聆聽。我們是天主愛人的工具,天主愛那渴望食糧、自由、正義、和平,尤其是祂的恩寵的人類,這個愛從未缺少過。因此,福音邀請我們成為樂於和勤於奉獻的人,如同那個發覺自己有五個餅的孩子那樣說:『我拿出這個,然後你看著辦。』面對世界各地許多兄弟姐妹的饑餓,各種類型的『饑餓』的呐喊,我們不能隔牆觀望,旁若無事。宣講基督,永生之糧,這要求一種慷慨致力於關懷窮人、弱小者、卑微者和無自衛能力者的行動。這種關懷別人和愛德的行動,無論對我們個人還是團體的信仰品質乃是最好的檢驗。」

當天的福音最後提到,眾人吃飽以後,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碎塊收集起來,免得糟蹋了。」

教宗籲請信友們:「省察自己是如何對待剩下的午餐或晚餐的,是將之扔掉嗎?不,不可這樣做。決不可扔掉剩餘的食物。我們可以下次接著再吃或送給能食用它的人,以及有需要的人。」

最後,教宗祈求童貞聖母瑪利亞,讓世界上得勝的是那些用於發展、糧食和團結關懷的計劃,而不是製造敵對、武備和戰爭的計劃。

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結束時,強烈譴責人口販運。教宗稱之為「可恥的罪行」,指出這一問題往往與移民現象有關,要求政府和民間組織採取一致行動。

教宗說:「明天是聯合國發起的世界打擊販運人口行為日。這一禍害本著勞動和性剝削、器官販運、乞討和強迫犯罪的目的,使許多男人、女人和兒童淪為奴隸。販運者和剝削者也經常使用移民路線招募新的販運受害者。所有人都有責任譴責不義並堅決反對這種可恥罪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沒有基督就沒有方向

2018年7月22日(常年期第16主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教宗當天以基督的目光和教訓作為其要理的核心內容。

當天福音記述:「耶穌看見一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遂開口教訓他們許多事(谷6:30-34)。」教宗特別指出聖史馬爾谷用來描述此場景的三個動詞:看見,動了憐憫的心,教訓。他解釋道:「這些是『耶穌善牧的動詞』。耶穌始終以心靈的眼目觀察,祂的到來就是天主對祂子民的關心和照顧的實現。」

教宗指出:「面對筋疲力盡和有需要的群眾,耶穌沒有行奇跡,而是動了憐憫的心,遂開始教訓他們許多事。」

教宗告誡說:「沒有身為真理的基督,就不可能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向。默西亞贈予饑餓和迷失的人群的第一份食糧,是聖言的食糧。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真理之言來引導和照亮我們的生命旅程。」

最後,教宗邀請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效仿基督,懇求聖母瑪利亞幫助我們,透過分享和服務的態度,來分擔近人的問題、痛苦和困難。

教宗方濟各牽掛著世界上的悲慘處境,尤其是移民的悲劇;他們經常成為人口販子的獵物。為此,教宗在三鐘經祈禱活動結束之際,念及地中海最近發生的移民船難事件,強烈呼籲國際社會果斷且及時採取行動。

教宗說:「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最近幾週傳來數起移民船隻在地中海遇難的悲慘消息。在如此悲劇面前,我表達哀痛之情,保障惦記著亡者與他們的家屬,並為他們祈禱。我也沉痛地發出呼籲,願國際社會能果斷且及時採取行動,以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確保人人得享安全,權利和尊嚴受到尊重。」

當天又有19名移民在馬耳他外海獲救,其中包括一名孕婦和一名兒童。他們從利比亞搭船出發,在海上翻船後全數獲救。利比亞海巡隊員將40名移民救上岸後,準備把他們送往的黎波里海軍基地。這些乘船渡海的移民來自摩洛哥、埃及、敘利亞和尼日利亞。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每位受洗者都蒙召宣講福音

2018年7月15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講解了「傳教士風格」,他首先從當天的福音談起(瑪6:7-13)。耶穌派遣十二門徒兩人一組前去各個村莊,這就像是一種實習,提前練習他們在主耶穌復活後將做的事。他指出,每位受洗者都蒙召在各種生活環境中宣講福音,他們不應當是巡演的明星,卻要因耶穌的話語而堅強。

教宗向聖伯多祿廣場上的1萬5千名朝聖者和全體基督徒講解了兩個核心層面:傳教使徒以耶穌為參考中心;傳教士風格擁有物質貧窮的面貌。教宗說:「事實上,門徒們對自己沒有任何可宣講的,他們只是耶穌的使者。福音事件所針對的不僅是司鐸,因為每位受洗者被蒙召在各種生活環境中見證基督的福音。」

教宗說:「對我們而言,只有以耶穌為永恆不變的中心,這項使命才能得以落實。這不是個別信徒、某個小組或大型群體的活動,而是教會的使命,這使命與她的上主密不可分。基督徒絕不能以『獨立自主』的方式宣講福音,他只能由基督親自委任的教會來派遣。我們正是因聖洗聖事而成為傳教士的。受洗者若覺得沒必要宣揚福音、宣講耶穌,他就不是一個好基督徒。」

「此外,十二門徒所擁有的裝備以簡陋為標準。老師希望他們是自由、輕鬆的,沒有支持、不受擁護,只相信祂所給予他們的愛,只因他們所宣講的祂的話語而堅強。棍杖和涼鞋是朝聖者的裝備,因為他們是天國的使者,不是無上權威的經理,不是捧著鐵飯碗的官員,不是巡演的明星。」

教宗提及羅馬教區多位以貧窮著稱的聖人,如聖斐理伯內利(Filippo Neri),指出:「他們不是官員或企業家,而是天國的卑微工人。然而,可能發生這種情況:他們不被聆聽和接納。這種失敗的經歷也屬於貧窮。」

教宗解釋說:「耶穌被拒絕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事件,預示了祂的使者的命運。我們只有與祂契合,死亡並復活,才能尋得福傳的勇氣。」

最後,教宗呼求天主聖言的首位門徒和傳教士聖母瑪利亞,求她幫助我們超越一切拒絕,以謙虛而容光煥發的喜悅之情把福音的訊息帶到全世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許多領了洗的人,活得彷彿天主不存在一樣

2018年7月8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表示,天主推翻人為的各種規則。他指出,重複信仰的舉動還不夠,更要真正地跟隨耶穌和祂的聖言。

當天的主日福音講述耶穌回到本鄉納匝肋,進入猶太會堂教導會眾的事跡(谷6:1-6)。教宗當天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指出,民眾對耶穌有所抵拒,議論紛紛,因此祂在那裡只能治癒少數的幾個人。

面對耶穌的話語,納匝肋的人們竊竊私語,滿臉疑惑,甚至起了反感,因為耶穌只是個木匠之子、瑪利亞的兒子。教宗問道:「為什麼耶穌的同鄉從驚訝轉為不信,非但沒有向事實敞開心扉,反倒起了反感?對納匝肋的居民而言,天主至高無上,不可能紆尊降貴,透過一個如此平凡的人來發言!道成肉身令他們反感:天主取得肉身成為人的事件叫他們困惑,因為天主以人的頭腦去思考、以人的雙手去勞作和行動、以人的心靈去愛,祂是一位辛勤勞動、需要吃喝與睡眠的天主,成為我們中的一員。天主子推翻了人為的各種規則:不是門徒們替上主洗腳,而是上主給門徒們濯足。這是人們反感和沒有信心的原因,不僅當年,在各個時代,連今天都是如此。」

教宗表示:「耶穌帶來思維上的徹底改變,這敦促祂昨日和今日的門徒們在個人及團體生活中加以驗證。直到今天都有許多偏見妨礙人們理解事實。天主與我們相遇的形式其實往往不同於我們的期待。」

教宗提及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的榜樣說:「一名微不足道的小修女走遍大街小巷收容垂死的人,讓他們能有尊嚴地離世。這名小修女以祈禱和善工行了奇事!一名女性的卑微使教會的愛德善工得以革新。她是我們時代的榜樣。因此,我們必須開啟心靈和理智,以迎接那與我們相遇的天主。這要有信德:缺少信德便會阻礙天主的恩寵。許多領了洗的人,活得彷彿基督不存在一樣:重複信仰的舉動和記號,卻不真正地跟隨耶穌和祂的福音。每個基督徒都蒙召加深這基本的歸屬感,努力以言行合一的生活為此作出見證,貫穿其中的主線始終是愛德。」

教宗然後鼓勵眾人懇請童貞聖母瑪利亞的轉禱:「祈願上主幫助我們軟化僵硬的心靈、拓展狹隘的目光,使我們向祂的恩寵敞開。」

唸經後,教宗談及前一天7日在意大利巴里度過的特殊時光,他在那裡與中東基督信仰不同教會的宗主教一起為中東地區的和平祈禱。

教宗說:「我向天主獻上感恩,因為這次聚會是很有說服力的基督徒合一標記,天主子民踴躍參與。我也向領導各教會的弟兄和他們所代表的信眾致以感激之情,他們的態度和見證著實讓我受益匪淺。我感謝巴里總主教─一位謙卑的弟兄和僕役,以及合作者們與所有信友,他們以祈禱和歡喜的臨在陪伴並支持了我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台灣主教團呼籲大家為花蓮地震受害者祈禱

聖母德敘禱文

領:上主求祢垂憐   眾:上主求祢垂憐
領:基督求祢垂憐   眾:基督求祢垂憐
領:上主求祢垂憐   眾:上主求祢垂憐

領:聖瑪利亞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天主聖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童貞之聖童者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基督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天主寵愛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至潔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至貞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無損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無玷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可愛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可奇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善導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造物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救世之母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極智貞女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可敬貞女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可頌貞女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大能貞女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寬仁貞女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大忠貞女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義德之鏡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上智之座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吾樂之緣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妙神之器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可崇之器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聖情之器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玄義玫瑰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達味敵樓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象牙寶塔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黃金之殿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結約之櫃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上天之門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曉明之星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病人之痊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罪人之托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憂苦之慰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進教之佑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諸天神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諸聖祖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諸先知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諸宗徒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諸為義致命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諸精修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諸童貞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諸聖人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無原罪始胎者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聖玫瑰經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和平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中華之后   眾:請為我們祈禱
領:除免世罪天主羔羊   眾:求主寬恕我們
領:除免世罪天主羔羊   眾:求主俯聽我們
領:除免世罪天主羔羊   眾:求主垂憐我們

請大家祈禱: 主,天主,我們藉著童貞瑪利亞的代禱,求祢賜給我們身體和靈魂的建康,並從今世的憂傷和凶惡中,拯救我們,引度我們獲得永恆的喜樂,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祢俯聽我們祈禱。亞孟。

(中午唸三鐘經)

啟:主的天使向瑪利亞報喜,

應:她因聖神受孕。

(聖母經一遍)

啟:我是主的婢女,

應:請照你的話,在我身上成就吧!

(聖母經一遍)

啟:天主聖子降生成人,

應:居住在我們人間。

(聖母經一遍)

啟:天主聖母,請為我們祈求,

應:使我們堪當承受基督的恩許。

請眾同禱: 天主,求你把你的聖寵注我們心中;我們既因天使的傳報,得知你的聖子基督降生成人。願我們仰賴他的苦難和十字聖,獲享復活的光榮。因我們的主基督。亞孟。

(光榮經三遍)

來源:天主教台灣主教團

教宗三鐘經:願遭綁架的信徒獲得釋放

2017年12月24日,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時,尤其想到所有因衝突而受苦最深的人民。

教宗呼求道:「在祈禱中等待耶穌,和平之王的誕生之際,讓我們為全世界祈求和平的恩典。」他也特別祈求説:「在聖誕節的機會上,願所有被綁架的人,司鐸、會士、修女和平信徒都獲得釋放,得以返回自己的家。」

教宗還為菲律賓棉蘭老島的遇害者和他們的家人祈禱。日前那裡遭到熱帶風暴襲擊,造成多人傷亡,損失嚴重。他說:「願仁慈的天主接納亡者的靈魂,安慰那些因這風災而受苦的人。」

當天福音記述聖母領報(路1:26-38)。教宗強調:「天使的許諾和瑪利亞的回答”之間的鮮明對比。天使加俾額爾的長篇啟示,詳細而令人驚訝,開啟了一個聞所未聞的前景;而瑪利亞的回答則極其簡短,她沒有提到榮耀和特權,只是表示願意接受和服從。瑪利亞並沒有因為能夠成為默西亞的母親而自我炫耀。她沒有自誇,卻保持謙卑、虛心,一如既往。」

教宗解釋說:「這個對比意義深遠,讓我們明白聖母瑪利亞真的很謙卑。她沒有賣弄自己,卻總是承認自己在天主面前的渺小,對此欣然滿足。與此同時,她也意識到天主計劃的實現取決於她的答覆。所以,她全心接受了這個召叫。聖母瑪利亞與耶穌完全一樣。耶穌一進入世界便說,看,我已來到,為承行天主的旨意;而瑪利亞也如此對天使說,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聖母瑪利亞藉此顯示自己是天主計劃的完美合作者。」

最後,教宗說:「在我們仰慕我們的母親聖母瑪利亞對天主的召叫和使命作出答覆之際,讓我們懇求她幫助我們每個人,以誠摯的謙卑和勇敢的慷慨接納天主在我們生命中的計劃。」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