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說天地:譚傑志神父(羅馬宗座宗徒之后大學生命倫理學系教授)

「基因改造」這個題目在現今世代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究竟教會對「基因改造」有什麼看法? 主持人邀請到曾是醫生,現在是羅馬宗座宗徒之后大學生命倫理學系教授的譚傑志神父與我們談論及了解「基因改造」這個話題。

譚傑志神父訪問節錄:

「科技可以說兩極化可以幫助到我們,也可以對我們有害,所以我們要小心,不要麻木地接受所有科技,要有一個判斷,信仰可以幫助我們……」

「如果我在胚胎來做基因改造的時候,令到下一代的基因胚胎或者下一代的小孩子,讓他們有特別的能力,那就有很大的問題。這個未必完全反對,但是要很小心,因為最害怕的是改變了天主給我們的計劃……」

「教義所說要以人為中心……」

「我們如何在基因改造上去活出我們信仰的公義?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人類的尊嚴,《人性尊嚴》說明人類的本性,是特別有天主給我們的計劃……」

譚傑志神父簡介:

譚傑志神父出生於香港,其後移民到加拿大,並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他從醫學院畢業。經過幾年家庭醫生的工作後,他進入了基督軍修會(Legionaries of Christ),並在2004年晉鐸。他也在羅馬宗座宗徒之后大學(Regina Apostolorum )獲得了哲學和神學學位,也在取得生命倫理的碩士學位。他也完成了「生命倫理的世俗化,一個關鍵的歷史」的博士論文,並獲優異成績。這博士論文是由Dr. Edmund Pellegrino(美國總統生命倫理委員會的前主席)指導。譚傑志神父目前在宗徒之后大學生命倫理系任教。

教宗方濟各: 須重新發現人性尊嚴

12092 blog

«信仰自由宣言»學會為慶祝今年成立5週年,一個200人代表團於12月7日來梵蒂岡與教宗方濟各會面。教宗在同他們談話中,指出在一個倡導高效率的社會中,需要重新發現自由和正義的真意。

「人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因此人有「與生俱來的尊嚴」,這個尊嚴「不能被取消,不受任何強權或意識形態的支配。」教宗從這個基本真理出發,強調在當今時代不乏有權勢和有力量的人在製造一種淘汰的文化,而這種文化正在成為大眾的思維方式。教宗說:「淘汰文化的受害者正是較脆弱的人,例如: 將出生的嬰兒、窮人、患病的老人、嚴重殘疾人,他們在不惜一切代價必須以高效率運作的社會中,有被淘汰和遭開除的危險。人和社會的這種虛假模式貫徹一種實際的無神主義,否認天主聖言的話:『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創1: 26)。」 [Read mor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