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屆世界和平日文告:「和平乃是希望的途徑:對話、修和與生態皈依」

CNS/Reuters

2019年12月12日中午,聖座新聞室在記者會中介紹教宗方濟各第53屆世界和平日文告,本屆文告的主題為「和平乃是希望的途徑:對話、修和與生態皈依」,文告分五章闡述了以下的重點。

教宗強調,希望敦促我們走上和平之路,不信任和恐懼則會導致關係脆弱,提高暴力的風險。他鼓勵眾人要成為和平的工匠,向對話開放,既不排斥任何人,也不控制操縱。此外,我們也要走生態皈依的道路,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

希望為我們裝上翅膀,以通往和平

人類熱切盼望的和平「極其寶貴」,值得為此辛苦奮鬥。教宗指出,「希望這個美德催促我們踏上旅途,為我們裝上翅膀,好能向前邁進,即使面對難以跨越的阻礙也不例外」。「戰爭和衝突的痕跡」壓迫著人們的「記憶」,帶來切膚之痛,「使得人們,尤其是最貧困弱小的人飽受衝擊」。羞辱、排斥、哀傷和不義等,造成許多無辜者深受其害。

人類蒙召締結兄弟情誼

文告表明,有時「連整個國家都難以擺脫剝削和腐敗的鎖鏈」,導致「仇恨和暴力」日益增長。因此,許多男女老少被剝奪尊嚴、身體的完整性和自由,「包括宗教自由」。教宗寫道:「每個戰爭都透露出手足相殘,摧毀人類大家庭聖召中的友愛計劃」。戰爭的成因往往是不願包容差異的心態,它會「煽動占有欲和控制欲」。

扭曲關係和濫用權力

戰爭源自於自私、傲慢和仇恨的人心。人用「負面」的眼光看待他人,所以想要除去或排斥對方。這是「扭曲關係、霸權野心、濫用權力、恐懼他人,並將差異視為障礙」。誠如教宗方濟各在日本所言,世界和平跟玉石俱焚的威脅無法相容;相反地,唯有「團結合作的全球倫理」能締造和平。

友愛促成對話與信任

「不信任和恐懼會導致關係脆弱,提高暴力的風險。這是一種絕不可能帶來和平關係的惡性循環」。因此,核威懾無法創造人們想像中的安全。那麼,怎樣才能遏止不信任的蔓延呢?這份文告闡明,「我們必須追求真正的友愛,它立基於我們來自同一天主的事實,並在對話和互信中加以實踐。對和平的渴求深深烙印在人的心中,我們不該放棄和平,轉而尋求其它次等事物」。

牢記過往,以締造和平的未來

「記憶具備希望的願景:在戰爭和衝突的黑暗中,牢記渺小的關懷舉動,往往也能激發勇敢,甚至是英勇的抉擇,能再次注入新動力,在個人和團體之間燃起新希望」。為此,教宗提起他與長崎、廣島原子彈倖存者的感人會晤。這些倖存者至今為恐怖的過往作出見證,以確保並建設一個「更公義、更友愛」的未來。事實上,記憶有如「根基」,它是「為當下和未來作出和平決策的軌跡」。

和平是對人心的挑戰

開啟和平的道路是個極為複雜的挑戰,因為人際關係、團體和國際之間的許多利益互相矛盾。為此,教宗呼籲眾人發揮「道德良知,以及個人與政治意願」,因為和平由人心而生。我們必須「不斷重振政治意願,以開啟新的修和進程,促使人民及團體同心合一」。

和平的工匠

教宗方濟各運用了建築工程的圖像來描述和平,那是一條攜手並進的道路,以謀求公益,信守承諾並尊重權利。教宗闡明,「世界不需要空洞的話語,而需要令人信服的證人、和平的工匠。他們向對話開放,既不排斥任何人,也不控制操縱」。我們應當走上交流的道路,跨越各種意識型態來尋求真理,培養互敬互重,「以達到在敵人身上認出弟兄姊妹的面容的境界」。這項建設和平的工程引領人通向希望,而希望「勝過於復仇」,它能喚醒人們的憐憫心,再次激發團結互助的能力。因此,教會要始終牢記基督的訓導,致力於尋求適當的秩序,為公益效勞。

在寬恕中認出彼此互為手足

教宗籲請眾人「放下控制他人的欲望」,學習將彼此看作「天主的兒女,自己的手足」。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將能打破「冤冤相報的循環」,接受希望的道路。「學習活出寬恕有助於增進我們的能力,以成為和平的男女」。真正的和平通過更正義的經濟體制而來。本篤十六世教宗曾表明這一點,並在《在真理中的愛德》通諭中期許一種「不求償和促進共融的經濟活動」(參閱:39號)。

生態皈依: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

接著,教宗方濟各談論了《願祢受讚頌》通諭。他指出,我們仇視他人、不尊重共同家園、糟蹋天然資源的行為造成種種後果;面對這一切,我們應該進行生態皈依。以亞馬遜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開啟了一條道路,它督促我們恢復「團體和大地之間、當下和記憶之間,以及經驗和希望之間的和諧關係」。這是一條聆聽並默觀天主恩典的道路,進而促使我們與他人相遇,「為整個人類大家庭謀求公益」。「生態皈依引導我們以新的目光看待生命,體會到造物主慷慨恩賜我們大地,並召叫我們喜樂地分享,度簡樸的生活」。如此一來,「我們與耶穌相遇的所有果實,便能體現在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中」。

我們盼望的一切都得到滿足

在文告的最後一章,教宗強調,「修和的道路需要耐心和信任。若不盼望和平,和平就無法實現」。我們要在天主聖愛的啟發下彼此互信;天主深愛著我們每個人,祂的愛「無邊無際、不求回報、不知疲倦又能使人自由」。教宗邀請眾人跨越恐懼,促進相遇文化,「使每次相遇化為機遇」,視之為「天主聖愛慷慨的恩賜」,從而活出普世兄弟情誼。

對基督徒而言,這條道路蒙受修和聖事的支持(參閱:哥一20),它「要求我們摒棄思言行為上對近人和對萬物的暴力」。在我們所領受的寬恕中,我們踏上旅途,日復一日地將寬恕帶給其他人,有朝一日我們終將成為「正義與和平的工匠」。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