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2018年復活節文告

2018 年李斌生主教復活節文告

「願光榮復活的基督 以祂的真光驅散我們心靈的黑暗」

四旬期將完結之際,我們特別經歷了一個充滿恩寵的時刻,就是「奉獻廿四小時給 天主」的活動:教宗邀請了普世教會的信友在朝拜聖體的時間內領受修和聖事。今年的敬禮是教宗在聖詠集「你以寬恕為懷」中得到啟發(聖詠130:4),在3月9日星期五至3月10日星期六舉行,讓我們都有機會去朝拜聖體,感受那修和的時刻,並獲得啟發:藉著寬恕及修和,能為我們驅除黑暗,並燃點心中「新光」。(《羅馬彌 撒經書》復活前夕燭光禮)

記得去年我在聖誕文告中提及今年的牧民方向,推動教區以「『慈悲的文化:青少年 和家庭的修和與共融』為方針,具體的邀請青少年和他們的家人參與策劃、研討等活動,共同開始推動在家庭中的慈悲、仁愛和喜樂的文化。」(2017 年聖誕節文告)我們亟需要慈悲文化,帶領青少年和家庭進行修和及共融。

可是,黑暗仍然如影隨形,並且繼續在我們的家庭周圍蔓延。世上沒有完美的家庭,我們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自己也不完美,也不能找到一個完美的人去嫁娶,更遑論養育完美的孩子們。家庭成員若彼此抱怨,對彼此愈感到失望。因此,家庭內沒有寬恕,就沒有健康的婚姻或健康的家庭。惟有倚靠真光–基督的光,藉著祂復 活和寬恕的光,能幫助我們驅除黑暗。

教宗方濟各在講述家庭的時候曾說過:「寬恕對我們的情緒健康和精神生存至關重要。如果沒有寬恕,家庭就會成為上演衝突的劇院,成為充滿怨恨的堡壘。如果沒有寬恕,家庭就會生病。」寬恕能為我們的靈魂清除毒素,淨化和釋放我們的心靈。「任何不能寬恕他人的人都不能達到靈魂的平安及與天主進行共融。痛苦是一種醉人致死的毒素,保留那心裡面的創傷是一種自我毀滅的行為。這是一種自噬。」一個不會原諒他人的人會在身體上,情感上和精神上都有病。「這就是為什麼家庭必須 是一個充滿生命而不是死亡的地方;是充滿癒合而不是疾病的領地;是充滿寬恕而 不是歉疚的臺階。」(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古巴與當地家庭會面時之發言,2015年9月22日)寬恕和癒合帶來喜悅;然而悲哀產生痛苦,並誘發疾病。

要讓基督的光在家庭中照耀,我們需要彰顯作為公教家庭的三個特徵。

首先,家庭需要祈禱。在家庭中如何祈禱呢?記得教宗方濟各曾經在講道中向家庭 發問過:「祈禱好似個人的事,而且在家庭中永遠沒有適當和安靜的時刻。」這個問題提醒我們作為基督徒要時刻謙遜,攸關我們能否承認我們需要天主。教宗的建議直截了當,就是「所有家庭都需要天主。需要祂的説明、力量、祝福、仁慈和寬恕。 在家庭中祈禱並不複雜。我們可以在餐桌前一同誦念《天主經》,可以在家庭中一同誦念玫瑰經,或者相互祈禱:丈夫為妻子,妻子為丈夫,父母為子女,子女為父母、 為祖父母。這就是家庭祈禱,而祈禱使家庭更加穩固。」(教宗方濟各「家庭日」彌 撒講道,2013年10月27日)

第二是需要守護信德。我們在家庭裡如何守護了我們的信德呢?是把它視之為私人 財產去收藏,還是正如教宗所言,「懂得以見證、接納和向眾人開放來分享信德?基督徒家庭是傳教的家庭。傳教也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在從事日常瑣事的時候。」 (參考同上)這樣,我們才能把信德的鹽和酵母撒遍每個角落。

第三是需要活出喜樂生活的家庭。要知道:真正的喜樂不是膚淺的東西,也不出於物質。教宗說:「真正的喜樂源自人與人之間的完美和諧,觸及每個人的心靈,能讓我們感受到聚在一起和在生命路上相互支持的美好。」然而,「這種喜樂的基礎是天主臨在於家庭,是天主對眾人殷勤、仁慈和尊重的愛,尤其是充滿耐心的愛。耐心是天主的美德,天主也教導我們在家庭中相互持有充滿耐心的愛,對彼此有耐心。」 (參考同上)

我邀請你們在復活蠟燭前默想基督的復活奧跡,從燭光中看到富於仁愛和寬恕的耶穌基督活現在一個家庭之中。在那裡你可以找到祂的愛,喜樂與平安,真正體驗到 「願光榮復活的基督,以祂的真光驅散我們心靈的黑暗」。

天主教澳門教區

李斌生主教

PDF文本下載

圖片: Sé Cathedral Macau 澳門主教座堂

耶路撒冷各教會宗主教和領袖聯合發表復活節牧函

2018年3月30日,耶路撒冷各教會宗主教和領袖聯合發表復活節牧函,「為所有人向天主祈禱,尤其是為在十字架道路上行走的人、那些在中東地區和世界各地受苦的人,以及在靜默中受苦受難的人祈禱;同時也為難民、尋求庇護和流離失所者、在壓迫下生活的人、有需要的人和遭受剝削的人、所有暴力和歧視的受害者,以及為正義與和解而奮鬥的人祈禱。」

耶路撒冷各教會宗主教和領袖們在牧函中表示,「耶路撒冷是基督從死者中復活的地方,我們要把我們的祝福給予那些在這神聖時刻參與復活慶典的信眾。這是一個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家庭紀念天主在耶穌基督的生命、死亡和復活中救贖工程的時刻。耶路撒冷是希望和復活之城,仍保留著天主救贖的神聖記號,它也是將要來的天上耶路撒冷的反映。」

牧函繼續寫說:「事實上,耶路撒冷的神聖、共融與靈性的特質是讓這一地區和全世界的人持續擁有希望、和平與生命的燈塔。我們祈禱,願我們在聖地能夠暢通無阻地持續履行我們的神聖職責,猶如福音所彰顯的,為貧窮者服務,尋求正義,並在復活基督的光明與愛中行走。」

來源:梵蒂岡電台

圖片:Fr.Lionel Wu

 

香港教區楊鳴章主教2018年復活節牧函

楊鳴章主教2018年復活節牧函
歡欣!信靠復活的主!
偕同教宗方濟各,同心特別為在中國的教會祈禱

主內親愛的弟兄姐妹:

願復活的主基督賜給你們喜樂與平安!謹代表香港教區向剛領受聖洗聖事的新教友,獻上由衷的歡迎。適逢教區「青年年」,也在此向所有青年致意!

懇請各教友,不論長幼,彼此為貧病者、弱勢人士祈禱,並為香港教區,以至海外教會,誠心祈禱。

感謝慷慨回應我早前的呼籲:為在中國的教會祈禱的每一位。懇請大家繼續,體現與教宗方濟各及其意向的完全共融。

「主,耶穌基督,祢是歷史的主宰。我們謙恭地將神州大地上的教會託付於祢,偕同教宗方濟各及普世教會,為信仰上的合一及愛德中的共融,獻上我們懇切的祈求。」

正如前往厄瑪烏路上,兩位門徒所遇到的事件一樣(路24:13-35),我們不會感到驚訝:多少次,復活的主親自走近我們, 與我們同行,我們卻沒有認出祂來。人生路上,當我們忙於「彼此談論」時,祂卻不斷啟迪我們,導引我們走該走的道路。

復活的主甚至好像要離我們而去,直至我們邀請祂留下來。就在擘餅的一刻,就在這「信與愛」的共融聖事中,門徒的「眼睛開了」(路24:31),得以在耶穌隱沒於他們眼前之際,認出祂來。

「主,求祢助祐我們信賴及依靠祢,永不離棄祢在伯多祿磐石上所建立的教會。」

西滿伯多祿正是耶穌要在其上建立祂教會的「磐石」(瑪16:18)。聖史路加告訴我們,兩位門徒在前往厄瑪烏路上認出復活的主以後,「立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遇見那十一門徒及同他們一起的人,正聚在一起,彼此談論說:『主真復活了,並顯現給西滿了!』」(路24:34)

正如聖保祿宗徒所確認(格前15:5), 復活的主曾私下顯現給西滿伯多祿,構成了路加「復活宣信」的一部份。為信友來說, 這是有力的保證:儘管伯多祿三次否認主耶穌,他仍是那「磐石」,仍是由他去領導並堅固弟兄的信仰(路22:32)。

因此,讓我們祈求持守這真理,信任伯多祿的繼承人── 教宗,為基督在世的代表, 以及耶穌所預許作教會團結合一的標記。

「祢曾說: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求祢使所有為此而付出的犧牲,在聖神內,不論環境順逆,都能結出豐碩的成果, 其中也包括寬恕與修和。」

在前往厄瑪烏的路上,耶穌給兩個門徒講解:默西亞「必須」受苦,才能「進入祂的光榮」。(路24:26)耶穌並非鼓勵地上有權勢者,去迫害祂或祂的跟隨者。相反, 耶穌是向那為義而受迫害的人保證,「天國是他們的」。(瑪5:10)

聖神,在不違背我們的信仰原則下, 「能奇妙地從惡中引發出善」(《教理》311)。讓我們祈求那承受不義之苦的人,不至認為,或有任何理由致使他們以為,自己所作的犧牲是枉然的。

「慈悲的天父,願信仰自由在此神州大地上,能常獲得支持和受到尊重。」

耶穌開始在加里肋亞公開傳教生活時, 就如依撒意亞先知所宣佈的:上主的神給他傅了油,派遣他向「貧窮人傳佈喜訊」, 「向俘虜宣告釋放」, 「向盲者宣告復明」,並宣佈「上主的恩慈之年」。(路4: 18-19)

耶穌並非如一般人所想的,提出一項政治議題。相反,祂呼求聖神,宣佈神聖禧年。

我們為教會祈禱。願教會能享有自由, 將救恩的喜訊傳遍普世,並在服侍窮苦者時,不受任何有意無意的束縛,願人性尊嚴得以守護及秉持。

佘山聖母,請為在中國的教會祈禱!

仁慈之母,請為我們祈求!

2008年5月24日,聖母進教之佑瞻禮, 教宗本篤十六世特向佘山聖母獻上祈禱; 此舉配合「世界祈禱日」,為在中國的教會祈禱。

總結此復活節牧函,我願我們與「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他的兄弟,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的人,將福音更廣傳天下。(宗1:14)

「歡欣! 主已復活!亞肋路亞!」

+楊鳴章
香港教區主教
二零一八年復活主日

PDF文本下載

來源:天主教香港教區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