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接見天主教聖經協會成員:讓聖言在世界的道路上奔跑

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

接見慶祝創建50週年的天主教聖經協會的成員,
指出聖言與生活彼此不可分離,
聖言是生活的,祂不讓我們安於現狀。

(梵蒂岡新聞網)天主教聖經協會(Federazione Biblica Cattolica)為了慶祝創建50週年,這幾天在羅馬舉行國際會議,以聖經與生活為省思的主題。全體與會者4月26日中午在該協會主席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樞機的率領下晉見了教宗方濟各。教宗勉勵他們,要為迎接和宣講生活的聖言而奔跑。

教宗首先指出,聖經與生活是彼此不可分離的一體,因為「天主的話是生活的」(希四12),永遠清新,並使實踐這話語的人青春常駐。教宗說:我們應當謹記,賦予生命者,聖神喜愛藉著《聖經》施展作為,這很重要。事實上,聖言將天主的氣息帶到世界,在人心中注入上主的溫暖。所有學術研究和出版物該當為此而服務。

教宗繼續表示,《聖經》研究是添火的木料,聖神則是火,是祂讓《聖經》在人心中燃起激情,將之轉化為生命。然而,《聖經》不像用來做學問的宗教書籍那樣來加以收藏,而是需要散播出去的生活聖言。為此,教宗強調宣講和講道該當分享聖神和天主聖言,因為聖言感動宣講者的心靈

每天有許多話語湧進我們的耳朵,傳遞消息並提供多種輸入信號;許多,也許太多的話語以致經常超過我們所能接收的能力。但我們不能放棄耶穌的話語,這是唯一永生的聖言,我們每天都需要祂

教宗祝願在教會内綻放一個全體天主子民熱愛天主聖言的新時代(《天主聖言》宗座勸諭72號),讓聖言「不斷成為教會各種行動的核心」(《福音的喜樂》宗徒勸諭174號)。

聖神渴望將我們塑造成‘宣講聖言的教會’:這個教會不是由自己發言或談論自己,而是將上主放在心中和唇舌上,每天汲取祂的聖言。相反地,誘惑總是讓我們宣講自己,談論我們的動態,但這樣無法向世界傳遞生命。

教宗描述聖言的特性如同一把利劍,可辨別人的思念和感覺,讓真理顯露出來(參閲:希四12)。聖言教導我們為宣講基督而棄絕自己。聖言使我們以逾越奧跡的方式生活:就是如同種子那樣,死了卻使生命成長;如同葡萄那樣透過壓搾機變成酒;如同橄欖那樣,在經過榨油機之後成為油。聖言就是這樣賦予生命,激發生命的恩典。聖言不讓我們安於現狀,卻促使我們不斷地去詢問。

教宗最後表示

一個聆聽聖言的教會絕不會渴望自身的安全,

她必會遠離「自負和凱旋主義」。

以聖言為食糧的教會是為宣講聖言而生活。

她不談論自己,而是走上世界的大街小巷,
這並非因為她喜愛世界的道路或它們容易走,而是因為它們是宣講的場所。

一個忠於聖言的教會能不遺餘力地進行‘初傳’的宣講,並不期待受到讚賞。

教會透視:梵蒂岡召開《在教會內保護兒童》會議 (2)

2019年2月21日至24日在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召開「在教會內保護兒童」會議。此會議已經圓滿結束。在會議上,有不同界別的人士就3天會議討論的主題發表講話:即主教的責任、問責、透明度。發表者中包括樞機、主教團主席、修會代表、記者、還有性侵倖存者的見證。

教宗方濟各在會議的最後一天,更與神長們一同參加懺悔禮儀作良心省察並告明己罪。在2月24日主日,教宗方濟各為會議主持了閉幕彌撒,他嚴厲譴責性侵的禍患,呼籲世界當局和每個人全面打擊未成年人遭性侵和其它侵犯的罪行。

教會透視:梵蒂岡召開《在教會內保護兒童》會議 (1)

相關中文資訊

「在教會內保護兒童」會議專頁

教會透視:梵蒂岡召開《在教會內保護兒童》會議 (1)

2019年2月21日至24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召開「在教會內保護兒童」會議。這是一個首次在全球層面邀請世界各地所有主教團主席和修會負責人以福音的目光應對這個問題的會議。本次會議的目標其中包括: 聆聽受害者,增進大眾意識,提升相關認識,發展新的法規和程序,分享良好方法等等。是次會議出席人數一共190位,其中有114位主教團主席,當中包括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洪山川總主教。另外,有15位非主教團類別的獲邀出席者,當中包括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李斌生。

本台《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行政總監羅思家神父也被邀請參與會議,他已飛抵羅馬並為我們在當地介紹此會議。此外,澳洲主教團主席、布里斯本總主教馬爾谷·柯勒律治總主教(Mark Coleridge) 及加拿大主教團主席、聖若望-朗基爾教區主教利昂內爾讓德龍(Lionel Gendron)向本台談及了他們對這次歷史性會議的期望。

「在教會內保護兒童」會議專頁

《在教會内保護兒童會議》記者會

2019年2月18日上午,聖座新聞室舉行記者會,介紹將於2月21日至24日在梵蒂岡召開的「在教會內保護兒童」會議。本次會議籌備委員會的幾位成員,包括芝加哥總主教庫皮敕(Blase J. Cupich)樞機和馬耳他總主教、時任教廷教義部副秘書長希克盧納(Charles J. Scicluna)回答了在場記者的提問。

希克盧納總主教首先闡明:「這次會議是長期以來在這段旅程中行走的一個階段,其目的在於建立正確的先決條件,好能在今後予以具體的跟進。換句話說,主教們在返回自己的教區後能繼續這項工作,起草相關程序,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他堅決表示:「否認事實是初期的一種應對機制,但我們必須棄絕緘默的規則,消除形成同謀的機會,因為『保密禁規』無法令人接受。在涉及保護無辜者時,我們不能讓步:需要找到更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措施,因為教會應是衆人,尤其應是兒童的安全場所。」

談到對這次會議的期待,希克盧納總主教明確指出:「我們首先應談合乎情理的期待。事實上,3天的時間無法解決所有問題,重要的是,今後在對每個情況採取的決定上能滿足人們的期待。」

庫皮敕樞機則談到「透明度上的新曙光」,説明前來參加會議的主教們大部分都是主教團主席,他們必須清楚了解在這個願景上哪些是自己的責任。樞機也談到「預防計劃」,藉此將避免過去的事再次發生。他說:「許多與會者在前來梵蒂岡之前,已經按照教宗方濟各的要求會晤了受害者,他們每個人心中都帶著受到教會成員侵犯者的創傷。」

被問及同性戀的問題,庫皮敕樞機闡明:「同性戀不是導致性侵的原因。」他也表示:「那些有意修道的人也應接受適當的篩選,將有可能造成侵犯未成人個案的候選人排除在外。」

本次會議的主持人、若瑟·拉青格-本篤十六世梵蒂岡基金會主席隆巴爾迪神父(Federico Lombardi)在記者會上介紹了3天會議討論的主題:即主教的責任、彙報機制,也就是主教或修會長上該向誰彙報自己在這方面的工作,以及透明度。

宗座保護兒童委員會成員、宗座額我略大學保護兒童中心主任措爾納神父(Hans Zollner, S.J.)介紹了這次會議已經開通的官方網站:

《在教會内保護兒童會議》網址

pbc2019.org

措爾納神父表示:「這網站將是開展未來創舉的工具,將定期更新,問卷已經提交給與會者。」

鹽與光《在教會内保護兒童會議》專頁

相關資訊

教會透視:聖座與中國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臨時性協議

本集《教會透視》會詳細報導有關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

更多相關資訊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臨時性協議

2018年9月22日,聖座新聞室發布了有關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公告,內容如下:

很長時間以來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斷地接觸,以商討共同關心的教會問題,推動進一步的合作關係,本月二十二日梵蒂岡外交部副部長安東內伊•卡米萊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王超,分別作為梵中雙方的代表團團長,在北京舉行了一次會談。

在此次會談期間,兩位雙方代表簽署了一項有關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定。

該項臨時性協議是一個循序漸進和相互靠近的成果,是經過漫長過程的慎重商討後簽署的,協議也將就其本身的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性的評估。該協議涉及教會生活極其重要的主教任命問題,並為更廣泛的雙方合作創造條件。

雙方的共同期望是該項協定能促進一個富有成果和遠見的雙邊對話,並能為在中國的天主教生活、中國人民的福祉及世界的和平做出積極的貢獻。

針對與中國的臨時性協議,聖座新聞室主任伯克表示:「這並非進程的終點,而是個開端。這關乎對話、雙方有耐心地互相聆聽,即使彼此來自非常不同的立足點。協議的目的不是政治性質,而是牧靈性質,讓信友們擁有與羅馬共融、同時也受中國當局承認的主教。」

有關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說明

為支持在中國的福傳事業,聖父教宗方濟各決定將尚存的未經教宗任命被祝聖的「官方」主教重新接納到教會的完全共融中:

若瑟•郭金才主教、若瑟•黃炳章主教、保祿•雷世銀主教、若瑟•劉新紅主教、若瑟•馬英林主教、若瑟•岳福生主教、味增爵•詹思祿主教和方濟小兄弟會會士安多尼•塗世華主教(已於2017年1月4日去世。臨終前,他曾表達了與宗座修和的願望)

教宗方濟各希望藉所做的決定能開啟一個新的歷程,從而克服過去的創傷,實現所有中國信友的完全共融。在中國的天主教團體蒙召善度更加友愛的合作生活,以更新的努力進行福傳。事實上,教會是為了見證耶穌基督、天父寬恕和救贖的愛而存在的。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就梵中協議的聲明

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主教任命問題簽署臨時協議非常重要,特別是對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生活、對聖座和中國民事當局的對話。但也是為了在此我們所處的世界各地許多緊張局勢的時刻,鞏固和平國際的前景。

聖座的目標是牧靈的目標,也就是幫助地方教會,使他們享有更大自由、自治和組織的條件,使他們能夠獻身於宣講福音的使命、為人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幾十年後,今天,中國的全體主教第一次與羅馬主教共融了。教宗方濟各和他的幾位前任一樣,特別關注中國人民、特別照顧中國人民。需要合一、需要信任和新的推動力、需要有好的牧人,被伯多祿繼承人和他們國家的合法民事當局承認的好牧人。協議正是向著這一方向的:是一個工具,我們希望藉助這一工具在所有人的合作下能幫助這一進程。

教宗特別將善度兄弟手足間真正修和精神的任務交給在中國的天主教會團體——交給主教、司鐸、修會會士、修女以及教友們,做出有助於戰勝歷史的和近期的誤解的具體行動。由此,在中國的信徒、天主教徒能夠見證自己的信仰、真誠的愛;也向著所有人民的對話及促進和平敞開。

更多相關資訊

來源:梵蒂岡聖座新聞室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與中國對話(8)-主教的宗徒繼承與合法性

與中國對話(8)

「主教的宗徒繼承與合法性」

作者:Sergio Centofanti and Fr. Bernd Hagenkord, SJ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未經教宗任命而被祝聖的中國主教合法化的進程不是一種冷酷的官僚行為,而是教會的一條真實而深遠的分辨途徑。這篇文章繼續上篇的主題,論述主教在教會法典上的合法性,以及受到當局承認的問題。
天主教會的至公性不該被單純地理解成一種地理或制度上的意義,而應看到它藉著圓滿共融所具有的信仰、教義和忠誠於聖傳的完整含義。至公性的深刻含義觸及眾人的心靈:換言之,它是朝向有機合一道路行走、使差異在基督內得以調和的一段進程。因此,地方教會在主教的主持,以及司鐸團和執事的協助下,圍繞著全體天主子民的感恩祭而建立起來。

在這層意義上,在有地方教會的地方就有天主教會,而且這地方教會的主教必須與羅馬主教共融,因為羅馬主教在愛德中領導所有分布於世界的地方教會。這就是地方教會「公教」合一的保障。相反地,倘若那個主教不是在與羅馬主教的共融中「產生」的,而且在他日常行為中也未表達這共融,那麼就會出現極嚴重問題。

因此,無論是未經宗座任命而授予主教職的主教,還是接受這職務者,教會法典對他們都制定了嚴重處分。事實上,這樣的祝聖對教會共融是一種令人痛心的傷害,嚴重侵犯了教會法典的規範。

可見,未經教宗任命而領受聖職的中國主教合法化的進程不是,也不應該是一種冷酷的官僚行為,而其本身就是教會的一條真實而深遠的分辨途徑,著眼於仔細審查在特殊情況下是否存在必要的條件,好使相關主教在圓滿共融的公教團體中重新獲得接納。

此途徑是經由相關主教多次明確且真誠地向教宗請求寬恕為起點。接下來的程序是:教宗的評估及他可能給予的寬恕;對於那些已經按照教會法典之規定而懺悔的主教們,應免除教會法典給予的處分和審查(尤其是開除教籍的自科絕罰);透過聖事予以赦免;恢復圓滿的共融;相關主教應在內心態度和公開行為上具有共融的表現;最後,總會伴隨一項牧靈職責。

此外,信友團體對受到寬恕及取得合法地位的主教的接納也很重要,換言之,這位派到他們當中的牧人應得到接納:這就要求整個團體以祈禱、監督、服從及合作來促進共融。

關於非法祝聖主教的情況,教會當以特殊的方式處理且預示出和解的途徑,而每當教會共融受到傷害時,應當視為教會生活可預見的一部分。至於中國的情況,主教的合法化並非是今日的創新之舉:這在近十年來已經發生過,儘管不是所有人都贊同和接納。事實上,在主教合法化的進程中顯然也有一些社會性的後果,但這些後果在對事實的某些評估中被加以渲染,有時甚至佔據了主要地位。

一方面是對主教合法化的政治解讀,另一方面是對教會法典處罰的牧靈含義缺乏理解,這在某些情況下導致一些觀察者,甚至在教會内的一些成員中出現了不安與困惑。事實上,某些地下教會團體並不甘心接納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明確希望促使主教合法化的舉措。他們擔心若承認這些主教的合法地位,就會被解釋為支持官方團體和政府的政策。

然而,在地下團體內也從未缺少過贊成使主教合法化的聲音。那時,一位地下主教得知與政府當局談判的消息後,便公開稱讚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說:「他敞開了基督般的胸襟,接納了許多官方團體的主教,並為捍衛在中國的教會的合一與共融作出了努力」。

現今,雖然在中國的合法化問題似乎只涉及主教的少數個案,卻仍需要考慮那些基於不同理由而持不同見解的反對聲浪。然而,人人該當秉持如此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在中國唯有以一位合法並被承認的主教為中心,才能開始重組教區團體的教會架構。

與中國對話(1)

與中國對話(2)

與中國對話(3)

與中國對話(4)

與中國對話(5)

與中國對話(6)

與中國對話(7)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與中國對話(5)-梵蒂岡與中國:對話與談判

與中國對話(5)

「梵蒂岡與中國:對話與談判」

作者:Sergio Centofanti and Fr Bernd Hagenkord, SJ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本著開放和互相尊重的態度進行對話能讓我們接受他人的差異,承認他人的身份及其使命;一同前行使我們彼此充實,相輔相成。為了對話,我們要堅持我們的身份並承認對方的身份。真正的對話有如「降生」的過程,在這過程中天主與人對話並尋找人,為了與人建立救恩的關係。

教宗方濟各認為,談判則是一個實際的過程,其中每個人都試圖從對方那裡獲得什麼:正如人們說的,談判永遠是「分蛋糕」的行為,但我們應當做的就是讓每個人都成為「贏家」。因此,每一場談判,以及隨之而來的每一項協議,總是不完美的、暫時的、正在進行中的,就像一段漫長進程中的諸多環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建成。

教宗方濟各秉持一貫的開放和尊重的溝通風格,本著接納他人之差異、承認每個人身份和使命的態度,繼續致力於促進和支持與中國政府的官方對話。如此,切實的談判重新啟動,然而談判向來不容易,並且出現過突然的中斷。事實上,曾經出現這樣的狀況:談判兩方,一方面重申對話和達成一致的良好意願,另一方面卻在相互理解的時候又因一些阻礙而停步。

在此,我們應當承認在中國的教會的大部分人士贊成已經展開的對話,不僅是官方團體,還有非官方團體。雖然我們談論百分比或許不妥當,但我們仍可引述中國主教的意見,包括政府承認和不承認的主教,他們都表明支持恢復對話,以及有可能達成的協議。

一位政府承認的主教獲悉中國與聖座恢復對話的消息時態度非常積極,他指出大多數天主教徒都支持教宗,以及中國和聖座的對話,並且熱切地祈禱,期望達成一項協議。

另外,也有一位官方不承認的主教表明恢復對話是好事,當然在言語之外還必須看到事實。然而,見面談話好過不見面,因為只有在見面交談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對話的進展及對話藝術的艱難即在於此:對話使彼此靠近,瞭解對方的身份認同,並讓對方瞭解自己的身份認同。如此,在對話中各自的意向得以表達,而不是只說些慣常的話。在對話的過程中,雙方有時產生距離也完全正常,因為覺得自己過於向對方讓步,放棄了自己的合理需求,願意更好地闡明自己的期待和主張。

但是,為了達成雙方都接受的解決方案,最終也必須更改自己過高的期望。對教會而言,這意味著她可以區分哪些是攸關基督信仰的,哪些不是。只有各方都接受對方,尊重對不同意見進行討論和交流的過程,試著瞭解在解決問題時提出不同意見的正當理由,嚴肅而真實的對話方可起作用。

所有這一切或許會非常艱難。只有秉持相互信任和慷慨的精神,才能在一場談判的一次又一次而且常常令人疲憊的會議中保持對話的節奏。雙方必須保持這種負責的態度,在共識似乎非常遙遠甚至無法實現的時候仍能保持鎮靜,鞏固已彼此走近的小步伐,始終保持積極態度,這樣才能增進對對方誠意的信任。

一如教宗方濟各所言,「現實總是高於想法」。

與中國對話(1)

與中國對話(2)

與中國對話(3)

與中國對話(4)

梵蒂岡媒體改革:音頻和視頻控制中心合併

梵蒂岡媒體改革邁入新階段,完成了重大的一步:音頻和視頻控制中心合二為一。梵蒂岡廣播電台的控制中心從良十三世大樓轉移至朝聖者之路的梵蒂岡媒體辦公室。這裡依然屬於梵蒂岡城國境內,是視頻總控制室的所在地。

梵蒂岡媒體製作部門協調人斯德望·達戈斯蒂尼(Stefano D’Agostini)強調,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從同一個地點就可以將信號分揀至全球範圍,並且通過高素質的運營商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音頻和視頻訊號。」

在梵蒂岡城內,所有的音頻和視頻連接都是通過光纖而實現的。聖座傳播秘書處技術部主任馬希(Francesco Masci)表示:「在音頻和視頻進行整合的同時,我們也實現了人員的整合,設立了同一個辦公室。」

馬希還補充道:「之後良十三世大樓將重新裝修,作為音頻、視頻和照片製作部門的辦公室。屆時,攝製組(包括攝像、音響和攝影工作人員)將在這個歷史性建築內工作,成為唯一的(音頻視頻)製作中心。」

來源: 梵蒂岡電台

與中國對話(1)-絕非揮舞魔杖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與中國對話系列(1)

「絕非揮舞魔杖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作者:Sergio Centofanti and Fr Bernd Hagenkord, SJ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關於「中國問題」,有一連串的訊號顯示,聖座和中國正在達至一個重要階段,儘管──如同聖座新聞室今年3月29日的公告所言─聖座與中國似乎沒有任何即將簽署的協議。

聖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很久以前就展開了接觸,試圖以有建設性、而非爭鋒相對的態度找出某些教會問題的解決方法,首先便是棘手而重要的主教任命議題:這關乎牧靈的方針,意在開啟一個能惠及眾人的合作模式,而且並不假設只要魔杖一揮,幾乎就能解決所有現存的問題。

關於這點,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在接受意大利報紙《新聞報》的訪談時,講的顯然很恰當。他回答記者的提問,說:「眾所周知,隨著『新中國』的到來,教會在那泱泱大國的生活有過嚴重受阻和劇烈苦難的時刻。

然而,自上世紀八零年代起,聖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們展開了接觸,經歷了時代的更迭、事件的變化。聖座向來秉持牧靈的途徑,試圖跨越對立,樂意與政府當局進行互相尊重又有建設性的對話。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致中國天主教徒的信函中已闡明這種對話的精神:『與合法的政權持續衝突並不能解決現存的問題。』(4號)在教宗方濟各的牧職期間,當前的談判就是遵循這個路線:有建設性地敞開對話和忠於教會的純正傳統。」

隨著共產黨在中國建立新政權,開啟了格外艱難的歷史階段,許多牧者和信友遭受了劇烈的苦難。這個政權是毛澤東革命的成果,他的理想目標是解放人民,使之擺脫西方控制、貧窮、無知、舊領導階層的壓迫,卻也排除天主的概念和宗教。

隨後,從八零年代起,中國也開始有所改變。當然,意識型態依然存在,近來出現某些強硬的徵兆,特別是在負責安全和社會-文化生活條例的機關方面。然而,或許這也是在經濟的急遽成長中需要稍微維護秩序的徵兆。一方面來說,經濟成長增進福祉,創造新的機會和新的生活空間,讓世界上所有的人萌生共同的盼望;另一方面來說,如此的成長導致某種混亂,勞工界出現社會失根現象、富裕階層的腐敗比例增加、傳統價值觀日益薄弱,在年輕世代之間尤其嚴重。但是,面對這些同樣衝擊到宗教生活領域的劇烈改變,意識型態上的嚴苛或許無法成為一個適切的回應。

今天,聖座樂意在互相尊重的交談氣氛中,為促進中國和社會的利益作出貢獻。對全世界的天主教徒而言,他們也不得不感受到這個事實與他們密切相關,因為這不是一個遙遠國度的事件,而是至一教會的生活和使命;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無論我們生活在何處。為此,切莫激發爭辯,卻要以祈禱陪伴在中國的教會當前的微妙時刻,以期帶給福傳事業新的動力。耶穌的訊息對於如此一個泱泱大國的人性及靈性願景不能毫無關聯。

圖片: catholicnews.com

與中國對話(2)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