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教宗三鐘經和公開接見活動因新冠疫情改為現場直播
2月12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向在場的大約3萬名朝聖信友繼續講授關於教會的聖事的要理,當天他談了感恩聖事與信仰生活的關係。教宗指出,一個切實活出彌撒聖祭的基督信徒就不能不關心需要幫助的人,這是能否感到需要天主的寬恕和隨時寬恕他人的另一個準則。 上星期三,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解釋了感恩聖事如何將我們引入與耶穌及祂的奧跡真實共融的課題。這一次,他談了我們所舉行的感恩聖事與信仰生活的關係。他提出檢驗是否善度感恩聖事的3個跡象。首個跡像是「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是否相似耶穌的態度,祂樂意與人在一起,與他們同甘共苦。 ...閱讀更多
2月5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2萬5千名朝聖信友冒著陰雨與教宗共度了這一美好時光。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舉行前,先到保祿六世大廳,問候聚集在那里通過大屏幕參加這項活動的病弱殘疾人士。教宗當天的要理講授繼續以教會的聖事為主題,這一次他講解了感恩聖事。 教宗首先談到舉行感恩聖事的祭台、十字架和讀經台。他說,祭台令我們想到宴席;十字架表達了基督在祭台上的犧牲;讀經台是宣讀天主聖言的地方。教宗強調,所有這些元素都表達了感恩祭的重要性。 ...閱讀更多
1月2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成千上萬的朝聖信友不顧寒冷天氣和時而下起的陰雨,參與了這項活動。教宗繼續講解關於聖事的要理,他用兩次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機會講完聖洗聖事,現在開始講解堅振聖事。教宗說,要留意讓所有孩子領受堅振聖事,這很重要,因為堅振聖事讓我們圓滿地活出基督信仰生命。 ...閱讀更多
1月22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的公開接見活動中,作出的重要反省是: 基督的名字建立「共融與合一」;基督信徒彼此間的分裂是「醜聞」。 在基督信徒合一祈禱週內,教宗的要理講授以基督信徒合一為主題。 今年為基督信徒合一祈禱週的主題取自聖保祿宗徒責問格林多信友的話:「基督被分裂了嗎?」(格前1:13)。這主題來自加拿大信仰基督的教會和團體的提議,這些團體並得到世界基督教協會和聖座促進基督信徒合一委員會的指導。教宗稱這是一項「非常珍貴的靈性活動」,一個多世紀以來將信仰基督的各團體聯繫在一起。談到今年的主題,教宗說:「基督當然沒有被分裂。但我們必須誠懇且痛苦地承認,我們的團體繼續處在分裂中,這是個醜聞。我們基督信徒彼此分裂是醜聞!找不出其它的字:是個醜聞!」 ...閱讀更多
1月15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為來自世界各國的3萬多名朝聖信友繼續講授關於聖事的要理,當天他講解了聖洗聖事。教宗說,聖洗聖事是份禮物,20個世紀以來藉著這份禮物將基督信仰傳給每個時代的人。可是,這份禮物也需要基督信徒成為傳教工作的「新主角」。 ...閱讀更多
1月8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今年首次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新年新氣象,教宗也進入新主題,開始講解關於教會聖事的新系列要理講授。他先談聖洗聖事,指出聖洗聖事並非流於形式,而是必須牢牢記住的一項舉動,因為這聖事恩寵帶給基督信徒生命「無人能熄滅」的希望。 領洗的日子無疑是基督信徒美好,甚至「幸福」的紀念日。教宗方濟各再次邀請聆聽他講授要理的信友們,牢記自己領洗的日子,因為它是個「慶日」。教宗在過去幾個月的周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已經多次提出這邀請。他說:「不知道領洗的日子,就會忘卻上主在我們身上施展作為的記憶,失去我們所領受恩寵的記憶。結果只將領洗視為過去發生的一件事,甚至並不出於我們,而是父母的意願,因此領洗對目前不再有任何影響。」 ...閱讀更多
12月18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今年第30次,也是最後一次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會晤來自世界各地的數万名朝聖信友。在將臨期最後時日充滿聖誕的氣氛中,教宗的要理講授自然離不開耶穌降生的主題。他提醒信友們,天主貶抑自己,來到世上,現實世界中,不計較人類歷史的悲慘狀況,居住期間,為將我們從不幸、困苦和罪惡中拯救出來。 教宗說:「天主與我們同在,祂仍舊信任我們!這個天主父不是很慷慨嗎?天主來與世人同住,選擇塵世作為祂的住所,為與人同在,使人在他們有喜樂和悲傷的地方能找到祂。」 此外,還有些令人更為驚訝的事。教宗強調:「天主不是藉著田園般的理想世界,而是藉著現實世界臨在於人類中。這個世界有善有惡,有分裂、惡意、貧窮、專橫及戰爭。天主不計較人類歷史本身具有的限度和悲劇,前來居住其間。」 ...閱讀更多
教宗方濟各12月11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他為大約3萬朝聖信友講解的要理中表示: 天主的最後審判不會令一生追隨祂的人恐懼。 教宗近幾個月以來在周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有系統地解釋了«信經»的條文,這次他解釋«信經»的最後一句宣言「我信永恆的生命」,尤其詳細論述「最後審判」。 教宗談到人面對最後審判的恐懼說,只有一生拒絕天主的人,才在心中產生恐懼並使恐懼生根。他說:「若我們拒絕耶穌的愛,我們就給自己定了罪。救恩是向耶穌敞開胸懷,是祂拯救我們;我們眾人都有罪,若我們是罪人,就該向祂請求寬恕;若我們願意做善人,走向上主跟前,祂便寬恕我們。為此,我們必須向耶穌的愛開放,祂比一切事物更強大。耶穌的愛浩瀚無比,耶穌的愛是仁慈的,耶穌的愛寬恕人,但你必須開放自己。開放意味著懺悔並承認我們做的不好的事。」 ...閱讀更多
教宗方濟各12月4日在公開接見活動中為敘利亞遭綁架的修女發出呼籲,他說:「現在我邀請所有人為敘利亞馬路拉(Ma’lula)希臘東正教聖塔特克拉隱修院的修女祈禱。兩天前,她們被武裝分子暴力劫持。讓我們為這些隱修女祈禱,為所有因目前的戰亂而被非法監禁的人祈禱。讓我們繼續為和平祈禱,並一同努力。」 ...閱讀更多
12月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周三公開接見活動。這一天,羅馬陽光燦爛,天氣暖和,令人一時忘記已是接近冬至的時日。大約有3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參加了公開接見活動,聆聽教宗講授要理。教宗的要理講授繼續以«信經»為主題,這一天他講解了「我信肉身的復活」。 教宗解釋信奉基督的本質,以及今生結束後,開始一個新生命。在那時日,天主將使我們恢復生命,使我們的肉身與靈魂重新結合。教宗說:「這就是根本的解釋:因為耶穌復活了,我們也將復活;我們期待復活,因為基督為我們敞開復活的大門。我們​​肉身的這一變化,這一脫胎換骨在今生已有所準備,取決於在聖事中與耶穌建立的關係,特別是聖體聖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