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homily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於羅馬時間5月2日下午4時30分離開他暫居了兩個月的岡道爾夫堡,返回梵蒂岡,並遷往剛剛裝修好的「教會之母」隱修院。與本篤十六世一同入住「教會之母」隱修院的,還有他的秘書、教宗府總管甘斯魏總主教,以及這些年來陪伴他的四名服務人員。下午4時50分,教宗方濟各在隱修院迎接了他。 20多年前,若望保祿二世建立了「教會之母」隱修院,從建立至今,它已接待了四個著名的隱修會,它們是嘉辣會、加爾默羅會、本篤會和聖母往見會。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閱讀更多
5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強調,若我們把聖神拒之門外,教會將開始分裂。為了避免分裂,需要跟隨耶穌,遵守他的誡命,創建有能力向耶穌說「是」、有能力宣講的團體。 教宗表示,當一個基督徒團體生活在愛內,承認自己的罪過,朝拜上主,寬恕他人的冒犯,賑濟他人,彰顯愛心時,這個團體就會感到有義務忠於上主,遵守祂的誡命。這便是一個說「是」的團體,並且「不是」隨著這個「是」而發生的。讓我們祈求上主,讓聖神始終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愛的團體,一個愛那位深愛我們的耶穌的團體,成為一個說「是」的團體,並從這個「是」出發,履行上主的誡命。讓我們也成為敞開門戶的團體,並使我們免於變成清教徒(Puritan)的誘惑,這樣的清教徒從詞源學的意義上講,追求一種類似的福音純潔性,進而成為一個說「不」的團體。因為耶穌對我們最大的要求是愛,對上主的愛,並留在祂的愛內。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閱讀更多
羅馬時間5月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周三公開接見活動,7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信友參加了活動。這一天是國際勞動節,也是教會禮儀訂下的大聖若瑟勞工主保日。因此,教宗要理講授的主題與勞工有直接關係。他呼籲政府負責人士為就業推動新衝力,他並譴責只尋求個人利益,不顧社會正義的經濟學觀點,同時嚴厲指責使人淪為奴隸的工作 … … ...閱讀更多
4月29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表示,讀經中聖若望提及「天主是光,在他內沒有一點黑暗」。教宗強調,在我們的生命內,我們每個人都有黑暗的地方,在我們的良心內,我們也有完全黑暗的時刻,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黑暗中行走。教宗解釋,在黑暗中行走意味著自我滿足,自認為不需要得救。當人在這條完全黑暗的道路上行走時,他將難以回頭。因此聖若望繼續說: 「如果我們說我們沒有罪過,就是欺騙自己,真理也不在我們內。」我們都是罪人! 這是出發點。如果我們承認自己的罪過,天主是忠信的,祂將寬恕我們的過犯,除淨我們的罪惡。 教宗指出,上主寬恕我們也體現了祂的正義,「因為祂來,是為了拯救和寬恕我們」,像父親憐愛自己的兒女一樣來接納我們。「上主憐愛那些敬畏自己、尋求自己的人」,祂始終以憐愛理解我們,願意賜給我們「唯獨祂能賜予的和平」。 這就是在修和聖事中所發生的事,即使在很多次我們認為去辦告解如同是去「乾洗店」除去我們衣服上的污漬一樣。 教宗解釋,去辦告解不是去乾洗店,而是與耶穌的一次會晤。雖然我們恥於對耶穌說出真相,說出自己的罪過,但是羞愧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美德,也是謙遜的美德。我們應該有信心,因為當我們犯罪時,我們有一位在天父身邊的辯護人「耶穌基督 ,正義者」。祂在天父面前支持我們,為我們的軟弱辯護。但是我們在面對天主時,必須帶著罪過的真相、懷著信賴和喜悅之情,而且不偽裝自己。我們永遠不要在天主面前偽裝自己!」 最後,教宗祈求上主賜給我們始終以真相面對祂的恩寵和勇氣,因為真理是光明,而且在天主面前也沒有半真半假的黑暗和謊言。願上主賜予我們這恩寵 ! 來源:梵蒂岡電台 圖片提供: catholicnews.com ...閱讀更多
4月26日,在彌撒的福音 (若14:1-6) 給我們講述了耶穌對宗徒們說的話: 「你們心裡不要煩亂」。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指出耶穌的這句話十分美妙。在臨別的時刻,耶穌知道他的門徒感到悲傷,因為他們意識到事情不妙。但耶穌以朋友和牧人的態度作開場白:「你們心裡不要煩亂 ; 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於是耶穌開始談論天國,談論最終的家鄉。他告訴門徒們要信賴祂,即是說耶穌依然是忠信的。耶穌以工程師、建築師的形象告訴他們:「我去給你們預備地方,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的住處。」 教宗於是問那是什麼樣的地方?「預備地方」意味著什麼?在那裡租一個房間嗎?教宗解釋,「預備地方」的意思是預備讓我們可以享受的機會,這機會是我們能看到、聽見、明白我們所期待的美好和我們所邁向的那個家鄉。基督徒的一生是耶穌及聖神的工作,為我們預備地方,預備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看見。為了看見耶穌美妙的容顏,我們靈魂的眼睛需要預備妥當。為了能聽到好事、善言,我們需要預備聽力。為了愛,更好地去愛,最重要的是預備心靈。 教宗強調,在生命旅程中,上主藉著「考驗、安慰、苦難和美好的事物」來預備我們的心靈。 整個生命旅程就是一個預備過程。有時候上主需要迅速行事,如同對待右盜一樣,他僅有數分鐘時間來預備右盜的心靈,而耶穌也做到了。 讓耶穌來預備我們的心靈、眼睛、聽力,從而抵達我們那最終的家鄉。有些人會這樣想:「神父,我去請教了哲學家,他告訴我這些思想都是異化的,我們是不健全的,生命就是這具體的現世生命,我們不知道生命的那一邊是什麼…」但是教宗強調,耶穌不是這樣告訴我們的,耶穌說:「你們也要信賴我。我告訴你們的是真理,我不欺騙你,我不愚弄你。」 教宗最後祈求天主賜給我們這堅強的希望,勇敢和謙遜地讓上主在我們的心靈、眼睛和耳朵內預備住所,預備「最終的家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提供: catholicnews.com ...閱讀更多
4月25日 (聖馬爾谷聖史慶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指出,基督信徒要以謙遜的風格去宣講,但同時也絕不怕做大事。 教宗以聖馬爾谷福音記載耶穌升天作為講道內容。他表示,主耶穌被接往升天前,派遣宗徒: 「往天下去傳揚福音」,而不只是在耶路撒冷或加里肋亞。教宗續說:「要到世界各地傳揚福音,這是教會的傳教使命。教會要往前走,向全人類宣揚福音,但不是孤身一人向前走,而是與耶穌同行。那時候,門徒出去到處宣講,主與他們合作。主耶穌與那些傳揚福音的人一起工作。基督信徒該有這種慷慨、寬宏大量的精神。畏縮的基督徒是無法理解的。」 教宗指示,宣揚福音的風格要有謙遜、服務、行愛德、手足情誼的態度。我們不要說「征服」世界,「征服」一詞不妥,我們要向世界「宣講」。基督徒不能像戰士那樣,戰勝時把一切掃蕩一空。 教宗接著說,聖馬爾谷福音(16:20)的一句話作結語:「耶穌與宗徒合作,並以奇蹟相隨,證實所傳的道理。」教宗強調,教會的勝利是耶穌的複活,但首先是十字架。讓我們祈求上主,以極大的慷慨、謙遜的精神成為教會的傳教士,教會的使徒。亞孟。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提供: catholicnews.com   ...閱讀更多
2005年4月24日,教宗本篤十六世在羅馬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就職大典彌撒中,發表了一篇內容極為豐富、意義既深且廣的精彩講道,其中有兩個要點是他特別強調的,那就是關於他在彌撒大典中接受的作為教宗的兩個標誌,一個是羊毛肩帶,另一個是權戒。現在我們把教宗對自己身上穿戴的這兩個物件的意義的說明介紹給各位分享。 ...閱讀更多
4月19日,教宗方濟在彌撒講道中指出,天主聖言需要以謙遜來接納,因為這是愛的言語,只有這樣,聖言才能進入心靈,改變生命。 教宗當天的講道以耶穌的講話為內容。耶穌向迫害他的掃祿講話,也向阿納尼雅講話,要他接待掃祿;然後耶穌在葛法翁會堂向猶太人講話,告訴他們: 「誰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將不能得救。」教宗說:「耶穌的聲音經過我們的頭腦而進入心靈。因為耶穌在尋求我們的悔改」。掃祿和阿納尼雅雖然在困惑中回應了耶穌,但他們是懷著開放的心。在葛法翁會堂中,那些猶太法學士則以另一種方式回應了耶穌,他們彼此爭論,嚴重質疑耶穌的話。 教宗表示,保祿和阿納尼雅、耶肋米亞、依撒意亞、梅瑟及聖母瑪利亞,他們一一以謙虛的心回應天主,用心來接納天主的聖言。教宗說,主耶穌的話來到我們的心中,是因為這些是愛的說話。這些是美麗的話語,它帶來的是愛,並使我們去愛。相反,那些道德者和理論家,在頭腦中假裝明白福音,但實際是偽裝明白福音。他們不是在耶穌所召叫我們轉化的道路上。耶穌是邀請我們走的是悔改之路。 教宗邀請我們為教會祈禱,使我們向那為我們講述愛、帶來愛的福音懷開放之心。福音能以它聖德幫助我們成為美麗的一位。 圖片提供: catholicnews.com ...閱讀更多
2013年3月19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舉行了教宗方濟各就職彌撒,他在講道結尾說:「我祈求童貞聖母瑪利亞、聖若瑟、聖保祿和伯多祿,以及聖方濟各的代禱,好使聖神陪伴我的職務,我也請求你們所有的人為我祈禱。亞孟!」 ...閱讀更多
若瑟按天主的交托去照顧耶穌和照顧聖母瑪利亞, 他是教會的守護者, 一直保護這個聖家, 讓耶穌慢慢地成長, 一直聆聽及服從天主的旨意。這就是基督徒的召叫。我們要重視天主所創造的每一樣事物。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尊重。要互相照顧,特別是弱少者。 我邀請各位一起努力地去做好此事。我們要有一份的同情心, 愛心, 我們不需要害怕交出我們的同情心, 憐憫心。我們是要去為人服務, 天主要我成為教會的牧人, 是要我去為大家服務。要張開雙手擁抱大家, 我們要懷有對天主的信心, 我們服務弱少, 也要服務自己。 權力即是表示有機會服務他人! 權力來自愛, 就像耶穌問伯多祿:「你愛我嗎」3次一樣。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