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China
7月26日(下午),教宗方濟各訪問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卡塞塔市,在當地皇宮前的廣場上為20多萬信友舉行感恩祭。教宗感謝當地居民的盛情款待,並宣布年底前將訪問那不勒斯。 教宗的彌撒講道以希望為主題,他援引瑪竇福音關於「寶藏和珍珠的比喻」說,「耶穌教導我們天國是什麼,如何找到它,為享有天國該做什麼」,因為這兩個比喻「使我們懂得天主的國臨在於耶穌身上」。耶穌就是希望,就是寶藏,人們一旦找到祂,生命就會轉變。教宗說:「耶穌的臨在轉變我們的生命,使我們面向弟兄的需要;祂的臨在邀請我們接納每位其他人的臨在,也包括外鄉人和移民。耶穌的臨在是好客、喜悅、結出豐碩果實的臨在。如此一來,天國就在我們內。」 ...閱讀更多
7月2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接見了蘇丹女基督信徒瑪利亞姆·伊卜拉欣(Meriam Yahia Ibrahim Ishag),她因信仰基督曾坐監數個月。 聖座新聞室主任隆巴爾迪神父當天公佈這項消息說,陪同瑪利亞姆前來梵蒂岡接受教宗接見的有她的夫婿丹尼爾·瓦尼(Daniel Wani)和她的兩個孩子,一歲半的馬丁(Martin)和兩個月前在獄中誕生的瑪雅(Maya)。意大利外交部副部長拉波‧皮斯泰利(Lapo Pistelli)也伴隨瑪利亞姆一家來到梵蒂岡,他於前一天23日曾前往蘇丹完成最後階段的談判,陪伴瑪利亞姆和她的家人來到意大利,為他們前往美國作準備。瑪利亞姆全家在等候前往美國之前的這段時間,將由意大利政府負責接待。 ...閱讀更多
英國和愛爾蘭教會將於7月27日舉行年度生命日活動。教宗方濟各在此機會上致函當地公教信徒,勉勵他們捍衛生命,反對「死亡的文化」,將基督的愛帶到「新興貧苦弱小者」所在的地方。教宗信函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簽署。 ...閱讀更多
7月20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他的書房窗口主持了三鐘經祈禱活動。他講解了「麥子和莠子的比喻」,指出我們若以仁慈對待他人,我們將得到仁慈的審判。 主日福音記述,家主在田裡撒下了好種子,仇人也在那裡撒下了莠子;但是家主阻止僕人拔掉莠子,免得他們在拔除莠子時連麥子也拔出來。教宗解釋說,比喻「談的是現世中存在的惡,強調了天主的耐心」。在希伯來語中,莠子和撒旦源自同一個詞根,有分裂的意思。教宗說,魔鬼「始終想分裂人,分裂家庭、國家和民族」。魔鬼是個「狡猾」的敵人,它「在善中撒播惡」,讓「我們人類無法明確分辨善惡」。但是,天主最終將分辨善惡。祂給予必要的時間,與我們的做法相反,「有時候,我們會急速作出判斷和分級,將善放在這邊,惡放在那邊」。 ...閱讀更多
7月6日(主日),教宗方濟各於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們誦念三鐘經。在念經祈禱前的簡短講話中,教宗譴責「剝削人的經濟制度」帶給人沉重不堪的「軛」,強調基督徒蒙召隨時隨地接近有需要的弟兄,克勝冷漠的邏輯。 ...閱讀更多
6月28日晚上,羅馬教區走上分辨聖召之旅的青年們跟他們的主教瓦利尼樞機來到梵蒂岡花園露德聖母岩前,與教宗方濟各會晤。教宗對他們說:基督徒不恭敬聖母,基督的母親,他就是孤兒。這個在聖伯多祿聖保祿宗徒瞻禮前夕聚會的傳統,始於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 ...閱讀更多
6月29日(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瞻禮),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感恩祭。彌撒中,他為24位新的教省總主教授予象徵善牧的白羊毛肩帶。 3位新教省總主教未能前來羅馬參加慶典,他們將在自己的教省總主教區領受白羊毛肩帶。 ...閱讀更多
6月30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表示: 今日殉道的基督徒比教會初期的還多。當天教會紀念羅馬教會的首批殉道聖人:他們於公元64年羅馬城大火後,因尼祿皇帝的命令在梵蒂岡山丘上被殘殺致死。 當天彌撒的一篇祈禱文,提及上主「以首批殉道者的血」使羅馬教會的嫩芽開枝散葉。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表示,「這裡說的植物的生長,也令我們想起耶穌的話:『天主的國好比一個人把種子撒在地裡,他黑夜白天,或睡或起,那種子發芽生長,至於怎樣,他卻不知道。』這種子是發芽生長的天主聖言,它成了天主的國,並藉著『聖神的力量』和『基督徒的見證』成了教會。 ...閱讀更多
6月2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強調,為向人傳達天父溫柔的愛,天主需要人成為渺小的。 當天是耶穌聖心節,教宗說:「天主給予我們恩寵和喜樂,在祂聖子的心中慶祝祂愛的偉大工程。可以說,今天是天主的愛藉著耶穌基督彰顯的節日,天主愛我們的節日,天主的愛在我們內的節日”。“愛有兩個特徵:首先,愛所給予的多於收受。其次,愛的行動多於言語。」 ...閱讀更多
6月26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強調: 民眾跟隨耶穌,因為他們認出耶穌是善牧。教宗請信友們警惕將信仰貶為遵守道德、尋求政治解放或設法配合權勢的人。 為什麼許多人跟隨耶穌?教宗的彌撒講道以這個提問為線路進行發揮,將中心放在民眾和耶穌的教訓上。教宗說,民眾跟在耶穌後面,因為他們「都驚奇祂的教訓」,祂的話語「令他們驚奇;他們為尋到好事、重大的事而驚奇。」其他人說的話,民眾卻聽不進去。教宗將耶穌時代向民眾說話的人分為四類。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