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Chinese
3月26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基於以下的主要思想: 「主教、司鐸或執事若沒有以耶穌的愛心來為他們的團體服務,他們就是不稱職的」,向信友們講授以「聖秩聖事」為題的要理。教宗說,主教和司鐸應該每天舉行感恩祭,經常聆聽聖言,定期領受修和聖事。 ...閱讀更多
3月25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表示: 上主與我們同行,為軟化我們的心靈。當天是預報救主降生節,教宗因此強調:我們只有像聖母那樣懷著一顆謙卑的心,才能接近天主。救恩既買不到,也賣不掉:只能由恩賜​​而得。 內心的驕傲把我們帶向何處?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首先談到原祖父母亞當和厄娃。他們二人落入撒旦的陷阱,相信自己如同天主一樣。這種「自命不凡的傲慢」導致他們遠離樂園。但是,上主沒有棄之不顧,讓他們獨自行走,卻給他們許下諾言,與他們同行。 「上主在這條漫長的旅途中陪伴人類。他建立了一個民族,與他們同在。 這條旅途從違命開始,以聖母瑪利亞在天使報喜時的服從結束。」教宗引述里昂的聖依肋內教父的話說:「聖母瑪利亞以她的服從,解開了厄娃用違命打的結。」在這條旅途中,天主的美妙層出不窮。 ...閱讀更多
3月23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中午時分),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念經前,他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說:「上主超越偏見,我們每個人都尋找仁慈的活水。四旬期是「察看我們內心的有利時期」。三鐘經後,教宗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4萬多名信眾宣布,3月28日至29日,星期五至星期六,將是「特別懺悔的時刻」,取名為「24小時奉獻給天主」 。這項活動將以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的禮儀開始。教宗解釋說:「這將是一個寬恕的節日,世界很多教區和堂區會同時舉行。我們應該為上主寬恕我們而歡慶,一如浪子比喻中的父親所做的那樣,在兒子回到家時,舉行盛宴,忘記他的一切罪過。這將是寬恕的節日。」 ...閱讀更多
3月22日,教宗方濟各接見由意大利地方廣播電視台組成的《珊瑚》協會。教宗在完全脫稿的講話中,勉勵他們尋求「真、善、美」,告誡他們不要陷入教權管制平信徒的誘惑。教宗也強調,在教會內任何人都不應該覺得自己太過渺小,每個人都是重要的。 ...閱讀更多
上海教區的范忠良(若瑟)主教3月16日安息主懷,享年97歲。他的殯葬彌撒於3月22日上午在上海舉行,大約五千名信友參加了禮儀。範主教於1918年出生,1938年加入耶穌會,1951年晉鐸。 1955年被捕後,他在監獄或勞改營中度過了大約30年。近20年來,他一直被軟禁在家。 教廷萬民福音部部長費爾南多•斐洛尼樞機3月20日致函馬達欽(達陡)主教和上海教區表示:「范忠良主教返回父家的消息,喚起了我對你們教會的愛,並在精神上與你們一同分擔這份傷痛。這位善牧為了天主的光榮,為了教會和中國人民的福祉,奉獻了自己。」 ...閱讀更多
親愛的爸爸們,你們要常常接近你們的子女,一如聖若瑟接近耶穌,幫助他在「身量、智慧和恩愛」上成長那樣。教宗方濟各3月19日上午,在周 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向天下父母提出上述期望。當天是聖母的淨配、普世教會的主保聖若瑟瞻禮,也是教宗方濟就職一周年紀念日。教宗以聖若瑟為題,向聖伯多祿廣 場上聚集的6萬多名信友和朝聖人士作了要理講授。 ...閱讀更多
一年前的3月13日,豪爾赫•馬裡奧•貝爾格里奧樞機當選伯多祿宗座。本篤十六世辭去伯多祿牧職一個月後,第265位伯多祿繼承人教宗方濟各牧職開始。讓我們一同回顧教宗方濟各,在這非凡的一年中所經歷的關鍵步驟。 ...閱讀更多
3月9日(四旬期第一主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念經前,他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和朝聖者表示: 四旬期是「皈依旅程」的有利時機,邀請眾信徒棄絕魔鬼,棄絕他的作為和誘惑,始終以天主聖言來自衛。 四旬期首主日的福音記載耶穌與魔鬼的搏鬥。耶穌在約旦河受洗後,聖神降臨在祂身上。祂在公開傳教之前,被聖神領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試探者試圖使祂遠離十字架的道路,讓祂通過「虛假的默西亞的希望」走「達到成功和權力的容易的路」。 ...閱讀更多
3月7日,教宗方濟各致函意大利在俗信友團體負責人大會表示:「因著聖洗聖事,在俗信友是福傳工作和提升人性的主角。」這些在俗信友團體是以基督信仰為宗旨的教會組織,在羅馬教區的推動下,日前於羅馬宗座拉特朗大學召開各團體負責人大會,主題是:《基督徒在俗信友在城市中的使命》。 ...閱讀更多
3月7日上午,教宗方濟各接見了由世界基督教協會(WCC)秘書長特韋特(Olav Fykse Tveit)牧師率領的協會代表團。教宗勉勵眾人:「不要無奈地接受基督徒的分裂,卻要滿懷信心地朝向合一邁進。」 教宗稱現存的基督徒分裂是在世上為福音作證的「沉重障礙」。教宗問候這個大公合一組織的代表們,感謝他們「為促成基督信徒合一」所做的服務。教宗談到基督徒的分裂說:「我們不能無奈地接受基督徒的分裂,把它當作教會歷史經驗中無法避免的成分。基督徒一旦忽視上主要他們合一的召叫,他們就可能忽視上主和祂透過自己的身體─教會所提供的救恩。」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