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接見駐聖座外交使團

鹽與光

2016年1月11日
blog_1452540193
1月11日,教宗方濟各依循傳統慣例在宗座大樓的皇宮大廳接見駐聖座外交使團,彼此互祝新年。教宗在向外交使團發表的講話中,強調聖座在外交工作上定將繼續努力,使和平的聲音抵達地極。教宗寄望這禧年能是一個有利時機,使慈悲的溫暖驅散那滯留在許多人心中的冷漠的寒霜。
blog_1452540398
教宗首先談到過去一年的許多積極標記,例如包括聖座在内達成的許多國際協議,這些協議表明「基於宗教自由及尊重每個人身份認同的原則,信仰不同者的和睦共處是可以達成的」。教宗指出,朝向和平與對話的行程藉著在中非共和國班吉主教座堂開啟聖門,為有力地抵拒以天主之名殺人的觀念,如同「幾個月前在非洲、歐洲和中東發生的恐怖兇殺事件」,走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
教宗略提了以開啟中非班吉主教座堂聖門為高潮的非洲3國牧靈訪問後,也提到他於2015年進行的其它國際牧靈訪問,指出慈悲是貫穿在他牧靈訪問的一條線路。教宗到訪薩拉熱窩,這個尋求對話新途徑的歐洲典範;前往爭取社會正義與平等的南美洲,以及尋求彼此接近及修和的古巴和美國。
教宗提到:「去年1月在斯里蘭卡和菲律賓的訪問,9月在美國費城參加世界家庭大會以及10月召開的世界主教會議都以家庭為主題。社會發展不能不關注家庭問題,家庭是學習慈悲的第一所及最重要的學校。可是,今天對家庭所需要的長久穩定性的恐懼」越來越廣泛,為此付出沉重代價的是社會弱勢群體,包括青年和長者。若在家庭内缺乏兄弟友愛,在社會中就會缺乏團結關懷。」
「個人主義是對近人冷漠的根源,最終使人變得膽怯和玩世不恭。我們在窮人和最弱小者面前,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緒。」
在最弱小者中,教宗特別談到「困難重重和痛苦」的移民,他們不顧一切地尋找能過上安寧日子及合乎尊嚴生活的地方。
教宗用了很大的篇幅談論那些來到歐洲、亞洲和美洲的移民的嚴重危急情況。他引用聖經中總是在行走的人類的辛勞、痛苦、渴望及希望事件來比擬今日旅途上數十萬人的心情。辣黑耳痛哭她的子女,因為他們不在了(瑪2:18);雅各伯命自己的兒子們到埃及購買糧食,好能活下去,不致餓死(創42:2)。教宗表示:「這些就是為躲避衝突和迫害而在他鄉尋求避難的人,或不願餓死而冒著生命危險上路的人的理由。」
這些無自衛能力者的悲劇仍舊是「丟棄文化和權勢者傲慢」的後果。
教宗斥責道:「在不能合法移民的情況下,移民經常被迫選擇求助於人口販子。兒童死在大海中的悲慘鏡頭,在在見證著“常伴隨戰爭和暴行而來的恐怖。」
移民現象是個整體問題,需要制定走出緊急狀況思維邏輯的中期和長期計劃。大量人潮湧向歐洲大陸的海岸使到接收國迷失了方向,歐洲素來奉行的「人文精神」受到了威脅。例如:明顯擔心安全的問題,對國際恐怖主義的廣泛威脅極度憤怒。雖然如此,教宗堅信:「歐洲有能力維護人的中心地位,並能找到適度平衡,盡到保護當地國民和確保協助及接納移民的雙重道德義務。」
教宗感謝那些表現出「慷慨分享姿態」的國際和各國團體,同時也告誡國際社會在當前力求找到解決方案的情況下,各國不可只顧各自利益。移民現象「是構成世界前所未有的未來的基本成分;而使極端主義和原教旨主義找不到肥沃土壤的關鍵,則在於本著互相尊重及了解的精神,接納及整合移民現象的能力。為達到這個目標,聖座重申將繼續努力在大公主義和跨宗教領域建立誠懇及真摯的對話,促進社會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和睦共處。」
 
聖座在當天發表的公告指出,聖座目前有180個邦交國,並與歐洲聯盟、馬耳他騎士團和巴勒斯坦國常駐使團有外交關係。在國際組織方面,聖座於2015年6月4日成為加勒比共同體(Caricom)的觀察員。
聖座的邦交國和外交對象當中,包括歐盟和馬耳他騎士團在內,共有86個國家及組織將使領館或辦事處設立於羅馬,去年新設大使館的國家有伯利茲、布基納法索,以及赤道幾內亞。巴勒斯坦國使館、阿拉伯聯盟辦事處,以及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公署也都設立於羅馬。
聖座2015年簽署了4份外交協議:首份是4月1日與意大利共和國政府簽署的稅務協定;第二份是6月10日以聖座和梵蒂岡城國的名義與美國簽署的稅務協議,以期在國際層級促使美國公民善盡納稅的義務,落實美國的《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ATCA);第三份是6月26日與巴勒斯坦國簽署的整體協議;最後一份是8月14日與東帝汶共和國簽署的協議,內容涉及與天主教會有關的法律條例。此外,聖座與乍得共和國於2013年11月6日簽署的協議已於2015年6月22日獲得批准,這份協議也涉及與天主教會有關的法律條例。9月10日,聖座國務院與科威特國外交部簽署了一份關於雙邊協商的合作備忘錄。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