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大小齋的意義及規則

Gabriel Chow

2016年2月 9日
基督徒生活中的其中一項要務是補贖,即透過悔罪和克己實踐皈依。悔罪首先是一種信仰行為,目的是愛和皈向天主;否則就僅是形式主義而已。
為使整個教會集體遵守共同補贖,教會規定「補贖日期」。在此期間基督信徒應以特別方式專務祈禱,實踐虔誠、慈善和愛德的工作,並藉更忠信的盡本身的義務,棄絕自己。在普世教會內,「補贖日期」為全年每周星期五及四旬期。「補贖」包括大齋、小齋或其他可取代之的行為。
大齋意思是,當日只許飽食一餐,但早晚可略進小食(其餘時間只可取用流質飲品而不能進食)。守小齋即放棄取用熱血動物的肉類食品,或主教團所規定的其它食物。
不同地方可規定不同守大、小齋的日期及細節。首先從羅馬教會說起:
  • 全年每周星期五(遇到節日 Solemnity 除外)及整個四旬期:應守小齋
  • 聖灰禮儀日及基督受難日(聖週五):凡年滿十八歲而未到六十歲者應遵守大小齋,凡滿十四歲者應遵守小齋。
  • 年齡幼小而不受大小齋法約束者,牧者及父母應設法培養他們補贖的真精神。
  • 因為病弱、孕婦、重工等,可免守大小齋。
《天主教法典》容許主教團進一步規定守大小齋的方式,以其它補贖方式,特別是愛德工作、神操,代替全部或部份大小齋。以下是世界上一些地方關於守大小齋的規則:
台灣地區主教團:守大、小齋的日子只有聖灰禮儀日及耶穌受難日。農曆初一至十五, 可免守齋,但鼓勵信友這段期間以行善代替守齋。
香港教區:「逢星期五信友可免守小齋,但必須踐行一些愛德或克己善工:例如:節制飲食、煙酒、減少娛樂消遣的時間,獻出餘暇為窮人、病人、老人、孤獨及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服務。 此外,在四旬期內,他們宜作特別的善工,例如:每天參與彌撒、每天朝拜聖體或拜苦路。」如聖灰禮儀日與農曆新年期間相遇,香港主教也會豁免該天守大小齋的規定。
澳門教區:「當守大小齋的日子:聖灰禮儀日及耶穌受難日。當守小齋的日子:凡遇星期五,教友均得守小齋,除非該日適逢教會的節日或法定假期的中國民間慶節。在四旬期內,教友應先得本堂神父允許,方能以別的善功或祈禱去取代小齋。在四旬期外,教友可隨意用祈禱(如:拜苦路、念玫瑰經、研讀聖經等)或施捨(按每人能力給慈善機構捐獻)去取代小齋。」
美國主教團:聖灰禮儀日、耶穌受難日及四旬期每星期五當守小齋,四旬期外每星期五可以用其他補贖方式代替小齋。大齋日是聖灰禮儀日及耶穌受難日。
加拿大主教團:聖灰禮儀日及耶穌受難日當守大小齋;其他星期五須守小齋,但可以用愛德或虔敬善功作代替。
 
撰文:Gabriel Chow
圖片:C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