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3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跟隨耶穌需要起來行動,不能以坐視的心態觀望生活,因苦楚和缺乏希望而關閉心門。 當天的福音記述了人們掀開屋頂用繩子把癱瘓病人吊到耶穌跟前的信德舉動。教宗對此表示,信德若是真的,就會給予我們真希望,促使我們不斷冒險。人們跟隨耶穌是為了自己的益處,或者為了得到一句安慰的話。 教宗評論道:「雖然他們跟隨耶穌的意向不那麼純淨,不完美,但他們依然是好樣的。人們被耶穌的權威吸引,被祂的教導和教導方式吸引;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教訓人,治癒病人,許多人跟隨祂就是為了獲得治癒。」 教宗繼續說:「有時候,耶穌也譴責這些跟隨祂的人,因為比起天主聖言他們更關心利益。還有些時候,人們想要擁立祂為王,因為人們覺得『這真是個完美的政治家!』但人們錯了。耶穌離開他們,隱蔽起來。雖然如此,上主依然願意讓所有人跟隨祂,因為祂知道我們都是罪人。最大的問題不在於那些跟隨祂的人,而在於那些停滯不前的人。」 教宗解釋說:「停滯不前的人待在路邊,持觀望態度。他們根本就是坐在那裡。那裡坐視的有幾位經師,他們不跟隨,只觀看,從陽台上觀望。他們在生命旅途中不前行,只是『在陽台混日子』。他們就待在那裡,從不冒險,光會評頭論足。他們自認純潔,絕不參與生活。他們的批評也很難聽,不是嗎?他們心裡在想:『這些人真愚蠢,真迷信!』很多次,當我們看到平凡之人的虔誠時,我們心中也會升起那嚴重傷害教會的教權主義思想。」 教宗警告道:「這些人屬於停滯不前的人,屬於在陽台上觀望的人。」除此之外,還有另一些人也停滯不前。 教宗舉例說:「有一個男子38年來站在游泳池邊,不敢邁步,被生活的苦難壓到,陷入絕望,忍受著自己的苦惱。這是另一種停滯不前的態度,他不跟隨耶穌,失去了希望。相反地,跟隨耶穌的人敢於冒險,好能與祂相遇。今天福音中的這些人把屋頂掀開就是冒險的行為,房屋主人可能會起訴他們,把他們帶到法官面前要他們賠償損失。他們敢於冒險,因為他們願意跟隨耶穌。患血漏病18年的婦人偷偷觸摸耶穌衣角的行為也是冒險的舉動,她很可能會遭到羞辱。但她敢於冒險,因為她想要健康,想要觸及耶穌。我們想到客納罕婦人,婦女們比男人冒更大的險!這是真的,她們更勇敢!我們應該承認這一點。」 客納罕的婦人、西滿家中的罪婦和撒瑪黎雅人罪婦,都因冒險而尋獲了救恩。 教宗指出:「跟隨耶穌非常不容易,卻極其美好!需要不斷冒險,有時候還被人嘲笑,但我們可以得到真正重要的恩典:『你的罪赦了』(谷2:5)。因為在我們懇求恩寵的背後,例如祈求健康或解決問題等等,存在著心靈得到治癒的願望,得到寬恕的願望。我們大家都知道自己是罪人。因此,我們要跟隨耶穌,敢於冒險,好能與祂相遇。」 「我們應該自問:我敢於冒險嗎?或者我總是按照保險公司的條款跟隨耶穌,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碰?」 教宗告誡道:「這不是跟隨耶穌,只是坐視成敗,就如那些評頭論足的人一樣。」 最後,教宗總結道:「我們跟隨耶穌,因為我們需要些什麼,或者我們冒險跟隨耶穌,這意味著懷著信德跟隨耶穌,這是信德之舉。信賴耶穌,相信耶穌,懷著對耶穌的這種信德,人們掀開屋頂用繩子把癱瘓病人吊到耶穌跟前,求耶穌治癒他。『我信賴耶穌,願意把我的生命託付於耶穌嗎?即使偶爾被人嘲笑我也願意跟隨耶穌嗎?或者我像他人一樣坐視,對生活持觀望態度,懷著坐視的心態,因苦楚和缺乏希望而關閉心門?』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反省這些問題。」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聖馬爾谷福音 2:1-12過了一些日子,耶穌又進了葛法翁。人聽說他在家裏,就聚來了許多人,以致連門前也不能再容納,他就對他們講道。那時,有人帶著一個癱子到他這裏來,由四個人抬著;但因為人眾多,不能送到他面前,就在耶穌所在之處,拆開了房頂;拆穿之後,把床縋下去,癱子在上面躺著。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孩子!你的罪赦了。」那時,有幾個經師坐在那裏,心裏忖度說,「怎麼這人這樣說話呢?他說了褻瀆的話;除了天主一個外,誰能赦罪呢?」耶穌憑自己的神力,即刻認透了他們私自這樣忖度,遂向他們說:「你們心中為什麼這樣忖度呢?什麼比較容易呢?是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還是說:起來,拿你的床走?但為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遂對癱子說:我給你說:起來,拿你的床,回家去吧!」那人遂起來,立刻拿起床,當著眾人的面走出去了,以致眾人大為驚愕,遂光榮天主說:「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