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六主日
讀經一:恭讀厄則克耳先知書 18:25-28
上主這樣說:「你們說:『上主的做法不公平!』以色列家族,請聽我說:是我的做法不公平嗎?豈不是你們的做法不公平?如果義人離棄正義而作惡,因而喪亡,是因為他所做的惡事而喪亡。如果惡人遠離他所做的惡事,而遵行法律和正義,必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因為他考慮之後,離棄了所做的一切惡事,他必生存,不至喪亡。」
讀經二:恭讀聖保祿宗徒致斐理伯人書 2:1-11
弟兄姊妹們:如果你們在基督內獲得了鼓勵、愛的勸勉、聖神的交往、哀憐和同情,你們就應彼此意見一致、同氣相愛、同心合意、思念同樣的事,以滿全我的喜樂。不論做什麼,不從私見,也不求虛榮,只存心謙下,彼此該想自己不如人;各人不可只顧自己的事,也該顧及別人的事。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此,天主極其舉揚他,賜給了他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名字,致使上天、地上和地下的一切,一聽到耶穌的名字,無不屈膝叩拜;一切唇舌,無不明認耶穌基督是主,以光榮天主聖父。
福音:恭讀聖瑪竇福音 21:28-32
那時候,耶穌對司祭長和民間長老說:「你們以為怎樣?從前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他對第一個兒子說: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園去工作吧!這兒子答應說:主,我去。但他卻沒有去。父親又對第二個兒子,說了同樣的話,第二個兒子卻回答說:我不願意。但後來他悔悟過來,就去了。兩個兒子中,那一個履行了父親的意願?」 司祭長和民間長老說:「後一個。」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要在你們之先,進入天國,因為若翰來到你們這裡,履行了正義,你們仍不相信他;稅吏和娼妓倒相信了。至於你們,見了後,仍不悔悟去相信他。」
2017年10月1日主日,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意大利切塞納(Cesena)和博洛尼亞(Bologna)兩座城市。此行結束前,教宗在博洛尼亞達拉拉(Dall'Ara)運動場主持彌撒聖祭表明:「沒有一種基督徒的生活是用科學方法建立起來的,以為只履行某些準則就能良心平安」。
這個主日的福音記述耶穌講的一個比喻。一個父親叫自己的兩個兒子去葡萄園裡工作,大兒子起先說不去,但後來後悔,就去了;小兒子答應去,後來卻沒有去(瑪21:28-32)。
教宗評論道:「這個小兒子是個虛偽的人,不但埋沒了父親的聲音,也不聽從天主聖言。天主聖言點燃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感受到愛和安慰。我們可以選擇做行走的罪人,聆聽主耶穌,知道自己會跌到,但若悔過,就能重新站起來。我們也能成為坐著的罪人,總是隨時準備為自己辯護,只說對自己有利的話。」
教宗強調:「基督徒的生活是一段心地謙卑的旅程,不生硬且總是與天主建立關係,曉得懺悔,把自己的貧窮交託給天主,絕不自滿自足。如此,我們便能克勝耶穌在比喻中所譴責的惡,即虛偽、兩面派、教權主義伴隨著嚴守法規,以及脫離人群。在這種情況下,懺悔就是我們的秘訣,因著上主的愛,懺悔能使我們不僵硬,把對天主的拒絕轉變為服從,對罪過的順從轉變為抵拒。」
教宗繼續説道:「在我們每個人的旅程中都存在兩條道路:做懺悔的罪人或做虛偽的罪人。重要的不是為自己尋找辯解的理由,試圖保全面子,而是一顆與上主同行的心,每日奮鬥、悔罪,然後回到天主跟前,因為上主尋找的是心地純淨的人,而不是外表潔淨的人。」
教宗指出:「當天福音的比喻也具有現實意義,讓我們想到父親與子女時常不易的關係。各代人之間可能存在隔閡,但我們應恢復相遇,謀求新的平衡。家庭、教會和社會絕不可放棄相遇、對話,而要尋求共同行走的新途徑。」
教宗最後提出3個參照點,3個生存的基本食糧,即聖言、麵餅和窮人:
「聖言」有如引導我們謙卑行走的指南針,使我們不失去天主的道路,不陷入世俗。
「麵餅」指的是聖體,因為一切都從聖體聖事開始。
「窮人」則是那些缺乏必需品,缺乏愛和孤獨的人,他們需要天主。我們在這些人身上看到耶穌和我們旅程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