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座四旬期避靜:在祈禱中為天國奮鬥,明認罪過並求天主施恩

鹽與光

2020年3月 6日
CNS photo/Vatican Media
祈禱的課題貫穿了教廷各部門首長在2020年3月5日的四旬期避靜活動。當天上午和下午默想的主題分別是「作戰與祈禱」,以及「轉求」。帶領默想的耶穌會士博瓦蒂神父強調,每個人要按照所領受的聖召、恩寵,以及這份恩寵衍生的義務,省思上主對自己的要求。
博瓦蒂神父指出,「在生病、受傷和被遺棄的當今社會,面對種種迫切而沉痛的需求,眾多服務在催促著司鐸」,但是蒙上主祝聖的司鐸,絕不該忘記本質。「祈禱不僅是聆聽天主的條件,更是一項使徒職務,因為其特質在於接納、辨認恩寵」。
當天上午默想的經文顯示出,以色列人在與阿瑪肋克人作戰時,梅瑟「持續祈禱,而且他的祈禱極其有效,具有拯救的力量」(參閱:出十七8-15)。博瓦蒂神父表示,今日的「阿瑪肋克人」,也在襲擊天主子民中「最弱小的人」,也就是疲憊又虛弱的子民。在歷史上,「教會的敵人具備多種樣貌,有時是政治和司法勢力,有時是散播仇恨並扭曲基督徒信念及生活態度的假先知」。
教會今天必須「為天國打一場好仗」,因此我們要思索該運用哪些工具。博瓦蒂神父指出,「面對假先知,以及相反福音的教條和行為的侵略浪潮,我們若不想變成無知又不負責任的人,就必須充實人文和宗教知識,以便於作出適當的分辨」。再者,「傳統機構或許也需要勇敢的變革」,所以「聖職人員及平信徒的人文和靈修培育今天顯然成了使徒工作中的當務之急」。
在當天下午的默想中,博瓦蒂神父表明,「轉求」意味著「懷著慈愛出手援助」那些「需要天主的寬恕及修和」的人。梅瑟懇求天主不要發怒消滅以色列子民(參閱:出卅二7-14),這個事跡令人明白,「唯有在祈禱中,在與上主面對面相遇時,才能真正認出」罪,理解「罪的嚴重性」。一個人在祈禱中領悟到罪的「危險性」,他「仰望並聆聽天主」,感到需要天主「施予慈悲」。
事實上,《聖經》教導我們,「天主在我們開口祈求前,就先滿足我們的願望,祂懂得我們的所需」。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懇求,「因為我們這樣才會意識到自己的需求」,向祂展現「我們的創傷和痛苦,好能感受到祂賜予的憐憫,體嘗到祂的愛」。
博瓦蒂神父最後論及《瑪竇福音》第十八章,指出「在教會內負有責任的人」蒙召懷著「慈父般的態度」,關切「最弱小的人」,捍衛、促進他們的權益,引領他們向善。亡羊的比喻也傳達出同樣的訊息(參閱:路十五4-7)。羊之所以丟失,是因為牧者缺乏「警覺心和牧靈關懷」。「弱小者的脆弱與牧者的疏忽緊密相連」,但這個比喻並不停留在傷心的結局,而是激勵「牧者起身前去尋找迷失的羊」。換句話說,就是「幫助罪人迷途知返」。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聖座四旬期避靜:梅瑟在祈禱中與天主建立友誼的經驗

聖座四旬期避靜:瞭解自己好能重,牢記初愛才會永遠跟隨上主

聖座四旬期避靜:聽從天主的聲音,別抗拒恩寵、缺乏信德

聖座四旬期避靜:天主在黑夜中彰顯慈愛,在曠野中考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