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擴展我們的心胸,接近每一個人和每一種文明

鹽與光

2023年9月 6日
「我滿懷喜悅地回味蒙古教會和當地人民:他們是高貴且有智慧的民族,向我表達了如此大的親切和熱情。」教宗方濟各在此2023年9月6日上午,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回顧了他剛結束的蒙古使徒之旅。
在教宗開始要理講授前,全場信友和朝聖者聆聽了《撒慕爾紀》中的一段記載:「上主對撒慕爾說:『你不要注意他的容貌和他高大的身材,我拒絕要他,因為天主的看法與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卻看人心。』」(撒上十六6-7)
上主尋找純樸的心
教宗開始描述此行最重要的時刻,尤其是所遇到的現實引起的感受和思考。於是,教宗解釋為什麼選擇到如此遙遠的地方去會見如此小的「羊群」。他說:「正是在那裡,可以看到天主臨在的標記,因為天主不看外表,而是看那些沒有喧鬧聲願意愛祂的人內心的純樸。」
「我有幸在蒙古見到了一個謙卑的教會,但她也是一個在天主心中喜樂的教會,我能夠向你們見證他們這幾天處於教會中心的喜樂。」
一個年輕、的確具有公教性的團體
教宗強調:「這個僅在30年前誕生的教會是憑著一些來自不同國家傳教士的使徒熱忱,他們去那裡不是勸人改變信仰,而是曉得建立一個合一、真正的公教團體,即具有普世性。」教宗解釋:「教會的普世性並非讓每個人都一樣,而是使信仰本地化、具體化,接納“所生活地區的美好,並為所相處的人服務。」
教宗重申:「教會的特徵是為上主和弟兄姐妹服務。在蒙古的教會是在愛德的工作中誕生的,這是信仰的最佳見證。」教宗藉此提到,他在此行中為「慈悲之家」舉行啟用禮,並降福了這項愛德工作。
「這個機構是那些基督徒的名片,同時也號召我們每個團體成為慈悲之家,即開放的場所、款待的場所,在這裡,每個人的不幸都能毫無羞愧地接觸到天主的慈悲。天主的慈悲使人重新站起來,恢復健康。這就是蒙古教會的見證,不同國家的傳教士感到自己與當地人民融為一體,樂於為他們服務並發現那裡原本就存在的美德。」
認出一個民族的美德
說到這個民族的美德,教宗表示欣賞在蒙古遇到的許多人對信仰的追求,在跨宗教和大公運動的會晤中尤其看到佛教信徒的信仰情愫,這些人「透過利他主義和抵拒自己的慾望,以真誠和徹底的方式默默地活出他們的信仰」。
「我們可以想一想,有多少善良的種子默默地促使世界的花園發芽,而我們通常只聽到樹木倒下的聲響!這是因為人們,包括我們在內,都喜歡醜聞:『看看這殘暴的行為,一棵樹倒下了,發出這麼大的聲響!』 『可是,你沒看到森林每天都在生長嗎?』這是因為生長是在默默中進行的。」
放寬眼界,拓展視線
教宗最後指出,需要懂得看到善和珍重他人,就如蒙古人那樣。教宗分享了他此行的感受,說道:「我去了亞洲的中心,這對我有益處」。他解釋說:「注視那個大陸是有益處的,這個大陸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能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事物。」
「見到蒙古人民對我很有益處,他們守護自己的根基和傳統,敬重長輩,與環境和諧相處:他們是一個仰望天空、感受到受造界呼吸的民族。想到蒙古無邊無際、寂靜無聲的廣袤大地,我們應受到激勵,放寬我們視野的邊界:擴展眼界,看得更高更遠,注視而不成為微小的俘虜,放寬我們的眼界,看到別人身上的善,能夠擴大自己的視野,以及自己的心胸。擴展我們的心胸為的是去理解,去接近每一個人和每一種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