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意華人公教團體為中國教會祈禱,紀念首批修生來「中華書院」300週年

鹽與光

2024年5月29日
圖片:Vatican Media
意大利華人天主教團體「為中國教會祈禱日」於2024年5月26日主日在那不勒斯(拿坡里)的聖家堂舉行,今年已是第十五屆。同一天也隆重紀念第一批中國修生在馬國賢神父的帶領下來到「中華書院」300週年,因為舉行禮儀的聖家堂就是馬國賢神父創立的「中華書院」的前身。來自意大利不同城市的華人天主教團體,包括修生、修女和平信徒參加了祈禱和紀念活動,聖座福音傳播部初傳福音和新建地方教會部門秘書長恩瓦舒庫(Fortunatus Nwachukwu)總主教在彌撒中主祭,那不勒斯教區主教、眾多華人司鐸,以及外籍傳教士共祭。藉此機會,本新聞網採訪了意大利主教團華人牧民協調人、中華聖家堂專職司鐸孔賢明神父。
:1724年,4個中國學生隨同馬國賢神父來到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在「中華書院」,也就是在舉行紀念活動的這個地方攻讀拉丁文和神哲學。馬國賢神父在中國傳教時就意識到有必要培養合格的中國神職人員,因此建立了這所公學。不過,在意大利的漢學家眼中,那時在歐洲和中國彼此了解方面,這些中國學生的貢獻沒有外國耶穌會士在中國作出的那麼重要。孔神父,請您談談,如今在歐洲深造的中國神職人員在讓歐洲了解中國文化方面能做些什麼?
答:今天我想談的是;對中國教會而言,「中華書院」在歷史上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他承載一個半世紀的使命。 教會在各領域多彩多姿地彰顯天主的旨意,盡各種方式表述、體現福傳的鼎沸,天主的慈悲就會在不同地方出現。 如今歐洲留學的神職人員很多,每位都展示出一面旗幟的魅力,不拘一格接受揀選的召叫,回應對主的承諾,用300年後的眼光看待今天,一切都是主的安排,謹遵福音的教誨, 實踐自己的使命。
:在那不勒斯的華人天主教團體初建時從零開始,後來發展壯大,請神父談談是如何做到的?
答:福傳,是一件喜樂的事、卻也很難。首先要學會與碰到的每一個人做朋友, 在刻意無意中介紹基督福音,耐心等待與陪伴對福音有興趣的朋友。由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喝茶,等相處中把福音帶給他們。當然、也有被拒絕,被嘲諷的時候, 需要智慧的選擇繼續與改變策略。總之;一個神父不是孤單的走路、相信耶穌一定會陪伴左右。一個人接受洗禮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變成值得。
:今天是「為中國教會祈禱日」,也紀念首批中國修生來「中華書院」300週年,藉此機會請神父談談對華人福傳及牧靈工作的展望。
答:面對前輩們待過的地方, 總是有一種澎湃熱血的感覺,不辱使命。站在歷史中前輩們的祭台前,唯有一個心願就是積極努力,沒有固定方式方法,但總是學會抓住機會獲得發展步伐。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