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發展的新加坡天主教會

鹽與光

2024年9月13日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新加坡進行訪問的一項重要活動,乃是於9月12日下午在國家體育場主持感恩祭,探望這個邦國的天主教會團體。這個教會團體雖然在全國人口中屬於少數,卻充滿活力,不斷發展,將在教宗此行的「合一與希望」主題的激勵下,更上一層樓。
新加坡地方教會的起源
新加坡天主教會的歷史與鄰近的馬來西亞有著密切的聯繫,首批傳教士於16世紀伴隨著葡萄牙殖民者從葡萄牙來到馬來西亞。聖方濟各沙勿略於1545年抵達馬六甲。1558年成立的馬六甲教區屬果阿總教區,那時果阿是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荷蘭人佔領群島後,傳入新教加爾文宗,天主教被禁止。
英國東印度公司於1819年控制新加坡後,天主教得以恢復。1821年,一位傳教士在島上找到了大約12名天主教徒,1829年增加到200名,1838年發展到500名。1825年,葡萄牙傳教士抵達新加坡。幾年後,巴黎外方傳教會建起了一些聖堂和學校。其中一位是若望·馬里耶·伯雷爾(Jean-Marie Beurel,1813-72)神父,他負責建造了善牧主教座堂、一所由基督學校修士會負責的男校和一所由耶穌聖嬰修女會負責的女子學校。
由於聖座與葡萄牙之間關於保教權問題的長期衝突,當時的馬六甲教區的天主教徒從一開始就被劃分到兩個教會管轄區,而直到1886年簽署了新協議,問題才得到解決。葡萄牙傳教區的天主教徒受澳門(當時的葡萄牙殖民地)主教管轄,而法國傳教區的天主教徒則受阿瓦和勃固(Ava e Pegu 當時的緬甸)宗座代牧區管轄。
馬六甲教區於1840年被取消,並於1841年被西暹羅宗座代牧區取代,也就是後來的馬六甲-新加坡代牧區。1888年,馬六甲教區恢復,從那時起,葡萄牙傳教士與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一起合作,鞏固了教會在新加坡的存在。
在日本佔領期間(1942-45年)新加坡教會遭受嚴重打擊,戰後的20世紀50年代得以復興,當地教會加強了在教育、衛生醫療和社會領域的工作。1972年,新加坡升格為總主教區,直接隸屬聖座。1977年,楊瑞元(Gregory Yong)蒙席成為總教區首位華裔總主教。楊總主教的繼任者是謝益裕(Nicholas Chia)總主教,隨後,吳成財 (William Goh Seng Chye) 於2013年接任總主教職,2022年,教宗方濟各擢升吳總主教為樞機。
1981年新加坡與聖座建立外交關係。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在1986年11月18日至12月1日第32次國際牧靈訪問時,新加坡是其中的一站。
新加坡今日教會的狀況
世俗與多元化的國家: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城邦國家,在全國500萬居民中,佛教徒佔33%,基督徒為18%,穆斯林則佔14%,還有更小的印度教團體。
新加坡是一個世俗國家。《憲法》保障充分的宗教自由,即信奉、實踐和傳播宗教信仰的自由,其前提是宗教活動不能違反公共秩序、健康或道德的法律。《憲法》中另外一個重要條款是維護宗教和諧。
總體而言,新加坡政治當局的政策以促進與宗教的對話與合作為基礎,尤其是在教育和社會領域。在政府支持的各種措施中,跨宗教組織(Iro)是一個促進分享不同信仰經驗的非政府組織。這個城邦國家中眾多的混合婚姻也有利於不同宗教間的和平共處。
國家與教會之間的良好關係:天主教會自然得益於國家與教會之間的良好關係,這良好關係的具體表現,首先是在1981年新加坡與聖座建立了外交關係;其次,2015年在慶祝獨立50週年的機會上,李顯龍總理確認雙方的良好關係;之後,2016年新加坡陳慶炎總統對梵蒂岡進行了正式訪問。
充滿活力及不斷發展的教會:儘管處於消費主義價值觀和唯物主義傳播的世俗社會中,天主教會仍擁有將近40萬名信友,是東南亞地區最具活力及不斷發展的地方教會之一。一半的信友通常都會參與主日彌撒,聖堂總是座無虛席,這也得益於教會的許多成員來自移民。新加坡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基督宗教,特別是天主教,是這個城邦國家唯一人數增加的宗教。當地教會在社會領域的積極參與以及大量參與禮儀活動都是教會活躍臨在的明證。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