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orton Kelsey的角度反思聖若望鮑思高的初次奇夢(1824-1825)

何家輝神父

2023年11月27日
九歲奇夢 (圖片: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

Morton Kelsey 的角度
反思聖若望鮑思高的初次奇夢(
1824-1825

撰文:何家輝神父

聖若望鮑思高的一生與夢結下了不解之緣,教宗方濟各說:「鮑思高神父的夢幫助他去建立青年中心(慶禮院),從而向青少年展示天主的憐憫及教導他們如何活出福音精神。1」這話正好為鮑思高神父神夢的意義下了圓滿的注腳。
聖若望鮑思高 (圖片: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

一、青年慈父與導師聖若望鮑思高

鮑思高神父(1815-1888)出生於義大利北部碧基(Becchi),並於1841年在義大利都靈(Turin)總教區接受祝聖為司鐸。在1841-1844年期間,他於都靈的五傷聖方濟司鐸培養院接受新鐸培育,並被派到監獄從事牧靈工作。鮑思高神父從中發現有些囚友只有十多歲,他們出獄後很容易重蹈覆徹,然後又再次被關進監獄。他曾說:「如果這些孩子,在外面能有一個友善的人照顧他們,幫助他們,在慶節日子,教他們學習要理,誰知道他們不會改過向善?或者至少可以減少那些重入監獄的人數呢!」2 鮑思高神父便著手建立慶禮院,照顧貧苦無告的青少年。後來教宗庇護九世於1869年批准鮑思高神父成立的慈幼會,並於1872年及1876年,分別成立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母佑會)及慈幼協進會(信友善會),致力為青少年服務。1934年鮑思高神父被冊封為聖人,並於1989年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稱為「青年慈父與導師」。

二、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夢

鮑思高神父在世73年,由他或早期的慈幼會士用文字記錄的神夢共有153個,保存在慈幼會位於羅馬的中央檔案室內,並收錄於義大利文版本及英文譯本的19冊《聖鮑思高傳》(The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Saint John Bosco)中。由資料來源的角度來看,這153個神夢可分成三類:一、鮑思高神父親自在《母院史》(Memoirs of the Oratory of Saint Francis De Sales from 1815 to 1855: The Autobiography of Saint John Bosco)中撰寫兩個較詳細的神夢;二、有10個神夢是由早期的慈幼會士記錄,並由鮑思高神父親自檢視及修改;三、剩餘的141個神夢都是由早期的慈幼會士記錄,但鮑思高神父並沒有作出檢視及修改的。3 若從神夢的內容來分類,這153個神夢可分成四類:聖召、教育、有預言性質的、有關慈幼會的;4 這些神夢都是有著清晰的訊息及邏輯思維,而非如同人普通的夢是較混亂、有時是非邏輯性的;鮑思高神父大部份的神夢中,都會出現傳訊者,並將訊息傳給鮑思高神父。5 根據以上論述,慈幼學者認為當中由鮑思高神父親自撰寫、檢視或修改的12個神夢是較為有研究價值的。6
從上述的12個鮑思高神父的神夢中,本文將聚焦反思鮑思高神父的初次奇夢(1824-1825年),這夢可說是為鮑思高慈幼會帶來非常重要的願景,並構成慈幼神恩和精神的一個重要參照;我們或可稱這夢為慈幼會的「創始神夢」。7 鮑思高神父稱這夢在他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且終身難忘。8 透過研讀這奇夢,相信使慈幼大家庭各成員、教育者、父母等,能重燃對教育的熱誠,並在聖母瑪利亞慈母般的護佑之下,注視青少年,幫助他們發現天主對他們的期望,並作出慷慨的奉獻;9 並能更深入了解聖若望鮑思高的靈修生活、教育理念及牧民經驗,且能效法鮑思高神父的成聖之路及對耶穌基督和教會的忠心。10

三、研究方法

有不少心理學家曾提出了研究夢的方法,鑑於本文是對鮑思高神父神夢的反思,必然牽涉到靈修的範疇,因此需要應用一套合適於反思神夢的研究方法,才能達致預期的靈修反思。Morton Kelsey 11 的理論是應用在反思鮑思高神父神夢的一個合適的研究方法。
Kelsey認為夢是雲集栩栩如生的影像,且人是未能主導掌控的。他提出以基督宗教角度來解夢的四項信念:一、天主可以臨在於夢中,祂願意進入人的夢中;二、天主願意給予為願意對夢保持開放態度的人指引;三、天主可以在夢中給予人面對挑戰及進行反思的機會;四、天主是多麼渴望與人溝通。12 Kelsey肯定了在夢中天主與人互動的可能性,他認為夢與近期發生的事有關,並幫助人去面對壓抑的部份。有時夢是與超感官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有關,從而人會獲得一些超性的資訊,天主亦從中給人指引及讓人反思。13 Kelsey也提出夢是與原型形象(archetypal symbol)有關的,從而讓人進入靈性的層面。14
Kelsey認為在進行以基督宗教角度解夢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5 一、把夢記錄下來,也包括個人對這夢的想法與感受,從中可以與靈性生活作連結;二、保持對夢的嚴謹態度,並保持向天主開放;三、留意夢中出現的形象和標記;四、嘗試將夢中出現的標記與生活經驗和記憶連結起來,有時會發現潛意識中遺忘了的記憶;五、留心多次發生類近的夢;六、若夢尤如電影情節般出現,可聆聽夢中所帶出的訊息;七、了解夢中的原型形象所帶出的意義。從Kelsey解夢理論的角度來看,人會重新發現遺忘或未注意的部份,有助人的心理及靈性上的成長,從而進入更深層的靈性意義。因此當以基督宗教角度來解夢時,人需要呼求天主的扶助,只有天主才能向人啟示來自祂的夢的意義,一如古聖祖若瑟所說:「解夢不是天主的事嗎?請你們講給我聽!」(創 四十8
從上述所論及Kelsey對夢的理解和以基督宗教角度解夢的重點來看,本文嘗試撮要成三個層面,以便研讀鮑思高神父的神夢:一、個人生活的層面,包括檢視近期所發生的事、個人想法與感受等;16 二、夢的內容與真實生活的關係,嘗試檢視夢中的原型形象或標記與人的經驗與記憶;17 三、靈性層面,從解夢的過程中,檢視人與天主的關係。18 透過這三層的檢視,希望能呈現鮑思高神父的個人與靈性成長,從而刻畫出他趨向於人性及靈性的圓滿。這正是靈修神學的研讀目的,檢視人在天主恩寵之下,如何趨向此等圓滿。19

四、鮑思高神父的初次奇夢 20

圖片: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
在九歲時,鮑思高做了一個深刻的夢。在夢中,他在家附近的一個大廣場上,看到許多孩子在玩耍,有些在咒駡天主,鮑思高便試圖用言語和拳頭制止他們。這時,一個面容光亮、令人敬畏的男子出現,要求他要用溫柔和愛心贏得孩子們的心,並教育他們罪惡的醜陋和美德的寶貴。鮑思高頓時感到害羞和害怕,並詢問那名男子的身份。那男子承諾會派一位女導師來指導鮑思高,那位女導師就是那名男子的母親,並請鮑思高聽從那女導師的教導。21
圖片: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
隨後,許多山羊、狗、貓、熊和其他動物出現在這個夢中,而且一位莊嚴的婦人也出現了,還告訴鮑思高,這就是他工作的地方,鼓勵他成為謙遜、剛強、壯健的人。22 同時,鮑思高看到夢中出現的野獸都變成溫馴的綿羊。然後他被一個聲音吵醒了。23
夢醒後,鮑思高立即把這個夢告訴了家人,各人有不同的見解,他的哥哥若瑟認為鮑思高將來可能成為一個牧羊人,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安道則嘲笑他,認為他可能成為匪徒頭子,媽媽麗達卻認為他可能會當神父,最後鮑思高的祖母卻認為不要在意夢的事情,但鮑思高卻無法忘記這個夢。24
就個人生活的層面來看,根據Pietro Stella神父的研究,25 他認為聖若望鮑思高的初次奇夢與聖伯多祿的瞻禮有關,因為鮑思高所住村子的小聖堂,是奉聖伯多祿為主保的,相關主保瞻禮的慶祝,可能會影響到這夢的發生及內容。26 在上述的瞻禮慶祝中,聖若望鮑思高可能從中聽到基督善牧、餵養羊群的相關道理,因而有可能在他的初次奇夢中出現了牧者、動物的形象。
Arthur Lenti神父提出鮑思高的初次奇夢,與預報救主降生(聖母領報)節日有關連的可能性,27 因為夢中那位衣服華貴、令人起敬的男子對鮑思高說:「我就是你母親教你每天三次問候她的兒子。我的名字,你可以去問我的母親。」28
除此以外,1825年正值禧年,Lenti神父也提出這可能是讓鮑思高的初次奇夢發生的因素,因為此禧年強調著牧者的照顧。29 以上的因素都可能造就這初次奇夢中的牧者形象。
鮑思高是在農場田園的環境中長大,夢見動物亦不足為奇;媽媽麗達對於這奇夢,所聯想到的司鐸聖召,很可能是與鮑思高的第一位老師若瑟‧戴拉瓜神父(Joseph Delacqua)及當時鮑思高的朋輩慶禮院有關,30 從而使這初次奇夢中,表達牧者與教育者的形象及使命。
從夢的內容、標記和形象與真實生活對照來看,在初次奇夢中,那位面容莊嚴的婦人告訴鮑思高:要成為一個謙遜、剛強、壯健的人,似乎是著重於人性及靈性的成長。一如上文所解說的,特別著眼於靈、心、身的全人發展,這也配合當時九歲的鮑思高,在各方面都正在持續成長。
鮑思高在夢中與那位衣服華貴、令人起敬的男子及那位面容莊嚴的婦人對話時,感到混亂、不知所措。那位男子告訴鮑思高,要用溫良和愛德,去獲得孩子們的心,並給他們說明罪惡的醜陋和德行的寶貴時,鮑思高感到羞怯、害怕,且回答表示他只是一個貧窮無知的孩子。另外,當鮑思高在夢中看到的野獸都變成溫馴的綿羊,因為他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而大哭起來,並央求那位婦人的解說。以上的對話及互動,或多或少顯出當時九歲的鮑思高在現實中的想法、感受和自尊感等,正好與他出身自貧窮農村的狀況相符。
鮑思高的初次奇夢中,有不同的標記或形象,例如:孩子們、野獸、溫馴的綿羊等,似乎都與他現實生活有關。孩子們在夢中的出現,某程度可以肯定是與當時九歲的鮑思高的同伴有關,而且夢中孩子們說笑、遊戲、咒罵天主等,似乎都是來自鮑思高現實生活的經驗。Juan Eduardo Cirlot 認為孩子們的標記含意是指向未來,也是一種轉化,達致單純、年青、覺醒的意味。31 卡爾榮格(Carl Jung)則認為孩子們這標記包含:補足、修正、成長的意思,算是一種集體潛意識的表達。32 從上述的見解,可以肯定孩子們的標記含有成長的意思,也是與鮑思高的初次奇夢配合,但夢中所帶出的訊息,就不單是人性的成長,也涉及靈性的成長,一如上文所提及,在夢中出現的那位面容莊嚴的婦人對鮑思高的指示,就是富有全人發展的意思,達致人性及靈性的成長。
野獸是另一種在鮑思高初次奇夢中出現的標記,也似乎是與他現實農村生活中的經驗有關。榮格認為動物的標記是指向人的自我潛意識,33 Ad de Vries 就榮格的解說,延伸至動物標記的正向及負向幅度,來表達有益及可怕的意思。34 由上述的解說,似乎與鮑思高初次奇夢中出現的孩子們的轉變、及野獸轉化成溫馴的綿羊有關;那些在夢中咒罵天主的孩子們,當那位衣服華貴、令人起敬的男子出現時,他們不再爭執、吵鬧、咒罵了,都圍著那位男子;35 再者,在這夢中所出現的由野獸轉化成溫馴的綿羊的景象,某程度上都與上述動物標記的意義相配。
致於溫馴綿羊的標記,Cirlot認為是指向純潔、天真、謙和的意思,36 與鮑思高初次奇夢中所表達的意思相呼應,鮑思高說:「我那時轉眼一看,方才那些兇猛的動物,都變成馴良的小羊,隻隻都跳著跑來站在四周咩叫,好像在慶賀那個人和那個貴婦。」37
從靈性層面來說,鮑思高的初次奇夢中,他嘗試用拳頭和說話,阻止那些孩子咒罵天主,這顯示九歲的鮑思高擁有正直的良心和正義的德行,相信這全賴媽媽麗達的家庭宗教教育,培養出他正直的良心;38 在這夢中,從那位男子的自我介紹中,39 就可以肯定媽媽麗達在宗教教育方面的貢獻,用心栽培鮑思高。雖然當時夢中的鮑思高所用的方法不怎麼正確,因此這奇夢的訊息,就是要他學習怎麼去教育孩子們。在這初次奇夢中,不管鮑思高與那位衣服華貴、令人起敬的男子或是那位面容莊嚴的婦人的對話中,他似乎因為自知不足、有限,而感到慌亂、驚恐,某程度來說,這表現也可歸類為謙遜的德行。
在夢中,那位顯現的男子是面容發光,容易使人聯想到《出谷紀》中,梅瑟從西乃山下來時的面容發光,40 及《瑪竇福音》中的耶穌顯聖容。41 再者,這位衣服華貴、令人起敬的男子出現後,孩子們都圍著他,這似乎是指向以基督為中心的概念。42 為慈幼會士來說,從這位男子在夢中的自我介紹來看,可以肯定祂就是耶穌基督;也啟發鮑思高及其神子的神恩方向,就是引導青年歸向耶穌基督,並追求人性及靈性的圓滿。從該段自我介紹及對話中,所提及的婦人,亦可肯定是聖母瑪利亞,而且對這位婦人的描述是:「有一位面容莊嚴的婦人,身上披著一件敞袍,光耀燦爛,好像到處都有一粒極亮的星在閃爍著。」43 容易使人聯想到《默示錄》當中的描述:「有一個女人,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的榮冠。」(默 121
那位衣服華貴、令人起敬的男子在夢中要求鮑思高:「應該用溫和及愛心去贏得你的這些朋友。現在你立刻給他們說明罪惡的醜陋和德行的寶貴。」44 這要求可以說是為聖若望鮑思高及他所創立的慈幼會的教育,定下美好的目標,就是要教導青年明辨是非、擇善固執、修德成聖,達致人性及靈性的高峰。那位面容莊嚴的婦人則要求鮑思高:「當成為一個謙遜、堅強、壯健的人。」45 從上述兩項要求來看,不單是點出聖若望鮑思高神恩及慈幼會教育的目標,而且強調個人的內修,為能效法耶穌基督和聖母瑪利亞,成為青年的牧者及教育者。

五、 結語:鮑思高神父的初次奇夢中牧者及教育者的形象

這夢確實對鮑思高神父影響深遠,亦成為慈幼會神恩和教育的基礎及雛型。
聖若望鮑思高的初次奇夢中,充滿著牧者及教育者的形象和訊息。牧者及教育者的內修:應該聽命、求學,使成為謙遜、剛強、壯健的人;牧者及教育者的使命:用溫和及愛心去贏得青年的心,並教導他們罪惡的醜陋和德行的寶貴。從上述的內修和使命,塑造青年的轉化、被聖化,而歸向耶穌基督,46 達致人性及靈性的圓滿,47 一如夢中的野獸轉化成溫馴的綿羊,又如夢中的孩子們圍繞著那位男子和婦人的寓意一樣。
鮑思高神父曾經與教宗真福庇護九世分享了他的初次奇夢,而這位教宗分別於1858321日及1867112日,勸勉及命令鮑思高神父把這夢的內容記錄下來,並促成《母院史》(聖若望鮑思高的自傳),作為鮑思高神子們的鼓勵和神恩的典範,48 修練成青年們的牧者和教育者;一如2024年鮑思高慈幼會總會長贈言釋義中所說:「我們也有責任像鮑思高神父一樣,幫助每位所遇上的青少年發現天主對他們的期望,幫助他們擁有『飛得更高』的理想,幫助他們作慷慨的奉獻,即渴望把自己化成奉獻的禮物。」49

備註:
1 Francis, “Message of Pope Francis to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28th General Chapter of the Salesians,”
Salesians of Don Bosco, accessed September 28, 2021,
https://www.sdb.org/en/GC28/Documents/Homilies_Addresses/Rekindle_the_gift_you_have_received.
2 若望鮑思高著,胡安德譯,梁定國編譯,《母院史》(香港:良友之聲,2015),168頁。
3 Arthur J. Lenti, “Introductory Essay,” in Dreams, Visions & Prophecies of Don Bosco, ed. Eugene M.
Brown (New Rochelle, New York: Don Bosco Publications, 1986), pp. xlvi-xlvii.
4 同上著作,xlvi頁。
5 Eugenio Ceria, The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Saint John Bosco, vol. 17, edited by Diego Borgatello (New Rochelle, NY: Salesiana Publishers, 2002), p. xiii.
6 參閱Michael Ribotta, “The Roman Letter of 1884 And Its Aftermath,” Journal of Salesian Studies, 5,
no. 2 (1994): pp. 1-21. 鮑思高神父在18845月所寫的一封信「聖鮑思高從羅馬寄青年中心的信」,當中記載了一個神夢,為鮑思高預防教育法及慈幼會精神是很重要,但現今保存的只有這封信的短式,因此慈幼學者並沒有將這神夢歸類到正文所述的由鮑思高神父親自撰寫、檢視或修改的12個神夢類別中。
7 Ángel Fernández Artime, “Strenna 2024: ‘The dream that makes you dream’ A heart that transforms ‘wolves’ into ‘lambs’,” Salesians of Don Bosco, July 28, 2023,
https://archive.sdb.org/Documenti/Rettor_Maggiore/strenna/2024/Strenna_2024_en.pdf.
8 若望鮑思高著,《母院史》,19頁。
9 Fernández Artime, “Strenna 2024: ‘The dream that makes you dream’ A heart that transforms ‘wolves’ into ‘lambs’.”
10 Lenti, “Introductory Essay,” p. xlii.
11 Morton Kelsey1917-2001)是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榮休教授,也是一位牧師(Episcopal Clergyman);他曾在瑞士榮格學院受訓,並對以基督宗教的角度來解夢貢獻良多。Kelsey也對鮑思高神父的神夢有所研究,並在Dreams, Visions & Prophecies of Don Bosco中,發表了他的見解,他認同鮑思高神父的神夢推動著他的教育及牧民使命,而且在他的神夢中是充斥著超感官知及宗教上的訊息。此外,在The Anchor Yale Bible Dictionary第二冊中,Janet Meyer Everts 所撰寫的“Dreams in the NT and Greco-Roman Literature”也有參考Kelsey的理論。
12 Morton Kelsey, Dreams: A Way to Listen to God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78), p. 69.
13 超感官知覺是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14 原型形象是客體心靈的基本內容,原型是我們以特殊的方式去建構經驗的一種傾向,原型並非形象本身。人天生有形成某些形象的傾向,但是這些形象本身不是與生俱來的。例如,人類普遍有形成母親形象的傾向,不過,基於這個普遍存在於人類心靈的原型,每個人所形成的母親形象都是獨一無二的。 原型形象是原型對個人心靈逐漸累積的經驗起作用而形成的深層基礎形象,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累積、對一大群人具有意義的原型形象,深埋在集體意識的文化裡。以文化形式出現的例子包括:國王和皇后、聖母瑪利亞、還有耶穌和佛陀等宗教性的人物形象。很多集體性角色和情境都帶有原型形象,只是人們並沒察覺到自身的這種投射。例如:總統或國王、電影明星、宗教領袖等公眾人物的過世或遇刺身亡,所引發的強烈情緒反應便反映出這個特殊人物身上帶著眾人原型的投射。 只要是重複性的人類經驗,例如出生、死亡、男女交合、婚姻、對峙勢力的衝突等等,都有其原型基礎。雖說原型也會演化,但演化這個變數實在太過緩慢,不管它實際目標為何,把它放入歷史時間來看,都可視為是固定不變的。
15 Kelsey, Dreams: A Way to Listen to God, pp. 45-55.
16 參閱盧德,〈夢的研究歷史、聖經與靈修反省〉,《神學論集》163期(2010 春),120-121頁。楊素娥教授指出夢是自然現象,是睡眠中正常的心智活動。這觀點開啟了智識分子的研究,不僅使夢與人格形成得到解釋,也使得夢的文化性格在民族誌中得到一席之地,進而透過宗教、藝術、神話、戲劇……等表達出來。這點與上文所述個人生活層面的檢視是互相呼應。
17 參閱同上。楊教授指出夢是睡眠中靈魂出竅的實有經驗。釋夢者要做的事是:明白靈魂經歷了什麼,並且採取必要的方法使游盪的靈魂復位。在上文所述檢視夢中的原型形象或標記與人的經驗與記憶,可說是類近的概念,使人可以進入靈性層面。
18 參閱同上。楊教授指出夢是超自然力量所引起的,不管是神祇或魔鬼,釋夢者的任務便是要分辨夢的善惡與真假,從而指點我們行事的方向。這點確實與上文所言的檢視人與天主的關係是同樣的理解。
19 Joseph de Guibert, The Theology of the Spiritual Life, trans. Paul Barrett (London: Sheed and Ward,1956), p. 11.
20 鮑思高著,《母院史》,19-21頁。
21 「我九歲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它在我心中,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使我終身難忘。在夢中,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在我家附近的廣場上。有許多孩子正在那裡玩:有的笑,也有不少的在咒罵天主。我聽了那些咒罵的話,立即跑到他們中間,用拳頭和說話,叫他們住口。
那時來了一位衣服華貴,令人起敬的男子。他的面孔這樣光亮,令我不能注目。他喚我的名字,並對我說:『不要打他們,卻要用溫良和愛德,去獲得你這些朋友的心。現在你就給他們說明罪惡的醜陋和德行的寶貴吧!』
我又羞怯、又害怕,回答說,我是一個貧窮無知的孩子。那時那些孩子不再爭吵,大家都圍著那個講話的人。
我自己也差不多不知道要說什麼,問道:『你是誰?你命我做這些不可能的事?』
『正因為你以為這些事不可能,所以你應該聽命,求學,使它們成為可能。』
『我怎樣可以求學呢?』
『我要給你一位女教師。你受了她的教育,自會變成一個智者。』
『可是,你究竟是誰?』
『我就是你母親教你每天三次問候她的兒子。我的名字,你可以去問我的母親。』
22 Lenti, “Don Bosco’s Vocation-Mission Dream - Its Recurrence and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Salesian Studies 2, no. 1 (Spring 1991): pp. 45–156, 53. Lenti神父的研究中,他認為鮑思高神父的最初的手稿是寫:Renditi sano, forte, robusto. (讓你健康、剛強、壯健。)” 隨後,鮑思高神父將sano (健康)” 修改成umile (謙遜)”。鮑思高神父在1870年代撰寫《母院史》,包括本文探討的初次奇夢,似乎是鮑思高神父多年靈修及牧民的經驗,累積而成的反思,而致他的焦點由「健康」,轉移至「全人發展」。這全人發展的概念可參考Don Bosco’s Childhood Dream: Theological Reading 的探討。
參閱 Andrea Bozzolo, Don Bosco’s Childhood Dream: Theological Reading (Rome: Libreria Ateneo Salesiano, 2023), p. 78. Andrea Bozzolo神父將謙遜、剛強、壯健的概念,引伸至靈、心、身的全人發展方向。由上述的解說,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解釋這初次奇夢中,那位婦人要求鮑思高,要成為謙遜、剛強、壯健的人,是指向全人發展的方向,從而著重青少年的靈、心、身的成長,達致人性及靈性的圓滿。
23 那時我看見在他身旁,有一位面容莊嚴的婦人,穿著一件光耀的氅袍,像太陽似的發光。
她見我羞怯,就叫我到她跟前去,和藹地拉著我的手,對我說:『你看!』我一看,才知道那些孩子都不見了,卻只見一大群羊、狗、貓、熊和其他多種動物。
『這就是你的田園,你要在這裡工作。你應該成為一個謙遜、剛強、壯健的人。現在你看見這些動物所發生的事,你要去給我的孩子們做。』
我那時轉眼一看,方才那些兇惡的動物,都變成了馴良的綿羊,跳著跑來咩咩地叫,好像是在慶祝那個男子和那個貴婦。這時,仍在夢中,我哭起來了,央求那個婦人給我說個清楚;因為我不知道,這些事有什麼意思。她就一手按著我的頭,對我說:『到了時候,你一切都會明白的。』
剛說了這話,一陣鬧聲吵醒了我;什麼也不見了。我覺得很奇怪。我的手,由於剛才所下的拳頭,還在作痛;我的臉,也被那些頑童打得好像火熱似的。
24 到了早上,我把夢先告訴了我的哥哥。他們都笑了。後來我也告訴了母親和祖母。各人都說出自己的見解。
若瑟說:『你要做一個牧羊人。』
安道惡意譏笑著說:『將來你做匪徒的頭子。』
我母親說:『誰知道你不會升神父!』
老祖母卻斷定說:『夢,不要去理它!』
我與祖母的意見相同;可是,我總是無法把那個夢從我的心中排除出去。」
後來的歲月,都已經被那個夢清晰地標明出來了。媽媽麗達得了它的涵義;不久,若望自己也會明白,那個夢給他指示了一條道路。
25 Pietro Stella神父(1930-2007)是慈幼會士,曾任教於羅馬慈幼大學,對於聖若望鮑思高的歷史研究,其貢獻良多。
26 Pietro Stella, Don Bosco: Life and Work, trans. John Drury (New Rochelle, New York: Don Bosco Publications, 2005), pp. 7-10.
27 Lenti, Don Bosco: History and Spirit, edited by Aldo Giraudo, vol. 1 (Rome: Libreria Ateneo Salesiano, 2007), p. 181. Athur Lenti神父(1923-2022)是慈幼會士,曾於美國柏克萊慈幼學院任教。
28 鮑思高著,《母院史》,19頁。
29 Lenti, Don Bosco: History and Spirit, edited by Aldo Giraudo, vol. 1, p. 181. 參閱 Leo XII, “Quod Hoc Ineunte - Proclaiming a Universal Jubilee,” Papal Encyclicals Online, accessed Novemeber 18, 2024, https://www.papalencyclicals.net/leo12/l12quodh.htm.
30 Lenti, Don Bosco: History and Spirit, edited by Aldo Giraudo, vol. 1, p. 180. 參閱 鮑思高著,《母院史》,27-29頁。鮑思高說:「我的同伴們一看見我,就都蜂擁地跑來,要我給他們講一些故事。有不少成年人,也跟著他們來聽。有時是在往新堡來回的路上,有時則在一塊田裡,或一片草地上,我被好幾百人包圍著;他們都是來聽一個窮孩子的。」 參閱 Stella, Don Bosco: Life and Work, pp. 12-13. 鮑思高會運用自己的空餘時間(特別是主日及節日),組織朋輩慶禮院,當中有重溫主日彌撒的道理、要理講授、祈禱、講故事、表演及遊戲等。
31 Juan Eduardo Cirlot, A Dictionary of Symbols, trans. Routledge & Kergan Paul Ltd. (New York: Barnes & Noble Books, 1995), p. 45.
32 Ad de Vries and Arthur de Vries, Elsevier's Dictionary of Symbols and Imagery (Bingley: Emerald, 2009), pp. 120-121. 集體潛意識:個體的自我發展,有兩個本源;其中之一即為集體潛意識。其不屬於個人所有是人類在種族演化中長期留下的一種普遍存在的原始心像與觀念。榮格稱此種原始心像與觀念為原型。原型代代相傳,成為人類累積的經驗,此類種族性的經驗,留存在同族人的潛意識中,成為每一個體人格結構的基礎。
33 Cirlot, A Dictionary of Symbols, p. 13. 自我潛意識:個體的自我發展,有兩個本源;其中之一即為個人潛意識,有的是從意識境界中被壓抑下去而不復記憶者,有的是出自本我而強度不夠,不為個體所知覺。無論屬於何種情形,潛意識中的不愉快經驗,積壓多了就會形成情結。
34 Ad de Vries and Arthur de Vries, Elsevier's Dictionary of Symbols and Imagery, p. 18.
35 鮑思高著,《母院史》,19頁。
36 Cirlot, A Dictionary of Symbols, p. 175. 溫馴綿羊的標記很容易聯想到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的形象,確是富有靈性的意味。
37 鮑思高著,《母院史》,20頁。
38 同上著作,10頁。鮑思高神父憶述:「媽媽最關心的,就是教自己的孩子們學習聖教道理,使他們習於服從,為使他們躲避空閒,做一些適合他們年齡的事。當我年紀還小的時候,她自己教我祈禱。到我剛會同我的哥哥們在一起行動時,她就叫我同他們早晚一起跪著祈禱,唸五端玫瑰經。我還記得,她自己預備我首次辦告解,陪我到聖堂去,她自己先辦告解,然後把我託給聽告司鐸,後來幫助我感謝天主。她這樣繼續幫助我,一直到她認為我自己能夠適當地辦告解為止。」
39 同上著作,19-20頁。「你母親教你每天三次問候她;我就是她的兒子。」「我的名字,你可以去問我的母親。」
40 「梅瑟從西乃山下來的時候,手中拿著兩塊約版;他下山的時候,未發覺自己的臉皮,因同上主說過話,而發光。」(出 3429
41 「六天以後,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瑪 171-2
42 參閱 Angelo Amato, “John Paul II’s Christological Catechesis,” The Holy See, 2000, accessed 19 December 2021, https://www.vatican.va/jubilee_2000/magazine/documents/ju_mag_01101998_p-08_en.html. 參閱 Joseph Ratzinger [Benedict XVI, Pope], Jesus of Nazareth: From the Baptism in the Jordan to the Transfigur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2007), p. 53.
43 鮑思高著,《母院史》,20頁。
44 同上著作,19-20頁。
45 同上著作,20頁。
46 Stephen Happel, “Symbol,” in The New Dictionary of Theology, ed. Joseph A. Komonchak, Mary Collins, & Dermot A. Lane (Collegeville: The Liturgical Press, 1987), pp. 996-1002. 從宗教的角度來看,標記是使人與天主相遇及溝通,並含有使人轉化的功能。
47 參閱 《鮑思高慈幼會會憲》,(香港: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第6條:本會的聖召,使我們深深地置身於教會內,也徹底參與教會的使命。我們承受了會祖的遺產,要忠心致力於下列事業:向青少年,尤其是較貧苦的青少年傳播福音;專心栽培使徒聖召,特別以社會傳播的媒介,在平民之間培育信仰;向未認識福音的民族宣告這喜訊。這些都是我們對於建設教會基督奧體的貢獻;這樣,教會也透過我們向世人顯示她就是「拯救普世的聖事」。

參考書目:
若望鮑思高著,胡安德譯,梁定國編譯。《母院史》。香港:良友之聲,2015
《鮑思高慈幼會會憲》。香港: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1984
盧德。〈夢的研究歷史、聖經與靈修反省〉。《神學論集》163期,2010 春:99-
123頁。
Amato, Angelo. “John Paul II’s Christological Catechesis.” The Holy See, 2000.
Accessed 19 December 2021. https://www.vatican.va/jubilee_2000/magazine/documents/ju_mag_01101998_p-08_en.html.
Bozzolo, Andrea. Don Bosco’s Childhood Dream: Theological Reading. Rome:
Libreria Ateneo Salesiano, 2023.
Ceria, Eugenio. The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Saint John Bosco. Edited by Diego
Borgatello. Vol. 17. New Rochelle, NY: Salesiana Publishers, 2002.
__. The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Saint John Bosco. Edited by Diego Borgatello. Vol.
18. New Rochelle, NY: Salesiana Publishers, 2003.
Cirlot, Juan Eduardo. A Dictionary of Symbols. Translated by Routledge & Kergan Paul
Ltd. New York: Barnes & Noble Books, 1995. De Guibert, Joseph. The Theology of the Spiritual Life. Translated by Paul Barrett.
London: Sheed and Ward, 1956.
De Vries, Ad and Arthur de Vries. Elsevier's Dictionary of Symbols and Imagery.
Bingley: Emerald, 2009.
Fernández Artime, Ángel. “Strenna 2024: ‘The dream that makes you dream’ A heart
that transforms ‘wolves’ into ‘lambs’.” Salesians of Don Bosco, July 28, 2023. https://archive.sdb.org/Documenti/Rettor_Maggiore/strenna/2024/Strenna_2024_en.pdf.
Francis. “Message of Pope Francis to the Participants to the 28th General Chapter of
the Salesians.” Salesians of Don Bosco. Accessed 28 September 2021. https://www.sdb.org/en/GC28/Documents/Homilies_Addresses/Rekindle_the_gift_you_have_received.
Happel, Stephen. “Symbol.” In The New Dictionary of Theology. Edited by Joseph A.
Komonchak, Mary Collins, & Dermot A. Lane. Collegeville: The Liturgical Press, 1987: pp. 996-1002.
Kelsey, Morton. Dreams: A Way to Listen to God. New York: Paulist Press, 1978.
Lemoyne, Giovanni Battista. The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Saint John Bosco. Edited
by Diego Borgatello. Vol. 5. New Rochelle, NY: Salesiana Publishers, 1969.
__. The Biographical Memoirs of Saint John Bosco. Edited by Diego Borgatello. Vol.
8. New Rochelle, NY: Salesiana Publishers, 1973.
Lent, Arthur. Don Bosco: History and Spirit. Edited by Aldo Giraudo. Vol. 1. Rome:
Libreria Ateneo Salesiano, 2007.
__. “Don Bosco’s Vocation-Mission Dream - Its Recurrence and Significance.”
Journal of Salesian Studies 2, no. 1 (1991): pp. 45–156.
__.“Introductory Essay.” In Dreams, Visions & Prophecies of Don Bosco.
Edited by Eugene M. Brown, New Rochelle, New York: Don Bosco Publications, 1986: pp. xli-lii.
Leo XII. “Quod Hoc Ineunte - Proclaiming a Universal Jubilee.” Papal Encyclicals
Online, Accessed November 18, 2024. https://www.papalencyclicals.net/leo12/l12quodh.htm.
Ratzinger, Joseph [Benedict XVI, Pope]. Jesus of Nazareth: From the Baptism in the
Jordan to the Transfigur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2007.
Ribotta, Michael. “The Roman Letter of 1884 And Its Aftermath.” Journal of Salesian
Studies 5, no. 2 (1994): pp. 1-21.
Stella, Pietro. Don Bosco: Life and Work. Translated by John Drury. New Rochelle,
New York: Salesiana Publishers, 2005.

人物簡介:

Morton Kelsey (莫頓·凱爾西)
(1917-2001)
他是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聖母大學)的榮休教授,也是一位牧師(Episcopal Clergyman);他曾在瑞士榮格學院受訓,並對以基督宗教的角度來解夢貢獻良多。Kelsey也對鮑思高神父的神夢有所研究,並在 "Dreams, Visions & Prophecies of Don Bosco" 中,發表了他的見解,他認同鮑思高神父的神夢推動著他的教育及牧民使命,而且在他的神夢中是充斥著超感官知及宗教上的訊息。此外,在 "The Anchor Yale Bible Dictionary" 第二冊中,Janet Meyer Everts 所撰寫的 “Dreams in the NT and Greco-Roman Literature” 也有參考Kelsey的理論。

作者簡介:

何家輝神父為鮑思高慈幼會會士。1996年他前往台灣屏東少年城接受準初學及初學培育。1998年在台北矢發初願後回港修讀哲學課程;哲學畢業後再往台灣少年城實習。2002年回港接受神學培育;2003年宣發終身聖願;2005年6月領受執事聖秩;2006年6月24日晉鐸。晉鐸後就被派到香港的天主教中學九龍鄧鏡波學校任教超過十年,期間,他在2011年在香港成立「慈幼會厄瑪奴耳輔導計劃」,服務十三至二十五歲有行為及情緒問題的青年,並曾為香港樹仁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提供臨床督導服務。
2017年至2021年,在澳門教區禮儀委員會擔任辦公室主任,也曾擔任聖若瑟大學校牧及客籍教授; 何神父於2022年在聖若瑟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宗教研究),專注於以靈修及心理學的手法,研究聖若望鮑思高的生平及夢。現於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擔任兼任助理教授,並於該大學的教育學院兼教,亦曾為多所天主教學校及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舉辦多場關於預防自殺的講座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