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
10月24日,教宗方濟各在簡短的講道中表示: ​​所有受洗者都蒙召走成聖之路,不能成為「半心半意」的基督徒。 教宗以當天讀經一有關我們得救恩的奧跡為講道的中心思想。他說: 保祿宗徒「試圖以認識耶穌之前和之後的邏輯給我們解釋。」他認為自己在認識耶穌之前的生活是「廢物」,而之後的是新的創造。 ...閱讀更多
10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向聖伯多祿廣場上的10萬信徒表示:聖母把耶穌和他的愛德帶給了世界,教會也應該這麼做,否則她將變成人道機構。教宗也邀請信徒在十月份在家庭中一起誦念玫瑰經。 教宗的要理講授從梵二《教會憲章》中的一句話談起:「依聖盎博羅削的意見,天主的母親,因其信德、愛德及與基督完美結合的理由,是教會的典型。」 ...閱讀更多
本周《教會透視》最新內容: 聖座新任國務卿帕羅林總主教履新 新國務卿現年58歲,於今年8月31日獲教宗方濟各任命領導聖座國務院的工作。他在2009年前往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擔任宗座大使之前,曾在國務院服務多年,因此非常熟悉這個部門的運作。 ...閱讀更多
10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他圍繞著「默觀、臨近、豐沛」這三個詞。教宗強調:單單靠理智無法理解天主;天主為治愈我們的創傷,介入我們的生活,一如耶穌的所作所為。 教宗從當天選自《羅馬人書》的讀經談起,指出理解天主的奧秘,光靠理智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的「默觀」、天主的「臨近」和「豐沛」的恩寵。 ...閱讀更多
藝術與創意 教宗引用歌劇«杜蘭朵»談希望的奧秘讓我感動。我想更好地了解教宗方濟各的藝術和文學觀點。我向他提起他曾在2006年說過:偉大的藝術家懂得用美來表達生活上的悲慘事實及痛苦。我於是問教宗誰是他喜愛的藝術家和作家,他們之間是否有某些共同點……。 ...閱讀更多
10月20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誦念三鐘經。當天也是世界傳教節,教宗在講話中邀請信友堅持不懈地祈禱。教宗也提及幾天前在尼日利亞遇害的意大利女性教友阿弗拉·馬丁內利,並呼籲大家關懷10月15日遭強烈地震襲擊的菲律賓人民。 教宗說,天主認識我們每一個人,但祂仍邀請我們堅持祈禱。耶穌在本主日福音的比喻中說「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就如那位寡婦那樣,極力懇求那位不義的法官,最終獲得伸冤。教宗認為這是一個真實的信德見證,這是我們祈禱的模範。 ...閱讀更多
10月20日(主日)是第87屆世界傳教日。教宗方濟各在5月19日公佈的世界傳教日文告中表示:所有受洗者都受召在各種現實狀況中勇敢地宣講福音。關於教宗的文告和傳教日的重要性,梵蒂岡電台採訪了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他說: ...閱讀更多
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新福傳大會經過兩天的討論後於10月18日閉幕,教宗方濟各向與會者發表視頻訊息,首次使用英語發表公開講話,他表示:你們要把正義與和平帶到菲律賓和亞洲。來自台灣、越南、文萊、馬來西亞、泰國、緬甸和菲律賓的大約5千名代表,在信德年背景下以新福傳為題進行了討論。 ...閱讀更多
基督徒若「成為理念的門徒,他將丟失信德」。10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這樣表示。他提醒基督徒謹防「把鑰匙裝入口袋,將人拒之門外」的態度。教宗還強調: 不祈禱,會丟棄信德,淪為理念和道德主義的基督徒。 ...閱讀更多
教宗方濟各在致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信函中強調: 飢餓和營養不良不能被視為「稀疏平常的事」。他認為糧食危機是「人類最重大的挑戰」,並譴責個人主義、丟棄文化和對此課題漠不關心的態度。教廷駐糧農組織常任觀察員特拉瓦利諾總主教於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在該組織的大會上宣讀教宗信函。今年糧食日的口號是:「人們的健康依賴健康食品體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