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E8%AC%9B%E9%81%93
6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指出: 誰判斷弟兄,他本身就犯了錯誤,最後會被同樣的方式來判斷。天主是「唯一的判官」,被判斷的人總能仰賴耶穌和聖神為他作辯護。 當天的福音取自瑪竇福音,講述為什麼只看見你弟兄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教宗明確指出:「判斷人的人本身已犯了錯誤,他糊塗了,因而成為失敗者,因為他取代天主的位置,而天主才是唯一的法官。耶穌多次指法學士為『假善人』,但事實上祂指的是所有的人。人在做判斷時是『即刻作出』的,而天主則『不急於判斷』。」 ...閱讀更多
6月21日,教宗方濟各在意大利南部的卡薩諾‧阿洛約尼奧教區進行牧靈訪問,第一項活動是前往監獄探訪受刑人。他期許入監服刑的經驗是真正的解救,而非浪費時間或丟失尊嚴。 ...閱讀更多
6月20日,教宗方濟各接見了正在羅馬參加宗教自由國際會議的與會者。教宗表示,宗教自由是人性尊嚴內固有的基本權利,也是國家民主法治的健康指標。因此,世界上還有以宗教名義進行的戰爭與迫害,實在令人費解。教宗尤其為殉道的基督徒發出強烈又沉痛的吶喊。 ...閱讀更多
6月19日,教宗方濟各基督聖體聖血節傍晚,前往聖若望拉特朗大殿主持瞻禮彌撒。彌撒結束後,教宗乘座車直奔聖母大殿,在那裡迎候參加聖體遊行的隊伍伴隨基督聖體的到來,並舉行聖體降福。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緊扣第一篇讀經的內容,談及梅瑟規勸百姓不要忘記40年在曠野中所走的路程,以及上主把他們從埃及解救出來的歷史。教宗說:「這是邀請我們回到要緊的事上,回到全心依賴天主的經歷,將生存交在天主手中,好叫人知道’生活不但靠食物,也靠上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申8:3)。」 ...閱讀更多
6月20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表示: 耶穌要我們有一顆不受財富、虛榮或權勢束縛的心。他指出,朝拜天主和愛護近人等真正的財富會令心靈「光明」,他並要人們慎防束縛人心的世俗財寶。 「你們不要在地上為自己積蓄財寶。」教宗的彌撒講道從當天福音中耶穌的勸言出發。教宗認為,這是個勸人謹慎的建議,因為地上的財寶「不可靠」,會損壞、被偷、被拿走。教宗解釋,耶穌指的三種地上財寶分別是錢財、虛榮和權勢。 ...閱讀更多
6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強調:「貪腐令天主發怒,使天主子民陷於罪惡。」教宗說,對​​貪腐之人來說,只有一條出路,就是「請求寬恕」,否則會受到天主的懲罰。 ...閱讀更多
6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為權勢者的貪腐「付出代價的是窮人」,「克勝貪腐之罪的唯一途徑」是為他人「服務」。 當天彌撒的讀經一選自《列王紀上》,講述擁有祖傳葡萄園的納波特的故事:國王阿哈布想要擴大花園,要求納波特把葡萄園賣給他,納波特拒絕了國王,因為他不想賣掉祖先留下來的家產。國王為此十分不高興,王后依則貝耳密謀陷害納波特。她與假證人串通,把納波特拖到法院判罪、用石頭擊斃。最後,王后把國王中意的葡萄園交給他,國王靜靜地收下葡萄園,若無其事。 ...閱讀更多
6月13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強調: 天主在託付給我們任務以前會先「準備我們」,讓我們能「好好完成」;我們該以祈禱和忠誠回應天主。 教宗方濟各以當天彌撒讀經一中的厄里亞先知,作為每個人信德經驗的典範。這段選自《列王紀上》的聖經章節,講述厄里亞躲在曷勒布山的洞穴中,應邀走出山洞、來到天主跟前。上主到訪時,風暴、地震和烈火接連而來,但天主並未顯現在這些現像中。然後,有輕微細弱的風聲傳來,厄里亞從風聲中認出「到訪的上主」。 ...閱讀更多
6月9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強調:真福八端是基督信徒生活的綱領。教宗也特別提到前一天在梵蒂岡舉行的歷史性和平聚會,他說,需要有溫良的勇氣來戰勝仇恨。 當天的福音記載的是耶穌的山中聖訓「真福八端」,教宗說,真福八端是基督信徒的「綱領」和「身份證」。 「我們中若有人問『如何做一名好基督徒?』我們在耶穌的話中找到答案,耶穌給我們指出的是反潮流的事,不同於『世界所做的事』。」教宗於是講解真福八端說: ...閱讀更多
6月8日(聖神降臨節),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大禮彌撒時表示: 基督不斷派給教會聖神,「沒有祂就沒有福傳使命」。他還指出聖神的三大特徵是「為我們指引道路」、「提醒我們耶穌的話語」,以及「讓我們在祈禱中與天主說話,在友愛對話中與人交談,並教我們說先知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