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 %E8%AC%9B%E9%81%93
人的自我認知 我接著問教宗,這個原則是否也適用於另一個重要的文化邊緣,即人類學的挑戰。教會在傳統上作為參照點的人類學及用人類學所表達的語言仍舊是牢固的,是智慧和現世經驗的結晶。然而,教會所面向的人類似乎不再理解這兩個要素或充分重視它們。我進而談論這一事實:「人現在用與過往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範疇上詮釋自己。這事實也是由於社會的巨大變遷以及人對自我意識有了更為廣泛的認知所造成的。」 ...閱讀更多
信德年中最美麗又喜樂的時刻莫過於10月27日主日的家庭日活動。成千上萬個家庭為了與教宗共同慶祝基督徒家庭的喜樂,於10月26日下午和10月27日早上蜂湧至聖伯多祿廣場。 來自世界各地的家庭殷切盼望與教宗的會晤。 10月26日朝聖活動的主題是《家庭,活出信德的喜樂》。當天下午2點,聖伯多祿廣場的出入口大開,迎接成千上萬個湧入梵蒂岡的家庭。在家庭見證的時刻,分享者描述家庭生活中的喜樂與困難,談到如何因著信仰渡過婚姻危機,然後祖父母、父母和子女進行對話。串場的音樂熱力四射,展現出家庭的活潑生命力。除此之外,當天的活動還包括意大利明愛會及聖座家庭委員會為敘利亞家庭發起的短信募款,邀請全世界的家庭同心協力伸出援手。 ...閱讀更多
聖座家庭委員會近幾天在羅馬召開全體大會,全體與會人士在委員會主席帕里亞主教的帶領下,於10月25日上午覲見了教宗方濟各。教宗在講話中指出,從忠貞、見證和對生命開放的態度,便能認出基督徒家庭的面目。教宗強調在大力提倡個人權利的當今時代,家庭的團體幅度應受重視。 家庭是彼此相愛、同甘共苦的團體。在家庭中人彼此對話,為別人自我奉獻並且維護生命,尤其是較脆弱的生命。教宗方濟各這樣略述了家庭獨一無二的特性,進而表示,稱家庭是世界和歷史的動力沒有半點誇張。他說:「在越來越提倡保護個人權利的今天,家庭團體必須得到承認。我們必須維護家庭這個團體的權利!為此,為使人特別關注30年前1983年10月22日頒布的«家庭權利憲章»,你們的工作是有益的。」 ...閱讀更多
10月25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強調了和好聖事的重要。他勉勵道:要勇敢地在神父面前具體地告罪,不要有絲毫隱藏。他還說:告解意味著以心靈的誠實和兒童的天真去會晤耶穌的愛,並且要接納“羞愧的恩寵”,好能領會天主寬恕的意義。 ...閱讀更多
10月24日,教宗方濟各在簡短的講道中表示: ​​所有受洗者都蒙召走成聖之路,不能成為「半心半意」的基督徒。 教宗以當天讀經一有關我們得救恩的奧跡為講道的中心思想。他說: 保祿宗徒「試圖以認識耶穌之前和之後的邏輯給我們解釋。」他認為自己在認識耶穌之前的生活是「廢物」,而之後的是新的創造。 ...閱讀更多
10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向聖伯多祿廣場上的10萬信徒表示:聖母把耶穌和他的愛德帶給了世界,教會也應該這麼做,否則她將變成人道機構。教宗也邀請信徒在十月份在家庭中一起誦念玫瑰經。 教宗的要理講授從梵二《教會憲章》中的一句話談起:「依聖盎博羅削的意見,天主的母親,因其信德、愛德及與基督完美結合的理由,是教會的典型。」 ...閱讀更多
本周《教會透視》最新內容: 聖座新任國務卿帕羅林總主教履新 新國務卿現年58歲,於今年8月31日獲教宗方濟各任命領導聖座國務院的工作。他在2009年前往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擔任宗座大使之前,曾在國務院服務多年,因此非常熟悉這個部門的運作。 ...閱讀更多
10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他圍繞著「默觀、臨近、豐沛」這三個詞。教宗強調:單單靠理智無法理解天主;天主為治愈我們的創傷,介入我們的生活,一如耶穌的所作所為。 教宗從當天選自《羅馬人書》的讀經談起,指出理解天主的奧秘,光靠理智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的「默觀」、天主的「臨近」和「豐沛」的恩寵。 ...閱讀更多
基督徒若「成為理念的門徒,他將丟失信德」。10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這樣表示。他提醒基督徒謹防「把鑰匙裝入口袋,將人拒之門外」的態度。教宗還強調: 不祈禱,會丟棄信德,淪為理念和道德主義的基督徒。 ...閱讀更多
10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一開始,就向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友和遊客問道: 你們有沒有反思過《信經》中「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這句話的意義?教宗邀請眾人重新發現一個宣講和守護福音,把福音帶給全世界的教會的美好。在公開接見活動前後,教宗像往常一樣熱情地問候人群。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