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
網上直播
網上直播
直播節目時間表
收看方法
SL PLUS
網誌
更多
彌撒
祈禱
網上購物
關於我們
捐款
彌撒
祈禱
網上購物
關於我們
搜尋
網誌: Highlight,Jubilee of Mercy,Pope Francis,慈悲禧年,教宗方濟各
斯里蘭卡教會: 別把教宗的牧靈訪問政治化
鹽與光
2015年1月7日
斯里蘭卡將於1月8日舉行總統大選,而教宗將從1月12日至15日在斯里蘭卡進行牧靈訪問。因此,斯里蘭卡教會為此強烈呼籲,別把教宗此行政治化。
...閱讀更多
教宗主顯節三鐘經: 遠離天主的人也蒙受祂的愛
鹽與光
2015年1月6日
1月6日上午,教宗方濟各主持主顯節彌撒之後,於正午時分在宗座大樓的書房視窗帶領聖伯多祿廣場上5萬多朝聖信友誦念三鐘經。他在三鐘經前的講話中強調,主顯節讓我們牢記,耶穌來到世界上是為救贖所有人。 主顯節擴展我們的視野,向我們表明天主救贖全人類的願望。天主「沒有只愛一些有特權的人,而愛了所有人。正如祂是眾人的造物主和父親,同樣,祂也是眾人的救主」。
...閱讀更多
教宗主顯節彌撒: 天主的愛在於謙卑、而非權勢
鹽與光
2015年1月6日
1月6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了主顯節隆重彌撒。他表示:賢士們為我們指出進入奧跡的道路,尋找天主永無止境。當天,各國駐聖座外交使節團按照慣例參加了禮儀。 生於聖母瑪利亞的嬰孩降生人世,「不僅是為了白冷城牧羊人所代表的以色列子民,也是為了東方賢士所代表的全人類。「賢士代表了全世界以宗教和哲學尋找天主的人。賢士們尋找真光。他們看到星光的標記,對其作了闡釋,然後啟程,不遠萬里地尋找它」。教宗解釋說:「是聖神在召喚他們。在這旅途中,他們必將親自與真天主相遇」。
...閱讀更多
教宗宣佈20位新樞機名單
鹽與光
2015年1月5日
2015年1月4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結束之際,宣佈了新樞機名單,人數共計20位,他們來自18個國家。其中15位有資格參選教宗;其他5位是年齡超過80歲不具備參選權的榮休總主教和主教。擢升樞機的御前會議將於今年2月14日舉行,並於隔天2月15日與教宗舉行共祭彌撒大典。此外,教宗也宣佈,他將在2月12和13日的御前會議上,與全體樞機一起反省為教廷改革提出的指導方針和建議。
...閱讀更多
教宗三鐘經: 作惡的人憎恨和平 , 你們要處處締造和平
鹽與光
2015年1月5日
2015年1月4日,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表示:在新年的開始,我們應該重新點燃內心的和平希望,人人都應做和平的締造者。儘管有人在暗中挑起戰爭,「但和睦總是可以實現的」。 教宗方濟各繼續談三天前世界和平日三鐘經祈禱的主題—和平。和平如此重要,卻常常被媒體每天報導的諸多暴力事件所淹沒。教宗指出,和平不等於「沒有戰爭」,而「停止戰事和熄滅戰火是開始一段行程的必要條件,從而達到各個方面的和平」。
...閱讀更多
教宗方濟各將進行第2次亞洲牧靈訪問
鹽與光
2015年1月5日
教宗方濟各繼到訪韓國之後,將從1月12至19日前往斯里蘭卡和菲律賓進行第2次亞洲牧靈訪問。 天主選擇在亞洲的土地上並藉著亞洲人開始祂的救恩計畫。耶穌基督生於亞洲,祂救贖人類的使命是在亞洲實現的。在祂升天後,宗徒們將福音傳到世界各地。依照傳統的說法,聖多默宗徒於西元第1世紀將福音傳入印度;西元第7世紀,一位聶斯多略派的隱修士將福音傳入唐代的中國。
...閱讀更多
加拿大國會確立4月2日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日」
鹽與光
2015年1月3日
加拿大國會通過法案,確立4月2日,即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忌日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日」。
...閱讀更多
教宗《謝主頌》講道: 不要把自己禁錮在煙火的牢籠中
鹽與光
2015年1月2日
2014年12月3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天主之母節第一晚禱,舉揚聖體,並吟詠《謝主頌》向上主表達年終感恩。禮儀結束後,教宗前往聖伯多祿廣場瞻仰聖誕馬槽,與在場的信友親切問候。
...閱讀更多
教宗三鐘經: 和平始終可行 , 根基在於祈禱
鹽與光
2015年1月2日
教宗方濟各由2015年元旦、天主之母節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指出,「在這個充滿聖誕喜樂氣氛的新年伊始,教會邀請我們凝視耶穌的母親」。當天也是第48屆世界和平日,教宗強調,和平始終是可以達成的目標,其根基在於祈禱。
...閱讀更多
教宗主持天主之母節彌撒: 我們在教會內與耶穌相遇
鹽與光
2015年1月2日
1月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感恩祭,慶祝至聖天主之母節,為世界和平祈禱。他在彌撒講道中強調,若沒有天主之母,就無法瞭解耶穌。不可將基督與教會分開,因為教會如同瑪利亞那樣,蒙召向眾人表達她的母性。
...閱讀更多
«
1
…
594
595
596
597
598
599
600
601
602
603
604
…
702
»
我們使用Cookie和其他類似技術來運作本網站,並幫助我們了解您的使用方式。請細閱我們的
私隱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