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讀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
對於今日一如往日,那深深激動人心的人生之謎,人們由各宗教期求答覆:人是什麼?人生的意義與目的何在?什麼是善?什麼是罪?痛苦的由來與目的是什麼?如何能獲得真幸福?什麼是死亡,以及死後的審判和報應?最後,還有那圍繞著我們的存在,無可名言的最終奧祕:我們由何而來?將往何處?
如果我們不願對依照天主肖像所造的人,以兄弟手足相待,那末我們便無法呼求萬民的天父。人類與其天父的關係,以及人類與其同胞弟兄的關係,密切相連,正如聖經所說:「誰不愛人,即不認識天主」(若一 4:8) 。
10月28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紀念教宗保祿六世簽署並公布《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50週年。教宗當天的要理講授以宗教交談為題,強調「彼此尊重」、和而不同是宗教交談的條件和宗旨,交談的實質只能是坦誠和互相尊重。不同宗教領導人出席了公開接見活動,宗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主席科赫(Kurt Koch)樞機和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主席托朗(Jean-Louis Tauran)樞機分別發表致詞,然後全體宗教領導人和在場朝聖信友一起靜默祈禱數分鐘。
在要理講授中,教宗方濟各首先簡明扼要地回顧了梵二大公會議與《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所走過的路程,闡明保祿六世教宗簽署並公布的這份文獻永遠改變了天主教會對待其它宗教的態度。
「我們從敵對者和外人成了朋友和弟兄。大公會議藉著《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指出一條道路:『贊成』重新發現基督信仰的猶太教根源;『反對』各種形式的排猶主義並譴責對猶太人的各種侮辱、歧視及迫害。」
教宗表示,教會重視各宗教信徒,讚賞他們在精神和道德上付出的努力。這努力體現在全方位的合作上,包括促進和平,與貧窮、腐敗、環境惡化搏鬥,尤其反對拿天主作擋箭牌的暴力行徑。教宗承認,這些暴力導致人們對宗教抱持懷疑甚至譴責的態度。
「我們宗教信徒並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處方,但我們有一項重大的資源:祈禱。我們宗教信徒要祈禱,我們必須祈禱。祈禱是我們的寶藏,我們依照各自的傳統從祈禱中汲取力量,為人類祈求恩典。」
教宗也承認,沒有一個宗教能免於偏離方向的原教旨主義或極端主義的危險,但需要看到宗教的積極價值,朝著誠懇交談、互重互敬的目標舉目前行。
教宗說:「彼此尊重是宗教交談的條件和宗旨。建立在信賴及尊重基礎上的交談能結出善的種子,這些種子又在許多領域中生出友誼及合作的嫩枝,在服事窮人、弱小者、老人,接納移民及關懷被排斥者的工作上尤其如此。但願我們一起行走,互相關懷並照料受造界。這是我們每個宗教信徒的義務。」
教宗提醒在場人士,已臨到門前的慈悲禧年將是關懷弱小者的一個「大好時機」。我們也必須仁慈對待天主委託給我們的受造界,因為我們是受造界的守護人,不可做無節制的開採者甚或摧毀者。我們必須經常勉勵自己留下一個美好的世界,比我們所繼承的世界更美好。
最後,教宗以宗教交談的前景作為這次要理講授的結語。他說:「我們要成為兄弟姐妹!若沒有上主,則一事無成;有了上主,一切皆可能!但願我們每個人依照各自傳統的祈禱能完全符合天主的意願,眾人都能依照天主的意願,認出彼此皆為兄弟姐妹,並活出手足之情,組成人類大家庭,和而不同。」
此外,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再次向遭到強烈地震襲擊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人民表示關懷之情。
教宗方濟各說:「我們要關懷受震災殃及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人民,這次地震造成衆多人員傷亡和巨大損失。讓我們為亡者和他們的家人,為所有傷者和無家可歸者祈禱,祈求天主減輕他們的痛苦,使他們有勇氣面對患難。祈願這些弟兄不缺乏我們的具體援助。」
教宗在10月27日才給聖座駐巴基斯坦大使貝德總主教寄發電報,表達他的悲痛之情。他在電報中關懷所有受震災殃及的人,為遇難者、傷者和失蹤者祈禱。教宗祈求上主降福那些失去了親人的人,以及民事當局和參與救援工作的人。
到目前為止,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至少有375人,其中260人是巴基斯坦人,115人是阿富汗人。現在正是分秒必爭尋找倖存者的時刻,但有些地區因為位置偏遠,而且天氣條件惡劣,山區普降暴雨,震災工作無法抵達。另一原因是安全問題和塔利班的存在。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