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二天:教會應幫助信友脫離膽怯,對天主有信德

鹽與光

2016年3月 8日
blog_1457435397
3月7日,教宗方濟各與教廷各部門神長在羅馬近郊的阿里恰進行第二天的四旬期避靜。當天龍基神父(Ermes Ronchi)帶領的默想內容以福音中耶穌的質問為中心。耶穌在平息風浪時對門徒們提出的質問:「為什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
龍基神父指出,「膽怯和信德是兩個不停爭奪人心的對手。聖經中的天主聖言從頭到尾都在安慰人心,不斷地呼籲說:不要膽怯,不要害怕!」膽怯與其說是缺乏勇氣,不如說是「缺乏信德」。人們對天主的畏懼源自對祂的錯誤印象,如同亞當和厄娃那樣,誤以為天主「總是剝奪而非給予」。
「人們誤以為天主剝奪自由,而不提供機會;人們誤以為天主重視祂的法律勝過祂子女的喜樂。人們誤以為天主的目光只會審判人,寧願逃跑,也不肯前去與主相遇;人們誤以為天主根本不值得信賴。萬罪之原是相反信德的罪。對天主的錯誤印象產生所有恐懼中最大的恐懼:因著天主令人敬畏的面容,亞當心生膽怯。而耶穌來,正是為了使這兩者之間充滿陽光。」
我們也會因狂風大浪而膽怯。當我們覺得被遺棄,渴望天主立即予以介入時,祂卻似乎在沉睡,我們在狂風大浪中便感到膽怯。然而,天主確實予以介入,祂在那裡與我們同在。
「天主施展作為時,沒有取代我們的位置。祂沒有叫狂風大浪離我們遠去,反倒是在狂風大浪中支持我們。朋諤斐爾(Bonhoeffer)有句話對我助益良多,他說:天主並非救人免於苦難,而是在苦難中予以拯救;祂並不叫人免於痛苦,而是在痛苦中予以保護;祂並非救人免於十字架,而是在十字架上予以拯救。天主沒有為我們的問題帶來解決之道,而是將自己帶來,為我們全然奉獻自己,把自己完全賜給我們。我們以前或許經常以為福音能解決世間的種種問題,或者起碼能減少歷史中的暴力和危機;但事實絕非如此。相反地,福音本身卻引來排擠、迫害,以及更多的十字架:讓我們想想在也門亞丁被殺害的4名修女。」
龍基神父表示,「耶穌教導我們,唯有一個方法可以戰勝膽怯,那就是信德!」教會的使命是幫助人脫離膽怯,這在教會內部也不例外。膽怯使我們在面對親人,面對合作者與長上時,戴上不同的面具。傳遞信仰者必須教人不要膽怯,也不要令人膽怯;傳遞信仰者必須幫助人脫離膽怯。
「教會長期以來傳遞了一種參雜著膽怯的信仰,老是圍繞著罪過與懲罰的範例,很少談論興盛與圓滿的範例。這膽怯來自亞當,因為他甚至不懂得想像慈悲及其喜樂之果。相反地,膽怯造成悲傷的基督信仰,捏造出一位毫不喜樂的天主。『脫離膽怯』意味著積極行動,從許多人的心頭上移除這塊用膽怯做成的裹屍布:對他人的膽怯、對陌生人的膽怯。我們要放下敵意,包括本能的敵意,變得殷勤好客;我們對外來者的態度要從仇視轉為友善。我們要幫助信友不再畏懼天主,一如天主的眾天使在整個神聖歷史中的所作所為:我們要成為那幫助人脫離膽怯的天使。」
來源: 梵蒂岡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