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教宗方濟各與教廷各部門神長在龍基神父的帶領下進行了最後一天的四旬期避靜默想。龍基神父以聖母瑪利亞在納匝肋30年默默無聞的生活經驗為題,強調天主總是接近人,接近人的日常需要。
龍基神父的默想以《福音》敘述的天使報喜為核心,指出這事件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證人,遠離殿宇的光芒和興奮。福音的恩寵在一個平常的家庭中宣報,在每個人所在的地方宣報。天主就在那裡觸動你的心。
阿維拉聖女德肋撒在為修女們寫的《會憲》中這樣表明:姐妹們,請你們切記,天主在廚房的鍋碗炊具間行走。說天主在廚房中意味著要把天主帶到一個接近人的領域。若你感覺不到天主是家庭成員,祂在最簡樸的事物中,那你就仍未找到生活的天主。在你面前的還是一個宗教信仰上的天主。
龍基神父表示,我們注視聖母瑪利亞,恰恰為試著重新縫合我們信仰上最悲慘的裂縫,這裂縫就是把宗教信仰上的天主與生活的天主分開而論。瑪利亞作為家庭婦女向我們提出一項巨大挑戰,就是把以非凡為準則的邏輯變成一種平凡的奧秘。在這平凡中,我們最大的感覺就是喜樂。天使報喜時說的第一句話正是:瑪利亞,你要喜樂!
瑪利亞提醒我們這些肩負重擔和責任的人,信仰就是一種喜悅的信賴,否則就不是信仰。瑪利亞有如預言幸福的人進入我們生命的舞台,有如希望、慰藉的祝福降臨在於我們生活的邪惡,我們的孤獨,得不到撫愛,摧毀我們的兇暴中。暴行不會得勝,因為《默示錄》使我們確信,美好事物比兇暴更強而有力。天使的第一句話告訴我們,相信就會有幸福,有一種信任的「快感」。
龍基神父接著指出,《福音》中的瑪利亞是一個相信愛的婦女,天使奉天主差遣來到一位貞女,一個名叫若瑟的男子的未婚妻那裡。依照《路加福音》,天使報喜的對象是瑪利亞,而《瑪竇福音》敘述的則是天使向若瑟説話。
要是我們細觀兩部《福音》,我們就會欣喜地看到天使報喜的對象其實是這一對未婚夫婦,這兩個彼此相愛的義人和貞女。天主藉著我們的親情運作,藉著我們的交談,我們的悲劇、危機、疑惑和衝動,在家庭,在我們的家中説話。然而,天主不搶占家庭空間,不侵犯,不傷害,不除去家庭,而是尋求兩個人的同意,使這兩顆心藉著相互應允結合在一起,使許多夢想和需要付出極大耐心的工作成為一體。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