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彼此接納與尊重時,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鹽與光

2016年6月13日
Pope
 
教宗主持「病人禧年」彌撒:人與人彼此接納與尊重時,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6月12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病人禧年彌撒,他呼籲接納殘疾人和病人。面對成千上萬名病人、志工和陪同者,教宗警惕社會不可將病人孤立,並強調真正的幸福之道是「愛」。
教宗方濟各對病人、兒童和老年人的親切令人難忘。在當天的彌撒結束後,教宗依舊熱情問候在場的病人,和他們的陪同者。他這種身體語言,恰恰體現他對慈悲的解釋:
擁抱、微笑、一句歡迎的話語。
教宗說:人人渴望的幸福,有多種表達方式,我們只有在懂得愛時,才能得到幸福。這就是幸福之道!始終是愛的問題,別無他路可走。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愛得更多。許多殘疾人和受苦者,在感到被愛後,向生命敞開了門!甚至僅僅一個微笑,就能使人心湧出這樣的愛!
教宗繼續說,耶穌理解我們的軟弱,因為祂有親身的體驗,祂是一個用愛治病的醫生。
當我們看到十字架上聖子的痛苦面容時,我們還會為自己的病痛和苦難抱怨天主嗎?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表明了他對人類現實的深刻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自己或他人生病的時候,生病是人的苦難經歷。面對疾病之苦,人們會持有玩世不恭的態度,認為一切苦難,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來忍受,或者把一切信心都投注於醫學,然而醫學或許無法治癒那種疾病。
在當今的時代,有人認為最好儘快把病人和殘疾人除掉,因為他們可能會成為不堪承受的經濟負擔。
教宗對此表示:實際上,今天無視病人和殘疾人的人,生活在幻想中!他不明白生命的真意,也在於接納人的苦難和局限。世界不會因為只剩下「完美者」而變得更加美好;相反,只有當人與人相互團結、彼此接納與尊重時,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當天的福音提到一個以淚水為耶穌洗腳的罪婦。她被眾人「判斷」,卻得到耶穌的接納。教宗說,耶穌的溫柔,是天主愛所有受苦、和被排斥者的標記。這苦難不僅包括身體上的病痛,也包括今日十分常見的精神苦難,教宗稱之為「悲傷病」。我們之所以悲傷,是因為我們在與他人的重要關係中,感到缺乏愛和背叛。教宗說:自我封閉的誘惑,十分強烈,我們很可能會失去生命提供的機會,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愛!
其實,基督徒生命的奧跡,概括於在聖洗聖事中,獲得死而復活的巴斯卦活力。當我們浸入聖洗之水時,好似與基督一同被埋葬,當我們從水中出來時,則展示出獲得了新生命;同樣地,疾病和死亡,也可以在基督內,找到它們最終的意義。
教宗最後說:我們知道,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參閱:格後十二10),我可在我的肉身上,為基督的身體 - 教會,補充基督的苦難所欠缺的(參閱:哥一24)。
圖/文: 梵蒂岡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