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日行一善即可實現真正的文化革命

鹽與光

2016年10月12日
blog_1476296705

恭讀瑪竇福音

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眾天使一同降來時,那時,衪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的民族,都要聚在衪面前; 衪要把他們彼此分開,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把綿羊放在自己的右邊,山羊在左邊。那時, 君王要對那些在衪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裏,你們來探望了我。
2016年10月12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的舉行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場的信眾年齡不同,來自世界各地,其中還有100位來自西班牙的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病人。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表示,我們每人每天至少行一項身體或精神上的慈悲善舉,如此簡單的善行,我們就能迎來真正的文化革命。慈悲善行是我們與耶穌相遇的機會。
慈悲如何才能入心呢?我們需在日常生活中具體活出慈悲。教宗方濟各在要理講授中談到身體和精神上的慈悲善工,勉勵我們熟記形神哀矜。
教宗說:「我認為,我們可以透過這些簡單的日常行動實現真正的文化革命,一如過去那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都能做一件善事,世界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教宗方濟各曾多次談到日常生活中的聖德。歷史上有許多普通人實行慈悲善舉,因為教會忠於上主,偏愛弱勢社群。
教宗繼續說:「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往往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我們不必嘗試開創一項事業,只應從最簡單的事做起,這也是上主指給我們的最急迫的事。在這個被冷漠病毒感染的世界,慈悲善行是最好的解藥。實際上,許多聖人受人敬仰並不是因為他們成就了大事,而是因為他們傳遞了愛德,例如加爾各答的聖德蘭修女。我們紀念她並不是因為她在世上開辦了很多慈善中心,而是因為她俯身照顧路邊的垂死之人,恢復他們的尊嚴。有多少被丟棄的兒童得到了她的擁抱,有多少垂死之人在她的陪伴和扶助下跨入了永恆的門檻!」
這些慈悲善行彰顯耶穌基督的面容,能讓每個人感受到天主的溫柔。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慈悲的見證人呢?
教宗表明:「我們不要奢望完成一項壯舉或超人之舉。不,不是這樣的。主耶穌為我們指出一條非常簡單的路,做一些微小卻在天主眼中具有巨大價值的舉動;祂也告訴我們這些舉動將是我們接受審判的依據。《瑪竇福音》中有一節可以被視為耶穌的遺訓:「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
除了身體上的慈悲善工,還有七種精神上的善工被稱為七端神哀矜,它們所涉及的問題同樣重要,尤其在今天,因為這些問題常會引起更大的痛苦。這七端神哀矜是:解人疑惑;教導愚蒙;勸人悔改;安慰憂苦;恕人侮辱;忍耐磨難;為生者亡者祈求。其中一端還成了俗語:默默忍受令人厭煩的人。
教宗說:「這其中包含著深刻的愛德之情。因此,我們要在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身上認出基督的面容。當有人對我們說:『我好苦惱啊!』我們不能說:『天主會幫你的,我沒空啊!』我們應該停下來,傾聽他,花時間安慰他,這就是慈悲善舉。這樣做不只是為了他,也是為了耶穌!」
教宗引用聖奧斯定的話說:「『我害怕錯過上主』,也就是說,上主藉著某一個弱小者從我身邊走過,我卻沒有意識到那是耶穌。如果我們還是冷漠無情,必會錯失與耶穌的相遇。」
blog_1476296992
此外,教宗也提及10月13日是國際減災日。今年減災日的主題是「減少人員傷亡」。教宗呼籲道:「自然災難是可以避免,或至少是可以加以限制的,因為這些災難往往是由於人們缺乏對環境的保護所引起的。為此,我鼓勵大家同心協力,秉持先見之明的態度保護我們的共同家園,促進預防文化,並且在新知識的幫助下,進一步減少災難對最脆弱群體帶來的危害。」
blog_1476297034
教宗方濟各心也繫敘利亞人民。他在日前宣布擢升聖座駐敘利亞大使馬里奧·澤納里總主教為樞機後,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又再次為敘利亞呼籲和平。
教宗說:「我要強調並重申,我與敘利亞在非人衝突中的所有受害者同在。我再次緊迫呼籲,全力懇請有關負責人立即實施停火,並且要強制落實。停火時間至少必須足以讓平民百姓,尤其是兒童撤離。他們仍陷入殘酷的轟炸之中。」
敘利亞近日再次出現襲擊事件,俄羅斯和政府軍空襲反叛分子控制的阿勒頗東部地區。在最近的攻擊中至少有25人喪生,而在土耳其軍隊進行的轟炸中則有47名自稱伊斯蘭國的聖戰分子被炸死。聯合國稱,阿勒頗東部地區目前仍有27萬5千名居民在那裡居住。
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教宗特別問候了上週遭受颶風襲擊的海地的朝聖者、在白冷城耶穌誕生大殿內從事修復工作的員工和聖地守護人助理多布羅米爾·雅什扎爾(Dobromir Jasztal)神父,以及參加基督徒廣播電台歐洲會議的人士。
來源:  梵蒂岡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