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是相信並信賴天主的人由衷的吶喊。」
2020年5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展開了新一輪的要理講授,主題為祈禱。教宗從《馬爾谷福音》中耶里哥瞎眼的乞丐巴爾提買談起。這名瞎子聽見耶穌的來臨,多次呼喚祂,懇求祂的憐憫。教宗坦言,在《聖經》中,巴爾提買是他最喜愛的人物,因為他「堅持不懈」地祈禱,即使旁人告訴他喊叫只會徒勞無功,他依然高聲疾呼,而且「實現心願」(參閱:谷十46-52)。
教宗闡明:「祈禱是信德的氣息,是信德最恰當的表現。在本次接見活動選讀的福音章節裡,許多人對巴爾提買的呼求聲感到厭煩,叫他不要作聲。但是,巴爾提買非但沒有停止,反倒越喊越大聲。尋求恩寵的人擇善固執,敲響天主的心門。巴爾提買稱耶穌是達味之子,承認祂是默西亞,一個廣受輕視的人,口中發出了信仰宣認。耶穌聽見了這名瞎子的呼聲,巴爾提買的祈禱觸動天主的心,為他自己開啟了救恩之門。」
「巴爾提買被帶到耶穌跟前,耶穌請他表達心願。」教宗強調:「這點極為重要,因為呼喊成了請求:『願我能再次看見!』於是,耶穌對他說:『去吧!你的信德救了你。』在這個貧窮困頓、無力自保又倍受輕視的人身上,耶穌承認他的信德威力非凡:他的信德吸引天主的慈悲和威能。信德意味著高舉雙手,呼喊懇求救恩的恩典。」
《天主教教理》第2559號寫道:「謙虛是祈禱的基礎。」
教宗強調:「祈禱來自於我們不穩定的處境、我們對天主的不斷渴求(參閱:第2560-2561號)。信德有如吶喊,缺乏信德則會壓抑這呼聲,如同某種對罪行緘默不語的行徑。」
教宗指出:「面對我們不知為何發生的艱辛處境,信德發出抗議之聲;缺乏信德則會故步自封,忍受著我們習以為常的狀態。信德是得救的希望;缺乏信德便會適應那壓迫我們的惡。」這就是為什麼教宗要從巴爾提買的呼聲開始談論祈禱的主題:「這名瞎子是個堅持不懈的人,即使周圍的人告訴他「這會徒勞無功,他也沒有因此默不作聲。所以他後來如願以償。」
「人心中呼求的聲音,比任何反對的理論來得強烈。這是一個自發性的聲音,沒有任何人指使。這個聲音質問我們塵世旅途的意義,在我們陷入黑暗時尤其懇求說:『耶穌,求祢可憐我!耶穌,求祢憐憫我們眾人!』」
教宗最後指出:「整個受造界都在懇切呼求,祈願慈悲的奧跡得到最終的滿全。事實上,不只基督徒在祈禱,所有的男女都在祈求,誠如聖保祿宗徒在《羅馬人書》中說的:『一切受造之物都一同嘆息,同受產痛。』(八22)這無聲的懇求特別在人的心中萌生,因為『人在天主面前是個乞丐』(《天主教教理》,第2559號)。」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