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教之佑驛站:將臨期第一週 星期三 福音反省

鹽與光

2021年12月 1日
圖片:鹽與光傳媒

進教之佑驛站

驛站古時為傳遞文書的人士而設,供人馬中途休息的場所。
進教之佑:是聖母其中一個稱號。《梵二大公會議的文獻-教會憲章》62號指出 :「......聖母瑪利亞升天以後,她在救恩中的角色從未中止過,她以一再的轉求,繼續為我們獲取永生的恩惠。她的慈母身份延續到她聖子『尚在人生旅途上被危險和困險包圍』的兄弟姊妹們身上,直到他們被引進幸福的天鄉。因此在教會內,人呼求榮福童貞為辯護者、輔助者、求急者、中保......」,所以在旅途中的教會,不論在那一個時期,信友都可體會到聖母的助佑,透過聖母的轉禱,祈求天主將祂的慈悲和平安賜給我們。

按此閱覽聖母進教之佑的起源

2021年12月起,慈幼會會士陳鴻基神父會在《鹽與光》的網誌為大家提供「進教之佑驛站-福音反省」。讓我們在繁忙及充滿挑戰的生活中,經過此「驛站」稍作休息,補充體力,然後重新出發,努力生活。感謝陳神父用文字的方式與我們同行。
撰文:Rodney Leung,鹽與光傳媒

將臨期第一週 星期三 福音反省

瑪15:29-37

那時,耶穌來到加里肋亞海岸。祂上了山,坐下,便有大批群眾擁來,帶著跛子、盲人、啞巴和各種殘障病人到耶穌面前,所有的都被祂治好了。於是,啞巴能說話,殘廢的康復,跛腳的能走路,盲人重見光明。群眾看了都非常驚訝,便讚美光榮以色列的天主。這時,耶穌叫門徒前來,說:「我實在憐憫這些百姓。他們跟著我已有三天,再沒有什麼吃的了。我不願使他們餓著肚子回去,恐怕他們會在路上暈倒。」門徒對祂說:「這地方偏僻,我們要到哪裡找足夠的餅,給這麼多人吃飽呢?」耶穌問他們:「你們有多少餅?」他們回答:「七個餅,還有幾條小魚。」祂便吩咐群眾坐在地上,然後拿起那七個餅和小魚,祝謝了,擘開,交給祂的門徒,門徒再拿去分給群眾。大家吃了,也吃飽了,把剩下的碎屑收集起來,裝滿了七籃。

反省

《慈悲心 · 顯世人》
在瑪竇福音記載中耶穌的傳教生活,可以在歷史中前無此人,後世也絕不見來者。他絕對堪稱為一個絕世的傳信者,更應驗聖保祿書信中所形容的:「傳佈福音者的腳步是多麼美麗啊!」(羅10:15)
耶穌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使活在當時,或活在當下的我人驚歎不已,因為他真的盡顯那悲天憫人的心,無論人們患上任何奇難雜症,或在他們身心靈上有任何缺陷,祇要經過他的仁心仁術便得到治癒,甚至乎在任何困境、際遇上導致失望、絕望,以致權利被剝削,都獲得還原而拾回人性尊嚴,獲得失去的信心、權利和地位。
他對人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在人性基本需要上,他使人面臨飢餓時得以飽餐,在口枯乾涸時得以滋潤;在靈性需要上,他更使人得到憐憫,甚至釋放、在任何不滿、怨恨、仇視、忿怒的地方得到寛恕和開解。
如果套用北宋理學家張載的「橫渠四句」藉以改寫,主耶穌堪稱為「真命天子」,因為他能:「為天主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先知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陳鴻基神父 (慈幼會)
Fr.Matthew Chan Hung Kee, SDB
簡介
陳鴻基神父是文學士、神學士、教育碩士、教育博士。陳神父於1967年進入慈幼修院,其後得到時任慈幼會中華會省省會長馬耀漢神父批准,以自修方式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主修藝術、副修西洋歷史,並於1980年畢業。1980至1983年,他被修會派往羅馬恭讀神學。及後,回港實習,並在此1984年8月25日晉鐸。1992年,陳神父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碩士課程。在2009年至2012年,他前往羅馬修讀教育博士學位,2015年獲頒教育博士。陳神父在慈幼會學校服務多年,當中包括九龍鄧鏡波學校、澳門雷鳴道紀念學校、慈幼學校、聖類斯學校。此外,他也服務長洲慈幼靜修院。他是現任聖類斯學校校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