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袮受讚頌》--人與動物共存之道(一)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2022年1月19日
Lambert de Hondt (I), Willem van Herp (I) - Saint Francis with the Animals
由於在香港有寵物店的倉鼠感染新冠病毒,漁護署將人道毁滅全港約2000隻小動物。事件再度引起人與動物的倫理關係的討論。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發表的《願袮受讚頌》通諭,曾深入探討人與受造物的關係。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特意整理了這份環保通諭和聖經的教導,幫助基督徒反思我們與萬物的關係,今日起一連三日連載文章,邀請大家細閱並一同為受造界祈禱。

《願袮受讚頌》通諭怎樣論述人與受造物的關係?

即使我們是按天主的肖像受造,並被賦予管理大地的權利,然而我們必須大力反對人類有絕對權力操控其他受造物的想法。(67)
聖經的教誨非常清楚:不容許有暴虐行為的人類中心主義,並將其他受造物的福祉置於腦後。(68)
現今世代,教會不會單單說其他受造物完全隸屬在人類之下,只能為人所用,好像它們本身並無價值可言,可讓人任意處置。(69)
當我們的內心真正對普世的共融開放時,此兄弟情誼不會排除任何人或物。由此可知,我們對世界上其他受造物的漠視或虐待,早晚會影響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人只有一顆心,若我們卑劣地摧殘動物, 此卑劣的行為很快便會在我們與近人的關係上出現。對受造物的任何殘忍行為是「不合乎人性尊嚴的。」(92)
世界的受造物對我們來說不再只是單純的大自然而已,因為復活的主不可思議地籠罩一切受造物,並使它們歸向圓滿的終結。祂曾默觀和讚嘆的花草雀鳥, 如今充滿著祂光芒四射的臨在。(100)
基督宗教人類學的論述不足,曾造成一種對人與世界之間關係的錯誤了解。很多時候,所傳遞的是普羅米修斯式的觀念,強調征服世界,好像只有胆小怯懦的人才關心保護大自然;反之,我們對「支配」宇宙的正確理解,應是更適當 地以負責任的管理為己任。(116)
聖方濟對世界的回應,超越理性的欣賞或經濟計算,對他來說,每一個受造物都是他的弟兄姊妹,手足情深。因此,他感到被召照顧萬物。(11)
如果在接觸大自然和四周環境時,不再抱持驚奇和讚嘆的開放態度;如果與世界聯繫時,不再使用友愛及美的語言,我們的態度就是主人、消費者、單純的資源利用者的態度,不能為自己的即時需要設定界限。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感到自己與萬物緊密連結,節制和關懷自然隨之而來。(11)

《願袮受讚頌》--人與動物共存之道(二)

《願袮受讚頌》--人與動物共存之道(三)

延伸資料
澳門教區生命委員會「願祢受讚頌周」短片2-生態皈依與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