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當天要理講授的主題仍是關於老年。教宗在《聖馬爾谷福音》的啓發下,談了「在感恩中學習提供信仰上的喜樂服務」。
「祂一出會堂,就同雅各伯和若望來到了西滿和安德肋的家裡。那時,西滿的岳母正躺著發燒;有人就向耶穌提起她來,耶穌上前去,握住她的手,扶起她來,熱症遂即離開了她;她就伺候他們。」(谷一29-31)
福音的作者寫明「西滿的岳母正躺著發燒」,教宗評論這句話說:「普通的發燒對年長的人也能帶來危險。因此,年長者需要對自己的身體有耐心,學會選擇什麽能做和什麽不能做。與年輕時或成年時相比,疾病以不同和新的方式重壓在老年人身上。這對於已經處於困難的年歲就如同一個沉重的打擊。老年人生病似乎會加速死亡,而且無論如何都會减少已經被認為不會長久活著的時間。於是我們懷疑是否還能康復,『這會不會是我最後一次生病……』。我們無法再對未來抱著希望的,因為未來似乎已不復存在。」
教宗强調:「在這段福音中有一個教導,耶穌不是隻身一人去探望那個生病的年老婦人,而是與門徒們一起去。這表示基督徒團體必須照顧年長者,在今天老齡的人數在增長的情況下,更應如此。我們必須感到有責任去探望經常獨處的年長者,在上主面前為他們祈禱。耶穌親自教導我們該怎樣愛他們。『當社會承認生命在年老、殘疾、嚴重疾病,以及正在熄滅時也是寶貴的,這樣的社會才是個真正的接納人的社會』(致聖座生命科學院信函,2014年2月19日)。」
「耶穌治好老婦人的病,以此教導門徒們救恩是透過關注那個病人來傳播的。那個老婦人也因天主對她的慈愛而表達了她由衷的感激。」教宗藉此機會再次談起他經常提到的一個觀念,即丟棄文化,它把老年人視為一種負擔,試圖從社會上消除他們。
教宗說:「這是對人類自身的背叛,是最醜惡的事,是根據用途、根據青春來擇選生命,而不是以生命原本的樣貌、老年人的智慧及限度為準則。年長者能給予我們的有許多:他們有生命的智慧,有許多能教給我們的事情。因此,我們必須教導人,從兒童起就應懂得照料、去看望祖父母。青年、兒童與祖父母的交談至關重要,對社會重要,對教會重要、對健康的生活重要。在青年與老年人沒有交談的地方,就會缺些什麽,一代人的成長就沒有過去,也就是沒有根基。」
《馬爾谷福音》的這段話也提到,那個年老的婦人被耶穌治好了病,就起身伺候門徒們。教宗反省說:「如此一來,她也給門徒們上了一課,顯示出“年長者也能,甚至必須服事團體”,從而戰勝“退到一旁的誘惑。」
「如果老年人不被丟棄及離開反映團體生活事件的舞台,反而是團體關注的中心,那麽他們將會受到鼓勵,履行對天主感恩的寶貴職責,天主不會忘記任何一個人。老年人因他們生命中蒙受天主的恩典而感恩,就如伯多祿的岳母教導我們的那樣,使所在的團體重獲共處的喜樂,且有助於門徒們的信德具有其最終目標的基本特徵。」
説到這裡,教宗願意闡明一個觀念:「耶穌規定祂的每一個門徒都必須有為人代禱和服務的精神,這不單是婦女們的事務。為感激天主慈愛而善儘合乎福音精神的服務,沒有在任何地方寫著男人是主人,女人是僕人:絕非如此。儘管這樣,也並沒有除去女人在感恩和信德的溫柔方面教授男人的義務,男人對這些事的理解比較感到費力。伯多祿的岳母在門徒們來到之前,在跟隨耶穌的行程上,已經向他們顯示了這個途徑。」
最後,教宗以一幅美好的圖像來結束這次要理講授,即在福音的記述中耶穌對這個老婦人的體貼。教宗說:「這個畫面明確反映出祂對弱勢者和病患具有特別的敏感性,這必是天主聖子從祂的母親身上學到的。」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