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2023年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願正義與和平湧流」

鹽與光

2023年8月31日

教宗方濟各
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
2023年9月1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願正義與和平湧流」是今年教會大公合一受造界時期的主題,其靈感來自於亞毛斯先知的話:「願公道如水常流,正義像川流不息的江河!」(亞 五 24)
亞毛斯那詩情畫意的圖像,向我們訴說了天主的渴求。我們是天主以祂的 肖像而造的兒女,天主渴望正義能掌權,因為正義原是我們生命的本質, 就如同水對於我們實際生存所需一樣,不可或缺。正義必須伸張,正義不能隱藏在地下深處,也不能在滋養我們之前如水般蒸發殆盡。天主希望我們每一個人竭力在各方面都追求公平及正義,以祂的律法而生活,因而使 生命朝氣蓬勃。當我們先尋求天主的國(參閱:瑪六 33),並與天主、人 類及大自然間保持一個正當的關係,那麼正義及和平就能夠像川流不息的江河般孕育人類及所有的受造物。
2022 年 7 月一個美麗的夏日,在前往加拿大朝聖時,我在艾伯塔省的聖亞 納湖邊沉思此事。那湖曾是原住民好幾世代的朝聖地。鼓聲在我身旁不斷地迴響著,我心想:「不知有多少人被生命的重擔壓迫著,並帶著一顆焦急渴望的心來到這裡,他們在這水中感到安慰,並找到力量繼續前行!在這 裡,沉浸在受造界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另一股跳動:那是大地慈母般的心 跳。一如嬰兒的心跳在母胎中與母親的心跳和諧一致,人的成長也是這樣, 我們生命的節律,需要與孕育我們生命的受造界節律同步一致。」1
在這受造界時期中,讓我們停下腳步,聆聽這些心跳聲──我們自己的、 我們母親的、祖母的、受造界的,以及天主的心跳聲。現今,這些心不再和諧地跳動,不再充滿正義與和平的和諧。我們有太多的弟兄姊妹們無法再暢飲這股洪流的水。因此,讓我們留神聆聽那呼喊,要我們站在受到環 境及氣候不公義對待的受害者身旁,並熄滅那打擊受造界毫無道理的戰火。
我們在無數正乾枯的河流中,看到這場戰爭所帶來的後果。教宗本篤十六 世曾鄭重地說:「由於在人們心中的沙漠已變得如此廣闊,在世上外在的沙漠也因此逐漸增長。」 2 消費者的貪婪為自私的心所驅動,正破壞這星球 的水循環;化石燃料不加以管制地使用及雨林的破壞,正不斷推高全球平 均氣溫並引致巨大旱災;令人擔憂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影響小型農村 社區及大都市。另外,工業如掠食者般正透過極端的手段,像是水利壓裂 法及天然氣的開採、不受環評檢驗的巨型採礦計畫,以及大量的動物養殖產業等,不斷耗盡和汙染我們乾淨的水源。如同亞西西的聖方濟所說的, 我們的「水姊妹」被掠奪了,成了一種「受市場規律控制的商品。」(參閱: 《願祢受讚頌》,30)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曾指出,迫切地立即採取行動, 能保證我們不會錯過機會,使我們創造更能永續經營正義的世界。我們可 以且必須去阻止最糟的事情發生。「的確,可以做的事情真的很多」(參閱: 《願祢受讚頌》,180),只要我們能夠如同許多河川、溪流及小溪般匯聚在 一起,最終,就成為一股洪流,灌溉了這壯觀且美麗的星球上的生命,及將來好幾世代的人類家庭。所以讓我們牽起我們的手並勇敢地同步前行, 好使正義及和平湧流到世界各地。
在這個受造界時期,我們如何為正義與和平的洪流作出貢獻?尤其是我們作為基督徒團體,可以做些什麼來治癒我們共同的家園,讓它再次充滿生機?為此,我們必須決定改變我們的心、我們的生活型態,以及管轄我們社會的公共政策。
首先,要讓我們的心轉變,使它加入這股洪流。如果我們要其他任何轉變 發生,我們就先要有心的轉變。這就是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所鼓勵我們去擁抱的「生態歸依」:我們與受造界之間的關係需要更新,讓我們不再看到 受造界是被剝削的對象,相反地,我們要守護它,視它為來自造物主的神聖禮物。此外,我們必須了解,一項尊重環境的完整計畫包含四種關係: 我們與天主、與我們現在及未來的弟兄姊妹、與整個大自然,以及與我們本身。
至於第一種關係,教宗本篤十六世曾提到,需要認出「創造」及「救贖」 兩者不可分離的迫切性:「這位救世主是造物主,而我們若不宣認天主在祂完滿的偉大中同時是造物主及救世主,我們就同時否認了救贖的價值。」 3 「創造」指的是天主那充滿奧祕且宏偉的行動,從虛無當中創造了這個壯 觀且美麗的星球和宇宙,同時也指出從這創造行動不斷延伸的結果──讓 我們經驗到這一份永不枯竭的禮物。在這「受造界大殿」的禮儀與個人祈禱中,4 讓我們回想起這位偉大的藝術家,祂創造了如此美麗的世界,並讓 我們反思這份奧祕,即天主出於愛而選擇了創造宇宙。
第二,讓我們透過轉變我們的生活型態,來加入這股洪流的浪潮。我們要懺悔我們「生態的罪」,正如我的弟兄──巴爾多祿茂宗主教──所提醒的,以對造物主和祂的受造物充滿感激的讚嘆作為開始。這些生態的罪傷 害了自然界和我們的弟兄姊妹。在天主恩寵的助祐下,讓我們採取一種減 少浪費及無謂消費的生活型態,特別是當產品製造的過程有毒且無法永續經營。讓我們儘量注意到我們的習慣及經濟上的決定,好讓萬有,包括各 地的弟兄姊妹,以及未來的子孫,都能夠生存。讓我們在天主持續的創造工程中,透過積極的正面選擇來一起合作:在愉逸中適度且有節制地使用資源,處理和回收廢物,優先選擇對環境友善,並以對社會大眾負責任方式製造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
最後,為了讓這這股洪流奔流不息,我們必須轉變管理我們社會及塑造今後青年人生活的公共政策──使少數人暴富,卻使大多數人的生活一日不 如一日的經濟政策,導致了和平及正義的終結。顯而易見的,較富裕的國家已背上了必須償還的「生態債務」(參閱:《願祢受讚頌》,51)。5  在今 年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2 日將於杜拜舉行的 2023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高峰會 議(COP28)中,世界各國的領袖必須要聆聽科學界的聲音,並且要制訂 一個快速且公正的轉型方針,以終結化石燃料的世代。根據在《巴黎公約》 所許下遏止全球暖化的承諾,持續開採化石燃料及擴增其建設,這做法是 逆天行事。讓我們提高我們的聲量,以免窮人及我們的孩子承受不義的惡果,因為他們將承受氣候變遷所帶來最嚴重的後果。我呼籲所有善心人士以符合社會正義及大自然呼聲的態度來採取行動。
與此一脈相連的另一個願景,就是天主教會實踐同道偕行的承諾。今年, 受造界時期為9月1日至10月4日,結束日期正是亞西西的聖方濟紀念日, 剛好與共議性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開幕接軌。如同大自然中的河流,由 無數細小的小溪及較大的溪流、河川形成,在2021年10月開始的共議性的進程,邀請了所有那些在個人或團體層面參與的人,一起融入這股反省及更新洪流。全體天主子民都被邀請進入這個共議性的對話及歸依之旅。
如同一個流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支流,教會的共融同樣地是由無數地方教 會、信仰團體與善會所形成,全部都靠汲取同樣的水而得到滋養。每一個水源皆增添了它獨特且不可取代的貢獻,直到所有的水源匯集至天主慈悲之愛的汪洋大海中。就像一條河流是它周遭的生命之源,同樣地,我們共 議性的教會也必定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與所有居民的生命泉源。如同一條河流帶給各種動、植物生命,共議性的教會也必須播種正義與和平,為了要把生命帶給所有她所接觸到的每一個地方。
2022年的7月在加拿大,在那裡我想起加里肋亞湖──耶穌帶給許多人醫治及安慰的地方,並在那裡宣講了「愛的革命」。我得知聖亞納湖也是一個充滿醫治、安慰與愛的地方,它提醒我們「如果手足情誼使我們與其他在遠處的人連接起來,這份手足情誼便是真實的,以及這來自天堂的合一並不畏懼差異,反而邀請我們彼此共融,在差異中共融,好能再次一起出發, 因我們所有人──全體!──都是在旅途中同行的朝聖者。」 6
在這受造界時期,身為跟隨基督的人,在此共享的共議性的旅程中,讓我們一同生活、工作與祈禱,為使我們共同的家園能夠再次充滿生機。願聖神再次盤旋在水面上,引領我們致力「使大地煥然一新。」(參閱:詠一○ 四 30)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2023年5月13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按此下載PDF文件檔

1 參閱:教宗方濟各在聖亞納湖的彌撒講道,加拿大,2022 年 7 月 26 日。
2 教宗本篤十六世於伯多祿牧職隆重就職典禮的講道,梵蒂岡,2005 年 4 月 24 日。
3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布雷薩諾內主教座堂的談話,義大利,2008 年 8 月 6 日。
4 〈照料造界祈禱日文告〉:「聆聽受造界的呼聲」,2022 年 7 月 21 日。
5 「真正的『生態債務』確實存在,特別是在南北兩半球之間,其原因是與因商業失衡而影響環境生 態,及某些國家長期不成比例地使用天然資源有關連。」(《願祢受讚頌》,51)
6 教宗方濟各在聖亞納湖的講道,加拿大,2022 年 7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