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謙遜是世界及教會的和平之源

鹽與光

2024年5月22日
圖片:Vatican Media
2024年5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就惡習與德行的主題展開第20次要理講授,探討謙遜的美德。他提到童貞聖母瑪利亞謙遜的卓越榜樣,概述了從「內在渺小」所結出的許多果實。
「弟兄姊妹,謙遜是一切。它救我們遠離魔鬼,以及淪為其共犯的危險。謙遜是世界及教會的和平之源。哪裡少了謙遜,那裡就有戰爭,就有紛爭和分裂。天主在耶穌和瑪利亞身上賜給了我們好榜樣,叫我們得到救恩和幸福。」
謙遜是傲慢的一大對手
雖然謙遜不在四樞德和三超德的行列,但它是「基督徒生活的基礎」。教宗指出,謙遜是傲慢的一大對手。
「驕傲與傲慢使人的心靈自我膨脹,讓我們看起來比原本的樣子更高大;謙遜則是引導一切回到正確的尺度:我們是美妙卻有限的受造物,有優點也有缺點。《聖經》開篇就提醒我們,我們是灰土,將來還要歸於灰土(創三19)。『謙遜』一詞其實源自於灰土(humus)。儘管如此,人的心中經常浮現無所不能的癡心妄想,非常危險!這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危害。」
從渺小感湧出的諸多美德
若是要遠離「傲慢的魔鬼」,「恢復適當的尺度」,只需要停下來「默觀星空」,開拓視野,意識到「我們周遭和在我們內的奧秘」。教宗表示,謙遜的人「在內心守護著『自己很渺小』的這個觀念」,也就是耶穌在真福八端中所說的「神貧的人」(瑪五3)。
「那是真福八端的第一端,因為後續幾端的基礎即在於此:事實上,溫良、憐憫、心裡潔淨都出自於內心那份渺小感。謙遜是進入所有美德的大門。」
聖母堅實的謙遜
福音展現出謙遜與神貧恰恰有如「一切的泉源」。教宗強調,天使的報喜發生在加里肋亞這個窮鄉僻壤,那片土地不起眼到連人們都說:「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若一46)儘管如此,「世界正是從那裡重獲新生」,從「一名不為人知的少女:瑪利亞」那裡。全能的天主受到她的「卑微渺小的吸引」;當我們接受自己的卑微渺小時,天主也受到我們這份卑微渺小的吸引。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可以想像,聖母也經歷過艱難時刻,在那段日子裡,她的信德在黑暗中前行。然而,她的謙遜從不因此而動搖,在聖母瑪利亞內,謙遜是堅實的美德:她永遠卑微渺小,總是毫無矯飾,從來沒有野心。」